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以印染加工为主业,形成包含纺纱、服装、家纺成品、纺织贸易、品牌开发、“B2B”平台、金融投资及热电等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棉花收购;棉花加工;纺纱加工;面料纺织加工;面料印染加工;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服装制造;服饰制造;服装辅料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家居用品制造;箱包制造;塑料制品制造;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染料制造;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制造(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非织造布加工;一般劳动保护用品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再生资源加工;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建筑砌块制造;棉、麻销售;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家居用品销售;服装辅料销售;合成纤维销售;服装服饰批发;服装服饰零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箱包销售;金属制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一般劳动保护用品销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染料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五金产品零售;日用品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机械设备租赁;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建筑砌块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销售;户外用品销售;摄影扩印服务;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洗染服务;洗烫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热力生产和供应;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以上项目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销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的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
始建于1976年,2001年9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448),是中国纺织印染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
公司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全力推进智慧华纺建设,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节能减排、市场开拓、品牌运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协同推进;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纺织工业(山东)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山东省短流程印染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纤维材料清洁印染技术工程实验室,建有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智慧纺织实验室、华纺HFCPS中心;是国家印染产品开发基地、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确认的打假扶优重点保护企业。
公司先后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Oeko-TexStandard100国际环保纺织品认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白名单资质”。
公司致力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完全达标排放,30%以上的废水处理后回用到生产,是全国首批印染准入企业,获得ITS颁发“产品碳足迹证书”。
公司先后被授予“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荣誉称号。
公司产品出口占比80%,市场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Linpure蓝铂、霄霓、华纺、维斯托尼、汉依、纺卫等为主打的企业品牌。
公司在全面完成“退城进园”项目和“绿色智能工厂”项目建设后,智慧华纺建设实现新的发展,全国同行业5G示范工业园区建设更趋成熟。
依托HFCPS(华纺中央集成管理控制系统)、“华纺智慧纺织产业云”平台,全力打造大数据综合交易中心,引领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通过品牌输出、研发输出、智能模式输出,让华纺由传统生产型企业向品牌创意型、科技研发型企业转化,同时,企业在党建引领、智能制造、市场开拓、管理提升、品牌培育、技术进步、人才培育等方面协同推进,统筹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未来,公司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卓越绩效精益生产为导向,依托“智能绿色工厂”优势,实施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通过管理提升和结构调整,积极塑造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持续创新的现代化品牌企业,舒展“华纺是世界的,世界是华纺的”博大胸怀,推动企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实体化转型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市属国有企业的重要一员,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推进实体化发展。
一、公司主业经营情况(一)公司资产、负债、国有资本权益等基本情况2025年6月,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36.70亿元。
从资产结构看,固定资产占比突出,主要包括生产设备、厂房等,虽为生产经营提供了基础支撑,但也导致资产流动性面临一定压力;流动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偏高,在当前资产规模下,公司正通过加强存货周转管理和应收账款催收,力求改善资产流动性与运营效率。
负债方面,银行贷款和应付账款构成主要部分,公司需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密切关注资产负债率水平,进一步控制债务风险以稳定财务状况。
(二)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受到中美贸易关税的持续冲击和国内外消费降级等因素影响,当前公司各项经济指标普遍承压。
印染布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70%,但相应收入上涨8.68%,销售价格下降0.93%,严重挤压利润空间,公司25年1-6月,净利润亏损3459.54万元,6月底资产总额36.70亿元、负债总额24.95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45亿元,整体经营质量面临显著挑战。
(三)资产质量及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情况从资产质量来看,公司整体资产结构呈现高负债特征。
其中,固定资产占比突出虽为生产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制约了资产流动性;流动资产中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偏高,尽管公司通过加强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但结合营业收现比率,资产的周转质量和变现能力仍显薄弱,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
从经济效益来看,资产利用效率偏低,未能有效转化为盈利贡献,经济效益呈现显著下滑态势。
在税收贡献方面,由于利润总额亏损及经营质量下滑,公司纳税能力相应减弱,税收贡献较往期出现大幅下降,进一步体现了当前经营困境对社会贡献的直接影响。
二、实体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一)科技创新驱动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实体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不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印染产品开发基地等多个科研平台,吸引了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例如,在印染技术方面,研发出短流程印染新技术,缩短了产品制造工序,降低了碳排放和成本,同时实现了实验、开发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公司开拓新市场、推出新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数智化转型赋能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华纺、智慧华纺”。
建成国家首批5G智能绿色工业园区,并荣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率先实现了全流程印染设备信息互联互通及云平台管理系统。
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对客户需求计划、物流及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数智化转型使公司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产业协同发展注重产业协同发展,围绕纺织印染主业,构建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通过华创供应链平台,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了阳光采购和供应链优化。
平台吸引了众多大供应商合作,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
同时,公司将自身的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与上下游企业共享,带动了产业链整体发展。
例如,在服装、家纺成品业务方面,与面料供应商紧密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开发新产品,实现了从面料研发到成品制造的协同创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产业协同发展。
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关于同意设立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的复函》(国经贸企改[1999]774号)批复,由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滨州印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山东亚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雪羚毛纺织有限公司、湖州惠丰纺织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9月3日,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成立。
2001年7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1]45号文核准,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85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