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格林达
  • 企业英文名: Hangzhou Greenda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胡永强,陈浙,蔡江瑞,徐华,蒋慧儿,黄招有,俞国祥
  • 上市代码: 603931.SH
  • 注册资本: 19955.83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8-19
  • 大股东: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2.55%
  • 董秘: 章琪
  • 董秘电话: 0571-86630720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朱泽民、周威宁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萧山区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红十五路9936号
  • 概念板块: 电子化学品 浙江板块 沪股通 机构重仓 光刻机(胶) 半导体概念 国产芯片 OLED 太阳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1-10-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1007324192613
  • 法定代表人: 方伟华
  • 董事长: 蒋慧儿
  • 电话: 0571-86630720
  • 传真: 0571-82202386
  • 企业官网: www.greendachem.com
  • 企业邮箱: ir@greendachem.com
  • 办公地址: 萧山区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红十五路9936号
  • 邮编: 311228
  • 主营业务: 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有毒化学品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原名杭州格林达化学有限公司,国家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以下简称格林达),公司隶属于杭州电化集团(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定制湿电子化学品及其配套服务与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客户涵盖平板显示、光伏面板、芯片制作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正胶显影液、负胶显影液、各种蚀刻液、剥离液、稀释/清洗液等。
  • 发展进程: 格林达的前身为杭州格林达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17日,由电化集团、姚浩川共同以货币出资设立,设立时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其中电化集团出资70.00万元,姚浩川出资30.00万元。2001年10月12日,浙江东方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浙东会验【2001】字第166号的《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予以验证。2001年10月17日,格林达有限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成注册手续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301081160092)。 2017年2月7日,格林达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聘请致同会计师为整体变更的审计机构,聘请中企华评估师为整体变更的评估机构。审计、评估的基准日为2017年2月28日。2017年8月3日,致同会计师出具致同审字【2017】第110ZA6380号《审计报告》,截至2017年2月28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24,127.12万元(其中包含专项储备1,426.70万元);2017年8月3日,中企华评估师出具中企华评报字【2017】第3768号)《评估报告》,确认格林达有限在评估基准日2017年2月28日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6,029.98万元。2017年8月3日,格林达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同日,原格林达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约定各发起人以截至2017年2月28日经审计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中的22,700.41万元折合股本6,818.00万股,余额15,882.41万元计入资本公积,专项储备1,426.70万元仍计入专项储备。2017年8月18日,公司全体发起人召开了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章程》及相关治理制度,选举产生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及公司第一届监事会监事。2017年8月24日,格林达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成本次变更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1007324192613)。
  • 商业规划: 2024年半导体显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市场呈现剧烈波动特征,下游行业正处于逐步修复阶段。受下游厂商控产稳价策略影响,企业营收呈现阶段性波动,叠加市场深度调整及新厂逐步投用等因素,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市场格局加速分化的态势下,行业平均毛利率下行既催生了新型显示产品的市场机遇,也吸引了潜在竞争者的加速涌入。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新型显示行业产能平均稼动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从全球产业格局演变来看,LCD面板产能正加速向中国大陆聚集,我国已形成覆盖全尺寸、多品类的显示面板产业集群,持续巩固全球产能与产量双冠地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韩国厂商加速退出LCD制造领域,转而聚焦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突破。中长期来看,随着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和供给结构的深度优化,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延展、性能指标跃升与创新应用迸发已形成协同效应,为下游产业升级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并在一定程度上正面影响下游行业需求,行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作为显示面板产业链的重要配套企业,国内外面板厂商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企业经营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产业链协同效应持续增强为企业构建了稳定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技术演进带来的配套需求升级,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了战略机遇。这种产业生态的优化升级,既保障了当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更为把握未来市场机遇提供了重要支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604.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24.9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551.6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05%。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稳固显影液核心优势布局新品蓄势未来发展公司在稳固TMAH显影液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加速推进新产品市场拓展,着力构建多元产品矩阵。公司以剥离液等新产品为重点,精准把握下游客户产能调整契机,全力推进新产品立项。在西南地区体系客户中开展产线测试和导入工作,为品牌客户量供夯实基础。同时,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挖掘新客户需求,强化定制化服务能力,满足客户生产工艺的更新迭代需求。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显影液产品在西南体系客户中已实现单厂转产测试成功并完成合同签订和量供切换,同时继续推进其他单厂的转产测试进程;剥离液产品继成功导入维信诺集团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后,已初步进入惠科集团华南区域供应商体系;半导体用显影液和稀释液已在半导体功率器件企业形成稳定量供,并在国内外下游半导体客户端持续开拓市场。通过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与客户粘性,公司正形成"核心产品+战略新品"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二)以创新驱动发展助力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生态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战略,紧密围绕国家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持续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工作。公司聚焦湿电子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和本土化替代关键环节,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在国家级项目中,公司承接的工信部“集成电路制造产线零部件、材料和关键设备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验证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正与国内芯片龙头企业协同推进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图形化显影液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验证工作,并按照整体计划稳步推进验收工作。同时,公司在电解纯化工艺技术、杂质控制和净化包装等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评估、验证、品质管控和生产管控体系,公司致力于早日实现中高端集成电路产线的产业化规模应用目标。这不仅将形成安全可靠稳定的供应能力,还将增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在省级项目中,“浙江省‘领雁’攻关项目-先进半导体材料中光刻胶配套高纯显影液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和“浙江省‘急用先行’项目”均已完成技术开发验证和产业化应用测试。根据项目计划安排顺利组织并完成成果验收工作。相关产品已成功量供导入半导体功率器件领域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拓宽了在该领域的应用范围。(三)加快实施数智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数智化转型,在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全链条提升智能化水平。基于前期建设成果,重点推进WMS系统二期工程、WMS系统和ERP系统模块内容集成及实验室信息化(LIMS)系统建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跨系统协同。通过优化流程控制与强化数字赋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助力安全生产高效运行。在此基础上,将智能化体系延伸覆盖至子公司,强化内部协同,优化流程控制,实现提质增效与安全水平双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