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惠泰医疗
  • 企业英文名: APT Medical Inc.
  • 实际控制人: 李西廷,徐航
  • 上市代码: 688617.SH
  • 注册资本: 9708.195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1-07
  • 大股东: 深圳迈瑞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21.09%
  • 董秘: 戴振华
  • 董秘电话: 0755-86951506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法亮、周鹏飞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松坪山朗山路11号同方信息港B栋601
  • 概念板块: 医疗器械 广东板块 百元股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医疗器械概念 预盈预增 深圳特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2-06-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388070891
  • 法定代表人: 葛昊
  • 董事长: 葛昊
  • 电话: 0755-83591013,0755-86951506
  • 传真: 0755-83480508
  • 企业官网: www.aptmed.com.cn
  • 企业邮箱: ir@aptmed.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松坪山朗山路11号同方信息港B栋601
  • 邮编: 518000
  • 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和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
  • 经营范围: III类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III类6825医用高频仪器设备、III类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III类6877介入器材的生产、自产产品的销售(由分公司生产);II类、III类医疗器械的批发、进出口及销售。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自主开发软件的销售;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并提供上述产品的批发、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设备租赁;I类医疗器械的批发、进出口及销售(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及其他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
  • 企业简介: 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心脏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于2021年1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简称“惠泰医疗”,证券代码“688617”。在电生理器械领域,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获得电生理电极导管、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漂浮临时起搏电极导管市场准入并进入临床应用的国产厂家,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公司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同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被深圳科工贸信委认定为深圳市自主创新产品,可控射频消融导管被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采用国际主流磁电融合定位原理,创新性地将电生理手术中常用的三维标测系统、多道记录仪、刺激仪功能集于一身,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将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微导管(冠脉应用)和可调阀导管鞘(导管鞘组)为国内首个获得注册证的国产同类产品。锚定球囊扩张导管是国内首个导引导管内采用球囊锚定方式进行导管交换的创新医疗器械。导引导丝为国产首个采用复合双芯设计的导丝,并有多种型号适合各种临床需求。外周可调阀导管鞘(导管鞘组)是国内唯一被批准上市的国产产品。惠泰医疗高度重视研发人才的培养,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打造了一个高层次、高学历、跨学科,全面、稳定且竞争力强的研发团队。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3,487.68万元、17,487.63万元及23,791.5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6.28%、14.38%及14.42%。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取得81个国内医疗器械注册及备案证书,其中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7个。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国内市场,公司心脏电生理产品覆盖医院超过1,100家,血管介入类产品覆盖医院3,600余家。同时,公司已取得15个产品的欧盟CE认证,在其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和市场准入。惠泰医疗将始终致力于自主创新和在心脑血管微创介入领域的发展,并将为推动全球医疗事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惠泰有限于2002年6月17日以货币出资发起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李俊以货币出资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该部分股份系李俊代成正辉持有;黄政以货币出资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根据深圳业信会计师事务所于2002年5月24日出具的业信验字[2002]第275号《验资报告》,截至2002年5月23日,惠泰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以现金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00万元。2002年6月17日,深圳市工商局向惠泰医疗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03012090578)。2019年10月24日,惠泰有限召开董事会,同意以2019年9月30为基准日将惠泰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日,惠泰有限21名股东签署《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2019年11月9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以立信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9]第ZA15754号)确认的截至2019年9月30日惠泰有限净资产215,388,169.05元为基础,按4.307763:1的比例折为5,0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折股溢价计入资本公积。立信评估出具的“信资评报字[2019]第60056号”《深圳市惠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拟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净资产价值资产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19年9月30日,惠泰有限经评估净资产值为42,084.08万元。立信会计师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9]第ZA15861号”《验资报告》,对本次整体变更事项进行了验资。2019年11月21日,公司取得《营业执照》。2019年11月27日,公取得《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粤深南外资备201902217)。
