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医药“互联网+”以及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租赁;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化妆品生产;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专业设计服务;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装卸搬运;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教学专用仪器销售;实验分析仪器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租赁;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货物进出口;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家用电器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日用百货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电子产品销售;玻璃仪器销售;服装服饰批发;服装服饰零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住房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较早上市公司,现已发展成为跨地区、网络型的集团化企业。
2014年末,公司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资控股股东为中国500强企业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4.13%);外资股东为世界500强WalgreensBootsAlliance(沃博联)下属子公司AllianceHealthcareAsiaPacificLimited(持股11.03%)。
公司立足于大健康产业发展,以医药批发及医药零售为主营业务,是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内的区域性医药商业龙头企业。
公司现有90余家分子企业,市场网络覆盖江苏、安徽、湖北、福建等地及西南区域的昆明市(在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四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业务覆盖近70个城市,在区域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商业运作经验、资源和品牌知名度。
居国内医药流通行业规模排名第六位,居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257位。
公司曾荣获“全国医药流通创新示范企业”称号,是第一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以及南京市流通领域医药现代供应链体系项目示范企业,获评南京市市级综合型总部企业。
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和“价值发现、批零协同、药械相长、适度延伸、数字赋能”发展思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成为大健康产业领先、可信赖的健康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为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全体股东关心支持和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和“价值发现、批零协同、药械相长、适度延伸、数字赋能”发展思路,努力攻坚克难,着力提升运营质量,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报告期主要工作情况如下:(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6.96亿元,同比增幅0.20%;实现利润总额10.03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幅2.59%;实现权益净利润5.71亿元,同比下降1.25%。
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6亿元,同比增幅12.03%,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两年得以改善。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4.61%,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为68.38亿元,同比增幅6.26%,确保了股东资产保值增值。
(二)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不断提升改革综合成效公司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创一流及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一流及对标一流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并有序推进,改革综合成效较好。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再融资项目,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募集资金净额10.69亿元,有助于改善财务结构,增强整体营运能力,推动区域物流建设及数字化转型。
公司持续提升母子企业近三年来的职业经理人改革质效,从招聘、考核激励至退出均通过市场化机制,结合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公司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职业经理人改革成果突出。
公司作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分会的首批入会企业,在报告期内积极参与分会会议、调研、论坛交流以及《医药行业ESG评估体系建设和管理实践指南》课题论证等,荣获中国医药商业协会颁发的“ESG先锋引领奖”。
(三)强主业、促短板,不断夯实市场竞争力公司深耕既有业务区域市场,巩固市场竞争力。
控股子公司南药湖北完成湖北随州地区医药商业合资合作项目;公司完成对重点子公司安徽天星的增资,进一步巩固其区域市场龙头地位,助力其做大做强做优。
公司持续增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升客户服务和市场响应能力。
与上下游客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搭建供应链协同平台,促进高效沟通与协作。
持续推广及发展医疗机构SPD业务。
加快创新药品引进,全年全流域上市新药引进率近87%,累计年销售同比增长超110%;国谈品种引进率约97%,累计年销售同比增长22%左右;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引进率约95%。
积极拓展服务产品的品类,新增或扩展麻精、核药、动保、医美、特医食品及功能饮料等品类业务,其中,南京医药在报告期内取得《放射性药品经营许可证》,具备放射性药品经营资质可为公司业务增长带来新契机。
公司强化批零协同、药械相长,推进强链补链延链。
其中:推进社会化药房及专业化药房“双轮驱动”。
零售业务整体全年(主营)销售24.31亿元,同比增长3.98%。
公司积极推动“专业药房”与“自营新零售”发展,专业药房销售同比增长18%,自营B2C增幅达86.4%。”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全年销售近39亿元,同比增长超3%。
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进一步明确各类医疗器械业务模式的标准化流程,严控业务流程性风险,并为向产业链上端适度延伸做好项目储备。
