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五矿资本
- 企业英文名: Minmetals Capital Company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390.SH
- 注册资本: 449806.545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1-01-15
- 大股东: 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7.07%
- 董秘: 陈辉
- 董秘电话: 010-60167200
- 所属行业: 其他金融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锐、杨洪武、毛宝军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麓枫路69号
- 概念板块: 多元金融 破净股 MSCI中国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央企改革 券商概念 央国企改革 参股保险 参股期货 参股券商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1999-08-3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000712194499R
- 法定代表人: 陈辉
- 董事长: 赵立功
- 电话: 010-60167200
- 传真: 010-60167207
- 企业官网: www.minmetals-finance.com
- 企业邮箱: minfinance@minmetals.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3号五矿广场C座,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66号
- 邮编: 100027
- 主营业务: 经营信托业务、融资租赁业务、证券业务及期货业务
- 经营范围: 以自有资产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及其他实业投资;投资咨询;资产受托管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集资收款、受托贷款、发放贷款等国家金融监管及财政信用业务);高新技术开发;企业策划;企业经营管理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五矿资本股份有限公司是A股市场上稀缺的全牌照金融控股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经过连续多年的跨越发展和业绩稳健增长,五矿资本已成为中国五矿的重要支柱,搭建起了金融控股的全新架构,迈出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一步。五矿资本业务涵盖投资、信托、金融租赁、商业银行、证券、期货、基金和保险等领域,形成了合理梯队和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建,多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五矿资本坚持“金融牌照业务为主,金融投资业务为辅”的经营策略和“稳定当期利润,提升内涵价值”的经营理念,建立高效的管控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造精干专业的人才队伍,积累丰富的业务资质,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设立上百个营业网点,在京沪深蓉形成了多牌照聚集的协同格局,连年保持业绩高速增长。“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五矿资本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无比忠诚的家国情怀和对投资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向着国内领先产业综合金融服务商和一流金控上市公司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按不变价格计算)。回顾过去一年,五矿资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五矿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央企金融服务主责主业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国内金属矿产领域一流的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商。(一)公司总体情况巩固经营大盘,提升发展质量。报告期内,五矿资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聚焦价值创造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052,979.49万元,较年初减少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203,227.77万元,较年初减少0.6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8,231.53万元,同比下降1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550.68万元,同比下降78.08%。报告期内,公司以深化改革挖掘价值潜力,以转型成果体现价值功能,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奋力拼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深化战略转型,强化产业金融。报告期内,公司贯彻国资监管要求、顺应金融监管导向、服务中国五矿主责主业,完成金融业务谱系梳理专项行动,引导各子企业围绕“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转型方向持续锻长板、优化业务结构。