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维科精密 - 301499.SZ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07-21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Vico Precision Mold &Plastics Co,. Ltd.
成立日期
1999-04-21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汽车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维科精密
股票代码
301499.SZ
上市日期
2023-07-21
大股东
Tancon Precision Engineering
持股比例
69.62 %
董秘
黄琪
董秘电话
021-64960228
所在行业
汽车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戴正华;任雨徉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607404087G
组织形式
中外合资企业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9-04-21
法定代表人
TAN YAN LAI(陈燕来)
董事长
TAN YAN LAI(陈燕来)
企业电话
021-64960228
企业传真
021-64960228
邮编
201109
企业邮箱
IR@vico.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北横沙河路59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生产精密新型电子元器件、相关电子连接器及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销售公司自产产品,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须依法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通过与客户同步研发设计,整合注塑、冲压、绕线、焊接、组装、检测等一系列工艺技术,以精密模具开发、自动化产线设计为支撑,向国内外知名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模具设计、精密制造及检测等全流程配套服务,致力于成为下游客户高效、可靠的一站式合作伙伴。

汽车电子方面,公司经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动力系统零部件、底盘系统零部件、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等核心产品体系,与国内外知名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电子、博世、博格华纳、舍弗勒、意力速电子等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中,凭借可靠的质量优势、优异的精密制造能力,公司生产的喷油器部件、高压传感器组件、自动变速箱电磁阀线圈及尾气处理单元部件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积极布局滤波器组件、IGBT功率模块部件等新能源领域产品。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持续关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作为产品主要发展方向。

非汽车电子方面,公司产品主要为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等方面的电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手机、家用电器及工业机器人设备等,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连接器生产商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等。

精密模具主要用于产品的量产。

公司产品具有“非标准、定制化”的特点,客户对产品的尺寸、外观、功能等的需求首先依赖于公司精密模具的设计及加工能力,并经试模、试产及客户检验等工序后转入量产。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认证体系及上海市两化融合认证,是“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外资研发中心”、“徐汇区科技小巨人企业”。

公司曾先后荣获“Molex最佳供应商”、“AMP/TYCO最佳品质奖”、“IRISO杰出供应商”、“BOSCH2018年度全球最佳供应商奖”、“BOSCH2020年度供应商卓越质量表现奖”、“UAES最佳品质奖”、“UAES25周年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通过与客户同步研发设计,整合注塑、冲压、绕线、焊接、组装、检测等一系列工艺技术,以精密模具开发、自动化产线设计为支撑,向国内外知名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模具设计、精密制造及检测等全流程配套服务,致力于成为下游客户高效、可靠的一站式合作伙伴。

汽车电子方面,公司经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动力系统零部件、底盘系统零部件、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等核心产品体系,与国内外知名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联合电子、博世、博格华纳、意力速电子等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持续关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作为产品主要发展方向。

非汽车电子方面,公司产品主要为通讯、消费电子、工业等方面的电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手机、家用电器及工业机器人设备等,主要客户为国际知名连接器生产商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等。

精密模具主要用于产品的量产。

公司产品具有“非标准、定制化”的特点,客户对产品的尺寸、外观、功能等的需求首先依赖于公司精密模具的设计及加工能力,并经试模、试产及客户检验等工序后转入量产。

2、主要产品及用途(1)汽车电子产品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为动力系统零部件(如发动机管理系统)、底盘系统零部件(如自动变速箱)、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以及其他产品。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并非均直接发挥电气元件功能,而是在下游客户将公司产品搭配其他零部件集成组装后作为汽车各系统电子控制模块中的执行器、传感器、控制器,是汽车各系统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其中,除汽车连接器部分用于车载电子系统外,公司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终端主要为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二级供应商,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生产的汽车电子装置。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主要产品形态和功能展示如下:(2)其他产品公司其他产品主要包括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及精密模具。

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主要分为通讯连接器、消费电子连接器及工业连接器。

其中通讯连接器用于5G通讯基站数据处理交换机,实现数据高速传输;消费电子连接器主要为手机、电脑、黑白家电、打印机的元器件、组件、子系统或电子设备之间实现电气连接;工业连接器主要为工业设备不同模块、系统间实现电气连接,具有防尘、防水(油液)、抗冲击等特点。

