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分子检测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经营范围: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生物试剂的研发、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不含药品);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设备的研发、销售;科研用核酸提取用试剂盒、PCR扩增用试剂盒、蛋白分析与检测用试剂盒的生产;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生命科学领域,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物试剂的研发与生产,为生命科学研究、基因检测和体外诊断用户提供创新型生物产品和服务。
公司曾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瞪羚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
公司建立了专业化、集约化、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开放式的合作创新平台,构建成了公司完整的研发创新体系。
产品线主要包括分子诊断原料酶、核酸采集与保护剂、核酸提取试剂盒、分子诊断检测试剂等,打破了中国生物研究与产业对进口试剂的依赖。
公司立足分子检测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原料酶、核酸保存、样本前处理领域有十余年的研发积累,是国内少数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
公司坚持以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为使命,力争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成为生物科技领域的行业领先者,让每一个生命健康有为。
(一)经营情况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11.87万元,同比增加29.74%;实现利润总额-6,063.01万元,同比减少4.9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91.11万元,同比减少11.7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55.73万元,同比减少8.84%。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面临较大压力,但公司管理层认真研判,积极调整应对策略,一方面努力挖掘原有客户群体的采购增量,一方面积极加大宣传,积极拓展新客户群体。
在新产品(例如幽门螺杆菌核酸检测试剂盒等产品)的推广方面,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医院、体检中心、企业、保险、互联网平台等多个渠道,目前上述渠道的拓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研发情况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达40,809,850.92元,同比减少11.32%。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2项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国内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4项海外医疗器械注册/备案,新获取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74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其中第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项,第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海外医疗器械注册/备案证70项。
已取得授权专利95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61项;自主开发取得129项软件著作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项目稳步向前推进:甲型/乙型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已于2025年1月10日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400058);人类Septin9、SDC2和NDRG4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已于2025年3月6日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400481);在纳米孔测序平台,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的测序服务产品,细菌完成图、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菌种检测、纳米孔建库测序服务等技术服务,另外,针对原有产品,不断地优化,全质粒测序和细菌完成图等产品已实现全自动化的分析方案。
其他研发项目也均按计划进行。
公司研发团队由国内分子检测行业领军人物王春香博士领衔。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团队共有148人,较去年同期229人减少81人,同比下降35.37%,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有116人,占比78.38%,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有141人,占比95.27%。
多名团队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一流院校,多名研发人员被认定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江苏省“双创人才”“113高层次人才”或“113紧缺型人才”。
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对分子检测各个环节及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理解,有力地支撑了公司在各重要产品管线的研究与开发。
(三)生产、服务及质量管理情况公司始终坚持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公司拥有标准化可追溯的SOP体系,通过ISO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公司严格筛选生产原料供应商,采用高品质生产原料,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质控和监测,严格遵照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运行,通过K/3最新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对产品从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规范运行。
坚持质量第一,把品牌化经营理念、机制和手段引入生物试剂生产全过程。
在服务方面,公司科技服务业务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团队迅速扩展,业务稳步上升。
在团队能力、产品、产能、自动化和渠道等均有了较大的提升,也为下半年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公司为实现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1)提升测序和合成服务的产能,为服务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驾护航,公司不断提升测序和合成服务的产能,预计3季度,纳米孔测序仪的通量将提升3倍。