五矿信托持续夯实转型根基,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净值型固收、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转型业务持续增长,围绕服务中国五矿主责主业创新开拓信托服务场景;外贸金租坚持“融资+融物”双轮驱动,回租比例不断压降,成功探索工程机械、储能、汽车、光伏等重点转型方向,首单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落地,首单氢燃料车业务落地,首批户用光伏业务落地,首批新能源电池业务落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产业金融服务新模式;五矿证券围绕中国五矿金属矿业及上下游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链,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升级“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特色化综合产融服务模式,形成品牌效应,持续锻造升级特色产业投行,积极参与中国五矿重大资本运作,全方位服务国内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形成可持续的盈利协同模式;五矿期货立足产业金融定位,坚定向特色化转型纵深迈进,逐步构建起了全方位的产业客户服务体系,聚焦中国五矿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强化有色、黑色及新能源优势品种开发,打造了一套集“经纪+风险管理+投研+金融科技”为一体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管控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业服务平台、产业金控平台、上市公司平台三大平台建设,继续以三大平台建设助推公司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持续夯实公司战略转型基础支撑。在产业服务平台方面,公司以服务主业为抓手,围绕品牌化“投研支撑服务、特色化大投行服务、定制化综合投融资服务、专业化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服务”四大维度,精准定位核心业务领域,优化调整业务布局,运用好自身产业资源禀赋,产业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圆满举办第三届五矿产业金融论坛,发布五矿钢联碳酸锂现货价格指数,擦亮“五矿产业金融”的金字招牌;深度参与中国五矿多个重大资本运作项目,通过矿业并购支持国家矿产资源保障工作,服务国家资源战略,大幅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落地湖南有色环保研究院应收账款服务信托等多单创新业务,助力产业单位提升资金运营效率,与中国五矿产业单位落地多单能源管理租赁项目,培育形成“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储能产品”的综合业务模式,具备复制推广潜力,一揽子服务主业的金融协同创新业务有序推进,联合长沙矿冶院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碳酸锂一体化交割业务模式。五矿资本产融结合成果作为央企唯一金融行业案例获得“2024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打造了央企产融结合的新范式。在产业金控平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投研集约化建设、数字化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产业金控平台能力。一是五矿产业金融研究院整合牌照企业研究力量,以投研先导赋能产业金融,投研能力集约化成效显著。承接中国五矿“十五五”规划预研等重大课题,输出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赋能产业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业务落地。荣获首届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系列榜单“金石榜”——“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锋奖”;同时持续建设公司投研一体化共享平台,着力提升投研对投资业务的引领和赋能。二是系统性推动数字应用迭代升级与数据治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穿透式管理与运营管控深化。公司数字化企业大脑已全面覆盖各控股企业,实现对业务运营的全方位、全流程精准分析与实时监控,有力保障经营管理体系上下协同、高效贯通。荣获两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以及两项发明专利证书,提升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实践深度与行业优势。三是坚决将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立足金控公司管理要求,加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1+N”建设,强化对控股企业的统筹管理和风险穿透。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风险全流程管控,健全优化全口径业务风险图谱,形成对风险管理情况的全景透视,持续推动风险管理数字化建设,提升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促进资产质量和结构优化,保障公司稳健高质量发展。在上市公司平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积极贯彻落实国资委、证监会及上交所的各项要求,夯实上市公司发展根基、激发上市公司发展活力。一是坚持完善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公司坚持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管控体系,修订五矿资本总部“清单流程”体系,优化完善规章制度,绘制管理流程图,公司制度体系、流程体系、管理体系持续优化,管控精细度和效能持续提升。二是扎实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持续提升ESG治理水平。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及时、公平、真实、准确、完整”的五大原则,增强信息披露有效性,2024年度公司披露定期报告4份、临时公告64份。持续完善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ESG管理体系与工作机制,编制并披露2023年度ESG报告,荣获包括中国证券报“国新杯ESG金牛奖碳中和二十强”在内的三项奖项。三是深化投资者精细化管理,通过举办业绩说明会、出席券商策略会、路演、接待投资者调研、e互动等多种方式向各类投资者系统传递了五矿资本的投资价值,并实施积极的利润分配方案,切实将利润回馈公司股东,提高投资者关注度和信任度,巩固市场信心,提升企业形象。(二)主要控股公司情况1、五矿信托报告期内,五矿信托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将风险防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顺应“三分类”等监管导向,高质量夯实转型基础,有力把准转型方向,扎实推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截至报告期末,五矿信托管理存续信托规模6,885.43亿元,其中资本市场业务为主的投资类业务5,357.45亿元,规模占比77.81%。总资产3,439,370.04万元,净资产2,268,947.46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86,221.13万元,净利润-95,351.45万元。