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英华特
- 企业英文名: SuZhou Invotech Scroll Technologie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陈毅敏
- 上市代码: 301272.SZ
- 注册资本: 5850.2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7-13
- 大股东: 陈毅敏
- 持股比例: 17.53%
- 董秘: 田婷
- 董秘电话: 0512-52905993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蒋舒媚、吴娜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常熟市东南街道银通路5号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养老金 创业板综 机构重仓 融资融券 微盘股 空气能热泵 汽车热管理 冷链物流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11-11-2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815866535425
- 法定代表人: 陈毅敏
- 董事长: 陈毅敏
- 电话: 0512-52905993
- 传真: 0512-52905996
- 企业官网: www.invotech.cn
- 企业邮箱: ir@invotech.cn
- 办公地址: 常熟市东南街道银通路5号
- 邮编: 215500
- 主营业务: 以涡旋压缩机的国产化为己任,专注于提供节能高效、可靠性高、噪音低的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
- 经营范围: 研发、制造、销售制冷、冷冻和制热应用的涡旋式压缩机、冷凝机组、热泵机组、热泵热水器、流体控制元器件设备、空调和冷冻机零部件,提供技术和售后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气体压缩机械制造;气体压缩机械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汽车零部件及配套制造;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英华特,股票代码:301272)成立于2011年,现总部位于江苏常熟市,是一家专业从事涡旋式压缩机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上市企业,致力于以创新的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完善的压缩机解决方案。英华特于2023年7月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通过自有技术创新,英华特在国内研发并推出了高能效双向柔性涡旋式压缩机,是国内早期实现量产涡旋式压缩机的专业制造商之一,为中国涡旋压缩机实现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英华特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21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年发展历程中荣获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公司目前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拥有专利75项。同时参与制定了
、 等多项国家标准,以及 、 等多项行业标准。英华特涡旋压缩机包括定频和变频两类产品,共分为四大系列——热泵应用系列(适用于低环温供暖、热泵热水、高温烘干)、冷冻冷藏应用系列(适用于中温冷藏和低温冷冻)、空调冷水机组应用系列和电驱动车用系列,3000多款涡旋压缩机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表现优异,获得国内外客户高度认可。如北京密云、怀柔、顺义等多个行政区的“煤改电”项目、国内知名石化公司污泥烘干项目、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工厂、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物流仓库、等众多大中型项目均采用了英华特压缩机。公司产品已经通过CCC、CQC、CE、UKCA、CRAA、UL、CB、INMETRO、ISI、RoHS&Reach等国内外产品认证,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TüV的ISO9001&ISO14001管理体系认证,这些权威认证都是英华特产品品质的保证和见证。英华特产品除了在国内市场取得傲人的销售业绩外,更销售到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华特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和产品应用探索等领域不断突破,为客户提供涡旋式压缩机交钥匙式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以创新的产品成为全球气候和能源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 - 商业规划: 公司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报告期内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和主要经营模式均未发生变化。1、主要业务情况公司以涡旋压缩机的国产化为己任,专注于提供节能高效、可靠性高、噪音低的涡旋式压缩机及其应用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目前产品主要运用于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设备等制冷(制热)设备,主要涵盖商用建筑、公共服务、医疗卫生、轨道交通、农业种植储存、冷链运输等领域。2、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主营产品为涡旋压缩机,目前产品线涵盖热泵、商用空调、冷冻冷藏、电驱动车用涡旋四个应用机型,具体情况如下:3、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类企业,采用一般制造业的盈利模式。公司的盈利来自于主营产品涡旋压缩机的销售。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稳定的制造工艺水平、可靠的产品品质、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和对客户需求的深入理解等优势获取客户订单,在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外资品牌的国产化替代过程中,获得盈利。(2)采购模式公司产品属于标准化产品,根据“销售订单+生产计划+保持合理库存”的原则制定采购计划。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机、涡旋铸件毛坯、壳体、曲轴、润滑油等五大类。公司具备完善的供应商开发、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制定了《采购程序》《供应商和承包方的选择和评价程序》等采购管理制度,建立了由采购部、质量部、研发部等多部门合作的采购管理控制体系。采购部坚持以“质量、价格、付款条件”等为基本考察要素,以“实地考察”或“样品检测”为辅以选择新进入供应商。对于既有供应商,采取年度考核机制,以质量为第一考核因素,兼具价格、交货期、付款条件等其他要素。目前公司已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客户下达订单后,供应链部门负责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制订生产计划并下推工单,生产部各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按工艺专业化、流程专业化组织完成各零部件的生产,经检测合格的零部件进入总装流水线组装为成品。