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涵盖内装装饰工程、建筑幕墙工程、智能化工程、古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设计业务等领域,还能提供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服务。
经营范围: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钢结构工程、消防工程、机电工程、水暖工程、智能化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园林工程、古建筑工程、展览展陈工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工程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境外建筑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幕墙工程和境内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的勘测、设计、咨询和施工,出口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及安装;建筑幕墙、铝制品、金属门窗、建筑装饰材料、五金制品、木制品、软装配饰、艺术装饰品、雕塑、家具及包装材料的生产与销售;承办展览展示;计算机系统集成。(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目前拥有四大业务板块:德才装饰、中建联合、中房设计、德才高科,铸就了集工程建设、装饰装修、规划设计、新材料研发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现居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第2名,全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第3名,全国建筑幕墙行业第4名,全国建筑装饰金属门窗行业第1名,连续18年位列山东首位。
2021年7月6日,德才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5287),成为山东省首家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在扎根青岛的同时,德才股份积极开展全国布局并开拓国际市场,现已建成青岛中心、北京中心、华东中心、华南中心、西南、伦敦中心6大中心,业务涵盖全国7大区域。
德才股份坚持以“创造绿色、智慧、美好的人居环境”为使命,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建筑产业链精品企业”为愿景,以“诚信依德,质量藉才”为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深耕“新基建、新城建”领域,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山东省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青岛市民营企业百强第30名、吸纳就业企业10强等众多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加速实现传统建造向绿色智慧建造的转型升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为战略定位,聚焦“用全产业链布局服务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引领,深耕“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37.3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29.54%,主要系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整体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务规模缩减。
面对行业压力,公司多措并举筑牢经营基础: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优化客户结构,重点布局省外市场及新兴领域,组建国际化团队开拓海外市场;在管理方面,公司重构付款模式,聚焦进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从源头提高项目效益,夯实“三大体系”建设成果,实现了强质提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1亿元,较上年同期显著改善,财务韧性不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耕一线城市,加强与头部企业、优质客户的战略合作,成功收获一系列优质客户订单,同时海外公司设立事项也在稳步推进中,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稳经营、控风险、强效能”为主线,聚焦“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深化战略客户合作,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发力布局海外市场,并通过精细化管理等多维举措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稳步推进,持续发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持续深耕“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领域,充分发挥全建筑产业链的协同优势,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巩固长期发展的基础。
在国家加速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公司积极调整业务布局,弱化房地产业务,重点发力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相关业务规模保持稳健水平,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不断拓展“城市更新”和“城市配套”两大业务板块。
“城市更新”项目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市配套”项目则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地下综合管廊、生态设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如“平急两用”、科教文卫等领域)。
上半年,公司新签“城市更新”类项目金额约7.03亿元,新签“城市配套”类项目金额约11.37亿元,两类项目占上半年新签项目总金额的76.79%。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为13.95万亿元,同比下降6.47%,行业整体承压,传统建筑企业面临订单下滑、回款困难等挑战。
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优化订单结构,聚焦“城市更新”“城市配套”等核心业务,在订单筛选方面聚焦进度款条件较好项目,上半年新签订单金额为23.96亿元,同比下降4.08%,彰显了公司的经营优化成效与抗风险能力。
1、“城市更新”类项目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多年的深厚积累和广泛布局,进一步巩固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公司参与的项目基数庞大,涵盖了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等多个维度,形成了稳健的基本盘。
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设计创新驱动能力以及先进的技术实力,公司成功开拓一系列具有显著优势的项目类型,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众多标杆案例。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公司凭借全建筑产业链资质和EPC模式,积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实施了包括济南市市中区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多个项目,通过适老化与适儿化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等措施,显著提升社区居住品质。
在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领域,公司利用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和BIM技术,实现“修旧如故”,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
青岛市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充分彰显公司在该领域的卓越实力。
针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推动片区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功能升级。
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和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区域产业活力,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济南市市中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六里山片区工程施工项目、威海老港区城市更新装修项目、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胶州市等多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及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类项目,以高品质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赢得广泛认可,进一步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在稳步推进传统城市更新业务的同时,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指导方针,深度参与国家“三大工程”建设,在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持续深耕,拓展未来增长空间。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资质、设计和技术等优势,以及过往大量项目经验,形成完善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模式,助力改善民生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公司坚持高标准设计与施工,秉持“质量至上”理念,运用先进绿色建筑技术,聚焦建设集安全、舒适、环保与智能化于一体的“好房子”,树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典范。