五矿信托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情况如下:注:资产运用中“其他”项占比为0.0006%,保留两位小数显示为0.00%。在业务发展方面,报告期内,五矿信托围绕“打造服务实业与新经济、财富与资管双轮驱动的专业化、特色化、综合化一流信托公司”战略目标,顺应监管导向,稳步推进业务转型,着力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一是坚定顺应“三分类”导向推进业务转型。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规模5,157.46亿元,占比实收规模的80.93%,资产服务信托业务规模1,123.23亿元,占比实收规模的17.62%。固收类产品实现纯债策略不同期限资金投资需求的全量覆盖,FOF臻选1号蝉联“一年期混合类产品金牛奖”。资产服务信托业务落地全国首单预付类物业社区信托账户业务项目和五矿信托首单破产重组项目。公益慈善信托再次成为中国五矿帮扶资金的统一拨付方式,成功落地青海省备案的最大规模慈善信托,5个案例被列入《中国慈善信托年度报告》,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二是财富管理业务持续转型升级。财富管理产品货架进一步扩充升级,实现更多创新策略覆盖,零售规模继续保持500亿以上,家族渠道稳步上量,管理规模接近800亿元,资金渠道、资金营销、资金服务能力均处于行业前列。三是产业金融转型实现新突破。产融结合创新业务形成综合一揽子金融服务模式的落地与推广,包括首单金属矿产领域投资项目、以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再度合作污水处理项目,以及与湖南有色环保研究院合作应收账款服务信托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报告期内,五矿信托严格贯彻落实“稳健金融”的发展理念,始终坚守风险底线,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一是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坚守合规底线,保障合规经营,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到位,以“合规先行”的理念引领业务创新转型。二是持续迭代升级“一体八面”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健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管理等大类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从授权体系、风险偏好体系、制度体系、内控体系建设及全风系统等全风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推动管理机制和工具优化完善。三是发挥内控审计监督与服务效能。五矿信托坚决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强化问题导向,主动识别重点业务领域和关键管控环节,优化内控管理架构、工作流程、内部约束和问责机制,严肃追责问责,内控缺陷全部完成整改。四是全力推进风险化解,切实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五是加强信托文化建设,向全体员工宣贯风险管理观念,充分发挥信托文化转型驱动力。报告期内,五矿信托着力加强“一主四辅”品牌建设,全年共荣获近40项行业奖项,获得“中国信托业金牛奖”、证券时报社“2024年度优秀公益慈善信托”、“金智奖杰出社会责任奖”、“年度卓越ESG实践奖”等多项奖项。2、外贸金租报告期内,外贸金租秉持稳健经营、转型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产业系金融租赁公司高质量发展道路,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融物优势和特色,服务实体经济。截至报告期末,外贸金租总资产5,892,063.19万元,净资产1,393,529.42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12,231.85万元,其中利息收入306,701.25万元,手续费收入3,957.94万元,实现净利润126,204.7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外贸金租融资租赁资产行业分布如下:在业务发展方面,报告期内,外贸金租以储能、新能源机车两个重点专项领域为突破口,作为年度专项工作全力推进,推动产业金融能力再上新台阶。在储能专项领域,将其作为助力中国五矿及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战新产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试验田,协同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五矿下属企业提供多单储能服务,持续创新业务模式,开辟新领域。在新能源机车专项领域,抓住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淘汰更新市场机遇,提前形成服务配套方案,量身定制服务模式,与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资阳、戚墅堰三家主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外贸金租认真贯彻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新理念,有效发挥金融工具作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投放领域、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绿色金融工作,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产业领域完成投放42.89亿元,报告期末绿色租赁业务余额合计达88.15亿元。在风险管理方面,报告期内,外贸金租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好金融风险“去存控增”专项行动任务,持续筑牢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合规管理为重点、内部控制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控风险,护航业务稳健拓展。一是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涵盖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风险限额、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为全面管理各类风险提供保障。二是配合外贸金租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不断更新完善管理政策与程序,制定明确的行业准入标准与客户准入标准,在综合评估交易对手评级、项目方案设计、租赁物风险缓释作用等基础上审慎开展租赁业务。