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成套装配与检测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及工业数字化智能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新能源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领域的全球知名制造商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NingboPIAAutomationHoldingCorp)是均胜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全球化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及工业4.0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PIA的业务涵盖汽车工业、工业机电、消费品、医疗品、工业4.0领域,为全球知名制造商提供“交钥匙工程”智能制造装备及工业4.0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PIA于2017年上半年在宁波正式成立,是一家总部在宁波的全球性跨国公司,在德国、奥地利、美国、加拿大和克罗地亚等国家合计设有8大生产、研发基地和3处销售、售后服务基地。
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实现了全球业务布局。
PIA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世界500强客户,包括戴姆勒、宝马、大众、保时捷等整车制造商,采埃孚、麦格纳、博格华纳、美国车桥、均胜电子、吉凯恩集团、大陆集团、法雷奥、博泽集团、博世集团、华域集团等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及宝洁集团、LAMY、飞利浦、西门子、美的集团、罗森伯格、ETI、赛诺菲-安万特集团、罗氏集团等全球知名的消费品、工业机电和医疗健康类企业(不分先后)。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格局进入重塑阶段。
国际层面,全球政治形势动荡,国际关系不稳定性急剧攀升,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层面,中国经济虽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但传统制造业仍面临着利润下滑、投资动能不足等问题。
面对这一复杂形势,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积极应对,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变革中稳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经营指标。
(一)主要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210.46万元,同比减少7.8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776.7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262.8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66.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727.56万元。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518,518.03万元,较期初增长10.9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84,496.92万元,较期初增长4.99%。
报告期内,公司同比减亏,并实现单季度盈利,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稳步提升,2025年半年度毛利率为20.05%,同比提升2.81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毛利率19.23%相比提升0.82个百分点。
这一增长得益于以下举措:一是通过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优化全球业务布局与供应链协同,有效对冲了市场下行压力;二是通过加强总部管理职能,强化对各子公司的日常管控,实现对项目、人员、材料的集中化管理。
同时,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完成对海外银团贷款的置换,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
(二)订单稳健增长,非汽车业务比例逐渐上升报告期内,公司在稳定发展汽车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非汽车领域业务,实现多点开花,取得一系列突破进展。
公司持续加大在医疗及高端消费品领域的业务拓展力度,在上半年的新接订单中,近四成来自医疗等高毛利行业的客户订单。
在医疗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得来自世界领先诊断设备制造商的连续血糖监测(CGM)传感器生产线订单,该产线结构稳定、运行高速,年产能预计可达1500万件。
此外,公司与国内某头部医疗企业共同研发高效装配胰岛素等注射用笔的关键平台化凸轮技术,并获得首个胰岛素注射笔全自动组装生产线以及首个自动注射器全自动生产线项目。
在高端消费品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出一种可用于剃须刀切割单元的新型单列化装配技术——多刃体智能装配工艺,该技术主要用于湿式剃须刀头的刀片分离与集成装配,支持焊接与插接双工艺模式:即通过精密焊接将刀片固定在载体框架上,或将其插入到切割单元中。
该项技术具备高度可扩展性与稳定性,今年一季度,公司获得的某国际知名消费品品牌的剃须刀刀片组装订单,该项订单中已充分应用此工艺;此外,公司还获得来自某高端电动口腔护理制造商的电动牙刷驱动单元装配订单,该产线具备高度柔性,组装范围涵盖客户的多款产品型号。
在传统优势汽车领域,公司持续强化同下游客户的合作深度,并在报告期内承接多套新产品量产产线。
2025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得来自国际新能源车企巨头的汽车电子产品全自动无人化装配测试产线订单,该项目创新应用“AI+”缺陷检测与尺寸测量视觉解决方案,并以首创的水冷工装技术,实现高效散热与产能跃升;同期,公司还获得了来自某全球核心零部件制造商热管理控制器项目,该项目集成自动涂胶、PCBA紧固、等离子清洁、气密性检测、透气膜贴合、全功能测试等工艺,实现了统一交付标准,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全球同步交付。
此外,公司积极把握智能驾驶发展机遇,结合汽车零部件精密化发展趋势,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布局。
于报告期内,公司与线控底盘领域明星企业“坐标系”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客户“坐标系”最新一代纯机电EMB产品的量产落地;同时获得来自某国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的线控后轮转向控制集成项目,该项目集成性能测试,传感器标定等工艺,在提升设备稳定性的同时满足了客户对生产精度的要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2025上半年新签订单11.12亿元,其中非汽车业务订单4.45亿元,在手订单34.64亿元。
(三)具身智能规模化进程加速,“首家认证”+“量产启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顶尖院校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算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商业场景落地。
在人形机器人本体方面,公司加速推进“技术突破—场景验证—规模化应用”的闭环过程,在多项研发工作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AI应用和功能升级,公司自主研发的“贾维斯2.0”人形机器人通过接入大语言模型LLM和视觉语言模型VLM等多种AI模型,实现多语种对话、语音指令控制、视觉引导的物品抓放等功能;二是轻量化发展,公司研制完成“贾维斯轻量化1.0”人形机器人样机,并顺利交付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支持高校科研教学与创新探索;三是关键模组优化,公司成功研制一款直线关节人形机器人手臂样机(负载可达10kg),同步推进人形机器人双腿模组研发工作;四是新产品研发,公司完成首台四足机器人样机开发,技术链路逐步完善,为未来智能运载平台奠定技术基础。
在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客户定制业务,加速商业场景落地。
通过支持定制外壳商业化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款定制化外壳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与某智能制造企业合作研发旋转关节模组,目前已完成首款类摆线减速器样机的研发,另有4款同系列产品计划推进。
在人形机器人产线方面,公司旗下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并迅速启动了首条机器人本体量产中试线建设。