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品质与功能持续提升,为居民提供优质居住环境,充分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为民生事业和城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中韩街道中韩社区村庄改造安置区建设项目、张村河张家下庄社区、董家下庄社区安置区周边道路管线工程、上海朱家角人才公寓精装修项目等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2、“城市配套”类项目公司持续拓展“城市配套”领域业务,重点涵盖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三大板块,稳固业务发展根基。
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司积极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凭借全建筑产业链优势及创新设计能力,聚焦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水环境治理及生态基础设施等方向。
报告期内,参与建设了青岛国际文化智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二期工程、胶州市胶州路(朱诸路至海尔大道)改建工程设计施工等项目,相关工程的实施显著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关键支撑。
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公司通过智能建造能力深度赋能项目施工,着力开拓城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项目,高效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了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等重点工程。
其中,青岛地铁红岛线网运营控制中心工程凭借BIM技术的深度应用与智能化系统集成,成功入选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成为该领域的标杆示范,有力印证了公司在智慧城轨建设方面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标准化基础。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领域,公司紧抓“三大工程”政策机遇,发挥设计施工全链条优势,聚焦“平急两用”、智慧化民生工程。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参与建设了深圳理工大学建设工程项目、青岛市博物馆扩建工程、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项目、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扩建工程项目、青钢片区九年制学校建设工程等省市级项目。
(二)巩固战略合作,深耕一线城市,布局海外市场,发力新兴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配套”类项目,把握政策红利,巩固核心增长极。
在营销布局上,公司积极开拓新增长点,通过头部企业合作、一线城市深耕、海外市场拓展和新兴行业突破等多维度布局,推动业务向稳健化、多元化、国际化和创新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深化战略客户合作方面,公司持续巩固与青岛地铁、济南轨道交通等战略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拓展区域头部企业,如成都万华、深圳前海投资控股、招商房地产集团等。
这些合作不仅为公司夯实稳定的业务量,更通过标杆项目的示范效应,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积极拓展一线城市市场,坚定贯彻“立足青岛,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
以青岛为核心,公司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圈的营销体系,重点打造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营销中心,形成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地区的全面覆盖,并以此辐射周边区域,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深圳市场作为省外拓展的关键阵地,公司配备强大的市场营销团队,并在管理和资金支撑等方面加强资源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一系列优质项目,如深圳自然博物馆项目装修装饰工程、宝安区中医院扩建二期精装修、前海交易广场南区T4公寓装修工程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将为公司贡献显著的业务收入,还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一线城市的市场地位,形成可复制的成熟模式,为其他区域的拓展提供宝贵经验。
此外,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稳步推进,公司组建了国际事业部,依托伦敦DCHD设计院的海外资源,重点拓展中东、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力战略新兴领域项目,如智能建造、低空经济等赛道。
在智能建造领域,公司通过BIM技术和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提升了项目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积极探索低空起降设施建设等项目,抢占新基建先机。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房设计具有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作为华北地区知名的建筑设计服务商,于2023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并自2024年5月20日起调入创新层。
作为德才股份设计驱动型营销模式的核心引擎及全建筑产业链布局的技术与市场支点,公司依托其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领域的经验与优势,持续优化业务策略:深耕城市更新、低碳建筑、康养文旅等垂直领域;积极推进国际化,通过与中国电建沙特绿洲设计院达成战略合作,寻求海外市场突破。
当前,城市更新已进入存量时代,存量更新和品质提升亟需全方位技术支持,公司将持续发挥中房设计优势,把握“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类项目机遇,并推动其作为创新层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三)绿色智慧转型深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年上半年,建筑行业绿色低碳政策持续深化,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围绕“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的战略定位,以技术创新驱动“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业务升级。
通过智慧化与绿色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业务全周期管理效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以智能建造为抓手,推动建筑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在智慧化转型方面,公司以智能建造为抓手,大力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通过应用先进的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建筑施工设计的智能化升级,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和进度计划优化,提前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春风仁里项目中,公司采用BIM全过程模拟技术,精准测算地源热泵管网与智能化机电系统、室内吊顶结构关系,确保温湿度控制与机电安装、装修视觉高度融合。
此外,公司还通过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部署传感器,实现对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德才高科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深化应用实践,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物联网设备监控、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MES制造执行系统优化、自动排产等技术,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系统确保了更高的工艺一致性和精确度,提升了产品良品率和稳定性。
实时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实现了更精准的物料管理、设备维护预警、能耗监控和生产调度,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智能系统灵活性也增强了公司对定制化、小批量订单的响应能力。
在管理效能提升方面,公司坚定不移推进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
