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从事汽车电子和汽车安全两大业务,汽车电子业务主要包括汽车智能解决方案(涵盖智能座舱域控、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业务领域)、人机交互产品以及新能源管理系统,汽车安全业务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智能方向盘和集成式安全解决方案相关产品
经营范围:电子产品、电子元件、汽车电子装置(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光电机一体化产品、数字电视机、数字摄录机、数字录放机、数字放声设备、汽车配件、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动机进气增压器)、汽车内外饰件、橡塑金属制品、汽车后视镜的设计、制造、加工;模具设计、制造、加工;销售自产产品;制造业项目投资;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均胜电子”,股票代码:600699)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与汽车安全供应商,主要致力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汽车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制造与服务。
均胜电子总部位处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公司业务架构分为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汽车电子事业部与汽车安全事业部,并于全球各汽车主要出产国设有研发中心和配套工厂。
成立于2004年的均胜电子从汽车功能件为主业的零部件起步,2011年至今,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PREH、德国QUIN、美国KSS以及日本高田资产(PSAN业务除外)等。
通过企业创新升级和多次国际并购,公司实现全球化和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公司现有产品覆盖与驾驶有关的域控制器、人机交互、汽车安全(主动、被动安全)、车载信息娱乐、新能源管理和5G车载互联等。
凭靠先进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品质管理及优秀服务,均胜电子成为宝马、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本田和丰田等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并屡获保时捷、大众、通用等汽车制造商优秀供应商奖。
2025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灵活应对各项挑战,坚定围绕“稳增长、提业绩”核心经营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方面持续推进产能精简和整合,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公司聚焦汽车及机器人零部件两大领域,积极推动关键产品及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落地,实现多项突破性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金额约312亿元,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1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13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订单金额超206亿元,占比超过66%。
头部自主品牌及造车新势力正成为我们订单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订单占比持续提升,不仅包含了多个当前市场的畅销车型,更锁定了多个自主品牌的下一代平台项目,充分展现了我们技术的领先性与客户的高度认可。
上半年由于受到部分海外订单延迟至下半年定点的影响,海外新订单获取节奏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对下半年新订单获取仍具备较强信心,例如截至7月底,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新订单的全生命周期金额已达约255亿人民币。
一、现有业务提质增效的同时创新发展引领智能化、电动化变革(一)原材料降本等措施效益显著,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近年来,公司根据全球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供应链结构,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多项成本改善措施,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成本竞争力,提高业绩增长的弹性,2025年上半年在营业收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情况下,得益于前期重点推进的各项降本增效措施成效逐渐显现,尤其是在全球原材料降本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效果显著,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6个百分点至约18.2%,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整体毛利率水平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约18.4%,环比第一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左右。
分业务板块看,汽车安全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毛利率约15.9%,同比提升约2.0个百分点,全球四大区域毛利率均实现同比提升;汽车电子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2个百分点至约21.5%。
从业务区域看,海外地区通过引入中国供应商、原有供应商采购价格优化等方式重点推动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下降,公司全球运营改善团队在持续优化提升海外各工厂OEE(设备综合效率)的同时还将产能从高成本国家/地区向低成本国家/地区进行调整迁移,持续推动着毛利率的稳步提升,尤其是欧洲区域成本改善措施落地较早报告期内毛利率已取得较大提升,美洲区域成本改善措施落地相对晚一些,预计毛利率后续将会同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3.0个百分点至约17.8%,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安全业务还在浙江湖州启动扩建气体发生器产业基地,以提高气体发生器核心零部件的自供比例从而降低成本;在菲律宾启动扩建气囊布及布袋工厂,充分利用东南亚地区成本与规模优势,提升毛利率。
此外,公司继续推进美洲和欧洲部分安全业务低效工厂的关停及产线转移工作,以进一步实现产能的集中和精简。
汽车电子业务方面,面对欧洲汽车市场的变化,公司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为未来的降本增效和盈利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随着公司近几年新获大规模高质量订单的逐步量产交付、各项成本改善措施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实施,以及公司针对核心零部件如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不断提高自主生产比例等新改善方案的逐步落地、海外区域组织精简效益的进一步释放,同时再结合股权激励等激励措施的有效刺激,预计将进一步促进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二)围绕智能电动化变革持续研发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1、汽车电子技术创新与新业务落地齐头并进全球汽车行业智能电动化变革正在带来细分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
公司坚定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核心围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等领域保持高强度研发创新投入,保障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领先。
