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伟创电气 - 688698.SH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12-29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uzhou Veichi Electric Co., Ltd.
成立日期
2013-10-17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伟创电气
股票代码
688698.SH
上市日期
2020-12-29
大股东
淮安市伟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4.74 %
董秘
贺琬株
董秘电话
0512-66171988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连伟;何海文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6079946869P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13-10-17
法定代表人
胡智勇
董事长
胡智勇
企业电话
0512-66171988,0755-85285686
企业传真
0512-66173610
邮编
215000
企业邮箱
zqb@veichi.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郭巷街道淞葭路1000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变频器、伺服系统与运动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研发、生产、销售:电气设备、电气成套控制设备、光伏系统控制设备、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电焊机、机电设备、机械设备、电子产品、金属制品;智能控制软件及系统集成的研发、设计、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98)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是一家从事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在苏州、深圳、西安拥有研发和生产基地,并在印度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目前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的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

产品应用广泛,在重工、轻工、高端装备等行业均拥有成熟的应用案例,以场景化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同时,公司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向机器人、新能源、医疗等新兴领域延伸,研制了空心杯电机、无框电机、光伏储能逆变器、手术动力系统等产品,为高景气度行业深度赋能。

经过长期、持续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开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已经掌握了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碳化硅应用技术、电机高频注入控制技术、电机参数学习辨识技术、电机控制保护技术、电机转速跟踪启动控制技术、电机高速弱磁控制技术、电机V/F标量控制技术、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获授权专利共计16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

18年的发展,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屡获国家和主管单位认证,荣获“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等荣誉称号。

未来,伟创将持续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不断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应用领域拓展,为促进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商业规划

随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环保、医疗、机器人、高端装备等领域,因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为国内经济复苏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国务院发布了鼓励更新国内设备的政策,对于传统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在印刷、包装、纺织等传统领域也表现出一定增速。

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公司瞄准打造高标准智能制造场景,从顶层设计到执行端,全链路打通,实现工业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加速构筑企业发展的新优势。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公司积极推动绿色能源、绿色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产品性能,不断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应用领域拓展,充分发挥本土品牌的竞争优势,实施替代进口战略。

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工控自动化产品布局,从单一产品到制造工艺,均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稳步增长,此外公司还在研发技术、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营收利润双增长,经营质量持续稳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737.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91.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7%;2025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2%,资产负债率32.99%。

(二)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持续深入国际化布局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深入分析海外市场环境,制定并实施阶段性拓展策略。

通过将成熟产品线引入新市场,实现出口业务稳步增长;同时公司加大国际市场推广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展会,完善产品认证体系,持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海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24,180.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34%。

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中,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凭借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服务策略,在多个区域实现业务突破与市场份额提升。

在欧洲地区,公司积极开拓多元化渠道与客户资源,已在变频器、机器人、光伏扬水、氢能等重点领域与多家客户达成稳定合作。

为强化区域市场服务能力,公司在意大利设立子公司,面向欧洲及全球市场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且适应性强的全场景自动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亮相意大利帕尔马工业自动化展览会,与全球行业客户深度交流,共同探索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前沿趋势与商业合作机遇。

针对南亚地区消费者对低成本电力资源的偏好及工商业部门对太阳能发电的广泛选择,公司精准布局绿色能源市场,参加了巴基斯坦光伏展,集中展示在光伏水泵、户用储能及工商业储能领域的创新技术实力与多元应用成果,为巴基斯坦及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贡献力量。

在东南亚地区,抓住各国政府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机遇,公司加大光储领域市场拓展力度,参加了越南国际光伏储能展,全面展示光储领域的前沿技术与系统化服务能力,针对越南市场需求特点推出覆盖发电、储电、用电全场景的创新产品矩阵,有力赋能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转型。

公司还亮相菲律宾国际光伏储能展,结合当地特殊市场环境与气候条件,推出VHS系列低压混网逆变器解决方案、SIS系列低压单相储能逆变器、VST系列并网逆变器、VCLB系列电池及光伏水泵逆变器等多款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凭借技术创新性与本地化服务策略获得广泛认可,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非洲地区,公司紧抓当地政策机遇,成功孵化光伏水泵、光伏大配套等重点项目,并与多家国际性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已在非洲多个国家设立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本地化服务网络;同时,国际化为公司业务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助力区域市场渗透率提升。

