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传媒 - 600825.SH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4-02-04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Xinhua Media Co., Ltd.
成立日期
1992-11-11
董事长
胡明华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新闻和出版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新华传媒
股票代码
600825.SH
上市日期
1994-02-04
大股东
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8 %
董秘
唐莉娜
董秘电话
021-60376284
所在行业
新闻和出版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熊明峰;金珊;叶伟伟
律师事务所
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132205681G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2-11-11
法定代表人
胡明华
董事长
胡明华
企业电话
021-60376284
企业传真
021-60376287
邮编
200030
企业邮箱
xhcmpublic@xhmedi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漕溪北路331号中金国际广场A楼7-8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图书、文教用品和其他

经营范围: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零售(连锁经营),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和网上发行,网上音像制品零售、音像制品连锁零售出租、音像制品批发,文教用品的批发、零售,实业投资,广告设计、制作、发布,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物业管理,经济贸易咨询,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仓储,寄递服务(不含信件)(涉及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

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横跨图书发行和报刊经营两大领域、国内第一家实现上市的国有出版传媒类企业,也是2013年10月组建的上海报业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和主要资本平台。

公司目前已形成图书发行、报刊经营、广告代理、电子商务及传媒投资等业务板块,旗下图书发行业务主体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是上海地区唯一使用“新华书店”集体商标的企业,拥有位于上海的所有新华书店、上海书城,直营网点近百家,同时还拥有中小学教材和中专职学校教材的发行权;公司还拥有《新闻晨报》广告经营代理权和《上海学生英文报》等报刊的经营权,在沪上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华传媒定位于多元化的现代传媒企业集团,依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契机,顺应文化传媒行业发展的潮流,努力成为产业链更全、业态更具竞争力、盈利能力更强的上市文化传媒企业。

新华传媒在全国新闻出版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忠诚的读者群、庞大的分销网络和优越的网点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连锁渠道优势、中小学教材发行的业务资源优势、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优质媒体的品牌资源以及传统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影响力所释放的商业价值等。

同时在实体书店转型的探索中,坚持以变革促进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自身品牌资源进行深度改造,通过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在既满足大众基本文化消费需求同时,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新华传媒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目标,精准施策破解难点、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靶向发力疏通堵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推动系统性变革落地见效,加快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优质文化传媒企业和优质资本平台。

(一)改革调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积极响应文化传媒领域的改革号召,新华传媒在深度调研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以“做好定位、做强优势、做精主业、做大规模、做活机制、做优管理”为目标,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改革调整工作。

公司党政班子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改革的时间进度和质量。

狠抓改革方案落实。

目前,公司本部已完成由11个部门精简为7个部门的优化调整和职能配置,实现运行更顺畅、履职更高效的管理本部。

文化传播公司完成新的职能划分和人员调整分置;房报传媒积极聚焦主业,努力提升盈利能力;解放教育致力于用AI技术赋能新型教育服务业务,谋求新的突破;新华置城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申报传媒继续走好“城市文化服务运营商”的转型发展道路,并完成瞳之申活股权转让事宜。

继续加快改革步伐。

6月,新华连锁正式启动上海新华书店系统性改革工作。

此次改革立足全局、系统谋划,专门组建了由新华连锁领导班子全员参与的工作专班,通过集中研讨、专项推进等方式,深入探究改革路径,系统梳理改革思路与实施举措。

目前正科学制定上海新华书店变革计划,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改革方案,力争推动实体书店转型改革实现突破性进展。

(二)夯实重点经营业务1、书店业务板块重点主题图书发行:全力推进,成效显著。

公司秉持高度政治站位,发挥图书发行主渠道作用,全力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发行工作。

成立由领导班子挂帅的专项工作组,从统筹领导、组织协调到人员配置、资金保障、物力支持等方面,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实体书店优化:政企携手,打造新地标。

公司与市妇联、七宝镇政府合作,在闵行区新镇路456号开设“家书屋”闵行七宝店,该店建设面积约410平方米,以家庭教育为核心,构建“自+然+教育+亲子”三位一体的城市亲子文化地标,采用由七宝镇政府承担场地改造及硬件投入,书店负责运营的模式筹建,预计8月开业。

2025上海书展:深度参与,构建双主场格局。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3日至19日举办,本届书展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双主场”模式。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部署要求,新华传媒深度参与前期筹备工作,将以图书、出版机构精品IP及周边为展览核心,深度融合“文旅商体展”多元元素,构建“双主场”协同格局,为读者打造创新性足、体验感优、氛围感浓的文化盛宴。

中小学教材发行:统筹规划,保障任务完成。

积极对接市教委及各中小学,统筹规划配送管理,高质量完成2025年春季中小学教材发行任务。

目前,正密切跟进秋季中小学教材征订工作,将通过多措并举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完成。

馆配业务开拓:中标项目增长,斩获行业殊荣。

全国招投标业务累计实现中标项目138项,先后荣获“2024全国优秀馆配商”“2024年度全国优秀教材经销商”“新华书店馆配十强”称号。

“新华悦读・知新书院”拓展教育馆配市场,承接新型服务项目,实现从传统图书发行向综合文化服务的转型。

阅读网络构建:全城共读,提升品牌影响。

上半年,“书香上海流动书房”秉持“全城共读”理念,构建覆盖30余个特色点位的立体化阅读网络。

通过双车联动,累计出摊257次,服务覆盖文化地标、商业中心、红色阵地及民生场景,获央视等权威媒体报道,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全民阅读新范式。

文化品牌打磨:形式多样,推动全民阅读。

以打造“新华悦读”品牌为核心,开展新华悦读生活节、新华悦读•上海书城快闪周、新华悦读•知新书院等多场活动,同时举办“全国新书发布厅”、“评弹中的江南文化”、“大先生的会客厅”等系列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与社会美誉度,助力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承。

2、金融投资板块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工作。

聚焦新业态、新经济热点,跟踪出版、教育行业动向,挖掘潜在投资机会。

服务公司主营业务“补链、强链、延链”需要,研判目标公司具体情况并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拓展项目储备库。

加快资产清理,提质增效。

推动中润解放、晨刊传媒、新华网尚等公司的清算工作。

有序开展投后管理。

加强对产业基金投资管理并关注项目回报;跟进汇添富基金运作表现;持续开展对各参股公司的投后管理工作。

3、房产及物业运营板块聚焦稳定存量业务。

针对到期物业提前布局招租,降低空置风险;精准筛选优质品牌客户,确保租金收益稳定;创新组合出租模式,优化租户结构。

4、广告活动营销板块解放教育以出版形态多元化、销售渠道线上化、业务模式服务化及融合转型数智化为抓手,力争构建“线上英语学习服务生态”。

申报板块新增两个第三方空间代运营项目,成为业务发展的新亮点。

聚焦主题文创开发,获得多家单位的产品授权,为进一步拓展文创市场奠定了基础。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0月,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2,000万股,公司股票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0年7月,公司原控股股东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转让给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并受让其所持有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100%股权,公司更名为“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联超市”)。

2006年9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本公司股份成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经过资产置换,公司主营业务由原来的经营连锁超市业务变更为经营文化传媒业务,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