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分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两大板块,业务范围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零部件等应用领域。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民用航空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模具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高科)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62),是主要从事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
公司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南通机床厂,1994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15年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优势资源,将原有机床业务改造升级为数控机床及航空专用装备业务,加之重组注入的新材料业务,公司已成为新材料及装备制造领域具有相当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共3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业务主要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创业投资等。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行业的领跑者,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石油、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
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是从事飞机用刹车装置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率先开展民航进口飞机用刹车装置的国产化研制工作,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完成了众多机型进口民航飞机用刹车装置零部件产品的国产化,百余项产品均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是国内民航飞机用钢制刹车盘主要供应商,正全力发展、推广先进的炭材料刹车装置制造技术,进而更好地满足航空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需求。
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原有数控机床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以“精品化”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铣床和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及航空专用装备研发为发展方向,努力成为以中高端数控制造装备和航空专用装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制造企业。
中航高科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体制机制、公司治理、融资投资等优势,促进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持续做强做优,积极回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和证券监管要求,聚焦航空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核心主业,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全面强化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发挥成果转化载体、产业控制实体、资源配置主体的作用,守正创新、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年度经营目标与“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地实施。
公司经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运营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4,747.83万元,同比增长7.87%,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47.37%;实现利润总额72,606.18万元,同比增长3.06%,完成全年经营工作目标的53.27%。
图1:近五年公司业绩情况概览(一)全力完成生产交付公司坚持聚焦核心主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及生产管理,确保产品交付,提高产品交付合格率,积极开拓市场,生产经营质量和运行效率稳步提升。
中航工业复材持续推进均衡生产管理,严格把控项目交付节点,确保型号任务高质量完成;同时,着力支撑重点民用航空装备及发动机等重点产业的高效发展,全力保障民机及发动机研制及按期交付工作。
通过优化管理机制、提升运营效能,有效推动了整体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
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2,715.83万元,同比增长9.41%;实现利润总额74,634.18万元,同比增长4.76%;实现净利润63,066.60万元,同比增长1.99%。
优材百慕紧紧围绕年度总体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完成上半年生产制造及市场销售任务。
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民航市场布局,完成了多个型号飞机刹车零部件的取证工作,稳步推进ARJ21-700飞机刹车装置的装机试用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05.38万元,同比减少23.09%;实现利润总额1,495.17万元,同比减少4.18%;实现净利润1,466.77万元,同比增长1.13%。
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方面,公司始终以年度经营目标为导向,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进程。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5.29万元,同比增长83.37%;实现利润总额-681.31万元,同比减亏483.30万元。
图2:近五年航空新材料分部业绩情况图3:近五年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分部业绩情况(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航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通过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建设,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航空主责主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核心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
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10,219.29万元,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航工业复材聚焦未来复合材料技术创新方向和工程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构建复合材料原材料、民机复合材料结构件、低空经济复合材料的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形成差异化产品谱系、关键与核心技术图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推动先进民用树脂、预浸料技术快速孵化与转化,提升预浸料在低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巩固军品市场,满足型号需求,与制造院开展先进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技术授权形式,实现高性能预浸料的生产与应用。
优材百慕持续推进刹车盘副国产化替代进程,深化高速列车刹车组件应用推广。
