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及配套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有色金属铸造;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已通过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资质认定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资质认定。
企业专业从事镁合金、铝合金压铸件的开发设计和生产。
我们的服务内容涵盖从产品优化设计,模具制造,高压铸造,半固态铸造,CNC精加工,产品表面涂装和装配等。
公司致力于镁合金压铸件在车身结构件,内饰件等方面的轻量化的应用和推广,如车灯散热架、座椅扶手骨架、副仪表板骨架、转向器支架、车载显示屏背板等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镁合金压铸解决方案。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1、公司所处行业公司主要从事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和配套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
因此,压铸行业和汽车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均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公司产品主要采用有色金属压铸及机加工制造技术。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金属制品业(行业代码C33)中的有色金属铸造业(行业代码C3392)。
2、公司所处压铸行业发展情况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特种铸造技术,是指将熔融或半熔融的金属以高速压射入金属铸型内,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作为一种切削较少、接近无切削的凝固成型的金属热加工技术,压铸适应了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复杂化、精密化、轻量化、节能化、绿色化的要求,高效率的生产特点使压铸技术尤其适用于企业大批量生产零部件。
随着压铸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压铸产品以其壁薄、形状复杂、尺寸精细、表面光滑等特点受到众多制造企业的青睐。
目前,为汽车工业配套仍然是压铸行业的主要任务,我国压铸件年产量和汽车年产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因此压铸行业的发展与汽车销量息息相关。
3、公司所处汽车行业发展情况汽车行业是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汽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支柱产业,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
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多项促汽车消费、稳行业增长措施,进一步加速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受益于国家“双碳”战略,国产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关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三电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技术加快发展应用;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健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电驱动等配套能力有效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布局。
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系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国压铸模具重点骨干企业、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宁波市星级绿色工厂、北仑区人民政府质量奖、北仑科技引领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并于2024年5月荣获国际镁协年度优秀镁合金汽车铸件奖。
公司较早将战略发展方向定为镁合金压铸业务,且在该细分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件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90.44%,公司镁合金、铝合金制品应用于汽车(包括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园林机械工具等领域。
未来公司将坚定聚焦镁合金轻量化应用领域,积极融入镁合金高端产品加工产业的整体布局,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同时,紧抓汽车行业改革升级的历史契机,推动公司实现蓬勃发展。
(三)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公司主要从事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及配套压铸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现有主要压铸产品包括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汽车座椅零部件、汽车中控台零部件、汽车车灯零部件等汽车类压铸件及电动自行车功能件及结构件、园林机械零配件等非汽车类压铸件。
相较传统汽车而言,对部分零部件的轻量化、抗震及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镁合金类产品凭借其“质轻”、“电磁屏蔽性佳”、“散热消震性能好”等独特优势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尤为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镁合金精密压铸件收入占营业收入的68.00%,助力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是公司主要战略发展方向。
作为国内镁合金压铸领域的先行者,公司已经成功积累了一系列镁合金精密压铸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所需的核心技术,包括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技术,模具、夹具、检具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技术,压铸成型工艺技术以及精密加工工艺技术等。
公司凭借对产品结构、尺寸及功能需求的深刻理解,精准掌握并运用相关核心技术,在产品研发阶段即综合考量产品性能、工艺特性、生产质量控制以及成本效益,充分兼顾产品应用特性与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为客户提供涵盖产品设计优化、模具制造、压铸及精加工生产、表面处理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公司的研发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已获得国内外客户的认可,产品成功应用于宝马、奥迪、保时捷、智己、蔚来、长城、奇瑞、极氪、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车型。
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始终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继续聚焦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的开发工作,积极挖掘战略客户,寻求新的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多个项目的配套定点,涵盖了多合一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减速器壳体零部件、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以及镁合金转向管柱结构件等。
公司镁合金产品在汽车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不仅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公司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多台生产及检测设备,将实现产能、技术进一步提升。
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于镁合金、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电动化以及智能化方面的应用拓展,坚持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现有的产品在其他品牌汽车的推广、大中型零部件的转型升级等。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巩固并扩大在镁合金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包括镁合金熔化及保护控制技术、镁合金压铸模流道及温控技术、超真空压铸、精密工装夹具技术、镁合金表面防腐技术、高强度镁合金性能研发等,持续转化镁合金半固态低温注射成型技术方面的创新应用,巩固提升公司在镁合金深加工领域行业地位。
公司产品在整车上的应用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品牌公司具体产品及用途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57.11万元,同比增长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4.20万元,同比下降15.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3.97万元,同比下降17.38%。