  • 商业规划: 公司是我国电生理和血管介入耗材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受益于政策支持及人均医疗支出的提高,我国电生理和血管内介入医疗器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相关经验不断提升及人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电生理和血管介入的相关手术量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战略发展规划方向,稳步有序地推进各项工作,积极发挥研发、技术、质量、产品、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经营优势,巩固医工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并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深化市场开拓,产品市场覆盖率进一步提高1、国内市场(1)电生理类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仍专注于核心策略产品的准入与增长。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入院200余家,覆盖医院超过1,360家。同时,国内电生理业务如期实现从传统二维手术到三维手术的升级,建立了良好的三维产品市场品牌。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15,000余例,手术量较2023年度增长50%。目前,公司可调弯十极冠状窦导管在该品类细分市场中维持领先份额,年使用量超十万根。在带量采购项目的推动下,可调弯鞘管入院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率超过100%。2024年12月,公司电生理产品AForcePlusTM导管、PulstamperTM导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房颤治疗领域。公司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线形/环形磁电定位脉冲消融导管、心脏脉冲消融仪和配套三维标测系统,可实现三维脉冲消融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2)血管介入类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血管介入类产品的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冠脉产品已进入的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超15%;外周产品已进入的医院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近20%,市场活力表现强劲。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当下市场状况,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及时进行产品更新迭代,提升产品性能,并积极进行差异化宣传推广。公司通过构建产品为核心的线下学术交流和线上学术传播相结合的完整市场推广方案,围绕疾病疗法,如冠脉通路、冠脉预规划、冠脉复杂病变、逆向CTO、肿瘤栓塞通路等,及时有效地向临床传递全产品解决方案,满足临床所需。同时,公司利用全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平台,及学术运营公共账号和视频号,全力赋能业务推广。报告期内,公司血管介入产品线围绕客户使用习惯培养、手术观念普及及政策变化等主题,举办自主品牌活动150余场,覆盖全国20余省份及直辖市;在品牌建设与新产品推广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全国行业大会17场,有效推动品牌在全国的发声。同时,公司围绕代理商认知与口碑宣传,开展了18场渠道培训与联动活动,显著提升合作伙伴专业素养,加深其对公司品牌的认知和对公司的忠诚度,增强了渠道影响力,为业务高效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在高端市场的前瞻性布局以及重点市场的攻坚策略,国际业务自主品牌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同期增长45.88%,其中,在中东区、非洲区和欧洲区增速较快,其他区域实现平稳增长,符合公司预期。独联体区在产品注册、渠道布局以及重点客户关系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产品线层面看,PCI产品线补强了极为重要的PTCA导丝,为复杂手术提供了有力的产品支撑,能够提供复杂手术全套产品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土耳其、巴西等市场的高端医院实现入院突破,显著提升了市场渗透率。(二)坚持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断加强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及创新,通过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不断强化和巩固在介入类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实力,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487.63万元、23,791.56万元及29,053.9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4.38%、14.42%及14.06%。报告期内,公司冠脉及外周产品线持续升级。冠脉产品线中,血栓抽吸导管、导丝、微导管等核心产品成功获得注册证;外周产品线中,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外周球囊扩张导管、标测造影导管、双头可调阀导管鞘、栓塞弹簧圈及外周可解脱弹簧圈等关键产品顺利获得注册证;配件产品中,高压球囊扩张压力泵、环柄注射器、高压造影注射延长管及连通板等产品成功获得注册证。截至报告期末,在研项目中,颈动脉支架及TIPS覆膜支架植入产品已进入临床随访阶段,栓塞微球则进入注册发补阶段,为未来产品线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电生理产品线在注册进程上取得显著进展。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磁定位环形标测导管及HIERS™多道生理记录仪等核心产品成功获得注册证;同时,高密度标测导管、磁定位压力感应射频消融导管及压力射频仪等关键产品已进入注册审批阶段。这些进展丰富了公司电生理产品线,也为未来市场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电生理领域的竞争优势。此外,公司持续扩展非血管介入类产品线。泌尿系统产品线中,输尿管扩张球囊导管、输尿管支架及附件等关键产品成功获得注册证;肝胆系统产品线中,一次性取石网篮成功获得注册证。截至报告期末,在研产品中,一次性使用电子胆道内窥镜导管、经皮肝穿刺引流套件及经皮介入导管等产品已进入注册审批阶段。(三)尊重人才,赢得人才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及预留部分授予A类限制性股票第一个归属期、B类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工作,参与归属的激励对象总人数达300余人。同时,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领导力培养项目(LDP),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有效甄别与评估,开展了多项管理实践课程并优化了LDP方案,形成了可持续的培养机制。为达成公司战略目标,公司从人才引进与自身培养两方面发力,力促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公司已构建了一支涵盖材料、医学、生物、算法、软件、硬件等多领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公司继续加强与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接高校人才资源,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力量。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早日成为国际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公司高度重视健全治理结构与提升内控体系有效性,持续完善法人治理制度,优化董事会、监事会运作,明确各主体职责,强化监督制衡,确保决策科学。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内控制度完善及产品战略规划部署,全面梳理并优化财务、风险、产品线、业务流程等环节,显著提升了运营规范性和前瞻性,为股东权益提供了坚实保障,助力公司实现长远发展目标。报告期内,公司正式成立战略规划团队,负责统筹未来产品线的筹划,向公司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产品规划建议,该团队的核心职责在于推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协调各业务线的资源,为公司未来的事业部管理体系奠定基础。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建立了重要分子公司以风险管控导向的内部控制风险矩阵,内审部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募集资金使用、对外担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持续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运作,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