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电南自
- 企业英文名: Guodian Nanjing Automation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268.SH
- 注册资本: 101609.3562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9-11-18
- 大股东: 华电集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3.75%
- 董秘: 董文
- 董秘电话: 025-83410173,025-8353736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汪娟、郑业伟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水阁路39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江苏板块 养老金 沪股通 央企改革 机构重仓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数据要素 抽水蓄能 储能 特高压 充电桩 央国企改革 国家安防 水利建设 风能 长江三角 铁路基建 智能电网 核能核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9-09-22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7162522468
- 法定代表人: 经海林
- 董事长: 经海林
- 电话: 025-83410173,025-83537368
- 传真: 025-83410871
- 企业官网: www.sac-china.com
- 企业邮箱: s-dept@sac-china.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星火路8号
- 邮编: 210032
- 主营业务: 当前产业涵盖电网自动化、电厂及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信息与安全技术、电力电子等五大核心板块,同时以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为支撑,主要在电力、工业、新能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配套自动化、信息化产品、集成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设备、设施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配用电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控制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监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船舶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工业自动化系统、节能减排系统、储能系统、新能源及新技术的利用与开发系统、大坝及岩土工程系统、水电水资源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视频监控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计算机信息集成系统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高低压电器及传动设备、智能测试设备、智能仪器仪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隧道及城市管廊监控系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交通指挥调度系统、轨道交通工程、市政管廊工程、电力(新能源发电)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工程、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支持、咨询服务、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本企业自产产品和技术的出口业务;本企业生产、科研用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自有设备租赁;自有房屋租赁;职业技能培训;能源工程总承包、设备集成。(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电南自,股票代码600268)是1999年1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家电力系统首家高科技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电力高科技第一股,现为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单位。国电南自前身为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始建于1940年。新中国成立后,公司在电力自动化领域相继研究生产出中国第一代、第二代静态继电保护产品,创造过多项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电力自动化产业的摇篮和孵化器,“国电南自”已经成为享誉全国并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著名品牌。作为中国华电集团科工产业的主力军,公司产业涵盖电网自动化、电厂及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自动化、信息与安全技术、电力电子等五大核心板块,同时以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为支撑,主要在电力、工业、新能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配套自动化产品、信息化产品、集成设备及整体解决方案。在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积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攻关、产品研制、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构筑起覆盖火电、燃机、水电、风电、电网等华电“睿”系列电力自主可控工控产品系列,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基于PKS体系的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控制系统”作为2021年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大成果在“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上重磅发布。“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控制系统(maxCHD-GT100)”、“水电站自主可控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自主可控成套保护装置”等三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近年来,国电南自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坚持党建引领,保持战略定力,突出发展理念,深化创新驱动,注重产业协同,聚焦“5+2”产业体系,推进向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化、国际化转型,积极向新技术、新专业、新产品、新市场方向拓展,在“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华电核心价值引领下,围绕“奉献清洁能源创造美好生活”的使命,大力推进公司"创造者"工作法,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以建成行业领先、国际一流、受人尊重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目标而不懈努力。公司及公司全资、控股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约1679项。近三年(2020-2022)共获得授权专利694项,参与修制订各类国标行标59项,完成省部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76项,获得各类国家、省级、市级以上科技奖励79项。2021年,国电南自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牵头完成的“自主可控发电分散控制系统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完成的“含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需求侧负荷调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基于自主可控软硬件的水电站群智能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水力发电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电力监控与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能源系统电力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力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国内发电集团唯一一家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实验室及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评机构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公司具备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工程咨询资质甲级,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乙级,电力行业(风力发电、新能源发电、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乙级,具备“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优秀级(CS4级)”资质研发能力通过CMMIV2.0最新模型标准的高成熟度(五级)评估。公司主办的《电力自动化设备》创刊于1973年,是中国电气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学技术期刊,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及中科院CSCD核心库期刊,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被美、荷、俄、英、日等国EI、SCOPUS、AJ、SA、JST、EBSCO国际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评级为“本学科领域国际上知名和非常重要的较高水平权威期刊”,连续入选《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年报》,具备优秀的行业学术口碑和影响力。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十佳(中国)创新型杰出企业、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国家电力自动化产业基地骨干企业、首批中国软件服务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质量诚信五星级企业、全国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公司党委和董事会各项工作部署,锚定年度经营指标和“十四五”发展总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能有力激发,圆满完成了年度登高目标任务,经营质效取得了积极成效。1.法治建设2024年,公司扎实推进依法治企建设,把法治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统筹谋划,紧紧围绕公司重点和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防范风险、创造价值”法治工作主线,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企。一是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提升依法治企能力。由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就法治建设进展情况向公司党委、董事会报告。二是加强内控合规风险管理。扎实开展内控体系有效性抽查评价,全面梳理内外部巡视、审计和内控监督评价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和缺陷,树立企业内控合规风险管理防火墙。三是加强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开展合同数据分析、合同管理问题专项整治,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合同示范文本修编工作。四是强化依法经营管理。强化意识,加大合同管理力度,杜绝不合规的现象发生,防范潜在风险。五是有序开展普法工作。持续宣传贯彻“八五”普法计划,将民法典、宪法普法宣传落到实处,切实为职工群众解决问题。2.专业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订货合同金额115.6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51%。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90.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6%;实现利润总额6.7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7.68%;实现净利润5.82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0.14%。3.科技创新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公司产业发展为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性统筹创新资源,优化科技项目、人才、资金等科技力量布局,形成了“平台+应用”的技术架构和专业支撑格局。建立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加强研发投入。积极策划提炼技术创新突破难点和关键问题解决方案,滚动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储备。开展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围绕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编制、高层次科技奖项申报等方面,制定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依托高水平自立自强重大科技成果提升行业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扎实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华电睿蓝”自主可控TCS系统完成又一主流型号重型燃机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改造,协助国内首台自主可控F级重型燃机(代号:G50)顺利通过2000小时满负荷商业运行产品鉴定,支撑G50燃机具备了从“1”到“N”的推广应用能力,加速了我国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华电睿蓝”自主可控DCS在非洲厄立特里亚一年双投,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DCS在海外能源项目的首套应用。成功研发了一款多语言跨平台PLC工业控制器组态开发平台专用软件,解决了PLC控制器组态开发平台跨操作系统、跨指令集架构的通用适配问题,在基础软硬件层面为国内PLC产业提供了全国产化的技术和生态解决方案。国产化电力工控产品进入新篇章,新一代“华电睿蓝”火电分散控制系统、“华电睿信”水电监控系统成功研制并示范应用,正式迈入2.0阶段。“沙戈荒基地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牵头申报的“可再生能源技术”重点专项“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及核心部件关键技术”项目获批立项。全年完成省部级鉴定项目21项,其中12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牵头获行业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数量创历年之最。其中,《基于多维安全的水电运行控制与风险管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2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基于自主人工智能架构的大型发电集团发售服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度电力创新奖特等奖;《重型燃气轮机控制与运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新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获得专利授权264件,其中发明专利124件;获得专利受理385件,其中发明专利受理308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2项。主持并发布1项行业标准。参与并发布24项国家标准、15项行业标准及3项团体标准。4.产业园建设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与保利江苏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完成“中国(南京)电力自动化工业园”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全部竣工备案,并获得办公和商业不动产产权证。公司将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及时履行审议和披露义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