精密模具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和制件,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装备。

(二)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通过与客户同步研发设计,整合注塑、冲压、绕线、焊接、组装、检测等一系列工艺技术,以精密模具开发、自动化产线设计为支撑,向国内外知名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模具设计、精密制造及检测等全流程配套服务,致力于成为下游客户高效、可靠的一站式合作伙伴。

1.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整车产业的上游行业,是支撑汽车工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属于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的细化,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工业中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整车制造公司大幅降低了零部件自制率,与外部零部件制造企业建立了配套供应关系,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模式,这大幅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国际成熟的汽车工业通常拥有成熟的配套零部件市场。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整合,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具有产业集中的特点。

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包括德国的博世、大陆,日本的电装,加拿大的麦格纳,美国的博格华纳等。

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能够引导世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余国家汽车零部件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对全球汽车零部件整体格局的影响较小,但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国际主要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本土化”战略推动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创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国产替代的机遇。

同时随着研发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国内少数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在细分产品市场突破了海外厂商的技术垄断,具备了全球市场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对于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海外市场份额亦逐步增加。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2.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汽车整车设计时更注重人们对于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等需求,功能不断丰富,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一方面,随着电气化部件的普及率提升、汽车工业的不断创新,汽车电子逐步替代机械发挥作用,电子燃油喷射装置、电子点火、电控自动变速器等车身电子控制系统逐步成为现代汽车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考虑到汽车舒适性和便利性,车载通信系统、全景影像系统等车载电子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愈发普遍。

在智能网联趋势下,汽车逐步由传统的代步工具向同时具有交通、娱乐、办公、通信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升级,实现车联智能网联功能的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系统以及智能座舱系统相关电子设备逐步成为研发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仍在持续深化、迭代,汽车电子设备成本占比提升。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载电子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车载导航、车联网、娱乐系统和影像系统的渗透率持续提高。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促使汽车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如动力电池管理系统、IGBT功率模块等新能源三电系统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在续航和动力上竞争激烈。

车联网、无人驾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汽车电子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空间。

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整车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目前,在不同类型汽车中,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尽相同。

由于采用电力驱动,新能源汽车的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燃油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三大系统成为汽车的核心功能部件,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价值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3.非汽车连接器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连接器总体市场规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连接器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的变化反应敏锐,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通信、消费电子、工业、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

各应用领域连接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由于特定应用场景、应用需求的不同,连接器的制造工艺、质量标准、形态均有所差异。

通讯连接器产品需要满足特性阻抗、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等电气指标,需要实现低信号损耗、低驻波比、微波泄漏少等功能要求。

随着通信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通讯连接器作为通讯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消费电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者生活使用的电子硬件产品,包括数码设备、家用电器、学习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等。

消费电子连接器产品呈现标准化、小型化的特点。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的快速增长。

近几年,新兴领域给连接器行业带来更多商机,这些新兴领域包括自动驾驶、AR/VR、机器人、无人机、共享单车、智能穿戴等,随着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其需求将大幅增长。

4.公司行业地位公司定位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二级供应商,主要产品所处产业链位置、上游主要原材料及主要生产工艺、下游应用领域示意图如下: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积累了一批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全球知名客户,其中多数优质客户属于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包括联合电子、博世、博格华纳、泰科电子、上汽英飞凌等知名跨国集团。

(三)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模式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整套完整高效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新产品开发和销售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策略。

物流部根据客户订单或订单预测及库存情况,预测未来一定期间的原材料需求,提交采购申请。

采购部完成审核后,向供应商提交采购订单,并持续跟踪进度直至货物交付。

品质管理部负责原材料质量控制检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

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模式以“以销定产”为主。

汽车电子业务由于具备定制化特点,公司严格根据客户订单和订单预测安排生产。

非汽车电子业务具备一定的通用性特点,公司生产计划以客户订单为主,同时根据预计客户采购情况适当备货。

公司依照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设置并履行了一套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程序》《质量手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

