主营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交易及机构业务,投资管理业务
经营范围:证券业务;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先后于2010年和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0776.SZ,1776.HK)。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导向,主要服务境内外企业客户、机构客户及广大个人投资者,是具有行业领先创新能力的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商;拥有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和投资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具备全业务牌照。
公司控股广发期货有限公司、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发乾和投资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广发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广发融资租赁(广东)有限公司及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股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形成了集团化架构,服务客户能力持续提升。
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全国拥有349家分公司及营业部,实现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覆盖。
公司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具影响力的证券公司之一,各项主要经营指标30余年来始终位居行业前列,并在研究、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中形成了领先优势。
展望未来,公司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精神,坚定落实监管机构相关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立足专业,坚守本源,持续推动战略转型,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切实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功能,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大潮中开创新局。
本集团专注于服务中国优质企业和众多有金融产品与服务需要的投资者,是拥有行业领先创新能力的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商。
本集团利用丰富的金融工具,满足企业、个人及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及政府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提供综合化的解决方案。
本集团的主要业务分为四个板块: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交易及机构业务和投资管理业务。
四个业务板块具体包括下表所列的各类产品和服务:投资银行财富管理交易及机构投资管理股权融资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权益投资及交易资产管理债务融资期货经纪业务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公募基金管理财务顾问融资融券股权衍生品销售及交易私募基金管理回购交易另类投资融资租赁投资研究资产托管投资银行业务即本集团通过承销股票及债券和提供保荐及财务顾问服务赚取承销佣金、保荐费及顾问费;财富管理业务即本集团通过提供经纪和投资顾问服务赚取手续费、顾问费及佣金,从期货经纪、融资融券、回购交易、融资租赁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等赚取利息收入,并代销本集团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产品赚取手续费;交易及机构业务即本集团通过从权益、固定收益及衍生品的投资交易、另类投资及做市服务赚取投资收入及利息收入,向机构客户提供交易咨询及执行、投资研究服务和主经纪商服务赚取手续费及佣金;投资管理业务即本集团通过提供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和私募基金管理服务赚取管理费、顾问费以及业绩报酬。
本集团的证券主营业务依赖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积累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表现,具体包括股票、债券和理财产品在内的金融产品的发行、投资及交易等重要因素。
这些重要因素受经济环境、投资者情绪以及国际市场等多方面影响,整体趋势呈现出平稳运行态势。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一)概述2025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风险考验,中国证监会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全力维护市场稳定运行;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批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资本市场韧性增强,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2025年上半年,在董事会指导下,公司坚守功能性定位,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业务转型。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主要经营指标保持行业前列。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团总资产8,158.3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7.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509.4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27%;报告期本集团营业总收入153.98亿元,同比增加34.38%;营业总支出70.61亿元,同比增加11.57%;业务及管理费70.54亿元,同比增加13.42%;营业利润83.37亿元,同比增加6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0亿元,同比增加4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11亿元,同比增加44.51%。
(二)主营业务情况分析1、投资银行业务板块本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务融资业务及财务顾问业务。
公司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融资(香港)开展境外投资银行相关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共完成120单,融资金额6,693.1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09%和562.05%。
其中:IPO完成48单,融资金额380.0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63%和25.54%;再融资完成72单,融资金额6,313.1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9.09%和791.36%。
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58家,同比增加43.64%;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向发行83次,融资金额26.7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4.13%和53.64%(数据来源:股转系统)。
港股市场融资共完成267单,融资金额2,504.02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13.62%和318.61%。
其中:IPO完成43单,融资金额1,067.13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43.44%和688.56%;再融资完成224单,融资金额1,436.89亿港元,同比分别增加9.27%和210.45%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积极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商”及资本市场“看门人”功能。
坚持行业引领,加强重点赛道产业资源积累与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
深耕重点区域,巩固大湾区市场地位及竞争力,深化长三角重点区域布局。
持续深化境内外一体化战略,健全跨境人才培养及协同机制,全面提升跨境协作质效和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布局。
扎实推进数智化转型,强化精细化管理和风险防控,不断夯实提质增效、稳健发展的基础。
报告期内,境内股权融资方面,公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5单,主承销金额156.22亿元;完成新三板挂牌2单。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共计47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达82.98%。
2025年上半年,公司荣获2025新财富“本土最佳投行”“最佳股权承销投行”“最佳再融资投行”“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最佳投行”。
境外股权融资方面,完成11单境外股权融资项目,均为港股IPO项目,发行规模427.73亿港元;按IPO和再融资项目发行总规模在所有承销商中平均分配的口径计算,在香港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排名中资证券公司第4(数据来源:彭博,公司统计)。
(2)债务融资业务2025年上半年,境内市场方面,债券市场波动较大,利率在多重因素驱动中先上后下,形成低位震荡运行的局面。