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通过新技术应用,推动发展公司的新兴业务,包括既有的医药“互联网+”业务(药品批发业态的B2B业务、药品零售业态的B2C和O2O业务、患者服务平台业务、互联网+中药药事服务业务)以及未来的产业链延伸及健康服务拓展业务等,其中,医药“互联网+”业务合计年销售12.33亿元,同比增长23%左右,全程数字化管理的中药药事服务业务全年服务客户达96家,销售额超1.1亿元,同比增长18.23%;患者服务云平台业务同比增长近55%。
(四)创新驱动、技术赋能,有序推进数字化建设推进南京医药“中台管理系统”建设,完成技术底座建设相关产品交付确认;业务中台迁移项目上线切换;有序推进基于中台架构的云ERP平台建设和南药混合云建设;数据治理咨询交付成果并取得预期成效;主数据管理完成节点企业ERP系统切换主数据系统上线;数据中台上线。
公司加强数字平台建设。
数字供应链方面,完成多个建设项目的立项,包括供应链标准化咨询、数字营销管理系统、供应链场景数据治理应用实施、供应链数字决策平台;数字物流方面,完成物流作业可视化系统(一期)、物流中台建设(一期)、TMS建设(一期)、南京医药标准WMS建设(一期)的合同签订;数字零售方面,启动南京医药零售数字化(一期)项目,搭建南药智慧零售中台,加快向“实体店+互联网+健康管理”新零售模式转型;数字运营方面,启动智慧印章管理、智慧人力资源系统项目,开展南京医药统一门户建设,继续推进财务管控系统上线。
(五)加快现代医药物流建设,提升物流管理效能截止报告期末,南京医药全流域共有17个一级物流中心、39个二级物流中心,仓库面积32万多平方米,运输车辆400辆。
公司有序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包括南京物流中心(二期)、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一体化、福建同春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江苏零售物流一体化(一期)。
开展物流标准化建设并完成物流标准化咨询项目验收,建立物流专业线标准管控流程并执行落实,形成总部—省平台—地市级三层管控架构,为推进物流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六)强化风险管控,坚持合规经营,实现稳健发展公司加强财务管理,控制销售风险,确保企业经营合规安全。
运用财务信息化工具,加强客户信用、应收账款及折让管理,制定应收账款压降目标,引入项目评估机制,提升“一利五率”的相关指标质量。
公司进一步完善审计垂直一体化管控模式,加强内控风控与日常经营管理融合,持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
持续开展审计项目及子公司风险评价;完成三年风险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并推进年度相关专项工作实施。
加强招标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风险管控,严把造价控制、风险提示与流程合规。
公司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优化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持续提升质量体系运行水平,有效防范药械质量安全风险。
全流域11家企业顺利完成《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南京医药QC小组荣获“2024年度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一等成果”。
公司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处置无效及低效资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年内完成南京医药总部新大楼建设及搬迁工作。
按照分类施策思路,持续推进低效劣势企业清理处置。
公司持续加强全流域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工作,排查隐患并均完成闭环整改。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构建安全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组建南京医药安全专家团队。
做好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全年培训468场,参加培训49,676人次。
全年实现安全生产无人身伤亡事故,无安全生产重大财产损失,无安全生产重大事件的发生。
(七)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2024年公司党委强化政治建设,凝聚思想共识。
一是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二是落实党委对公司重大问题决策的决定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确保企业重大决策方向不偏离。
三是维护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大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发挥好宣传工作舆论引导、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的积极作用。
四是完善干部集团化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各层级履职培训,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加强后备人才储备;五是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推进,持续聚焦重点领域,防控廉洁风险。
建立公司“大监督”体系建设工作办法,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确保廉政教育全覆盖。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身为南京市医药公司,1996年6月7日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076万股,并于同年7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骆训杰 | 2025-05-30 | 260000 | 2.46 元 | 26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肖宏 | 2025-05-30 | 260000 | 2.46 元 | 491100 | 高级管理人员 |
李文骏 | 2025-05-30 | 260000 | 2.46 元 | 52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徐健男 | 2025-05-30 | 360000 | 2.46 元 | 620000 | 董事 |
彭玉萍 | 2025-05-30 | 260000 | 2.46 元 | 484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张靓 | 2025-05-30 | 360000 | 2.46 元 | 52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孙剑 | 2025-05-30 | 160000 | 2.46 元 | 32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周建军 | 2025-05-30 | 360000 | 2.46 元 | 732000 | 董事 |
冯闯 | 2025-05-30 | 260000 | 2.46 元 | 52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肖宏 | 2024-02-07 | 7100 | 4.19 元 | 23110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