基因合成业务也实现了自动化,并新推出探针合成业务。
(2)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提出了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结合公司强大的试剂开发能力、纳米孔测序和分析的核心技术积累,以及公司合作开发的基于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公司提出了医学检验的整体解决方案。
方案包括基因检测方法、操作流程、检测试剂盒、自动化提取和建库设备、生信分析软件、分析硬件工作站和报告系统等,此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在两个合作单位进行试点测试。
(3)实现测序中心自动化,助力“短平快”交付,公司在全国已有5个测序实验室,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武汉和泰州等主要大城市,已实现了质粒和PCR产物测序的自动化设备搭建,大大提升了通量,提高了效率,公司也成为少数几个在全国分散布局纳米孔测序中心,实现交付的开创者。
(4)搭建计算集群,支撑全国布局的交付,为支撑公司5个网点的不断上涨的纳米孔测序服务业务和数据的分析需求,2025年2季度,公司在泰州总部搭建了计算集群,并实现了正式运营。
该集群具有2P的储存,大大提升了纳米孔测序数据分析的速度和稳定性。
同时,为支撑大规模的检测和报告需求,公司对遗传病业务线启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工作,整合了客户管理、样本管理、实验室检测流程、生信分析、报告解读、报告发放及账务管理等流程,实现一体化的、端到端服务的全信息化流程。
测序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全国布局了5个测序实验(四)营销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提升营销团队的能力建设,优化现有销售网络及营销体系。
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升级电商平台交互式互动,提升客户体验。
深耕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细分市场,整合公司研发资源,为工业客户提供高品质定制化解决方案。
同时,优化科研市场现有渠道体系,增强科研市场区域覆盖,打造技术型直销网络,突出优势全流程解决方案。
本报告期内,新增客户数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此外,根据公司战略规划,打造全新的产品和推广团队。
未来,公司将借鉴Deepseek等新兴技术优化数字化立体营销体系,多维度赋能品牌建设及业务拓展。
1、实施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拓展团队,建立客户关系公司重点布局京津冀、江浙沪、大湾区、两湖以及四川等重点区域市场,同时,在福建、重庆、河南、山东、陕西、东北三省等地,通过营销网络也进行了全方位覆盖。
公司通过对目标市场与顾客的调研分析,制定营销策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建立起顾客关系。
公司主要市场推广策略和方式包括目标客户分析,客户端目前产品使用痛点的梳理,精准推荐能解决客户痛点的产品等精准营销模式,成为客户的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
同时在非直营区域通过深化渠道合作,加强与经销商、代理商的合作,实现全球客户的广覆盖。
公司积极布局开拓国际市场,核心产品样本保存系列已经在全球22个国家实现了市场破局,同比2024年实现了60%的增长,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客户基础。
同时借助康为在样本保存,提取以及分子原料方面的强大的优势,积极与国内的战略客户建立强强组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的策略,借助战略合作伙伴的海外营销网络共同出海,多方位服务于海外的客户。
此外,上半年公司还利用deepseek强化的数据搜索整合能力,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并对目标客户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为客户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及产品,同时利用三代测序科研服务的国内绝对的市场领先优势,服务结合分子原料,多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端的深度。
建立客户数据库,完善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
公司计划在国内建设13个营销中心,6个海外营销中心。
目前已经建成营销网络将全面覆盖国内主要大中城市。
目前公司建立了11个国内销售大区和2个国外销售大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个城市设有营销办事处,并组建了高学历人员组成的、有销售经验的、相互独立的销售团队,实现产品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区域全面覆盖。
2、多途径建立客户关系,赢得顾客并发展新的商机为了更好地对公司产品进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更便捷地收集市场信息,公司上半年进行了营销团队的调整,通过建立中央市场、区域市场和技术支持部门,达到了更好的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客户使用目前竞品的痛点,精准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的目的。
公司通过优质的分子原料产品质量,及遥遥领先的三代测序科技服务,服务于体外诊断试剂企业、第三方医检所、畜牧业分子诊断企业、法医、分子育种企业、科研服务企业、药厂及药物研发CRO,CDMO企业、科研高校、疾控中心等各行各业的客户。
公司通过建立CRM系统来加强和维护顾客关系,并通过对产品质量、交付、价格、技术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确定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主要关键因素,不断推动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和管理方法的改进,现有顾客的留存率明显提升、新顾客的开拓更加高效、新商机的发掘更为精准。
通过多种方式建立顾客关系,并通过CRM系统将信息整合汇总,以赢得顾客,满足并超越其期望,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公司计划后续在学术推广活动中,着重在专家网络的建设,标杆客户的树立、成功经验的复制等方面,实现口碑裂变,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和购买。
3、整合营销布局与多元化传播本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整合营销的管理力度,通过协同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实现了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2023年底,公司与京东健康共建的“精准除幽中心”正式上线,此举打通了“检+医+药+管”的全流程服务,探索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新模式;2024年,公司积极维护“精准除幽中心”,在服务客户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商机。
同时,我们建设了康为网上商城,提高了产品的可及性,增强了与客户的互动性。
此外,我们还扩大了直销团队规模,增加了代理商数量,进一步提高了康为产品在市场的覆盖度。
公司市场团队架构不断调整,以适应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建设。