主要信用债发行金额92,355.48亿元,同比上升3.41%。
其中,公司债券发行金额21,766.63亿元,同比增加14.89%;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46,398.36亿元,同比下降6.82%;非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金额24,047.28亿元,同比增加19.21%;企业债发行金额143.21亿元,同比下降63.40%。
境外市场方面,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再融资需求支持,2025年上半年中资3主要信用债包括公司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政策性金融债和可交债。
境外债市场小幅增长,中资境外债发行金额783.92亿美元,同比增加4.69%(数据来源:DMI)。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整合平台资源,持续开拓重点区域客户,推动数智化建设,夯实项目执业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419期,主承销金额1,537.21亿元,行业排名第7。
公司精准服务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债券产品创新持续突破。
报告期内,主承销各品种科技创新债券66期,承销金额256.63亿元;主承销各品种低碳转型和绿色债券11期,承销金额38.50亿元;主承销乡村振兴债券4期,承销金额14亿元。
在中资境外债业务方面,完成29单债券发行,承销金额498.65亿美元。
(3)财务顾问业务2025年上半年,A股首次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112家,同比增加187.18%,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超过2,300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指导方向,举办广东资本市场并购联盟人工智能主题并购论坛,致力于构建并购业务生态圈,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促进资产资本有序循环。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具有行业及区域影响力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与财务顾问项目3单,其中上市公司独立财务顾问涉及交易总额22.72亿元;公司获评2025新财富最佳并购投行。
2、财富管理业务板块本集团的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期货经纪业务、融资融券业务、回购交易业务及融资租赁业务。
公司分别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期货、广发融资租赁开展期货经纪业务、融资租赁业务,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经纪(香港)开展境外经纪业务。
(1)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2025年上半年,上证综指涨2.76%,深证成指涨0.48%,创业板指数涨0.53%;市场股基成交量19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5.73%。
香港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0.00%、19.05%、18.68%;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金额2,402.06亿港元,同比增长118%(数据来源:香港联交所)。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主责主业,坚定做好社会财富“管理者”,紧跟公司高质量发展主基调和数智化、平台化战略,深化财富管理转型。
聚焦“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重点发展方向,紧抓市场机遇及客户需求,持续夯实客户基础和标准化运营;坚定不移地加快向买方投顾转型,强化多元资产配置能力;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体系与交易支持工具,完善机构客户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全面建设人工智能服务功能,统筹推广财富经纪AI大模型的应用与赋能;持续推进财富经纪系列改革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能力、资源投放和人才保障;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严守合规底线。
境内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过3,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14.13%;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共有超过4,600人获得投资顾问资格,行业排名第二(母公司口径);2025年1-6月公司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金额15.14万亿元(双边统计),同比增长62.12%。
境外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持续向财富管理转型,金融产品销售净收入、保有量及多市场交易佣金均实现同比增长。
(2)期货经纪业务2025年上半年,以单边计算,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3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68%,其中,商品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额227.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3%;金融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额1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07%(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
报告期内,广发期货深挖产业客户需求,强化科技研究赋能,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境内外业务稳步发展。
报告期内,广发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市占率同比分别增加0.28个百分点和0.34个百分点;国际化业务纵深推进,广发期货境外子公司合并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广发期货(香港)有限公司分别获香港联交所2024年度“最佳经纪商(外汇期货品种)”、新加坡交易所2024年度“最活跃商品期货经纪商”。
(3)融资融券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504.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76%。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客户中心导向,践行“一个广发”经营理念,围绕客户需求、资源禀赋及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借助AI大模型工具,强化业务精细化管理能力,巩固并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及业务合规风控能力,促进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1,036.38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市场份额5.60%。
(4)回购交易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稳健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强化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存续期管理各项举措,持续优化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开展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为78.7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6.72%。
(5)融资租赁业务报告期内,广发融资租赁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新增投放租赁业务本金0.89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末,租赁应收款净额为0.93亿元。
3、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本集团的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主要包括权益投资及交易业务、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股权衍生品销售及交易业务、另类投资业务、投资研究业务及资产托管业务。
(1)权益投资及交易业务公司权益投资及交易业务主要从事股票投资及交易。
2025年上半年A股整体上行,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76%,创业板指上涨0.53%。
行业板块中,有色金属、美容护理、国防军工领涨;银行受高股息资产配置推动,金融板块整体上涨4.13%。
报告期内,权益投资方面,公司坚持价值投资思路,强化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与行业及个股的研究相结合,持续锻造核心投研能力,利用多策略投资工具降低投资收益波动,取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
(2)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业务公司固定收益销售及交易主要面向机构客户销售公司承销的债券,亦从事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及利率衍生品的做市及交易。
2025年上半年,国内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积极加力;海外通胀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仍处降息周期。
