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半导体封装测试、高科技工程技术服务及光伏电站投资与运营。
经营范围:化学纤维及制品、化纤产品、化纤机械及配件、纺织机械及配件、通用设备、电机、汽车零配件的制造、加工;机械设备的安装、维修服务;纺织技术服务;化纤的工艺设计、开发;针纺织品、纺织原料(不含棉花、蚕茧)的制造、加工、销售;化工原料(不含危险化学品)、仪器仪表、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外)、建筑用材料、塑料制品、金属材料的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机械设备租赁(不含融资性租赁);利用自有资产对外投资。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太湖之滨,是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公司成立于1966年,前身系无锡市合成纤维厂,1987年与无锡市第二合成纤维厂合并组建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1993年更名为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江苏省首家上市公司(股票简称“太极实业”,股票代码600667)。
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太极实业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与服务厂商。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太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太极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太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控股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业务、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和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
半导体业务主要涉及IC芯片封装、封装测试、模组装配及测试等;工程技术业务主要服务于电子高科技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与保健,市政与路桥,物流与民用建筑,电力,综合业务等6大业务领域;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已形成一定规模。
展望未来,太极实业将以打造优秀上市公司为目标,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回报股东,回报客户,回报员工,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产业高端化、经营国际化、管理现代化的世界一流企业。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太极实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太极实业“1123”发展战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抓改革、防风险、促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聚力攻坚克难,高标准压茬推进国企改革深化一是着力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加快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主业,聚焦高端封测制造,太极半导体成功入选2024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十一科技科学统筹海内外两个市场,全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动海外市场开拓,全年累计中标境外项目52个,光伏电站总包海外项目突破100MW级,辐射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等20余个国家。
二是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
提升知识产权布局能力。
太极实业及下属企业持有发明专利42个,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50个;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太极半导体与苏州市科技大学签署产学研协议,共同进行重要课题研究;持续提升研发强度。
通过考核导向、激励机制、外部评审等方式,多维度持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力量。
聚焦高端人才引用育留。
通过制度配套、薪酬分配、资源配置、考核激励、专项资金等服务支撑,持续强化核心梯队人才队伍建设,在半导体封测、高科技工程服务、光伏新能源等领域培育领军人才,海太半导体、太极半导体、十一科技研发人员占比均得到提升。
三是推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规范化长效化。
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
按照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要求,推动各下属企业全面梳理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前置讨论重大事项规程》《党委会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梳理《所属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修订《领导干部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深化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推动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机制落实;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结合证券监管要求,健全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业绩说明会等方式,加强与投资者交流互动。
二、全力谋篇布局,高质量跑表推进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实施数字战略,激活高质量发展智慧引擎。
实施数字化战略转型规划。
结合太极实业及所属公司行业特征及信息化水平,系统构建太极实业数字化转型规划蓝图,充分讨论太极实业数字化转型的中长期目标、实施路径、重点任务及资源配置,出台具体规划报告;推进财务数据治理及并表系统建设。
基于业务实际、软硬件基础,围绕会计规则标准化、数据收集自动化、信息系统智能化,统筹推进上下一体财务数据治理,加快推动全业务、全环节、全要素数字化;完成档案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建设。
梳理扫描各类档案,配套修订《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流程,提升档案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是加速创新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持续建设智慧工厂。
海太半导体通过自主研发自动化通信服务平台实现PKTMVP仓储、运输及生产设备与生产系统的数据及作业联动,产品生产及工程间流转实现设备及物流自动化;搭建PKTTDBI(老化测试)设备自动化及生产预测排程系统,提升性能稼动率;建设PKT测试工程资材合并生产提示系统,提升资材合并效率;突破先进封装新技术。
太极半导体MicroSD单塔12D堆叠产品技术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和设计,进行工程参数设定调试;完成NEOS平台FlashBGA测试能力开发,突破FlashBGA测试产能瓶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十一科技电子高科技板块、光伏新能源板块优势持续;荣获2024全球光伏企业20强(综合类)第12位、2024中国光伏电站EPC总包企业20强第5位、2024中国光伏企业20强(综合类)第12位等多个奖项;超净设计、高端施工水平再获肯定,参与建设“清华大学综合实验楼及教学科研楼”项目,首次荣获“2022~202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三是壮大人才队伍,培育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
顺利完成十一科技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选举工作,为十一科技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总部按照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全面梳理、扫描、上线在库档案,完成人事档案信息化;开展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和青年人才筑基赋能工程,推动促进人才发展。
三、着力强身健体,高水平扎实推进合规内控建设一是织密精益安全管理网。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全员签约安全责任书;长效动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机制。
及时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环保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外部专家进企指导机制,提升企业精益安全管理质量;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
通过四不两直、交叉互查等方式开展安全检查;实施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改。
完成危化品库房基建施工、消防安全、现场监控等配套设备更新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交流观摩会、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月启动仪式及综合应急预案演练;积极组织线上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季度网络安全专项检查、顺利通过2024江苏省、无锡市网络安全攻防应急实战演练,网络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
二是压紧制度机制管控链。
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发布《经济运行监控工作制度(试行)》《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内控责任、管控流程,确保风险防控有规可依、有规必依;现行制度实现分级分类分部门公开透明管理;加强境外投资从严管控。
按照上级监管要求,开展关于设立境外分子公司流程合规性、可操作性梳理和评价,进一步前移投资管控重心,上紧境外项目全周期管理链条。
分解落实年度重点工作。
按月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季度经营分析会、数字化战略研讨会。
三是筑牢经营风险防火墙。
稳妥处置重点难点风险事项。
按照周跟踪、月评估、季汇报模式,及时跟踪相关风险事项;通过多方协同用力,腾晖项目风险处置取得有利进展;提升财务风险管控力度。
瞄准财务风险关键点位,确保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流等经营指标持续改善;持续推进“三资”审计整改,闭环落实专项审计整改要求。
四、凝力培根铸魂,高站位系统推进国企党建赋能一是夯实国有企业政治根基。
严格按照规定,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太极实业第七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修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发挥党委把关定向作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新太极实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成员,调整网络舆情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修订《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试行)》《信息宣传管理办法(试行)》,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思想建设、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二是理顺党建标准化制度机制。
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
起草《党委工作手册》《党总支工作手册》大纲,推动支部标准化规划化建设再上台阶;举办“党业融合促发展,正风肃纪展形象”——《微芒:党建微课题研究成果汇编》首发授书暨党内主题实践项目签约活动,持续以高质量、标准化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按照市委巡察要求,以高度负责整改精神、坚定不移政治态度、认真务实工作作风,严密组织实施、抓好责任分解、彻底整改落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开展重要时间节点作风监督,加强关键岗位腐败惩治力度。
公司前身系无锡市合成纤维总厂,1990年3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经1993年2月至5月首次公开发行(700万股职工股中的252.4万股于1990年到位),上市时总股份19340.04万股;内部职工股842万股于1994年8月18日上市交易;1998年7月13日增发、配售公众股8000万股于1998年7月21日在上交所上市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