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金开新能
  • 企业英文名: NYOCOR Company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821.SH
  • 注册资本: 199726.3453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4-01-28
  • 大股东: 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2.37%
  • 董秘: 范晓波
  • 董秘电话: 010-50950528
  •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楠、张欣华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四号龙通大厦411室
  • 概念板块: 电力行业 沪股通 机构重仓 绿色电力 算力概念 央国企改革 风能 太阳能 滨海新区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天津
  • 成立日期: 1997-03-27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20000103069983L
  • 法定代表人: 尤明杨
  • 董事长: 尤明杨
  • 电话: 010-50950528
  • 传真: 010-50950529
  • 企业官网: www.nyocor.com
  • 企业邮箱: ir@nyocor.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兴东巷10号
  • 邮编: 100044
  • 主营业务: 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目前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个板块。
  • 经营范围: 节能服务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气机械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
  • 企业简介: 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6月中国证监会核准通过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21.SH)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原有百货零售资产全部置出,置入国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资产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2021年6月上市公司正式更名为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开新能”)。金开新能在以光伏、风电等多种形式的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及运维为主的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配电网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延伸服务。
  • 发展进程: 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前身是天津劝业场,系由劝业、天祥两个商场于1958年合并而成的大型商场。1992年4月经批准进行股份制改制。1994年1月2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名称于2021年6月24日由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尽管外部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不利影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正如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此背景下,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以“双百”“育精培优”等国企改革专项行动激发活力,积极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齐心协力实施“三条曲线”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有进、难中有为,通过深化改革,加大创新,持续加快扩大优势领域、强化发展基础、提高发展效益,实现了各项经营指标较快增长。2024年,公司累计核准装机容量7,468兆瓦,较上年增长15.82%;并网容量达到5,554兆瓦,较上年增长23.97%;年发电量79.0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0.60%;营业收入36.12亿元,较上年增长8.55%;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8.03亿元,较上年增长0.05%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分红(含股份回购累计金额)预计约5.42亿元,占2024年年度归母净利润的67.51%;各项主要经营指标均实现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理论武装,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集体学习“第一主题”、干部培训“第一主课”,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高质量完成“两委”设立和选举工作,与深化“强根铸魂”行动统筹谋划,为全年工作“举旗定向”。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纪律党课,通过组织中层干部旁听法院职务犯罪庭审、开展《条例》知识考试等形式,帮助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六项纪律”的主旨要义和规定要求。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从严治党责任。公司党委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防范风险、筑牢底线,确保公司合规稳健运行。以西藏那曲项目为立项监督试点,探索建立多方联动的监督工作机制,实现全链条闭环。创建党建品牌,以品牌赋能生产经营。公司党委以“党建+”为统领,结合公司主责主业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创建“势起风光·红船领航”党建品牌,深入落实天津市委提出的“十项行动”“三新三量”“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等工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树立国有企业主力军、顶梁柱、压舱石的良好形象。(二)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新能源主业面对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带来的限电压力和市场化交易导致的电价下行挑战,公司聚焦资源禀赋优越、消纳良好以及具备电价优势的地区,全力推进项目开发与建设。截至2024年末,公司核准装机容量7,468兆瓦,并网容量5,554兆瓦,分别同比增长16%、24%。其中,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容量3,913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容量1,514兆瓦,储能及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容量127兆瓦。2024年,公司新增并网装机容量总计1,073兆瓦,这些项目均布局在电力消纳能力强、资源条件优越的地区,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装机规模,也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西藏那曲光储项目是公司在高原区域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型光储项目之一。该项目由100兆瓦光伏电站和20%的“4小时构网型”储能系统组成,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项目采用“牧光互补”模式,投运后可实现板上发电、板下放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绿色增收的新渠道。项目依托国家级储能技术创新平台,超前探索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电力调峰新模式,有效发挥区域电力调峰、保供及铁路用能保障作用,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多元布局与数字化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绿电+”融合方面,公司持续做优做强做大新能源电站主业,依托现有经营基础和规模优势,积极探索“绿电+”产业赋能新模式,推动多元化布局与协同发展。在“绿电+算力”领域,下属全资子公司金开新能伊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无问芯穹(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人工智能算力技术服务合同。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与智算中心一体化项目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是“算力+电力”融合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也积极关注“绿电+高载能行业”及“绿电+煤化工”等领域的潜在机会,稳步推进相关技术路径和业务模式,为未来布局奠定基础。