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方大炭素
- 企业英文名: Fangda Carbon New Materi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方威
- 上市代码: 600516.SH
- 注册资本: 402597.036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2-08-30
- 大股东: 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7.86%
- 董秘: 庄晓茹
- 董秘电话: 0931-6239195
- 所属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宫岩、张宏星
- 律师事务所: 甘肃金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炭素路11号
- 概念板块: 非金属材料 甘肃板块 标准普尔 破净股 富时罗素 沪股通 MSCI中国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碳基材料 石墨烯 口罩 西部大开发 2025规划 核能核电 锂电池 参股银行 新材料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甘肃
- 成立日期: 1999-01-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20000710375560A
- 法定代表人: 马卓
- 董事长: 马卓
- 电话: 0931-6239195
- 传真: 0931-6239221
- 企业官网: www.fdtsgs.com
- 企业邮箱: fdts730084@fangdacarbon.com
- 办公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炭素路11号
- 邮编: 730084
- 主营业务: 石墨电极、块状炭砖、等静压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等的研制、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餐饮服务;医用口罩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石墨烯材料销售;密封件制造;耐火材料生产;耐火材料销售;煤制活性炭及其他煤炭加工;碳纤维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医用口罩批发;医用口罩零售;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建筑材料销售;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炭素)总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 公司旗下拥有抚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抚顺莱河矿业有限公司、抚顺方大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方大喜科墨(江苏)针状焦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子公司,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业优势,目前已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公司炭素制品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3万吨,原料生产能力20.4万吨,其中石墨电极19万吨、炭砖3万吨、炭素新材料1万吨、煤系针状焦6万吨、低硫煅后石油焦14.4万吨。产品分为4大系列,主导产品有超高功率、高功率、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炉用超微孔炭砖、高导热超微孔炭砖、微孔炭砖、半石墨质炭砖、高导热炭砖、高耐蚀炭砖、石墨砖、超高导石墨砖;电解铝用石墨质阴极炭块、石墨化阴极炭块;以及各种矿热炉用炭砖、电解镁石墨阳极和中细结构石墨等其他产品;特种石墨制品(超细结构、细结构、中细结构、中粗结构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高温气冷堆/快堆等核反应堆)、石墨烯及其下游产品、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锂离子电池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碳纤维、炭/炭复合材料等炭素新材料产品;煤系针状焦和低硫煅后石油焦、煤沥青等炭素制品生产用主要原料,其中多项为国内首创并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新能源、化工、机械、医疗等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畅销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远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炭素制品生产设备。先后从美国、日本、德国引进了电热混捏机、二次焙烧隧道窑、电极清理机、高压浸渍、振动成型机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性设备,特别是从日本引进的全自动配料、40MN立捣卧式压机设备,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大规格电极生产装备之一,还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串石墨化炉和20000KVA直流石墨化炉。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龙头企业,甘肃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基于五十多年炭素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健全并持续改进与炭素制品工艺特性相适宜的研发、生产、质量、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管理体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甘肃省炭素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先后有5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国家、省部级鉴定,44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得国家银质奖12项,冶金部优质产品奖22项。取得了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等,共建“清华大学·方大炭素核石墨研发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方大炭素高炉炭砖研发中心”“兰州大学·方大炭素石墨烯研究院”等,高炉炭砖、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生产保持国内领先地位,整体工艺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冶金部质量管理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全国机械冶金建材系统创新工作室”“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工会”“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瞄准“产业报国,打造世界炭素强企”的企业发展目标,遵循“经营企业一定要对国家有利、对企业有利、对员工有利”的企业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企业精神,践行“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宗旨,依靠技术进步和精细管理,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装备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优先发展炭素新材料,重点发展石墨电极,稳定发展炭砖、主要原料的整体发展思路,不断延伸炭素产业链条,加大融合力度,走以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国际化发展之路,续写中国炭素工业新的篇章。
- 商业规划: 公司深耕炭素行业领域近六十年,炭素材料作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功能材料,向下游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先进生产力领域提供关键基础材料支持。公司主要业务是石墨电极、块状炭砖、等静压石墨、核电用炭/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炭炭复合材料及炭素制品生产用主要原料煤系针状焦、低硫煅后石油焦和煤沥青等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涉核炭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公司在巩固并拓展石墨电极高端市场、各类炭砖市场、特种石墨市场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在炭炭复合材料、石墨烯等新材料的研发上持续发力,推动产业链向纵深拓展,致力于续写中国炭素工业新的篇章。2024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钢铁行业和炭素行业遭遇严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全体干部员工群策群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抢抓市场机遇,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创新求变,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和行业协调机制,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继续在行业中保持了先进水平,公司生产经营整体平稳运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一)营销能力显著提升,龙头地位持续巩固。2024年,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精细化管理,深化四大工序效能挖潜,构建全链条保供体系;产品销售强化客户分级管理,提升服务响应速度;销售团队加强市场信息共享,构建跨区域联动机制;销售重点突出大规格电极技术优势,深化板块协同效应,以高效协作做好资源保供,提升品牌议价能力。销售节奏的精准把握,实现销量的合理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龙头地位持续巩固。(二)全面推进落实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加强对标,找差距、补短板、锻长板,对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找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短板,紧盯突出问题点和薄弱环节,立足岗位,多措并举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通过提质降本增效全面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对制度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夯实公司各项管理工作,强化工作执行力。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确保工作精准落实不反弹,促进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三)坚守安全红线,牢固树立环保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安全环保工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抓防并举、治本攻坚”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安全责任确立机制、责任检查机制、责任反馈机制、责任调整机制等,强化日常监督管控,全方面辨识各类作业安全风险,突出强化事前、事中管控,夯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责任体系,持续巩固公司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强化环保设备运行维护保养,积极推进污染物源头治理,推动公司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四)重视股东回报,积极传递公司价值。为践行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行稳致远,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及分红计划。2023年和2024年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4,937.2465万股,累计支付回购资金达13亿元(其中3亿元回购股份金额视同现金分红);为稳定投资者分红预期,提振投资者持股信心,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公司提出2024年第一季度利润分配预案及2024年度后续分红规划,2024年第一季度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1.27亿元(含税),占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约为74%。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加强投资者日常维护工作,建立并完善多种沟通渠道,方便投资者通过现场调研、路演、投资者热线、公司邮箱等多种方式与公司治理层、管理层进行沟通,提升投资者对行业和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同感。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