首期产线占地2000平方米,聚焦双足/轮式机器人,年产能规划1000台,主要采用高度柔性化设计与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模式。
今年6月,普智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举行“机器人通用产品制造认证”的启动仪式,普智机器人成为首个获得智元机器人启动通用产品认证的机器人生产企业。
同期,公司签署首笔约2,825万元人形机器人合同,该合同是公司首次获得较大批量人形机器人订单,标志着技术研发向商业落地的成功转化。
(四)多领域生态合作,打造合作共赢共同体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化生态合作伙伴关系,拓展合作领域。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多个领域拓展并深化与头部企业、研究院以及高校等机构生态合作。
2025年1月,公司同节卡机器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拓协作机器人在更多智能制造场景的应用。
2025年2月,公司子公司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浙江禾川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充分发挥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先发优势与knowhow沉淀,以及禾川机器人在硬件方面的优势,推动产品在小体积、低成本、耐用可靠的边界下实现精度提升。
2025年3月,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依托公司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品“贾维斯”进行具身智能领域横向课题的合作,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共建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2025年4月,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普智机器人,依托双方优势资源开展通用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共研、生产和销售。
同时开展智能机器人、特殊作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
同时成立的还有“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通过1:1场景搭建、AI大模型训练和软硬件适配等研发工作,对机器人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打造可落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2025年6月,公司和恩力动力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先进制造与固态电池核心技术上的优势资源,加速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五)强化研发,增加AI自动化领域投入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不断加强在研发领域投资力度,不断提升公司在自动化装备领域的技术水平,同时积极拥抱以AI为核心的智能制造领先技术,推动AI在自动化装备中的广泛应用。
在汽车装备领域,公司开发电子光学主动对焦技术,实现汽车摄像头自动涂胶检测、快速主动对焦(≤4秒)及实时工艺监控,突破精密装配壁垒。
在医疗装备自动化领域,公司不断推进高精度医疗凸轮装配技术,构建极端工况下高可靠性传动系统。
在机器人装备自动化领域,公司完成OBD第二代测量模块功能验证,实现快速切换工装及温度补偿,建立“测量-分析-补偿”自动化技术闭环。
在AI自动化领域,公司前瞻性开发集成“手眼协调”的具身智能体,通过端到端技术实现在复杂装配环境中的动作泛化。
同时,为加快具身智能体开发进程,公司与业内知名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外骨骼技术的远程控制数据采集软硬件平台,实现遥操映射等功能。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55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109项;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71项。
发行人前身均普有限成立于2017年1月10日,是由均胜集团与王剑峰共同出资成立。
均普有限初始注册资本为2,000.00万元,其中均胜集团认缴出资1,200.00万元,王剑峰认缴出资800.00万元。
2017年1月10日,均普有限取得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12MA283TNK3U”的《营业执照》。
2019年12月10日,均普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由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均普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变更以2019年9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以经天健会计师审计的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基础,按照1.38:1的比例折股为92,121.21万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大于股本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12月16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股份公司设立情况、选举第一届董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成员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议案。
2019年12月23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了上述变更,并换发《营业执照》。
2019年12月24日,天健会计师出具了“天健验〔2019〕6-77号”《验资报告》,对均普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认缴注册资本及其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7年3月1日,均胜集团与王剑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王剑峰将其持有的均普有限40%的股权转让给均胜集团,因本次转让前股东未实缴注册资本,此次转让对价为0.00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均胜集团持有均普有限100%的股权。
同日,均普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00万元增加至20,00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全部由均胜集团以货币方式认缴。
2017年3月20日,均普有限本次股权转让及增资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
2017年7月4日,宁波威远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威远验字〔2017〕2009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7年7月3日,均普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60,000.00万元。
2020年1月10日,天健会计师出具了“天健验〔2020〕6-25号”《实收资本复核报告》确认:截至2017年7月3日,均普有限实收资本80,000.00万元已全部到位。
2017年7月20日,均普有限本次增资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019年9月20日,均普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宁波浚瀛、海富长江、江苏疌泉共同出资50,000.00万元对公司增资,其中12,121.21万元计入公司注册资本,公司注册资本由80,000.00万元增至92,121.21万元,增资价格为4.125元/注册资本。
2019年10月17日,天健会计师出具“天健验〔2019〕6-54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9年9月26日,均普有限已收到宁波浚瀛、海富长江、江苏疌泉缴纳的增资款50,000.00万元,其中12,121.21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其余37,878.7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9月26日,均普有限就本次增资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报告期内,发行人于2017年6月完成PrehIMA及MacariusGmbH收购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