未来,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依托深厚的行业经验与技术积累,紧密跟踪全球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自动化与绿色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核心业务稳健增长,持续贡献业绩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变频器产品线深入实施“全品类出击、全领域覆盖”战略,持续完善变频器产品体系。

现已形成涵盖高中低压、单传、多传的完整产品矩阵,广泛应用于冶金、钢铁、电力、起重、船舶、矿山、港口等多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

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性能,公司变频器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行业应用,进一步拓展变频器产品品类,重点布局项目型市场,不断提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伺服产品线全面实施“大平原业务”战略,重点围绕驱动器及电机核心技术开展创新研发,显著提升产品响应速度与性能指标。

目前已完成功率范围全覆盖,支持多种总线协议,具备单机、多传等多种配置方案,同时成功导入自主研发编码器,形成了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完整产品矩阵,产品广度和深度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通过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技术创新,公司伺服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智能制造领域多元化需求。

未来,公司将紧密把握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机遇,深化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持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工业自动化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控制系统产品线深入实施“高效协同、完善品类”发展战略,持续渗透小型PLC市场,同时加速向中高端市场拓展。

通过系统化布局,现已构建完整的管理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产品体系,形成显著协同效应,产品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公司积极推进中大型PLC产品研发,不断完善产品矩阵,深度整合设备、人员及信息系统资源,打造智能化解决方案。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产品创新,拓展细分市场应用,提升各产品线协同效应,实现整体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双重增长。

在智能制造与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公司紧抓产业升级机遇,深度布局自动化与智能化领域。

通过整合变频器、伺服系统、PLC等核心硬件产品,结合数字化系统建设,公司已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体系。

围绕终端客户在工艺优化、品质提升、成本管控及交付效率等核心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积累,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与系统集成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四)不断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1、机器人领域我国制造业正加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机器换人”与人机协作已成为行业共识。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制造业生产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人机协作新模式逐步落地应用。

公司自切入机器人产业链以来,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不断创新,持续打造一站式服务创新综合解决方案,为机器人行业深度赋能。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提供全套运动执行器解决方案,包括旋转关节模组、直线关节模组、空心杯电机模组、FT1系列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动力解决方案等。

核心部件均自主研发,具有轻量化、模块化、高效化、高性能、高精度等特点,并融合机电一体化创新技术及AI智能软件算法,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可提供整机动力解决方案。

SD860系列通用型多传伺服系统,具备省时省力、安全节能、体积小巧、灵活扩展等功能,实现精确、快速、稳定的位置控制,确保机械臂的规划和控制能够应对各种应用场景。

RB200系列轴关节模组可广泛适用于协作机器人的轴关节部位,为机器人动力系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AGV/AMR移动机器人领域,公司可灵活提供多种运动控制解决方案,含分体式、集成式、机电一体化式等各种产品组合,保证机器人达到理想的运动精度,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效自主运行,可适用各种移动机器人场景。

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上,公司研发了SD100系列低压伺服系统、RB100系列伺服一体轮、RB300系列伺服一体机等多样化产品及解决方案,从高响应、高智能、高精度、安全性等方面,全方位满足各类机器人场景运作性能需求。

与此同时,公司紧抓产业升级机遇,重点布局多模态融合AIAGENT机器人及AI超微距视觉系统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AIAGENT机器人开发平台取得重大突破,具备感知复杂表面缺陷、精准检测、自动分类等核心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质量检测环节,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机器人领域,控制模块化的研发投入,重点开发高性能、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创新产品。

通过持续提升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助力制造业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高效管理,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2、绿色能源领域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清洁能源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公司围绕光、储、氢等行业细分领域重点布局,不断拓宽绿色能源赛道产品矩阵,以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光储领域,公司积极拓展户用储能及小型工商业储能业务,推出VHS/VHT系列混网逆变器和SI系列离网逆变器;针对大型工商业储能场景,推出VPS系列储能逆变器,推动零碳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市场推广,助力客户实现良好经济效益。