公司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方式,不断优化管理模式,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持续提升产品品质。

3、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向客户出售产品。

公司注重现有客户的维护和新客户的开拓,通过行业展会、老客户推介、网络平台推介、主动拜访等方式开拓新客户,并通过比价或竞标方式取得新订单。

公司需经客户对研发水平、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制造能力等多环节的综合评审认证后,方可成为客户的合格供应商。

在相关配套零部件进行批量生产前,公司还需履行严格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和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和领先的精密制造能力,公司通过满足客户研发、工艺、质量、技术、交付等方面的高要求,与国内外知名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多为平台项目产品,同一产品销售给客户后最终使用在不同整车厂商的不同车型上,产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产品需求受特定车型的产销量影响较小。

4、研发模式公司注重研发创新,研发主要以客户需求及市场趋势为导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自主研发与客户协同研发的多层次研发创新模式。

从研发内容来看,公司研发主要分为基础工艺与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研发,基础工艺与技术研发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核心技术和工艺,新产品开发为基础工艺与技术研发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

公司结合主要产品、竞争优势、核心技术、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

该经营模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发展进程

1999年3月15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编号为“沪名称预核(外)No:02199903150006”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对维科有限设立时之公司名称“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予以预先核准。

1999年3月,新加坡天工代表就设立维科有限签署公司章程。

1999年3月25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出具了“徐府(1999)67号”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金为30万美元,以美元现汇投入。

1999年4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维科有限颁发了“外经贸沪徐独资字(1999)0341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999年4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维科有限核发了注册号为“企独沪总字第025947号(徐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999年6月21日,上海汇中伟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汇伟会验一(1999)19号”《验资报告(第一期)》,经审验,截至1999年5月20日,维科有限收到股东缴付的第一期出资99,975美元,全部出资为货币资金。

1999年12月6日,上海汇中伟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汇伟会验一(1999)39号”《验资报告(第二期)》,经审验,截至1999年12月1日,维科有限已累计收到股东缴付出资300,122.50美元,全部出资为货币资金。

立信中联会计师于2021年12月22日出具“立信中联审核字[2021]D-0046号”《验资复核报告》,对上海汇中伟宏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汇伟会验一(1999)19号”《验资报告(第一期)》和“汇伟会验一(1999)39号”《验资报告(第二期)》进行复核确认。

2021年3月8日,维科有限股东会通过了决议,决定以2021年2月28日作为审计和评估基准日,将维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普华永道出具的《审计报告》(普华永道中天特审字(2021)第1850号),维科有限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净资产为46,936.14万元;根据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中联评报字[2021]第1052号),维科有限截至2021年2月28日按资产基础法评估的净资产评估值为51,181.16万元。

维科有限股东会同意以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2月28日经审计的净资产46,936.14万元作为出资,按4.5265:1的比例折成103,691,149股股份,每股面值1元,对应股本总额10,369.1149万元,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4月13日,新加坡天工、维沣投资、维澋投资作为公司的发起人签署了《关于设立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书》,就发起人的权利义务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事项做出明确约定。

2021年4月28日,维科精密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维科精密筹备工作报告、变更费用报告、整体折股变更为股份公司方案等议案。

2021年5月6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维科精密颁发营业执照,核准维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1月5日,因发行人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调整事项,发行人对截至2021年2月28日(股改基准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

同日,普华永道出具“普华永道中天特审字(2021)第3014号”《审计报告》,确认因期后发现相关事项致使公司股改基准日净资产调整为45,683.05万元,此事项影响净资产折股比例变更为4.4057:1,公司按调整后的净资产折成103,691,149股股份,每股面值1元,对应股本总额10,369.1149万元,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同日,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出具《关于上海维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因股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而相应修改股改评估结论的说明》,确认维科有限截至2021年2月28日的股改净资产评估值调整为51,573.10万元。

发行人分别于2021年11月5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0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股改基准日净资产影响的议案》,确认股改基准日公司净资产金额调整事项,并确认调整事项不会导致公司股东出资不实,不会导致公司注册资本的变动。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出具的“普华永道中天验字(2021)第0873号”《验资报告》,发行人实收资本已全部实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