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创新科技等领域
经营范围: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各种机动车整车,机械设备,总成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咨询服务业,以电子商务方式从事汽车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销售,从事网络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本企业包括本企业控股的成员企业,汽车租赁及机械设备租赁,实业投资,期刊出版,利用自有媒体发布广告,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600104)于2011年实现整体上市。
集团全年实现整车批售401.3万辆,零售463.9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销量274.1万辆,销量占比近百分之六十。
新能源车销量136.8万辆,同比增长百分三十,海外市场销量108.2万辆,集团"双百万"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5年7月,上汽集团以2024年度合并报表872.23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第138位,第21次上榜。
目前,上汽集团的业务主要涵盖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创新科技等领域,形成以整车业务为龙头,六大板块紧密协同、相互赋能、融合发展的业务格局。
上汽集团现在东北、华东、华南、西南、中南与西北等地区,建设了15个整车基地以及相配套的零部件与物流基地,服务各地用户并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初步建成集研发、制造、营销、金融、物流等为一体的面向全球市场的汽车产业链,设立了4个海外整车制造基地,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100余个国家及地区。
放眼未来,上汽集团将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市场演变大格局、行业变革大趋势,努力提升业绩的同时,深入部署推进创新链建设,在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重构的过程中,全力抢占有利地位和制高点,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向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
今年上半年,公司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一方面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组织机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激励约束等工作;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开拓市场,整车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保持企稳回升势头,经营韧性得到巩固增强。
1.狠抓零售优化产销结构。
公司结合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各地政府的促消费活动,配套推出“置换补贴、购车礼包、售后权益”等举措,持续放大政策效应,努力激活消费潜力,并推出荣威D6、全新智己L6、别克GL8陆尚、宝骏享境等多款新品,持续丰富产品供给,进一步强化“长续航、智能操控、安全品质”等品牌标签,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
MG品牌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营销渠道,巩固欧洲基盘销量,成为前6个月在西欧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并积极拓展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
智己汽车加快出海步伐,IM5、IM6等产品先后登陆泰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区域市场。
3.实施自主品牌一体化管理。
大乘用车板块对标学习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模式,对产品定义、成本管控等多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全面推行敏捷开发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大商用车板块设立上汽商用车董事会和执管会,压缩管理层级,提高运营效率,聚焦轻型商用车业务,推进组织调整和资源协同,拓展“大通依维柯”双品牌融合门店,提升销售服务资源的效能,不断改善经营质量。
4.推进上汽-华为合作项目。
自发布全新品牌“SAIC尚界”以来,项目团队全力以赴推进首款产品开发、临港基地改造、营销服务体系构建等工作,并通过上海车展、大湾区车展等进行预热,为9月上市进行全力冲刺。
同时,后续两款产品的开发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将依托上汽与华为各自优势,进一步扩大细分市场覆盖面并快速提升规模。
5.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第二代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品性能提升,并与OPPO合作完成“生态域”全新智能座舱开发,该两项技术将于年内在新MG4上实现量产装车。
“端到端”大模型已搭载在智己L6上实现量产,并持续推进迭代升级。
公司国产芯片的应用率持续提升,并与地平线等企业推进高端芯片的技术攻关与批量装车。
6.增强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
在零部件业务方面,聚焦电动智能化,不断优化智能底盘、智能座舱等业务布局,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并按照“整零同”战略,持续深化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
移动出行和服务业务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持续开拓海外物流,安吉安盛等4艘远洋新船投入运营。
在金融业务方面,推进司库建设,积极拓展公司金融业务,助力企业“投融资、控风险”;围绕主业加强产投联动,打造更协同高效的产融生态体系。
7.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干部竞聘上岗,并对重点整车企业实施季度经营业绩考核,考核结果与季度绩效薪酬挂钩,增强业绩评价与干部激励的及时性。
同时,大力推动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着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并通过清华班、青干班等载体,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8.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司按照新《公司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有关规定,完成《公司章程》等11项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工作,明确撤销监事会并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行使监事会职权,完成新一届董事会选举和经营层选聘工作。
同时,在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基础上,公司制定了《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和《市值管理制度》,并通过“上汽之夜”战略发布会、上海车展、上证E互动平台、热线电话、机构调研等渠道,增进与广大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努力提振投资者信心。
此外,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0.88元(含税),合计1,005,390,250.57元,占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60%,并对存放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80,021,941股A股股份进行注销,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在重组后的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基础上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8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1997〗41号《关于同意设立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并经上海市证券管理办公室沪证司[1997〗104号《关于下达给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规模的通知》批准,同意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在上海汽车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的基础上,以上海汽车齿轮总厂的资产为主体,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重组后的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帐面净资产69,616万元,经上海中华社科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并经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评(1997)827号文批复确认,增值为106,554万元。
经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沪国资预[1997〗242号文批复,净资产按1:0.657比例折股,折合成70,000万股,作为发起人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持有的国家股。
公司于1997年11月7日以上网定价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了27,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并向职工配售3,000万股公司职工股,共30,0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