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迈信林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Maixinlin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
- 实际控制人: 张友志
- 上市代码: 688685.SH
- 注册资本: 14542.666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5-13
- 大股东: 张友志
- 持股比例: 32.91%
- 董秘: 薛晖
- 董秘电话: 0512-66580868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邓红玉、黄传飞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溪虹路1009号
- 概念板块: 航天航空 江苏板块 融资融券 专精特新 预盈预增 DeepSeek概念 光通信模块 算力概念 军民融合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10-03-15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6551248029M
- 法定代表人: 张友志
- 董事长: 张友志
- 电话: 0512-66591666,0512-66580868
- 传真: 0512-66313263
- 企业官网: www.maixinlin.com
- 企业邮箱: maixinlin@maixinlin.com
-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溪虹路1009号
- 邮编: 215104
- 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研发和加工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运营经验,形成了精密制造技术。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将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展至多个行业,包括汽车、电子等
- 经营范围: 研发、制造、销售:航天航空专用设备、零部件及相关材料,机械及电子零部件产品、光电一体化设备、自动控制设备、仪表仪器、医疗器械配件产品、紧固件、连接器、传感器、线束线缆及其组件、防雷设备、模具、钣金冲压件、窥膛检测仪器、通讯器材、车辆无线视频仪器、装备安全告警设备,金属表面处理(不含电镀)、热处理,以及上述产品的贸易经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迈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85)成立于2010年3月15日。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和销售飞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产品类别主要是发动机部件、起落架部件、中大型结构件、精密壳体件和紧固件等。公司致力于以先进技术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技术研发,航空航天核心结构件产品是公司技术专攻领域。
- 商业规划: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6,765,441.67元,上年同期293,665,344.55元,同比增加了62.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42,946.83元,上年同期15,245,483.93元,同比增加了198.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574,943.07元,上年同期10,452,554.97元,同比增加了192.51%。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围绕战略发展规划方向,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坚定深化发展主营业务,积极开拓新业务,开辟转型升级新赛道;坚持以高标准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投工投产,保障生产计划,严把生产质量关;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强自身研发实力。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内容:(一)聚焦主业,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洞察和战略布局的长远考量,实施了对控股子公司郑飞机械股权的进一步收购举措。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的管理架构得以进一步优化,通过对管理流程的梳理与整合,公司显著提升了管理决策的效率。同时,公司持续稳步推进内部资源整合工作,从人力资源到物力资源,从技术资源到信息资源,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优化配置,确保每一项资源都能在公司的运营体系中发挥最大效能。郑飞机械在飞机挂架系列零件关键制造技术、组件装调技术领域长期深耕,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丰富的市场资源。公司充分利用郑飞机械在此领域已有的专利技术,将其融入自身的研发与生产体系,为产品的迭代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借助郑飞机械成熟的市场渠道,公司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覆盖范围,完善了多元化产业布局,在增强市场影响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综合竞争力。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持续保持创新活力。一方面,新研发的产品顺利进入批产阶段,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公司又承接了新产品的研制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实力。此外,公司与西门子能源建立了良好且深入的合作关系。凭借自身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可靠的产品质量,公司接受了一批新的研发任务,并成功发展成为其难加工材料的核心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紧密围绕战略发展规划,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积极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开展算力相关服务与销售业务。通过建设高性能算力中心,汇聚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机构、企业等提供高效、稳定的算力支持。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成功拓展了一批优质且稳定的客户资源,消纳方包括中国电信、北京城建、东吴证券等。与这些优质客户的合作,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业务收入,更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强化及巩固研发实力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及创新,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强化和巩固研发实力,报告期内,公司针对燃气轮机喷嘴、大型飞机结构件、回转体类等产品类型,拟定了新的研发项目,具体情况如下:“基于零点定位的柔性夹具的研发及应用技术开发”及“适用于零点定位的通用转接工装系统的研发”的成功研发,可实现3min快速换装,减少90%以上的辅助工作时间,提高了机床利用率,使每件工件的平均准备时间由原来的2.5h缩短到30min以内,同时形成了基于零点定位的柔性夹具标准库,实现各工序间快速定位装夹;“角度头五轴联动的加工工艺技术的研发”,该项目主要是采用角度头加工结合五轴机床的特殊优势,在加工航空产品空间狭窄区域、高精度侧边孔、难加工深槽结构等复杂特征的制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方案带来的质量稳定性不足、制造成本高和制造周期长等问题,该技术攻克了集成化飞机结构件的加工难点,实现飞机结构件交点孔、缘条、筋条孔等复杂特征的优质、低成本数控加工;“飞机回转体类产品复合加工工艺研究”,该项目主要提升车铣复合工艺、编程、后处理等应用技术,采用车铣复合加工艺,实现“一次装夹、全部完工”的加工理念,充分发挥关键设备在难加工和精加工方面的优势,提高了设备利用价值,加快了此类产品的产出效率;“大型飞机机身结构件加工工艺的研发”,该工艺主要减小了产品变形,加快了换装速度,使装夹效率提高20%,定位精度控制在±0.005mm,同时减少了工件变形带来的质量隐患。通过以上技术的成功研发,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技能水平,扩宽了业务范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三)持续加快人才引育,不断提升团队能力公司深刻意识到人才的引入和培育对企业可持续长效发展的重要意义。公司建立了符合企业发展目标需要的核心人才队伍规划以及后备人才梯队规划,打造人才任用评价体系、人才选拔测评体系、人才培养发展体系和人才保留激励体系,通过股权激励和人才晋升机制实现公司人力资源良好的引育系统。目前公司已组建了一支涵盖航空航天、大数据、应用软件开发等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公司继续加强与知名高校及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端人才资源,为未来发展构建了坚实的人才储备体系。(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公司高度重视健全治理结构与提升内控体系有效性,持续完善法人治理制度,优化三会运作,明确各主体职责,强化监督制衡,确保决策科学。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内控制度完善,在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并优化财务、风险、生产线、业务流程等环节,显著提升了运营规范性;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建立了对子公司以风险管控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内审部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募集资金使用、对外担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持续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运作,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