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较上年末上涨1.05%;10年国债利率1.65%,较上年末下行2bp;10年美债利率4.24%,较上年末下行34bp;中资美元债指数较上年末上涨4.23%。
报告期内,公司较好地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有效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实现较好的投资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FICC投资业务多策略规模持续增长。
公司强化公募REITs、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及跨境投资等前瞻性研究及布局,持续提升多资产多策略投资能力。
(3)股权衍生品销售及交易业务公司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研究设计及销售多种柜台市场产品,包括非标准化产品、收益凭证以及场外衍生品等,并从事权益产品及衍生品的做市及交易。
2025年上半年,场外衍生品市场继续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国内ETF基金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场外衍生品业务一级交易商,立足衍生品定价和交易的专业优势,持续强化团队及系统建设,深耕产品创设、策略创新、交易销售及客户服务能力,丰富和拓展产品体系、挂钩标的种类及收益结构,持续为机构客户提供以场外衍生品为载体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公司做市业务继续保持在市场第一梯队,并正式开展科创板、北交所股票做市业务;为上交所、深交所的900多只基金及全部ETF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提供做市服务;为2家科创板企业、1家北交所企业、40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51,508只,合计规模人民币5,011.80亿元。
(4)另类投资业务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乾和以自有资金开展另类投资业务,目前以股权投资业务为主。
2025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5,612笔,同比上升21.9%;投资总规模3,389.24亿元,同比上升1.6%;退出案例数935笔,同比下降43.3%(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广发乾和聚焦布局硬科技、AI+、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特殊机会投资等领域。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乾和累计投资项目330个。
(5)投资研究业务本集团的投资研究业务主要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宏观经济、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行业与上市公司等多领域的专业服务,赋能和支持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提供各类智库咨询服务,促进国内外专业交流。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深化研究驱动发展模式,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和对公司核心业务的赋能;积极响应国际化发展要求,进一步拓展海外研究业务。
截至2025年6月末,本集团的股票研究涵盖中国大陆28个行业、997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207家海外上市公司。
公司积极推动研究业务的数智化建设,并进一步探索AI智能投研功能应用,借助广发研究门户网站、小程序等构建多平台、多渠道、多维度的客户服务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产业研究院持续打造产、学、研、投、融生态,聚焦重点赛道深化产业生态圈建设,赋能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为各级政府政策制定及产业规划提供多项研究咨询服务,深化与重点科研院校、科学家团队、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各类企业及政府部门间的联系,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孵化的合作机制,发挥金融赋能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作用。
公司研究实力卓著,在业界享有盛誉,屡获殊荣。
2017年至2024年,连续多年荣获证券时报最佳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中国证券业分析师金牛奖、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上海证券报最佳分析师、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分析师、21世纪金牌分析师等主流评选的机构大奖,并名列前茅。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主线,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成功举办“AI+产业论坛”、“对话掌门人”等大型投资策略会,搭建上市公司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6)资产托管业务公司立足于为基金、证券、期货、银行、信托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提供优质的资产托管和基金运营外包服务。
2025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等25项举措;私募基金行业稳步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20.26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指数类和固收类公募基金托管,增强业务系统建设和风险管理能力,积极提升私募资管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资产托管业务稳健发展。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托管产品数量3,707只,提供基金运营外包服务产品数量4,380只。
4、投资管理业务板块本集团的投资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本集团的资产管理客户包括个人及机构投资者。
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资管、广发期货及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资管(香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2025年上半年,券商资管业务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等政策号召,主动回归行业本源,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规范转型稳步推进。
截至2025年6月末,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09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报告期内,广发资管深化投研核心体系及主动管理能力建设,持续丰富完善产品布局和多元资产配置产品线策略,依托集团全业务链加强内部协同,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资管管理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2024年末分别增长4.56%、39.49%,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2024年末下降8.85%,合计规模较2024年末下降1.13%。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期货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合计63只,资产管理总规模158.56亿元。
在境外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广发控股香港是香港首批获RQFII资格的中资金融机构之一。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资管(香港)管理3只基金产品。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本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持有广发基金54.53%的股权;持有易方达基金22.65%的股权,是其三个并列第一大股东之一。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
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引领行业进一步彰显功能性定位,提升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基金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导向,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积极推动浮动费率、科创主题等产品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理财需求。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5%(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广发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之一,亦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其他机构投资者及广大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此外,广发基金可在中国境内募集资金通过QDII及QDLP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并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广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QFII及RQFII方式将在境外募集资金投资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
