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充电及储能设备及物联网模组等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电能表、电能计量箱、公用事业抄表系统与管理终端、配网自动化设备、电力通信设备、低压电气设备、电子标签及电子标签阅读器、逆变电源、交直流电源、储能电源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嵌入式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发、销售与技术咨询服务;太阳能发电工程设计、施工;电能表检测与校准技术服务;节能技术推广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仪表配件、塑料制品、电器配件制造;变压器、高低压柜、配电开关控制设备批发、零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承装(修、试)电力设施。
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迦南智能;股票代码:300880)创立于1999年,是行业知名的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体系服务商,我们致力于将领先的能源计量应用技术服务于电网建设和运营。
目前,迦南业务遍及国内和亚非拉洲,服务国内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上千家电网运营客户。
迦南是电网运营优质长期的合作伙伴,在电能计量、智能终端、数据网络和能源管理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用心服务,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是迦南唯一的使命!迦南荣获国家高新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与企业研发中心称号,建成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是国际DLMS协会、STS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会员,拥有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迦南核心技术及产品应用重点服务于智能电网建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用建筑远传抄表系统”标准的制定,参与国家电网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四表合一”采集系统建设,承担的“单相(远程/本地)费控智能表产业化项目”被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评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迦南时刻铭记质量是生存的基本,是客户选择的根本,精准剖析客户端要求和期望,及时传递到整个价值链,通过最佳性能设计、优质供应商选用、精密智能制造等环节共同合力,全心构建质量第一关。
迦南坚持沟通零距离、服务无止境,在国内二十多个省设立服务中心,在全世界多个国家设立代表处、代理机构,专注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聚焦,全面服务客户,让客户持续体验到迦南致力于每个客户的用心服务。
未来,万物相连,智能智造,迦南战略定位于“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推动升级转型,持续创新基于客户需求,潜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勾画打造集无人化、可视化、数字化、网络化一体的智能化平台,矢志成为一家客户信赖、持续发展的公众型企业。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主要从事智慧计量及系统、计量箱及配件、新能源设备及系统集成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之“电工仪器仪表制造业”(行业代码:C4012);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行业代码:C40)。
近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以支持电力行业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这是自2014年6月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再次对能源电力发展作出的系统性阐述,明确了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础地位。
2021年7月,国家电网发布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提出要加强电网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互联网发展水平。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发改能源〔2022〕210号)。
规划提出,要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
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等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坚持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基本原则,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提出在2024—2027年重点开展9项专项行动,包括“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行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需求侧协同能力提升行动”。
2025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面向“新能源、仪器仪表”等10大重点产业领域,围绕重大计量需求梳理形成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行业地位主要由三大因素决定: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技术创新的持续性以及管理体系的先进性。
当前,随着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加速、能源数字化转型深化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智能电表、充电及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公司始终秉持“技术引领、质量为本、责任为先”的发展理念,以构建系统完备、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智能设备制造体系为目标,通过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创新能力、优化管理机制,致力于为电网企业及计量服务对象提供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此,公司建成省级研发创新平台矩阵:包括浙江省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及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系统。
同时,公司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建设,在智能电表领域,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了56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充电储能领域,公司参与了1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主持编写了“NB/T11648-2024共用直流母线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通用要求”。
公司通过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国际互认实验室认证(ISO/IEC17025),具备了全球100余个经济体互认的国际检测能力。
此外,公司还获颁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证书及CMMI3级(软件能力成熟度)数字化管理权威认证。
公司成功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宁波市工业重大专项等多项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项中国发明协会“创业成果二等奖”及多项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智能工厂”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等智能制造标杆资质。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及多样化产品,广泛服务于智能电网和充电设施建设,奠定了在能源行业中的优质供应商地位。