从具体影响因素来看,营业额方面,因铝合金产品订单有所下降,而镁合金部分新品开发周期较长、量产爬坡需一定时间,导致本期产品营业额同比有所下降;成本费用方面,受固定资产转固及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本期固定资产折旧等生产成本及研发费用较同期均有所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镁合金产品市场开拓顺利,收入稳步增长,其中镁合金产品、铝合金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76%、21.67%,镁合金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41%。
报告期内,公司为新能源车配套的产品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3.28%,公司将继续稳步拓展创新镁合金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四)主要经营模式1、公司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并结合原材料、辅料等市场价格波动安排采购。
公司采购部负责采购原材料、辅料、设备等物资以及外协服务。
其中,原材料、五金配件等常规物料由于供应商资源充足,可以相对准确地保证交货期,通常于申购单通过审核后执行采购;成型刀、模架、定制类气缸等非标物料以及外协服务采购由于需要供应商与公司进行技术沟通,结合沟通情况以及产品需用时间综合考量物料交货期后提前执行采购。
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进行管理、评估和监控。
由采购部提出候选供应商名单,并召集品质部、研发部、模具部组成评审小组,针对潜在供应商的质保能力、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估计价格等方面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方可进入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名录。
一般情况下,公司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优先选取货源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发货及时的企业长期合作。
2、公司的生产模式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生产为主、提前备货为辅的生产模式。
在订单驱动生产模式下,市场部负责接收客户订单、根据订单评审意见与客户沟通、跟踪客户订单执行及发货情况。
生产中心负责根据交货期及公司现有产能情况对订单进行评审并制定生产计划。
另一方面,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公司部分客户订单存在少批量、多批次的特点,部分客户发货时间需求较为紧急,公司生产中心结合当月产能需求情况适时安排符合上述特征的产品提前生产备货,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资源。
公司存在少量外协加工,主要是模具材料热处理工序以及部分压铸产品的氧化、抛光、喷漆等表面处理工序。
模具材料热处理是将材料在固态下施以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提升压铸产品的耐腐蚀度或美观度,主要是基于客户特殊需求而对产品进行的处理。
公司因自身场地、设备及人员限制,基于投入产出最大化的原则将模具材料热处理以及压铸产品的氧化、抛光、喷漆等表面处理工序委托专业的外协厂商进行。
3、公司的销售模式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根据定制生产的特点,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市场推广、产品报价、技术交流、供应商审核等环节获取客户的订单。
市场推广环节,公司主要通过针对性营销、行业展会、客户口碑推广、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
由于镁合金的应用仍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的过渡阶段,因此通过针对性营销从供给角度推动镁合金对目前主要金属材料钢材、铝合金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替代应用是公司目前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
公司聘请海外行业资深销售顾问,在北美、欧洲等镁合金应用较为领先的国家或地区,向当地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推荐公司,并以此获取客户资源和项目机会。
产品报价环节,公司市场部负责确定客户的需求与期望,组织有关部门对产品需求进行评审,并负责与客户沟通。
通常情况下,市场部接收产品设计需求、预计年产量规模、发货方式等报价信息,协同研发部对客户的产品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初步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以此为基础由研发部、模具部、采购部分别核算产品生产成本、模具成本、外协采购成本(如有),市场部汇总上述信息后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制作报价单向客户报价。
技术交流阶段,公司相关各部门在充分理解产品需求的基础上与客户进行深度交流,拟定产品结构设计方案,优化生产工艺路线,降低客户采购成本,进而增加公司获取业务机会的概率。
供应商审核环节,公司通常需要通过客户对其企业管理水平、生产设备能力、质量控制水准等多方面的严格评审,达到允入标准后方能进入客户的供应商名录。
2003年7月14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关于香港独资宁波星源机械有限公司章程的批复》(宁开政项【2003】246号),批准香港天幸出资设立星源有限,注册资本210万美元。
2003年7月15日,星源有限取得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外甬字【2003】278号)。
2003年7月16日,星源有限取得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企独浙甬总字第007294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12月2日,星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以截至2017年7月31日经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143,535,290.71元按1:0.4180157的比例折为6,0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
同日,全体发起人共同签署了《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按照上述方案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18日,星源卓镁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通过了股份公司设立相关事宜。
同日,华普天健出具(会验字【2017】5551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已缴足。
2017年12月22日,公司领取了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06750382896C号《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邱卓雄。
2017年6月15日,经股东决定香港天幸将所持星源有限100%股权转让给源星雄,股权转让后,公司性质由外商投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
同日,香港天幸与源星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由源星雄承继补足出资的义务。
2017年6月23日,星源有限取得了宁波北仑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06750382896C,注册资本为48,848,941.44元。
2017年7月12日,星源有限完成了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并取得由宁波市北仑区商务局出具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甬外资北仑备201700057),载明企业类型变更为内资企业。
同日,华普天健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7】4894号)确认,截至2017年6月15日,公司变更登记的注册资本为48,848,941.44元,实收资本为人民币33,821,759.00元,系按历次出资时的汇率折算。
2017年7月13日,华普天健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7】4895号)确认,截至2017年7月6日,星源有限收到股东源星雄以货币方式补缴的出资额人民币15,027,182.44元,累计实缴出资额为人民币48,848,941.44元,注册资本全部实缴到位。
2017年7月20日,星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1,032,134.35元,增资部分全部由睿之越出资认购。
2017年7月25日,星源有限取得了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06750382896C,注册资本为51,032,134.35元。
2017年7月28日,华普天健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7】4896号)确认,截至2017年7月28日,星源有限收到睿之越以货币方式缴纳的出资额人民币9,387,731.00元,其中2,183,192.91元计入实收资本,其余7,204,538.09元计入资本公积,累计实缴出资额为人民币51,032,134.35元。
2017年7月26日,星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4,579,822.83元,本次增资部分由卓昌投资和博创同德出资认购,其中卓昌投资认缴1,364,495.57元,博创同德认缴2,183,192.91元。
2017年7月28日,星源有限取得了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206750382896C,注册资本为54,579,822.83元。
2017年7月29日,华普天健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7】4897号)确认,截至2017年7月28日,星源有限收到卓昌投资和博创同德以货币方式缴纳的出资额人民币26,000,000.00元,其中3,547,688.48元计入实收资本,其余22,452,311.52元计入资本公积,累计实缴出资额为人民币54,579,822.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