报告期内,广发基金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持续加强产品品控管理,紧跟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丰富产品供给,扎实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5,093.5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90%;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8,944.82亿元,行业排名第3。
易方达基金是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人之一,亦向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企业年金、其他机构投资者及广大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此外,易方达基金可在中国境内募集资金通过QDII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并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QFII及RQFII方式将在境外募集资金投资于中国境内资本市场。
报告期内,易方达基金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投研体系、提升价值发现能力,持续健全适合各类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和客户服务体系,落实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截至2025年6月末,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21,645.9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40%;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15,231.34亿元,行业排名第1。
(3)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本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通过间接全资持股的子公司广发投资(香港)及其下属机构开展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业务。
2025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2025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2,172只和7,283.30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2.1%和12.0%(数据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广发信德聚焦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企业服务等行业。
截至2025年6月末,广发信德在管基金存量实缴规模约195亿元。
境外方面,广发投资(香港)管理股权投资类基金产品4只,已完成的投资主要覆盖高端制造、TMT、大消费、生物医疗等领域,部分投资项目已通过并购退出或在香港、美国等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前身是广东发展银行证券交易营业部。
该证券业务部是1991年4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粤银管字[1991]第133号”文批准而成立的单独核算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
1993年5月21日,广东发展银行证券业务部进行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19036029-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3]432号”、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粤银发[1994]28号”批复,同意在广东发展银行证券业务部基础上组建独资的广东广发证券公司。
1994年1月25日,广东广发证券公司注册登记,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
经中国人民银行“非银司[1995]93号”文批复,同意公司增资。
1995年11月1日公司完成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变更为2亿元人民币,仍为广东发展银行独资公司。
经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6]328号”文批复,同意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增资扩股并更名为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96年12月26日,公司完成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变更为8亿元人民币。
1998年11月,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规范管理,换发了注册号为440000100132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机构字[1999]90号”文批复,同意公司与广东发展银行脱钩并增资扩股。
1999年8月26日,公司完成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加至16亿元人民币。
同年,中国证监会“证监机构字[1999]126号”文核准公司为综合类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号为Z25644000。
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办函[2001]267号”文、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粤经贸监督[2001]382号”文和中国证监会“证监机构字[2001]86号”文批复,同意公司整体改制并更名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7月25日,公司完成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加到20亿元人民币。
2007年10月,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规范管理,换发了注册号为44000000001525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0年2月,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回购股份及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164号文),延边公路以2006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全部资产(含负债)作为对价回购吉林敖东持有的延边公路8,497.7833万股非流通股股份,并以新增240,963.8554万股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原广发证券,同时,延边公路除吉林敖东外的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按10:7.1的比例缩股。
延边公路按每1股新增股份换0.83股原广发证券股份的比例,换取原广发证券全体股东所持的原广发证券股份,吸收合并原广发证券。
吸收合并完成后,续存公司更名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承接了原广发证券的全部业务。
2010年2月10日,公司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变更为250,704.5732万元。
公司股票于2010年2月12日恢复交易。
从该日起,公司全称由“延边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S延边路”变更为“广发证券”,股票代码“000776”保持不变。
同时,公司的行业分类也由“交通运输辅助业”变更为“综合类证券公司”。
2011年5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1]843号文《关于核准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公司于2011年8月16日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了45,26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2,179,466,000.00元,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1,999,946,443.78元。
公司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变更为295,964.5732万元。
根据公司2011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公司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0股,实际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为2,959,645,732元。
2012年9月7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证监许可[2012]1204号)。
根据该批复要求,公司已经依法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并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959,645,732元变更为5,919,291,464元。
公司是国内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2004年12月获得创新试点资格,2009年和2010年被分类评价为A类A级证券公司,2011年和2012年被分类评价为A类AA级证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