一方面,公司借助跨域覆盖的产品组合和全球化布局优势,拓展新兴市场与新兴业务领域,赋能海外车企智能电动化转型及中国车企出海。
另一方面,公司正在开发多芯片平台的产品方案应对不同市场,并通过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供应链能力,推进国产替代,强化全球研发资源的协同,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提升汽车电子产品的竞争力。
智能座舱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现有国内外订单持续放量,并成功为某头部自主品牌车企量产智能座舱域控制器。
此外,公司基于“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趋势,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研发平台实现座舱、网联与智能驾驶的深度融合,陆续推出包含中央计算单元、舱驾融合方案在内的域融合控制器、适用于域融合及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的区域控制器(ZCU)等创新升级产品,部分产品已取得相关订单突破,并获得了海外车企的广泛关注,公司正与国内外车企进行多个项目POC合作,为后续新订单获取奠定良好基础。
2025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公司全球首发了均胜电子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汇聚全域飞控旋钮、巨幅光场屏、水晶自定义控制键、天空之境显示屏等全新技术与产品,为用户打造沉浸式驾乘乐趣与体验。
智能驾驶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扩大与头部智能驾驶算法公司Momenta的业务合作,在整合双方在算法迭代与工程化落地领域的优势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共同提供覆盖高速、城区、泊车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首次联合突破某知名自主品牌的智能辅助驾驶域控项目定点,订单金额超10亿元,将为其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预计于2026年开始量产,其他国内及全球性客户的项目定点目前也正联合全力推进中;另一方面,公司还战略投资了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公司新芯航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并基于其辅助驾驶芯片平台开发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目前进展顺利,相关芯片已成功点亮并上车测试。
后续随着相关订单逐步量产落地,公司智能驾驶业务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领域:报告期内,除现有订单持续放量外,公司为全新国产宝马5系提供的V2X解决方案亦开始量产。
在智能网联领域,公司通过丰富的产品形态支持车辆平台及跨域融合开发模式,并利用自身对国内外法律法规及生态体系的经验优势,积极推进智能网联产品在不同市场的落地。
此外,公司还正积极研究探索光模块在汽车上的应用,在提升车载通信网络安全、增强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传输容量,满足未来汽车高阶智能驾驶、车载高速互联等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带宽需求,为用户带来更快、更稳定、更可靠的网络连接。
新能源管理领域:基于公司在800V高压快充领域的先发优势,公司持续推进单一及多合一功率电子、无线充电等产品/技术的创新,同时已开启对1000V及以上电源管理系统和功率电子器件的研发,并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智能底盘相关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现有量产订单持续放量,收入快速增长,在与国际主流整车厂继续保持良好合作的同时,新能源管理产品逐步突破国内客户市场,新获多个国内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的相关订单。
2、汽车安全紧跟行业前沿迭代创新,引领行业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渗透、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的发展、安全法规及碰撞测试要求的提升,对主被动安全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公司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将安全产品与电子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基于车辆在感知、决策与执行三阶段的不同安全需求,开发了一系列创新安全解决方案,实现更高效、更全面、更舒适的智能安全保护,加速从传统汽车安全供应商向智能安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的同时,汽车安全相关产品的价值量及数量也将得到提升,例如针对零重力座椅大仰角场景,公司联合全球头部座椅供应商推出零重力座椅全套安全解决方案,创新性地将安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等关键防护装置无缝集成到座椅骨架内部,并像‘量身定制的防护服’那样,精准保护不同身高体型和坐姿的乘客,满足全球安全法规的同时兼顾乘坐的舒适性,塑造未来座舱安全新标准;推出全新“J”系列平台型气体发生器,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安全气囊系统,促进规模效应的提升;面向未来智能座舱需求,开发新一代光学增强安全带,创新性地将光学识别特性融入织带,以适应高级座舱监测、自动驾驶等新兴使用场景,提升产品附加值,预计2026年中下旬实现首次量产应用。
此外,在汽车安全法规迭代加速的产业环境下,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各类汽车安全技术、标准研究和评估的工作会议和研讨会,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比如公司近期参与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法规峰会,分享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自适应安全系统中的创新应用、参与《中国汽车安全部件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白皮书发布仪式。
(三)依托全球化优势,赋能海外车企智能电动化变革与中国车企出海目前中国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品牌纷纷瞄准欧洲、东南亚等市场出海扩张,品牌高端化趋势明显,且出海模式也正从纯产品出口渐渐向“研产销”全链条输出的阶段迈进。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已形成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多重优势,伴随着中国车企出海逐步实现技术出海,也开始为欧洲的主流车厂提供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化布局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公司在主要汽车产销国设有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中国基因与全球布局形成独特优势。
一方面能够快速响应需求,降低沟通成本,并利用全球化资源,以最佳成本为中国主机厂出海提供研发、生产及售后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结合中国智能电动技术优势与全球布局经验,赋能全球市场的海外车厂进行智能化转型。
近两年,公司积极把握中国车企出海和海外主机厂智能化转型的市场机遇,业务持续突破,陆续获得国内自主品牌出海车型及海外主机厂的相关智能化产品订单,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车身域等多个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的汽车智能解决方案进一步获得海外车企的相关订单,并正与多家海外客户就车身域产品、智能驾驶域控、舱驾融合域控开展前期合作,这些进展标志着公司的技术出海战略开始逐步获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
