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林海 - 688069.SH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7-2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Wuxi Delinh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9-12-10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德林海
股票代码
688069.SH
上市日期
2020-07-22
大股东
胡明明
持股比例
39.89 %
董秘
刘彦萍
董秘电话
0510-85510697
所在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肖文涛;李亚东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211697939236T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9-12-10
法定代表人
胡明明
董事长
胡明明
企业电话
0510-85505177,0510-85510697
企业传真
0510-85505177
邮编
214000
企业邮箱
wxdlh@wxdl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康乐路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以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相关的调查诊断、核心技术研发并提供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一揽子解决方案、成套化先进整装集成技术装备及安装调试、专业化运行维护及资源化利用业务

经营范围:蓝藻治理技术系统集成;蓝藻治理成套设备、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水污染治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各类工程建设活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建筑劳务分包;施工专业作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水土流失防治服务;对外承包工程;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水资源专用机械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环保咨询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市政设施管理;工程管理服务;草及相关制品制造;污泥处理装备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环境应急治理服务;环境应急检测仪器仪表制造;环境应急检测仪器仪表销售;生态环境材料销售;生态环境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制造;环境应急技术装备制造;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环境应急技术装备销售;环境保护监测;生态环境材料制造;生态环境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销售;水质污染物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制造;基础地质勘查;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生态资源监测;水资源管理;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大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数字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网络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租赁;智能控制系统集成;AI算法研发;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与咨询、软硬件产品销售;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的综合服务商、蓝藻治理的头部企业、整湖治理的先行者。

作为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综合服务商,德林海为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不仅提供成套设备与安装调试,还提供设备的运营服务。

同时,德林海还以信息化手段、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支撑为载体,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以此实现湖泊智慧化监管、流域内湖泊数据实时监测、预警,进而成为信息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提供商。

作为蓝藻治理的头部企业,德林海在蓝藻治理行业深耕多年,提出并形成了国内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完整的应急处置与防控结合的蓝藻治理技术路线。

2007年,德林海在国内水华严重的湖库率先提出“打捞上岸、藻水分离”灾害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并首次提出藻水分离站的概念,将自主研发的蓝藻治理技术装备成功应用于太湖地区的第一座藻水分离站;2016年,德林海又提出“加压灭活、原位控藻”的蓝藻水华预防、控制技术路线,研发出蓝藻加压控藻船、水动力控(灭)藻器、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等蓝藻水华防控技术装备并向市场推广,先后编制两个企业标准,参与编制两个地方标准和一个团体标准。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革新与装备迭代,德林海开发出了成套技术装备并成功应用,为客户提供蓝藻治理整装集成技术装备和蓝藻治理运行维护服务,对保障湖库人口饮用水安全、生态多样性发挥重要功能,系国内蓝藻藻情较为严重、治理任务较为迫切大型湖库蓝藻治理的主力军、排头兵,先后被多地政府部门授予“治藻尖兵”称号,获得多项权威认证,并以国际领先的藻水分离关键技术获得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作为国内整湖治理的先行者,德林海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对公司整湖治理体系进行梳理和完善,构建了以湖泊生态医院诊疗为模型的整湖治理的业务模式,以环境绩效为付费依据的整湖治理的商务模式(整湖治理+见效付费),以整湖治理创造的生态价值为资源的开发模式(EOD)的整湖治理体系。

目前,整湖治理模式在星云湖的应用已有显著成效,星云湖水质的明显改善为整湖治理模式在其他湖泊的商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林海现已建立形成岸上、水下多方位、立体化、规模化湖库蓝藻治理基本设施平台,全面提高蓝藻治理综合服务能力,逐步打通蓝藻治理、藻泥资源化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河湖健康管理功能,持续完善整湖治理体系,全方位提升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综合服务商能级。

商业规划

深耕主业迎风口,拥抱产业引未来。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科技创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核心理念,深度探索资源化闭环,推出“两山”产业,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创新模式,致力于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

公司所处的美丽河湖行业迎来风口期,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主营业务经营情况稳中向好,湖泊生态医院品牌溢价日益明显,在手订单充足,年初至本公告披露日,新增在手订单约4.02亿元,同比增加39.24%,累计在手订单约为5.27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如下:(一)主要生产经营数据及分析2025年半年度,由于部分大额订单(如通海县杞麓湖项目7,082.52万元、骆马湖工程4,250.03万元)尚未验收,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较之上年同期下降;但公司在手订单迎来快速转化期,年初至本报告披露日新增订单4.02亿元,累计在手订单达5.27亿元为全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二)业务开展情况1、公司经营韧性持续释放,在手订单迎来快速转化期受益于美丽河湖行动的强政策驱动,为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蓝藻治理、精准清淤、智慧监测平台、资源化利用)催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标志着行业发展的“风口期”已经到来。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稳中向好,在手订单充足,合同转化率加速提升。

2025年初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新增订单4.02亿元。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5.27亿元,主要为江苏无锡蠡湖(梁溪河)控藻补水工程EPC工程7,407.08万元、云南通海县杞麓湖蓝藻水华原位防控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7,082.52万元、江苏新沂市骆马湖西北部蓝藻防控工程施工4,250.03万元、云南异龙湖高压控藻试验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4,677.98万元等。

