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材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药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化工中间体领域,致力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材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针对化工中间体行业应用领域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开发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合成工艺以替代传统工艺,是国内专业的专注于清洁生产的化工中间体生产企业。
在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稳定供货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公司研发能力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拥有多项专利及非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2016年相继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创新合作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公司聚焦喹诺酮原料药及关键中间体绿色工艺路线的研究,创设了一氧化碳羰基化反应、四氯化碳傅克反应和喹诺酮原料药绿色合成等技术平台,实现801产品和1201产品等关键中间体产业化,并通过上述关键中间体把部分喹诺酮原料药的生产工艺统一到一个大平台上,有效解决了有毒、有害原料使用量大、“三废”产生量多、生产成本高等行业问题,为喹诺酮原料药及关键中间体规模化、循环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公司801产品和1201产品先后单独或共同应用到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十多个喹诺酮原料药,随着工艺替代的延伸,后续将应用到更多喹诺酮原料药。
除医药中间体的应用外,公司还将801产品的应用拓展到农药中间体领域,并利用三大技术平台,成功研发部分农药中间体和新材料中间体的新生产工艺,替代和改造传统工艺,开始进入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以及新材料的光引发剂、医药头孢等领域,产品和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十余年来,本立科技践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企业精神,秉承“创新、替代和成本”的经营理念,以为行业提供价廉物美的化工中间体为己任,实施差异化战略,以创新工艺替代传统工艺,围绕三大技术平台,选择医药、农药、新材料等领域部分产品及其关键中间体生产工艺进行替代和改造,不断扩大产品及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建立持续创新机制,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通过新工艺、新产品与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扩大公司规模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发展企业、成就员工、服务客户、回馈社会而不懈奋斗。
1、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5年上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同比减少9%,显示出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具备一定的韧性。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新材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现有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全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断提升、大健康产业推动医药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医药产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
医药中间体行业作为医药制药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制药产业的基础,对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球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医药中间体的品种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在全球药品供应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仍主导全球60%抗生素、维生素中间体供应。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极端气候频发及国际局势变化推高粮食安全优先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出口国,随着国内农药政策和需求导向,农药行业步入了较大的变革调整期,未来我国农药行业仍将按照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总要求,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筑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
2、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主要产品示意图参考如下: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的上游产业链是基础化工原料,下游产业链为医药、农药、新材料等应用行业,以医药中间体为例说明上下游关系如下图所示:4、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秉承“创新、替代和成本”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
公司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老产品的技术改进及创新工作,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持续创新机制,并将其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也在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专家等进行密切沟通交流,开展科研合作,注重发挥内外部科研力量结合,坚持产、学、研联合发展的战略路径,推动公司技术创新,维持市场领先地位的核心竞争力。
(2)采购模式公司实行“以产定采、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下设采购部负责供应商开发、维护并全面规划、安排公司的各项采购业务,对所有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企业信誉及服务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录。
实行重点原材料集中统筹采购、个性原材料地方采购相结合,发挥规模采购及周边采购的优势,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采购部有专人负责关注原材料及相关大宗物料的价格趋势,准确把握市场趋势,适度战略储备,调整采购周期,规范采购计划管理,合理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能够保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3)生产模式公司生产部根据营销部编制的月度销售计划,结合产品库存情况以及各车间产能情况,编制月度生产计划,以提高交货速度,发挥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综合成本。
经确认的生产计划下发到各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实施过程中如发生较大市场需求变化,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销售变动需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部与环保部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进行全过程监督,质量部对原料、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4)销售模式公司营销部负责客户开发、产品销售推广及客户服务等工作。
在稳定现有市场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对新客户的开发力度,同时根据市场行情、供需端信息的分析、公司自身原材料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判断及时调整公司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增强对市场的把控力度,通过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不断探索营销模式创新,发掘新的客户群体和应用领域。
公司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
国内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与客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进行产品配送和技术服务;国外市场,公司主要采取自营出口模式将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
公司前身为本立有限,由张桂友、周菊芳和台州信友共同出资组建的浙江信友变更而来。
2011年5月9日,台州合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台合会验[2011]第131号《验资报告》,截至2011年5月8日,浙江信友注册资本500万元,全部为货币资金出资,其中张桂友实缴225万元、周菊芳实缴225万元和台州信友实缴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分别为45%、45%和10%。
2011年5月10日,张桂友、周菊芳和台州信友共同签署公司章程。
2011年5月13日,浙江信友取得了临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3108200006650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2年10月,张桂友、周菊芳和台州信友将所持浙江信友股权分别转让给同丰医药、吴政杰和顾海宁。
本次转让后,张桂友、周菊芳和台州信友不再持有浙江信友股权。
2014年10月12日,本立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将本立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根据发行人会计师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5】第610421号《审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立有限的净资产值为39,595,930.36元。
根据坤元评估出具的坤元评报[2015]246号《浙江本立化工有限公司拟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该公司相关资产及负债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立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12,472,367.25元。
2015年6月26日,本立科技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全体发起人以本立有限截至201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39,595,930.36元,以1.1313123:1比例折合股份35,000,000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剩余净资产4,595,930.36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6月26日,发行人会计师对本次整体变更进行审验,并出具信会师报字【2015】第610459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5年6月26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3,500万元。
2015年7月3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7年11月,本立科技召开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将注册资本由4,710万元增加至5,300万元,增加590万股,增资价格每股7元,全部以货币资金认购,2019年8月,发行人会计师出具信会师报字【2019】第ZF10658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7年12月1日,公司已收到上述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590万元。
2017年12月,本立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