流程管理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与可视化,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审批与风控,建立流程优化机制,持续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财务共享中心通过共享系统夯实流程数据和报表数据,实现业务活动与财务流程的深度融合,为公司治理与日常经营提供有力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从传统模式向业务伙伴模式转型,启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人力资源精益管理平台,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均效能,更好地赋能业务一线。
公司打造了完全自研的全建筑产业链综合管理平台——精益建造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精益营销、精益交付、精益供应链和精益资金管理等核心功能,实现了从客户需求分析到项目交付再到资金管控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数字驾驶舱平台集成核心业务指标,实现运营数据实时监控、风险智能预警与决策支持,强化企业风险防控与资源优化能力。
2、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系统门窗业务拓展新局2025年上半年,随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政策的深入推进,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聚焦绿色建造,在智能系统门窗领域持续发力。
技术方面,德才高科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产品研发。
通过智能制造赋能和核心工艺升级,全方位提升门窗产品的保温隔热、隔音降噪及气密水密等性能。
设备方面,公司引进德国、意大利等国际领先生产设备和技术,并自主研发全自动“工业4.0”门窗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系统门窗全流程智能制造。
产品方面,德才高科依托智能制造生产线,打造了覆盖B端和C端的4大系列16款系统门窗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层级市场需求。
营销方面,德才高科构建了B端与C端双轮驱动、国内与海外深度融合的立体化营销新格局。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布局“德才星光”品牌战略。
在国内B端市场,公司持续深化与华润、保利、金茂、海信等区域头部企业客户的战略合作。
在国内C端市场,公司推进营销网络建设,通过渠道下沉策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在山东、上海、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开拓经销商渠道,有力推动了“德才星光”家装门窗品牌的推广。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凭借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的优势,已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未来公司将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及欧美市场。
为此,公司正加快完善国际业务团队建设、产品出口、安装服务、系统输出等业务模式,为后续形成稳定的海外收入奠定基础。
在绿色化技术应用方面,2025年上半年德才高科实现了核心生产环节的绿色化升级。
通过大规模部署光伏发电系统,覆盖工厂屋顶及建设光伏车棚,构建了厂区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网络,公司成功实现工厂白天生产用电100%由光伏绿电供应,显著减少了对传统电网化石能源的依赖。
这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还有效对冲了工商业电价波动,降低了长期运营的能源成本。
(四)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要求,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全体股东利益,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2025年1月,公司积极响应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开展新一轮股份回购计划,回购金额预计达3,500万元-7,000万元,以实际行动响应新“国九条”政策,维护全体股东利益。
报告期内,公司多次实施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3,244.06万元,推动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相匹配,增强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和投资信心。
此外,公司实施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员工凝聚力,提升公司竞争力,从而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升投资者回报。
发行人前身德才有限由叶德才、王纯仕和刘凤英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其中叶德才以自有资金现金出资1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00%;王纯仕以现金出资4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00%;刘凤英以现金出资4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00%。
注册资本金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1999年8月19日,胶州市审计事务所出具“胶审师验字(1999)133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1999年8月19日止,德才有限已收到叶德才、刘凤英、王纯仕三人投入资金200.00万元,与上述投入资本相关的资产总额为200.00万元,其中投入货币资金200.00万元。
1999年8月26日,德才有限取得胶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70281280081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公司的资信程度、增强公司实力,2001年9月22日,德才有限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同意将德才有限注册资本由200.00万元增加至600.00万元。
本次新增注册资本400.00万元,其中叶德才增资240.00万元,刘凤英增资80.00万元,王纯仕增资80.00万元,增资价格1元/股,增资款来源于自有资金。
2011年11月20日,德才有限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同意股东进行股权转让。
股东刘风英、王纯仕分别将其持有的德才有限3.92%的股权转让给叶德才,股东叶德才分别将其持有的德才有限11.11%的公司股权和5.56%的公司股权转让给德才君和投资、叶得森;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公司的资信程度、增加行业资质、增强公司实力,2012年5月21日,德才有限召开股东会并形成决议,同意将德才有限注册资本由3,060.00万元增加至4,080.00万元。
因看好德才有限的发展前景,本次新增注册资本1,020.00万元全部由新增股东增资,其中红塔创新投资增资326.40万元,金石投资增资199.92万元,南海成长投资增资326.40万元,天津艾博投资增资167.28万元,增资价格为12.25元/股,增资价格系以德才有限净利润(未考虑资产减值损失)为基础按照10倍市盈率估值计算,增资款来源于自有资金。
2013年2月28日,德才有限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28,171,954.81元,扣除现金分红17,000,000.00元后的余额211,171,954.81元作为出资,按1:0.2841的比例折成股份公司的股份60,000,000.00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折股后超出注册资本部分的账面净资产人民币151,171,954.81元计入德才装饰的资本公积。
2015年12月23日,德才装饰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形成决议,同意股东进行股权转让。
股东南海成长投资将其持有德才装饰8.00%的股权(计4,000.00万元)转让给叶德才;股东叶德才分别将其持有德才装饰20.00%的股权(计10,000.00万元)和3.00%的股权(计1,500.00万元)转让给城高世纪投资和陆晓红;股东天津艾博投资将其持有德才装饰4.10%的股权(计2,050.00万元)转让给红塔创新投资。
2017年4月1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关于协议转让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批复》(青国资委[2017]20号):原则同意青岛城投集团和青岛地铁集团董事会意见,青岛城高世纪基金投资管理中心持有的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5.00%的股权协议转让给青岛地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11月3日,更名为青岛地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为规范青岛中建联合的股权问题以及解决公司与青岛中建联合存在的同业竞争,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业务链,增强公司业务和经营资产的完整性,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公司于2015年12月收购了青岛中建联合100.00%的股权。
青岛中建联合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为了满足申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申请条件,同时发行人完善业务布局,打造以装饰为主的建筑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青岛中建联合收购青岛中房设计院70.00%股权。
2015年,青岛中建联合与FSM国际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500.00万美元在圣卢西亚设立LIVITY(圣卢西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其中青岛中建联合持股70.00%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