在汽车安全业务领域,公司依托成熟的全球供应商体系与海外运营经验,积极支持中国车企出海,目前已经获得国内主机厂的多个海外本土化业务订单,并且还在持续推进更多国内主机厂的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合作事宜,抢占中国车企出海的供应链先发优势。
二、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当前,汽车与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
公司依托汽车零部件核心主业沉淀的研发实力与高端制造能力,战略延伸至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以"汽车+机器人Tier1"的全新定位,为全球车企及机器人企业提供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期内,公司已开始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并于2025年4月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快速搭建人才队伍,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大小脑控制器、能源管理模块、高性能机身机甲材料等关键零部件以及机器人头部、胸腔总成等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具体产品情况如下:机器人头部总成方案:根据海外头部客户及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主机厂需求定制开发,具备软硬件一体化集成能力。
公司研发一体化外部结构件,通过搭载内置屏幕显示设备、传感器套件等硬件设备及先进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为客户提供多模态智能交互的机器人头部整体解决方案。
机器人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行业首创的集成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能源管理系统、散热系统的胸腔及底盘总成方案,分别适用于双足人形机器人和轮式人形机器人,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设计,最大化利用机器人有限的内部空间。
其中:全域控制器:兼顾AI和通用计算能力,支持大小脑模型算法的高效运行,为不同形态机器人的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公司近期已推出基于JetsonAGXOrin等高性能芯片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后续还将基于英伟达最新的JetsonThor芯片,为海外及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解决方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集成高能量密度电芯及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机器人电池包,为不同形态机器人提供长续航高可靠动力。
同时,公司研发配套的无线充电系统,支持机器人自主快速补能,为机器人实际工作中的更长续航和更高补能效率保驾护航。
机器人肢体总成解决方案:公司提供机器人全身主要肢体部位的工业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作,同时和客户共同探索新材料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加轻量化、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好、散热能力更强的机器人肢体总成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包括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目前,公司上述机器人核心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海外机器人头部企业、国内机器人头部公司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同时根据公司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客户布局机器人业务的需求,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落地。
辽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吉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于1992年7月8日以吉改联批[1992]18号文件批准,由辽源市化纤厂、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纤总公司、中国吉林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
2010年4月13日得亨股份进入重整程序。
2012年3月13日起,公司名称由“辽源得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辽源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日前,公司董事会根据以上表决结果及授权,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相关手续,于2014年2月8日领取了由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相关变更结果如下:1、公司名称变更前:辽源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公司注册地址(住所)变更前:吉林省辽源市福兴路3号变更后:宁波高新区聚贤路1266号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蔡正欣 | 2025-09-30 | 10000 | 35.01 元 | 10000 | 董事 |
| 周兴宥 | 2025-09-26 | 10000 | 34.69 元 | 10000 | 董事 |
| 华慕文 | 2025-07-07 | 17700 | 16.95 元 | 57700 | 高级管理人员 |
| 王剑峰 | 2025-06-11 | 400000 | 17.45 元 | 35436959 | 董事 |
| 陈伟 | 2025-06-10 | 70000 | 17.15 元 | 12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李俊彧 | 2025-06-10 | 20000 | 17.26 元 | 8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朱雪松 | 2025-05-20 | 30000 | 18.83 元 | 60000 | 董事 |
| 华慕文 | 2025-05-20 | 20000 | 18.77 元 | 4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 华慕文 | 2025-05-07 | 20000 | 16.63 元 | 2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 李俊彧 | 2025-05-06 | 40000 | 16.64 元 | 6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朱雪松 | 2025-04-23 | 19000 | 15.73 元 | 30000 | 董事 |
| 陈伟 | 2025-04-21 | 50000 | 14.93 元 | 5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朱雪松 | 2025-04-16 | 1000 | 15 元 | 11000 | 董事 |
| 李俊彧 | 2025-04-11 | 20000 | 15.31 元 | 2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朱雪松 | 2025-04-11 | 10000 | 15.3 元 | 10000 | 董事 |
| 俞朝辉 | 2025-04-11 | 18000 | 15.38 元 | 18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 王剑峰 | 2024-06-12 | 980000 | 15.26 元 | 35036959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