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冠龙节能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Karon Eco-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秋梅,李政宏
- 上市代码: 301151.SZ
- 注册资本: 17033.39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4-11
- 大股东: Karon Holding Company Limited
- 持股比例: 66.4%
- 董秘: 程慧贤
- 董秘电话: 021-31229378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边俊豪、朱晓宇、王晓光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国沪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德园路815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仪器仪表 上海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新型城镇化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水利建设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1-07-29
-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607206531E
- 法定代表人: 李政宏
- 董事长: 李政宏
- 电话: 021-31229378
- 传真: 021-31229356
- 企业官网: www.karon-valve.com
- 企业邮箱: investor@karon-valve.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联星路88号
- 邮编: 201804
- 主营业务: 节水阀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阀门和旋塞研发;阀门和旋塞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电子产品销售;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合同能源管理;物联网应用服务;节能管理服务;智能水务系统开发;软件开发;软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冠龙阀门节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国内一家著名的以研发制造给排水阀门、工业阀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和环保设备的港澳台投资企业。2022年4月,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1151)。冠龙节能主要从事节水阀门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蝶阀、闸阀、控制阀、止回阀等阀门产品及其他配套产品,主要应用于城镇给排水、水利和工业等下游领域,并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巴西等国家。公司先后获得“中国城镇供水协会推荐产品”、“建设部科技推广项目”、“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众多殊荣;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自控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在市场调研,设计开发,工艺准备采购供应,生产制造,计量监测,销售服务等环节严格按相关质量管理控制。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和ISO14001环境认证,并先后获得了欧盟“CE”产品质量认证、美国“FM”消防产品认证、英国水协“WRAS”产品质量及卫生许可认证等众多国际认证!从2002年起我公司参与了建设部颁发的多项技术标准的编写制订,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专注于节水阀门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领域,致力于为城镇给排水系统、水利工程建设、消防给水系统、智慧水务、石化及工业应用、数据中心配套系统等多个下游关键领域提供全面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具有提供以闸阀、蝶阀、截止阀、调节阀、旋塞阀、止回阀、减压阀、雨淋报警阀等为主的41大类,共近7000多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公司构建了以阀门软密封技术、硬密封技术、阀门与管道防护技术、高效控制技术以及性能模拟测试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并打造出以水控阀、止回阀、弹性座封阀、蝶阀、特种阀及消防用阀为核心的产品系列。在智慧水务方面,公司正积极推动智慧水务系列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包括智能消火栓、智能调压阀、智能排气阀、智能阀位采集器、阀门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以及集成了风光互补供电技术的远程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等,这些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给排水阀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在工业领域,公司节水阀门产品同样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冷却系统、数据中心配套系统等领域,已深度融入工业企业“安全、节能、合规”的核心需求,通过场景化技术创新与技术精准对接,不仅解决传统阀门的“跑冒滴漏”问题,更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绿色转型的刚需装备。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需求及数据中心建设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中心流体控制阀门需求也大幅增加。数据中心阀门核心需求是高精度控制、高安全性以及自动化,主要涉及数据中心消防系统、冷却和温控系统、供水和排水系统等细分领域,不同系统对阀门的材质、密封性、智能化程度有特定要求,需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冷却方案及消防标准选型配置。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依托在流体控制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到数据中心配套系统建设领域中,期待未来有更好的业务发展。不锈钢蝶阀以其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密封性能优越等特点,在数据中心配套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精确控制冷却液的流量和压力,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还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切断冷却液流动,保障数据中心的安全。不锈钢球阀则以其出色的耐腐蚀性、耐高压性和长寿命等特点,成为数据中心配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它能够承受冷却液在高压下的冲击,确保系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同时,不锈钢球阀的开关操作简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维护效率和可靠性。在数据中心配套系统建设领域,公司将继续秉承“不忘诚信经营为初心,坚守服务品质为灵魂”的企业理念,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服务质量,为数据中心的高效、稳定运行贡献更多力量。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精湛的生产工艺、严格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全面的产品系列,本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高度的品牌知名度。公司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包括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榆林西沙7万吨水厂项目、广州自来水咸潮补水工程、广州市北部水厂工程、固海扩灌扬水工程、嘉兴市域外配水工程(杭州方向)等重大民生项目,以及水立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方明珠、北京地铁六号线、上海世博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中央电视台新址、深圳福田污水处理厂、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图书馆等众多知名工程项目中,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赞誉与良好口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72项,软件著作权6件,拥有注册商标71项,拥有大陆外注册商标26项。同时,公司积极履行行业责任,深度参与标准化工作进程,成功参与编制9项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和10项团体标准,参编图集共4册,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在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方面,公司已全面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认可,获得“CE”产品质量认证、美国“FM”消防产品认证、英国水协“WRAS”产品质量及卫生许可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质量管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领域均达到了国际认可的高标准。