2、公司自研技术装备持续发力,彰显能效优势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能效突出: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在蓝藻常态化防控方面治理能效表现尤为突出,已然成为蓝藻治理领域新的能效标杆。

自2019年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在巢湖流域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以来,公司已陆续在太湖、巢湖、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及骆马湖等湖泊投建运用了41套(包含在建的1套)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其大通量、低能耗、高效率的特性在清除水体蓝藻水华、增加水动力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在大流量无藻水调度和水源保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精准清淤技术升级:在河湖底泥精准治理方面,公司基于已有的工艺流程与实践经验,提出了以集泥槽为核心、浮动工作平台为载体的河口入湖污染物拦截、清除与管控体系,完成了“二次集泥”的淤泥汇集及清除方式的可行性验证,并根据实验结果开展浮动工作平台的设计。

星云湖清淤试点已于报告期内完成,累计清淤量约1.8万m³,完成了精准清淤在星云湖的适应性及可行性验证。

同时,公司承担的无锡市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竺山湖(市区段)一期工程》二标段精准清淤试点部分已于7月下旬正式投入运行,试点清淤量20000m³。

3、数字治理及资源化闭环突破数字治理诊验上新:在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下,公司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进水治理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技术创新方面,深化数字孪生技术与AI算法融合,构建智能化治理解决方案;模式方面,公司借鉴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理念,创新性地提出“科技医水”的理念,创建了湖泊生态医院,以湖泊生态医院为平台,探索湖泊长效治理,延伸整湖治理服务场景,形成“监测-诊断-治理-运维”全周期服务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以湖泊生态医院为核心,在试点区域构建富营养化湖库“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新模式。

该系统针对湖库富营养化,开展巡测、诊断以及治理方案的模拟、效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湖库的数字孪生化,旨在实现对湖泊状态的实时感知、精准诊断与诊治效果的科学验证,进而精准破解富营养化治理业务痛点,直观展示诊治成效。

创新环保产业,“两山论”落地实践:在精准清淤蚯蚓产业业务中,公司以蚯蚓生物转化器产业为核心,利用淤积的泥藻生态基质,进行蚯蚓(地龙)的套种套养,打造高品质有机农业,打通从生态到产业的物种基因瓶颈,创新“有机固废—蚯蚓处理—高值有机肥——有机农业”循环模式,推出“两山产业”,践行“资源化就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

公司通过规模化应用淤泥养殖蚯蚓,利用蚯蚓无害化处理各种废弃物,公司将实现对多源有机废弃物(包括清淤淤泥、畜禽粪污、农林残余物、餐厨垃圾等)的协同处理,实现“环境治理-生物转化-资源再生-产业增值”的全产业链“闭环”及“循环”的产业升级新模式突破。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报告期内,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案二审终审判决公司胜诉:驳回江川区水利局的反诉请求,解除公司1.006亿元资金返还义务;确认第三阶段服务质量达标;监管账户内6,352.50万元资金及利息归属公司所有。

截至报告期末,鉴于江川区水利局并未及时配合解除资金监管,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尚未转回前期就该事项计提的预计负债48,079,496.53元。

发展进程

德林海有限成立于2009年12月10日,系由云南德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胡明明两位股东共同以货币方式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德林海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万元,注册登记机关为无锡市滨湖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号为320211000154107。

设立时的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无。

一般经营项目:藻水分离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藻水分离站管理技术应用与推广;蓝藻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开发。

(上述经营范围中涉及专项审批的待批准后方可经营)。”2009年12月3日,无锡太湖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股东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锡太会验(2009)第170号《验资报告》。

经审验,截至2009年11月30日,德林海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万元。

其中,德林海生物货币出资99万元、胡明明货币出资1万元。

2016年4月12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XYZH/2016HZA10116号《审计报告》,确认德林海有限截至审计基准日2015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为人民币4,306.88万元。

2016年4月12日,中威正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中威正信评报字(2016)第1080号《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拟进行股改项目评估报告》,确认德林海有限截至评估基准日2015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人民币4,950.67万元,评估增值率为14.95%。

2016年5月6日,德林海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同意将德林海有限变更为德林海,变更基准日为2015年12月31日,由公司全体9名股东作为发起人,以公司经审计净资产4,306.88万元,按2.15:1的比例折合股份公司股本2,000万股,股份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各股东以其持有的公司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股份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不变,净资产超出部分2,306.88万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由全体股东共同享有。

2016年6月2日,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合伙)出具了XYZH/2016HZA10118号《验资报告》,对德林海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确认截至2016年6月2日止,德林海已收到全体出资者以其拥有的德林海有限净资产4,306.88万元按照公司的折股方案折合的股本2,000万元,资本公积2,306.88万元。

2016年7月1日,德林海召开了创立大会,会议表决同意以发起方式设立德林海,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议案,发行人全体股东签署了《公司章程》。

2016年8月5日,德林海有限经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变更为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领取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211697939236T)。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孙阳 2025-10-15 -34269 23.02 元 1988158 董事
胡航宇 2024-01-12 -196000 18.24 元 588000 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