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新强联
  • 企业英文名: Luoyang Xinqianglian Slewing Bearing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肖争强,肖高强
  • 上市代码: 300850.SZ
  • 注册资本: 35874.510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7-13
  • 大股东: 肖争强
  • 持股比例: 18.51%
  • 董秘: 寇丛梅
  • 董秘电话: 0379-65190122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卫国、王亚杰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洛新园区京津路8号
  • 概念板块: 风电设备 河南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高送转 海工装备 风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2005-08-0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030077798968XM
  • 法定代表人: 肖争强
  • 董事长: 肖争强
  • 电话: 0379-62811096,0379-65190122
  • 传真: 0379-62811095
  • 企业官网: www.lyxqlbearing.com.cn
  • 企业邮箱: xql@lyxql.com.cn
  • 办公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洛新园区京津路8号
  • 邮编: 471800
  • 主营业务: 大型回转支承、锁紧盘和工业锻件及联轴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大型回转支承的设计、制造;精密轴承的设计、制造;盾构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中高频淬火,轴承滚子来料加工;锻件、铸件、法兰的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原辅材料、技术、设备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的除外)
  • 企业简介: 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强联)成立于2005年,坐落于九朝古都河南省洛阳洛新产业集聚区,是一家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7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简称“新强联”,股票代码“300850”)。新强联以大型回转支承产品和风力发电机偏航变桨轴承及主轴承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主,是服务于风力发电、海工装备、港口机械、盾构机设备等行业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是引领新强联发展的第一动力,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创新研发和设备的创新升级,持续提升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公司设有河南省回转支承轴承工程技术中心、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洛阳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大功率海上风电主轴轴承工程研究中心。公司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79项,公司自主研制与应用的2MW永磁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三排圆柱滚子主轴承以及盾构机系列刀盘主轴承于2012年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分别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和二等奖,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8年,公司被洛阳市评为知识产权强企,2019年获得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新强联生产大兆瓦直驱式风力发电机三排圆柱滚子主轴承,公司也是国内率先使用无软带淬火技术研发生产大兆瓦风机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的龙头企业,实现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公司是国内生产超大直径重载回转支承的重点企业,在特大型重载回转支承的研发和制造领域独树一帜,始终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产品得到了行业内专家和客户的一致认可;在盾构机设备领域,公司成功研制盾构机刀盘主轴承,一举打破了以往国内客户一直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鉴衡、BV等国内外权威机构认证。面向国内,走向世界,新强联始终紧跟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研发高端装备配套产品,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凭借卓越的技术、品质与服务,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大背景下,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着企业向国际化纵深进军!
  • 发展进程: 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设立于2005年8月3日,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其中,肖高强货币出资35万元,肖争强货币出资30万元,肖拾强货币出资30万元,强联重机货币出资5万元。2005年12月8日,河南汇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豫汇会验字[2005]第278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5年11月30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肖高强、肖争强、肖拾强、强联重机缴纳的注册资本100万元,全体股东均以货币出资。2005年8月3日,新强联有限取得新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103232000466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系由新强联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1月16日,新强联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以2011年9月30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3日,中兴财光华会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中兴财光华审会字[2011]第7156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1年9月30日,新强联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2,804,640.80元。2011年12月20日,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京信评报字[2011]第226号《资产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11年9月30日,新强联有限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280.46万元,评估价值为25,871.45万元,评估增值3,590.99万元,增值率为16.12%。2011年12月27日,公司创立大会做出决议,同意以新强联有限截至2011年9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222,804,640.80元为基础,折合为公司股份60,000,000股,折股溢价部分162,804,640.80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日,中兴财光华会计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中兴财光华审验字[2011]第7013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1年9月30日,公司各发起人以新强联有限截至2011年9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22,804,640.80元出资,其中人民币60,000,000元作为注册资本,其余162,804,640.80元作为资本公积。2012年1月16日,公司已就此次整体变更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换领了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1、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海工装备起重机回转支承、盾构机轴承及关键零部件、齿轮箱轴承、风电锁紧盘、风电高速联轴器,以及回转支承滚动体、回转支承保持架和工业锻件等。