三是持续强化租赁项目中后期管理、研究建立信息化的评级、风险识别和预警系统模型,持续探索从信息化支撑到智能化赋能的风控模式升级。四是重视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经营中面临的各项风险,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不断筑牢风险管理防线。报告期内,外贸金租全年荣获DAMA中国“数据治理最佳实践奖”和“东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等多个奖项。3、五矿证券报告期内,五矿证券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和多变的市场形势,上下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战略目标抓执行、抓落实,持续推进向产业金融转型,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质效。截至报告期末,五矿证券总资产2,829,127.93万元,净资产1,185,222.26万元;报告期内实现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115,654.96万元,净利润25,215.16万元。截至报告期末,五矿证券收入结构如下:注:营业总收入不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收益、汇兑收益及资产处置收益。在业务发展方面,五矿证券2024年度全面提升经营质量和专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投资类业务优于预期,证投自营业务努力把握市场有利机会,夯实投研能力,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固收自营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密切跟踪研究宏观形势并做好业务机会挖掘。二是财富业务聚焦强基固本,以客户为中心,着力提升基础客户规模和交易资产规模,年内多项核心指标同比大幅提升,托管资产突破千亿元。落地财富委架构改革,推行片区联动管理,优化分支网点布局,强化总部营销牵引。三是债权投行业务全年承销规模保持稳定,并大力推动创新业务发展,作为联合承销机构发行了海南省首单“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四贴标的类REITs产品,为当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以及革命老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持;股权投行业务着力推进降本增效并积极挖掘并购重组业务机会。四是资管特色标品业务结合研究所金属矿业指数,着手设立指数产品。五是全面升级“投研+投行+投资+战略客户”特色化综合产融服务模式,研究所发布“金属矿业指数”助力投资者决策和稳定资本市场;投行助力国内矿业企业“走出去”,落地多个海外矿产资源项目;投资业务完成南昌市新能源科技产业基金设立备案,是证券行业私募基金业务转向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典型案例;战略客户通过“产融汇”品牌举办多次产业-金融交流活动,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技术、市场、资金的深度合作。在风险管理方面,报告期内,五矿证券一是组织全量业务开展风险排查,形成重点关注业务清单并推进分类施策;二是组织开展专项排查与提升,做好穿透实质管理,启动风险图谱梳理和编制工作,优化核心风险管控力度;三是匹配战略及经营目标对风险管理策略进行系统优化;四是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引导全员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推动风险管理文化的宣传普及。报告期内,五矿证券荣获财联社“最佳投资者教育”华尊奖、财联社“ESG金融创新奖”、财联社“2024年度最具品牌价值奖”、每日经济新闻“2024年度创新引领项目”“2024年度最佳券商自营团队”两大金鼎奖、证券时报“2024年中国证券业新锐投行君鼎奖”“2024年中国证券业股权融资投行君鼎奖”“2024年中国证券业数字化创新服务实践案例君鼎奖”“2024年中国证券业金牌保荐人君鼎奖”。4、五矿期货报告期内,五矿期货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国五矿主业,在坚定战略转型,融入中国五矿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锻造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在服务产业规模、多元工具服务中国五矿主责主业,期货及衍生品特色业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报告期末,五矿期货总资产2,230,956.55万元,净资产421,245.06万元;报告期内实现合并一般口径营业总收入168,123.66万元,净利润5,731.0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五矿期货收入结构如下:注:1.营业收入不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其他收益及资产处置收益;2.其他业务收入包含房租收入、交易所会议服务收入、咨询业务收入及结构化主体收入。在业务发展方面,报告期内,五矿期货各业务线稳中有进:一是经纪业务规模及效益提升,日均权益创历史新高,构建产业服务体系,组建产业服务专家团,打造了“交割+仓储物流+检测”的创新产融协同模式,产业客户开发成效显著。二是风险管理业务增长有力,创收能力提升显著,期现业务、场外业务新增多个品种,业务规模稳步扩大。三是特色业务稳步发展,资管业务在CTA类特色化品牌建设方面初见成效,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做市业务不断优化做市策略,为业务转型奠定基础;国际业务持续突破,获得三个期货交易所境外中介资格,实现规模、效益双提升;“保险+期货”持续发力,项目数量、承保货值、承做保费金额、应收权利金均刷新历史最佳成绩。在风险管理方面,报告期内,以“分级授权、规模控制、限额定损”风险管理原则,持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全面风险评估,全面优化决策流程合理规范;重点增强业务赋能,在动态调整业务授权、收紧风险限额的基础上支持业务规模有序扩大;创新推出风险应急预案,覆盖极端业务风险场景;引入数字化风控手段,打造风控大屏实现部分业务风险指标滚动监测;建立风险模型辅助决策,确保各项创新业务稳健经营。报告期内,五矿期货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赋能计划金融助农典型案例”、中共深圳市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金融创新奖”、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党建共建金融强农典型案例单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