在电池领域,依托先进的电池检测技术,公司已形成储能电池、电池包及锂电检测设备的产品布局。

在“双碳”战略指引下,公司积极布局绿电制氢领域,推出IGBT制氢电源,在提升制氢效率及实现绿电效益最大化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

此外,公司瞄准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基于先进的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和多年积累的行业应用经验,为船舶、港口、矿山、余热余压发电等传统领域的节能减排提供驱动核心,推动传统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实现能效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3、高端装备领域在高端装备领域,长期以来进口工控产品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内工控厂商实力的增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端装备领域的国产替代趋势正在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国产工控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生态链正加速形成。

公司AC800系列及AC310-Pro系列变频器已经获得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可证书。

其中,AC800系列变频器在推动船舶等传统行业向绿色能源领域转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相关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凭借在变频驱动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可为船舶与海工行业提供专业的系统解决方案,涵盖电力推进、轴带发电、电池/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直流组网以及纯电新能源船舶等应用场景。

针对石油石化这一资源能源密集型行业对产品可靠性和服务及时性的严格要求,公司已形成完整的变频驱动解决方案体系。

在石油开采领域,公司为游梁式抽油机、塔式抽油机、电潜泵、压裂撬及陆地钻机等关键设备提供成熟解决方案;在炼化领域,公司可为各类生产装置中的风机、泵、压缩机等设备提供全面的变频驱动支持,助力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公司在港口起重设备电气控制系统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产品涵盖门座式起重机、集装箱龙门吊、装卸桥等港口设备,以及船厂用大型龙门吊、浮吊等特种起重设备的电控系统。

公司提供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的全流程服务,具备承接大型“交钥匙工程”的实力。

通过持续创新和服务优化,不断提升在港口起重电控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4、医疗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和国内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行业逐渐朝着精准医疗、个性化诊疗、高效治疗方向发展。

公司依托多年来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利用精密、高度集成的运动控制和驱控一体技术,围绕医疗领域自主研发高效可靠的手术动力系统VPS1000系列产品,可应用于耳鼻喉科、骨科等医疗行业。

5、冶金矿山领域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变频器产品在冶金行业的助燃风机,辊道改造、环保除尘,脱硫脱硝等多个环节的节能改造中,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品牌。

此外,公司第二代高压变频器ACH200系列成功取得了型式实验报告认证;新一代高压变频器广泛应用于煤矿通风、压缩机、热电联产、皮带输送机、循环泵、离心机、球磨机、矿山破碎机等设备。

未来,公司将持续丰富和拓展冶金行业工业自动化产品及服务,助力冶金行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发展进程

发行人系由其前身伟创有限整体变更设立。

伟创有限于2013年10月17日成立。

2013年7月10日,胡智勇、莫竹琴、骆鹏、宋奇勋、邓雄、左洪浪、邱林、廖志成、黄方萍、原雷山、田家明、陈金、唐红兵、贾飞、张江红15名自然人共同签署《苏州伟创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章程》,约定伟创有限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并约定各自的出资比例;注册资本由股东以现金缴纳,分两期缴纳,其中,首期出资比例为20%,第二期出资比例为80%。

2013年10月16日,苏州苏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苏诚验字[2013]第270号《验资报告》,审验伟创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首期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2,0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2013年10月17日,苏州市吴中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伟创有限设立,并向伟创有限颁发了注册号为32050600036209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9年6月5日,瑞华会计师出具瑞华专审字[2019]48470001号《审计报告》,经其审验,截至2019年4月30日,伟创有限净资产为224,022,372.67元。

2019年6月28日,伟创电气(筹)召开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苏州伟创电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议案》、《关于制定<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并选举产生了伟创电气第一届董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

同日,伟创电气全体发起人签署了《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19年7月25日,伟创电气于苏州市行政审批局完成工商登记程序,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06079946869P)。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吕敏 2025-09-10 -200 63 元 1800
何承曾 2025-09-10 -15000 62.66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何承曾 2025-08-25 -6000 61.6 元 15000 核心技术人员
胡智勇 2025-07-17 240000 26.88 元 240000 董事、核心技术人员
何承曾 2025-07-17 21000 26.88 元 21000 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