对于部分市场需求较大、使用范围较广的常规产品型号,公司会结合市场销售情况、规模生产的效益原则,进行少量备货。因部分辅助加工工序流程简单,技术含量低,市场供给充分,且外协加工价格较低,在自有机加工生产排期较为饱满的情况下,公司将涡旋铸件毛坯生产和半精加工、主轴承、导向环和密封盘的半精加工工序委托外协厂商完成,不涉及公司核心工序。(4)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经销为主,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经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客户,经销客户买断产品后,再对外销售。直销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客户将产品用于其自身产品生产。公司目前的销售模式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适应公司发展的特点。4、市场地位公司于2013年6月实现量产,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批量生产并向市场持续稳定供货的内资涡旋压缩机企业,填补了国内涡旋压缩机产业化的空白。公司凭借较低的成本、快速响应的优势、更好的服务能力及不断进步的生产、工艺技术,逐步赢得国内外市场认可,是国内累计出货量最大以独立供应商资格对外供货的国产涡旋压缩机品牌厂商。5、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端制造行业、节能环保通用设备行业的发展,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鼓励“碳减排”的政策,国家政策的引导为涡旋压缩机及其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国家持续关注并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国产替代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国内涡旋压缩机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市场化因素主导,以及“制造强国”战略的引导下,涡旋压缩机的国产替代进程逐渐加速。(3)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巨大涡旋压缩机作为一个平台技术,是提供冷热源设备的核心部件。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涡旋压缩机在储能温控、轨道交通等新兴场景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1、概述2024年度,公司始终聚焦主营业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积极贯彻落实年度经营计划,并从生产、研发、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努力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73.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2%;实现净利润7,416.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14%。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销售结构发生变化,影响毛利率;2)为提升产品品质,在工艺、质量改善方面的投入增加;3)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规范管理,提升企业运行质效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各项管理制度依法规范运作。公司管理层通过定期召开周会和月度经营会议,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提升经营决策质量;通过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梳理并完善管理流程,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限,优化各类考核标准,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公司稳健前行。(二)推进质量管理,多维度提升质量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保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公司通过着力提升过程检验覆盖率和有效性,切实保证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持续深入对供应商端进行管理,原材料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同时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及客户反馈,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公司在内部持续开展宣导培训活动,大力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方位夯实质量管理根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三)持续研发发力,驱动产品优化与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对现有产品优化改善和开发新平台、新产品这两个方向继续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并不断转化为技术成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9件,实用新型专利64件。(四)推进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公司通过定期组织各类安全培训,着重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序组织各部门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强化员工应急技能,全方位培养全员安全素养。公司在2024年未出现任何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环保安全事故。(五)推进数字化建设,构建智能制造体系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精益改善,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公司通过建立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的集成平台,实现数据流与业务流的融合与贯通,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实现产品研发的领先性。通过建立MES+SCADA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进度、质量数据和设备状态,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品质不良率,并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性。通过建设统一用户身份管理平台及统一门户平台,建立标准化的用户身份管理系统,帮助实现公司多组织、多业态下运营管理体系信息化协同及业务全流程功能模块信息流协同,打通业务环节价值链。(六)推进海外布局,落实基地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业务发展需要和完善海外布局战略,积极推进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助力拓展海外市场。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