内部智能化建设方面,公司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以其通用能力为基础,开发了多项垂直应用,包括知识检索(金知)、制度索引(金制)、自动数据可视化(金指)及智能体(金执)等功能模块,显著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公司高度重视AI技术的应用与产业链建设,深度参与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我们相信,AI技术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效率,还将对行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为公司持续创造价值。(四)加力挖掘优质绿电用户,有效对冲电价下行压力报告期内,公司在山西、山东、宁夏、新疆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电力交易,参与交易总量达27.23亿千瓦时(未包含准皖直流大通道配套项目交易电量),同比提升20.6%,现货交易量达7.9亿千瓦时。公司持续深化跨省送电资源布局,重点聚焦西部省份电力外送机遇。通过市场化交易机制,高效整合新疆、宁夏、青海等资源富集区域的电力资源,输送至上海、重庆、陕西等经济发达地区。同时,公司积极探索AI+电力交易创新应用,聚焦现货价格预测算法等核心技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资产管理,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与收益水平。公司深度参与绿电及绿证交易,充分释放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报告期内,公司跨省及区域内绿电交易量达7.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4%;绿证交易量达58.8万张,同比增长848%,进一步增强公司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五)产学研融合稳步推进,创新探索迈出坚实步伐产学研用合作方面,公司扎实推进“国家能源多模式工业储能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平台建成西藏那曲光储项目,探索高寒、高海拔地区电力调峰新模式。公司与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共建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举办2024年度低碳经济发展论坛;与对外经贸大学开展光伏全产业链研究,共同编制《中国光伏产业蓝皮书》,有效提升公司在低碳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内部研发方面,公司重点推进新技术应用和光伏技术改造试验,探索无人机故障巡检、光伏板智能清洁装置等新技术应用,开展光伏电站纳米涂层试验、阴影遮挡电站组串不同接线方式发电量对比等实验,支撑电站发电效率提升;主动响应“人工智能+”行动要求,基于私有化部署的大模型,对公司制度进行训练,上线公司制度问答机器人,帮助公司员工以高效便捷的方式了解公司业务管控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研发创新成果方面,公司围绕电站工程建设、智慧运维、高端锂电池新材料等领域,报告期内新获得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公司参与编制《水电解制氢合成可再生氨评价技术规范》《氢电耦合综合能源站运行维护安全操作导则》《电网氢储能站验收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并正式发布;全资子公司金开智维(宁夏)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站智慧运维领域,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六)强化项目投资建设全流程管理,数字化技术手段助力风险防控公司总结多年来业务发展经验,以制度及业务操作指引为基础,上线投资管理平台,实现对公司所有投资项目的全流程动态管理和监测,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风控管理效能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2024年,公司财务共享中心系统顺利上线多个业务模块,有效提高了内部协同运行效率,确保各项流程规范、标准、合法、合规,能够满足税务及内控要求,满足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要求。公司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2024年颁布执行《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手册》《工程建设质量工艺标准化手册》,严控工程质量,实现资产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精细化,取得了良好成绩。天津市大寺12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获得天津市建筑业协会“天津市文明工地”,《一种无人机挂拆接地线工艺的研发》《提高塔基螺栓预埋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升压站电气二次接线施工一次验收合格率》等6项质量成果荣获中国电力建设协会省部QC成果奖项。(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公司坚定履行社会责任,以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为核心,做大做强做优新能源主业,报告期内生产清洁电量79.0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98.81万吨,节约标准煤280.31万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注重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和乡村振兴建设,投入782万元,以实际行动支持社区发展和公益慈善。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碳中和二十强”等称号,并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社会责任实践得到业界认可。2024年,公司围绕降碳减排、乡村振兴、存量盘活等方面取得的经营成果开展专题宣传,通过官网、官微等平台发布各类报道近百篇,得到人民网、新华社、学习强国、天津新闻、津云等主流平台的系列报道,入选《天津市国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案例,树立了上市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充分展现了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局面和新作为。(八)做好市值管理,切实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认真做好市值管理,不断推进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信披质量、密切资本市场沟通,做好对投资者及资本市场的回报,持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准确及时做好信息披露,增加自愿披露内容和次数,全年完成披露公告材料182份;完成第十一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制定《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等管理制度,保障了公司治理的高质高效;高度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通过上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对投资者提问100%回复,通过“上市公司发布”披露三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全面展现公司业绩和发展规划,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良好口碑与信任度。公司制定合理的分红及回购政策,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11月,公司回购计划实施期届满,已累计回购股份2,993.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50%。2024年度公司累计支付回购总额约1.48亿元;2024年半年度,公司派发现金红利1.97亿元,2024年年度公司计划分派现金红利1.97亿元,合计占2024年年度归母净利润的67.51%,显著提升了投资者信心。公司坚持不懈地在投资者关系工作上发力进取,获得社会各界多项荣誉。报告期内,公司荣获董事会杂志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中“优秀董事会”“最具影响力独立董事”“最具创新力董秘”“董秘好助手”等奖项;荣获证券时报主办的第18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中“中国上市公司成长百强”奖项;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颁发的“2024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履职评价4A级”“2024年度上市公司董办最佳实践”两项奖项;获得2024上市公司共同发声价值发现评选中的“投关菁英奖”。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