产品管理、市场推广营销和区域市场的划分,使公司的整个市场活动更贴近客户的需求和业务拓展的需要。
宣传活动从线下行业展会,院校路演、学术会议,扩展到线上多平台的宣传推广,微信公众号运营、视频号直播、行业公众号合作、专业网站和自媒体平台等全方位提高品牌知名度。
4、客户至上理念与定制化服务我们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导向,针对不同应用领域与场景,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与技术团队。
我们致力于研发多元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如消化道幽门螺杆菌鉴定及耐药检测方案、结直肠癌甲基化早期筛查方案、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案、生物样本库解决方案、可冻干酶解决方案及NGS解决方案等,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我们提供针对性定制化的酶及试剂开发服务,以强化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渗透力,并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为确保员工深刻领会客户满意度对公司成功的重要性,加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客户满意度是公司成功的必要条件,并结合先进的CRM系统,逐步实现了对客户信息的有效追踪与管理。
同时,为保证向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与体验,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公司通过积极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客户问题。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时处理客户反馈,并持续对公司产品改进与优化,最终实现提升客户整体的满意度的目的。
5、产品策略及价格策略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认真分析,我们努力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策略及价格策略,为全球客户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品。
上半年公司聚焦核心产品,分析目标客户,梳理目标客户名单,集中资源推广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目前独家或者在性能/使用便利性上有绝对优势)的拳头产品,打造单品营销额破千万的爆品。
此外,我们积极推出性能迭代的新产品,以优势的性能/使用的便利性等来快速抢占市场。
最后,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产品定位,制定出相对灵活的价格策略,以适应市场竞争。
6、线上服务与智能问答搭建公司结合Deepseek应用,积极落实产品相关问答,构建本地化产品知识体系并逐步完善客户问答搭建。
结合400电话等线上服务客户1000+,保持客户粘性互动,积极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并进一步加速网站开发,完善产品信息等一系列举措。
总体来讲,本报告期内,我们在营销体系建设、整合营销布局、客户至上理念以及品牌资产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和完善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举措,为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0年9月,北京康为和江苏华创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时康为有限注册资本为3,750万元。
北京康为以无形资产认缴出资2,250万元(认缴期限2012年9月1日前)、以货币出资750万元,江苏华创以货币出资750万元。
2010年9月1日,南京益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编号为宁益诚验字(2010)1-057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0年9月1日,公司已收到股东投入的注册资本1,500万元,其中北京康为以货币出资750万元,江苏华创以货币出资750万元。
2010年9月3日,康为有限完成了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了由泰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开发区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21291000022103的《营业执照》。
2020年9月7日,康为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将康为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确定以2020年8月31日为审计和评估基准日,对康为有限开展整体审计和评估工作。
2020年9月23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大华审字[2020]0013092号的《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8月31日,康为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00,888,825.94元;2021年8月25日,福建联合中和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了联合中和评报字(2021)第6192号的《追溯资产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8月31日,康为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40,771.55万元。
2020年9月23日,康为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约定发起设立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前述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净资产额人民币400,888,825.94元按照1:0.1743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计人民币69,870,833元,其余部分净资产人民币331,017,992.94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原股东按照康为有限的出资比例相应持有股份公司的股票。
2020年10月9日,全体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江苏康为世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2020年10月9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大华验字[2020]000644号《验资报告》,对本次整体变更的注册资本实缴情况予以验证确认。
2020年11月2日,公司就上述整体变更事项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泰州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1291561773986P的《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殷剑峰 | 2024-03-11 | 19962 | 11.49 元 | 39924 | 董事 |
庄志华 | 2024-03-11 | 43916 | 11.49 元 | 8783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