(三)公司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慧计量及系统、计量箱及配件、新能源设备及系统集成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致力打造全球低碳、零碳和负碳的能源技术创新中心,矢志成为一家客户信赖、持续发展、面向全球的公众型科技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
公司主要研发、生产、销售:(1)智慧计量及系统:包括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物联网模组、采集系统与计费系统软件及运维服务等。
智能电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支持双向及阶梯计量、负荷控制、智能防窃电、实时监测与信息交互等功能。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专变终端、能源控制器等,同时具备上行与下行通信,可实现电能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双向传输及控制命令转发/执行功能。
物联网模组包括通信单元、传感器组件等,多以电能表和采集终端上的可插板模组形式存在,应用于物联网终端的通信与数据采集。
采集系统与计费系统软件是通过与智能电表和采集终端通信获取数据并进行计量计费、收费管理、统计分析及远程控制等软件系统。
(2)计量箱及配件:包括计量箱(高/中/低压)、表壳和终端壳体以及依附在其内部的配件(如接线端子、开关、锁具等)。
(3)新能源设备及系统集成:包括充电设备、储能设备及系统集成。
充电设备主要包括直流超、快充设备,涵盖一体式和群充群控式全系列产品,满足电动汽车各类场景快速充电的需求。
储能设备采用电化学储能技术,主要为用户侧储能系统,适用于商业、工业及超、快充充电站等场合。
系统集成主要指“光储充配”一体化微电网的软硬件设备集成,包括光伏、储能、充电桩、配电变压器、软件系统以及电缆与开关等配件。
(四)公司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较稳定的业务模式,并在目前模式下不断拓展客户需求,开展采购、生产、销售和研发工作。
随着电力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司旨在立足于能源电力行业,围绕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着力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应用。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946,138.24元,同比下降26.79%,主要系本期客户订单交付计划调整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5,775,320.89元,同比下降44.48%,主要系交付的产品结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发展战略目标,提高运营效率,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在不断夯实国内市场的同时,统筹布局海外市场和新能源业务。
(1)海外市场一是设立外贸公司。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战略布局,促进经营发展,扩大公司海外市场规模,2025年6月公司与相关合作方在浙江省杭州市共同设立合资外贸公司迦能国际。
此举将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有利于各方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与利益共享,推动公司智慧计量及系统、新能源设备及系统集成海外业务快速发展。
二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展会,紧密跟踪国际标准与新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研发符合海外技术规范及应用需求的智慧计量及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三是发展海外合作建厂。
公司将着力发展海外合作建厂模式,以此强化本地化服务能力,确保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扩大区域客户覆盖范围,并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2)新能源业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于7月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5)632号),通过引入大功率充电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痛点,提升用户的充电效率。
公司持续开发满足客户的新产品并开拓光储充微电网业务。
目前充电桩已中标国家电网下属子公司、地方交投等央企和国企的7个标段。
通过进一步市场布局,打开了国央企区域范围内项目合作和销售,完成了重卡专用、物流专用、城市公共和高速服务区等各类充电站布局,面向不同充电客户需求提供充电服务。
1999年1月3日,章国耀、周申权、周森炎、胡如祥、陈定贤、潘智道六名自然人召开首次股东会,一致同意出资设立慈溪市迦南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其中章国耀以机器设备出资22.50万元,周申权以货币出资10.00万元,周森炎以货币出资5.00万元,胡如祥以货币出资5.00万元,潘智道以货币出资5.00万元,陈定贤以货币出资2.50万元。
1999年1月20日,慈溪审计事务所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慈审验评[1999]2号),对章国耀用于出资的一台注塑机进行了评估,评估值为24.80万元。
同日,慈溪审计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慈审事验[1999]10号),截至1999年1月20日,迦南有限已收到股东的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货币出资27.5万元,实物出资22.5万元。
1999年1月29日,迦南有限取得了慈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10月28日,中汇出具《审计报告》(中汇会审[2016]4469号),确认截至2016年8月31日,迦南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79,263,991.35元。
2016年10月31日,中铭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中铭评报字[2016]第3060号),截至2016年8月31日,迦南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11,002.53万元。
2016年11月1日,迦南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决议以截至2016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79,263,991.35元,按照1.58528:1折股50,000,000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总股本50,000,000股,各发起人按照有限公司的原出资比例持有股份公司相应数额的股份,剩余净资产29,263,991.35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6年11月6日,中汇出具《验资报告》(中汇会验[2016]4741号),经审验,截至2016年11月6日止,迦南智能已收到全体股东拥有的迦南有限截至2016年8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79,263,991.35元,根据折股方案,将收到的净资产按1.58528:1的折股比例折合股份5,0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总计股本人民币伍仟万元,超过折股部分的净资产29,263,991.35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6年11月6日,迦南有限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审议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筹办情况报告的议案》等事项。
2016年11月18日,迦南智能取得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17年6月4日,迦南智能召开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公司迦南智能以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67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至10,002万股。
2017年6月5日,中汇出具《验资报告》(中汇会验[2017]4928号),经审验,截至2017年6月4日,公司已将资本公积4,002万元转增股本,公司的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变更为10,002万元。
2017年6月5日,迦南智能取得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82713327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