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新文化
- 企业英文名: CHINA REFORM CULTURE HOLDING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636.SH
- 注册资本: 43863.6802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3-03-16
- 大股东: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5.13%
- 董秘: 刘登华
- 董秘电话: 010-68313202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金华、吴银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龙吴路4411号
- 概念板块: 教育 上海板块 证金持股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预亏预减 ST股 央企改革 职业教育 鸿蒙概念 人工智能 央国企改革 沪企改革 在线教育 长江三角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2-09-09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2208321Y
- 法定代表人: 王志学
- 董事长: 王志学
- 电话: 010-68313202
- 传真: 010-68313202
- 企业官网: www.crhc-culture.com
- 企业邮箱: bod@crhc-culture.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中国文化大厦北侧二层
- 邮编: 100055
- 主营业务: 教育信息化业务和职业教育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投资管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广播影视设备销售;软件开发;通信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36.SH)是国资委所属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员企业,是以文化教育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旗下拥有全资子企业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文新思智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股企业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新文化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教育的重要论述,践行“教育强国、产业报国”使命,以建设一流的教育现代化综合服务新央企为目标,紧紧围绕国家在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教育强国中的实际需要和薄弱环节,专注教育信息化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普教教育数字化建设、高职教教育数字化建设、央企教育帮扶、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等为内容的业务体系,目前在全国拥有30余个本地化服务中心,已向6万余家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面向未来,国新文化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教育强国、产业报国”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继续加快科技创新,着力发展数字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系统内外资源融通共享,主动引领传统教育模式变革,为推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央企力量。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国新工作部署,立足主责主业,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不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开展业务探索,各项工作稳妥推进。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8,295万元,较上年同期38,381万元减少10,086万元,同比降低26.28%,主要原因是本期部分区域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依然存在,奥威亚部分教育数字化项目建设延缓或暂停;同时,公司AI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尚未有效释放,导致销售收入减少。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68万元,较上年同期-16,885万元减少23,983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0,66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奥威亚持续推进创新发展一是持续强化“AI+教育”创新能力。在CV(计算机视觉)、NLP(自然语言处理)、LLM(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对音频、视频、文本、图片等多模态数据的实时分析、智能识别与交互等功能,成功推出高校智能课堂行为分析与纪律监测系统、课堂循证系统,获得用户高度认可,推动课堂数据进入“实证”应用的全新阶段。二是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强度。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30.25%,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连续8年被评定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并跻身“一类企业-人工智能方向”队列。截至2024年底,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6项、软著305项、商标58项,知识产权合计439项。三是积极引导AI市场需求。发布AI入校进班专项行动,引领带动AI逐步实现大规模应用;抓住高校本科评估建设契机,为薄弱省份空白市场搭建AI督导样板按下“加速键”,把握督导巡课尾声的红利机遇。(二)教育央企功能发挥展现担当作为一是央企教育帮扶业务更为成熟。全年落地中国国新利川、中煤集团印江等5个帮扶项目。累计服务中小学校710余所,培训教师5,900余人,覆盖学生19.8万余人。持续完善中国国新利川教育帮扶样板,大力创新“央企育才促振兴”教育帮扶工作,组织开展名师专家送教行利川站、紫云站、保亭站活动,得到国资委社会责任局肯定,国资委网站对活动刊发报道进行推广。二是职业教育业务模式加快探索。寻找产教融合业务突破口,2024年10月,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就职业技能人才培养(3+2项目)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4+2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加速推进乡村振兴人才职教培训业务,茶艺师项目已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平台共同发布培训课程。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成效突出。2024年4月,公司牵头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工作团队,积极解决板块间客户重合度低、区域进展不均衡、单地市业务量偏小等问题,逐步探索出一条从湾区九市出发全面开拓广东市场的工作路径。(三)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是重点改革任务有序落地,稳步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研究制定2024年改革工作要点,超额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扎实做好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专项工作收官,认真对照评价要求,查漏补缺,全面客观开展收官总结评价。二是扎实推进两级融合。成立公司总部和奥威亚两级融合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两级融合方案及两级融合组织实施工作方案,召开了两级融合动员大会,完成两级公司组织架构和职责调整,制定了重大事项管控清单。三是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突出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选拔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办事处销售经理担任省区负责人。强化考核结果刚性应用,优化汰换及内部转岗多人,加强低绩效行为分析,对多名销售人员开展绩效改进辅导。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公司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员工市场化退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四是推动组织流程改革。借鉴先进企业的组织改革的理论模型及实践经验,探索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体系,着力构建“前中后台”相互协同的矩阵式组织架构,促进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四)企业运营管理持续优化一是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以供应链中心新址搬迁为契机,持续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计划及库存管理。二是加强数字化管理。严格落实上级管理要求,完成信息化系统向国产化的迁移替代,有序落实管理系统的自主可控,实现互联网收口。建设数据看板并实现数据驾驶舱上线共享,进一步提升数据管理效率。三是持续规范采购管理。全面修订采购管理制度,强化采购流程信息化管理,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简化采购及合同审批流程。四是持续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修订《业务开展负面清单(2024年版)》、《内部管理授权手册》。严格落实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的三项法律审核100%全覆盖,对业务全链条、全流程开展风险管控。五是稳步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通过召开年度及中期业绩说明会,组织机构调研,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连续三年编制并发布ESG报告,荣获“2023年度金信披奖”,财联社致远奖“社会责任(S)先锋企业奖”、ESG金牛奖“科技引领二十强”奖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