公司注册号为4700061及4700062的两项注册商标,凭借其出色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荣获了上海市商标品牌协会颁发的“上海好商标”荣誉称号,彰显了公司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与良好形象。此外,在2024年度,公司凭借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卓越表现与显著成就,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蝶阀、闸阀、控制阀、止回阀等阀门产品及其他配套产品,主要智能产品包括智能消火栓、智能调压阀、智能排气阀、智能阀位采集器、阀门远程监控管理系统、风光互补供电阀门的远程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等产品,具体情况如下:(二)经营模式凭借超过三十年的深厚管理经验积累,公司紧密贴合行业特性、自身实际情况及客户需求,有条不紊地构建并不断优化了当前的经营模式。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凭借多元化的产品线、广泛的设计领域覆盖、卓越的智能化技术水平,以及对“客户至上”售后服务原则的坚定践行,展现出了旺盛的发展活力与顽强的生命力。紧跟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步伐,公司将业务版图划分为三大核心区域:华北业务部、华东业务部以及华南业务部。公司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宏观大局,在全国近三十个重要城市设立了营业部,针对重点发展区域及重大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精准布局与强化支持。公司营业部不仅扮演着业务拓展先锋的角色,更能够迅速响应周边项目的售后服务需求,确保提供高效、迅捷的服务响应。在各大业务部负责人的有力带领下,团队凝心聚力,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势互补,以区域发展的蓬勃态势推动公司整体业绩的持续稳健提升。同时,公司构建了高效灵敏的市场信息转化体系,确保市场动态信息的快速捕捉与充分利用,为产品的快速推广与及时售后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1、采购模式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采购与付款制度》,对供应商管理、请购、询价、比价、议价、采购、验收及退货等采购业务流程进行了制度规范。针对生产原物料的采购,生管人员依据系统MRP运算,参考现有库存可用量、在制量、已采未交量、安全库存量、补货批量、实际需求量等数据,运算出生产需求数量,在ERP系统内生成请购单,根据公司核准权限报送各级主管核准后送采购部门。采购人员收到请购单进行审核,并在ERP系统中优先选择合格供应商,办理询、比、议价,最终确定供应商,并生成采购单,交采购主管复核并逐级审批,采购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2、生产模式公司阀门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组织安排生产,公司在接到客户的订单或意向性需求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生产,同时少量产品直接对外采购。此外,公司也会根据销售预测情况及维持一定的安全库存进行生产。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组装、测试等环节主要由公司自主完成,同时,根据公司产能利用情况,公司会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较低的部分零部件采用外协方合作加工方式解决,为加强对外协方的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用于公司外协方的选择确认、定价、发货、验收、入库、结算等过程的管理。公司不断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强化过程管理和控制,提升精益化生产管理水平。3、销售模式公司制定了《销售与收款制度》,对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客户资料管理、客户信用政策的制定与管理、客户的跟踪管理、销售估价与报价、合同评审与销售接单、销售出货等业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公司与客户达成合作前,依靠自身在管道控制方面积累的专业技术和行业经验,根据客户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阀门产品选型、产品分布设计、整体管道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帮助客户避免管道控制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与客户达成合作后,公司通过丰富的产品系列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产品组合,满足客户成套需求,以便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方便日常维修保养,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解决客户在使用公司产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不仅限于单纯的阀门产品买卖关系。报告期内,根据客户的不同,公司的销售模式可分为直销和经销,且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户的不同可又分为内销和外销。公司已在全国建立多个销售网点,主要负责区域市场的业务开拓和售前、售后服务。在直销模式下,公司与最终客户或工程承包商签订合同,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客户或工程承包商。在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经销商根据最终客户或工程承包商的需求向公司发出订单需求并与公司签订合同。公司通过商业谈判或招投标方式实现销售的主要流程如下:(1)商业谈判公司业务部及销售人员通过公开网站、展会、技术交流会等公开渠道或他人介绍等方式获取潜在的交易机会,与客户就产品技术参数、交易条件等方面进行协商,最终签订销售合同。(2)招投标公司业务部及销售人员通过公开网站、展会、技术交流会等公开渠道或他人介绍等方式获取潜在的交易机会,并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提交相关资质文件并进行报名。对于拟投标项目,初步确定技术方案和预算价格,经审批后制定投标文件,参与投标。项目中标后,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4、研发模式公司以阀门密封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研发方向,重点研发阀门节水节能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公司以潜在市场需求和客户实际需求以及解决客户的难点和痛点为导向,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进行预判,积极布局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或在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以保持公司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性。公司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和智能研发中心,根据行业规划、自身技术战略规划并结合下游客户具体需求进行研发立项,整体研发流程包括收集信息、方案提出、审查论证、审议决策和审批实施等。公司通过上海元发智慧水务研究院牵头成立“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旨在促进智慧水务与智慧水利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的发展;与河海大学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智慧水务数字孪生实训基地”,推动数字孪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专家工作站,研究打造“智慧水务创新联合研发平台”,融合企业核心技术积淀与产学研合作成果,重点攻关智能阀门研发,构建高效成果转化体系。公司同步推进智慧水务产品研发,开发智慧水务系统监控管理软件,催化智慧水务行业从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并搭建行业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共享与进步。1、概述202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始终秉承“冠龙节能,关注民生”的企业精神,矢志不渝地致力于产品品质提升,不断维持在技术研发与创新领域的投入力度,以无畏的勇气直面前行道路上的重重挑战,精准捕捉并紧抓市场机遇,以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应对各种挑战与机遇。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虽面临一定压力,但依然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914,696,860.48元,较上年减少13.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867,017.37元,比上年减少22.98%。尽管较上一年度有所回落,但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努力保持了主营业务的稳定发展。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706,095,709.5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071,264,213.57元,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公司将不忘初心、拼搏进取,继续秉承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客户价值、员工成长、社会责任与股东回报的共赢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