在民航制动领域,完成了波音747-400/400F飞机用碳刹车盘副及国产ARJ21-700飞机用碳刹车盘副的取证工作,取得CAAC-PMA和STC证书,正在开展另一型号飞机刹车盘副的适航取证工作;在轨道车辆制动领域,某型号粉末冶金离合器进入样件试制阶段;获得《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民用航空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制动盘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图4:完成波音747-400/400F飞机用碳刹车盘副及国产ARJ21-700飞机用碳刹车盘副取证(三)全面优化投资管控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主业发展,科学谋划年度投资计划,高质量完成2025年度投资方案编制工作。
在投资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全流程管控体系,严格规范项目审核程序,强化过程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动态跟踪及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各投资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在子企业管控方面,公司深化差异化治理模式,对控股企业实施经营月报制度,重点监控财务状况、市场拓展及研发制造等关键指标,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对参股企业建立季度财务数据报送机制,并通过委派董监事及核心管理人员深度参与企业治理,切实维护国有资本权益。
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举措,公司实现了对投资业务及下属企业的有效管控。
(四)系统推进深化改革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年度改革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任务,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改革举措取得实质性成效。
持续完善战略规划分解落实机制,构建分层责任体系,实现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衔接;科学编制总部及子公司个性化年度经营计划,健全考核约束机制,为“十四五”规划目标和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提供有力保障;针对重点难点任务实施专项攻坚行动,建立常态化跟踪督导机制,完善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体系。
(五)系统开展“十五五”规划论证与编制公司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论证与编制工作,上半年严格按照序时计划系统推进。
一是深化专题研讨与形势研判,组织召开领导班子规划研讨务虚会,聚焦问题导向,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同步开展专题培训,深入分析宏观背景与技术趋势,夯实规划理论基础。
二是扎实推进规划论证,迭代完善复合材料市场分析报告,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更新技术趋势与行业逻辑。
三是高效完成规划基础支撑材料,完成各级规划通用表及体系表填报,深化业务专项规划研究,重点推进新能源运输装备材料、航空工装模具、树脂基复合材料等产业规划的迭代论证,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
(六)扎实提升治理能力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建设,着力强化董事会核心职能,通过优化董事履职支撑体系、组织专项调研及开展全级次董事会年度评价工作,有效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
严格遵循《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监管新规,系统推进公司章程及配套治理制度修订工作;规范完成子公司监事会撤销工作,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架构;持续完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健全股东权益保护机制,规范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配方案,创新投资者关系管理模式,通过举办投资者开放日等活动深化资本市场沟通,公司获评中上协“上市公司2024年度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完善ESG信息披露机制,WindESG评级提升至AA级,ESG治理成效显著;深入推进业财一体化建设,强化“两金”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运营效率与质量;加强“三防一审”体系建设,推进总部法治合规共享中心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强化“数据、流程、权责、风险”穿透式监管能力,建立重大风险定期跟踪机制,系统开展国际业务风险排查工作;完成优材百慕中长期激励鉴证审计,完成上发复材和深圳轻快世界的风控体系监督评价。
(七)加强党建引领保障公司党委坚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党建引领彰显新效能。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探索党建引领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重要路径,开展了公司重点产业链党建联建工作,并承接了集团公司、制造院关于国有企业党建赋能产业链路径研究的课题;贯彻实施“532”“双融双促”工作机制,持续深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开展了“争当改革发展排头兵,我是党员我先行”“党员亮诺践诺”等主题实践活动;全级次落实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四同步、四对接”,紧密跟进公司改革进程不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确保“应建尽建”,完成直属二、直属五党支部的优化调整,消减了1个联合支部,指导深圳轻快世界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完成了支委选举工作。
围绕促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开展讲好中航高科专项;根植实际,深入实施“1+5”“大思政”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共识。
焕新“蔚蓝青年π”团青工作品牌,聚焦青年成长成才、关心关爱,组建“罗阳青年突击队”、开展“青春挺膺担当、青春We志愿”等主题系列活动。
工会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在推进职代会提案办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聚力用劲,全面承接中航工业制造院一号文任务,制定公司落实2025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蓝天关爱计划”10件实事具体措施,将任务清单变成“幸福账单”,广大职工更有收获、更为幸福、更悟使命。
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原名称为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南通市人民政府通政复[1988]48号文批准由原南通机床厂改组,于1989年8月30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2月和1993年12月1日,经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生[1993]39号文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1993]69号文批准,并于1994年3月1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4]16号文批准,并于1994年5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16年3月14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5月16日,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由南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2016年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证券简称由“南通科技”变更为“中航高科”。
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证券简称自2016年5月20日起由“南通科技”变更为“中航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