在产业链布局上,圣久锻件专注于大型异形环锻件的设计制造加工,海普森致力于高精滚动体和滚子的生产,为公司回转支承产品提供关键原材料及配套零部件,有力地延伸拓展公司产业链。豪智机械从事风电锁紧盘、风电高速联轴器的制造业务,其产品作为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与公司整体业务产品协同性极高。新圣新能源开展光伏发电业务,通过创新的“光伏+储能”融合模式,达成光伏节能降碳、余电存储的目标,并借助储能实现经济效益,切实践行公司的ESG绿色发展战略。新强联(上海)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凭借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人才资源,为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提供强大助力。新强联重工借助江苏张家港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专注生产用于海上大型风机及配套海工装备、大型盾构机的核心精密装备。2、主要产品及用途3、经营模式采购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采购模式,采取比价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公司与具有规模和实力的连铸圆坯、钢锭和锻件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生产采购方面,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的方式向供应商采购,采购价格依照市场价格双方协商确定;锻件的采购价格根据技术难易程度双方协商确定,对常规的原、辅材料的采购,坚持同样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的“三比”原则。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产品属于客户定制产品。根据行业特性以及主要客户群体较为稳定的特点,公司根据客户的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销售模式:采用直销模式,直接面向市场独立销售。回转支承产品的客户主要为风电整机制造商、盾构机制造商及其他专业装备制造商。公司销售订单主要通过客户招标和商务谈判的方式取得,销售价格根据中标或谈判结果确定。公司锻件产品的客户主要为其他轴承制造商,销售订单主要通过商务谈判方式取得,销售价格主要基于市场化交易原则,综合考量原材料采购成本、工艺复杂程度、产品需求、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并最终根据谈判结果确定。4、市场地位公司产品全面布局于风电轴承、盾构机主轴承、海工装备轴承以及工程机械轴承等多个关键领域。风电轴承产品种类丰富,囊括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齿轮箱轴承,以及风电机组的关键零部件,如风电锁紧盘、风电高速联轴器等。在大兆瓦三排圆柱滚子发电机主轴轴承、双列圆锥滚子主轴轴承、单列圆锥滚子主轴轴承、三排滚子独立变桨轴承等细分产品市场,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产品质量,市场地位稳居行业前列。海工装备领域,公司与行业内头部客户保持着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自主研制的全回转浮式起重机用整体式回转支承、风电安装船用剖分式回转支承等产品,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水准,成功打破国外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市场地位优势极为突出。盾构机轴承及其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中,公司持续深耕细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超大型盾构机主轴承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实现了多项重大突破。为中国出口海外的最大直径盾构机配套主驱动盘、密封装置等关键部件,与行业头部客户建立起稳固且深度的合作关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盾构领域关键技术迈向新高度。公司已成功完成从大型回转支承向高端精密轴承领域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高端制造设备,深入探索前沿加工工艺,具备充足且合理的产能规划,极大地提升了生产交付的灵活性与及时性。同时,公司精心构建回转支承产业链,形成了涵盖锻件、滚动体、保持架的完整产业链条,充分释放规模化生产优势。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产品体系丰富、产业链完备、产能优势显著的轴承制造企业,公司依托在产品、市场、成本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大幅增强市场竞争优势。5、业绩驱动因素(1)“海上风电”,国产替代空间有望持续加大2024年是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一年,海上风电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风电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端的优势,海上风电进入平价发展新阶段。2024年12月30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的通知》,规范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促进海上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陆上风电的主轴轴承,国产化率较高,但海上风电的主轴轴承,国产化替代的空间还需要大幅提升。在国内风电行业零部件厂商的技术迭代、成本优势,以及风电整机厂商提升运营效益和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意愿下,海上风电主轴轴承的国产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公司有望受益于海上风电主轴轴承的国产化进程加快,实现业绩的增长。(2)“风电场改造升级”与“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注入新动力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通知,鼓励运行超15年或单机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改造升级。据CWEA统计,截至2023年末,此类潜在技改风电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12GW),预计“十五五”末,运行超15年的1.5MW及以下机型潜在技改规模约9300万千瓦(93GW)。2024年3月,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在条件适宜县域农村,以村为单位就地建设就近风电项目,单村原则不超20兆瓦。我国行政村众多,此行动开拓了陆上风电新空间。风电场改造升级优化存量市场,乡村风电拓展新空间,双重因素推动风电市场持续增长,产业链企业受益,为公司业绩发展提供政策保障。(3)行业回归理性,“内卷”态势反转中国风电发展中的低价竞争受产业链关注。202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规范了最低投标价法适用范围。风电主机招标属特殊项目,部分整机商调整评标规则,如技术、价格评标权重等。2024年北京风能展上,12家风电整机商签订自律公约,禁止不合理低价销售。招投标价格趋稳,整机价格战减弱,市场信心恢复,整机商盈利改善。预计2025年风电装机量释放,将改变风机配套零部件供需,利于其价格回升。风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厂商将受益,对公司利润空间和盈利水平产生积极影响。(4)风机从“降本增效”到“提质增效”、风电轴承技术路线切换风机大型化推进中,过度大型化带来产品成熟度、供应链及运输、吊装成本等问题,发展趋势放缓。下游客户转向提升风机设计制造质量,保障机组平稳运行,实现发电效率最大化降本。独立变桨技术在发电性能、轮毂受力等方面优势明显,有望成主流变桨技术,推动独立变桨轴承市场渗透率提升。主轴轴承技术路线受风机大型化影响,随风机功率增大,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两点式支承优势凸显,该技术或成主流配置。公司推出独立变桨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并持续迭代,在风机大兆瓦及“提质增效”进程中,将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和出货量增加,促进业绩和利润增长。6、业绩变化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状况公司的业绩变化基本符合行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风电行业整体呈增长趋势,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阶段性低迷、客户技术路线调整等情况,公司在报告期内业绩存在波动。短期受价格下降、出货节奏等影响出现下滑,但长期来看,其积极研发适应大型化风机的产品,随着行业需求持续释放,有望从中受益,整体表现与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相契合。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