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绿的谐波 - 688017.SH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8-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Leader Harmonious Drive Systems Co., Ltd.
成立日期
2011-01-13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绿的谐波
股票代码
688017.SH
上市日期
2020-08-28
大股东
左晶
持股比例
18.5 %
董秘
归来
董秘电话
0512-66566009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杨林,殷洁
律师事务所
北京观韬(上海)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6567813635P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11-01-13
法定代表人
左昱昱
董事长
左昱昱
企业电话
0512-66566009
企业传真
0512-66566009
邮编
215000
企业邮箱
info@leaderdriv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尧峰西路6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精密传动装置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谐波传动设备的研发、设计及技术开发;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精密谐波减速机、精密仪器、机械设备、传感器、机械配件、流体控制阀、汽车配件(接头)、自动化设备及配件、石油钻探设备配件;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和生产。

自2003年开始,公司核心团队从事机器人用精密谐波减速器理论基础的研究。

深耕谐波传动领域近20年。

于202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鸣锣上市。

旗下拥有江苏开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麻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钧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赛威德机器人有限公司4家控股子公司。

公司业务聚焦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产品、旋转执行器、数控分度转台、无框电机、电液伺服控制器、工业自动化服务等多类产品。

绿的谐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公道优惠的价格”、“热情周到的服务”、“专业高效的能力”。

持续发扬“久久为功、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秉承“科技领先、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践行“绿的谐波,传动未来”的企业使命,不断加强技术团队建设,完善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科学管理体系,为成为世界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而努力奋斗。

商业规划

2024年,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分化,绿色转型与人工智能革命催生新增长点,但地缘政治裂变、债务风险累积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重大挑战,全球供应重构持续推进,市场呈现出政策不确定性以及持续波动性。

在此背景下,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结构性增长与区域分化并存的格局,发达经济体整体高利率的利率环境抑制了部分企业的资本开支,但制造业自动化的刚需仍然凸显,叠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碳中和转型压力,工业机器人市场出现了小幅度的行业增长。

亚洲市场是工业机器人最大增长引擎,尤其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战略性产业扩产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攀升,本土品牌凭借性价比与定制化方案加速实现进口替代;欧洲市场受制于制造业回流成本高与融资环境收紧,增速放缓,但汽车电动化、航空航天及医疗等高附加值领域仍依赖高端工业及协作机器人、智能化解决方案;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墨西哥因承接全球供应链转移,工业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升,但以中低端应用为主,依赖国际厂商本地化布局。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深化客户合作,公司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机电一体化旋转执行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市场培育,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的行业领导地位;电液伺服、行星滚柱丝杠等直线传动机构实现了重点行业的小批量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411,303.8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168,149.88元。

虽然受工业市场短期需求影响会出现出现阶段性波动,但长期驱动行业发展因素仍将起到主导作用:1、制造业自动化升级将成为刚需,制造业自动化升级已从“可选”变为“必选”,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核心手段,这一趋势由多重刚性需求驱动,并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

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2、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全球人口结构变化,服务机器人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机器人服务人类生活、人机协作场景加速拓展;3、机器人技术呈现跨越式发展,从传统的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柔性化、自主化方向演进。

人工智能(AI)、新材料、通讯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机器人突破原有能力边界,进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大语言模型(LLM)与机器人结合,使其具备自然语言理解、任务规划和环境适应能力;3D视觉、激光雷达和触觉传感器的融合,使机器人能实现多模态感知并精准识别物体,同步定位和建图适应动态环境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机器人通过仿真训练快速学习复杂操作,同时具备一定的泛化能力;工业及协作机器人力控技术升级,可实现人机及距离的协作,通过模块化设计和低代码甚至无代码快速的在复杂场景部署机器人。

机器人在智能化、协作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人工智能及算力的提升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智能决策和学习能力,使机器人能够更加灵活、自主地执行任务,机器人应用易用性将不断提升。

因此,公司坚定不移的看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行业,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核心传动部件及组件供应商。

为此,公司在2024年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将其列入了公司中期发展(2023-2025)三年行动计划中:一、加大研发投入,持续研发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持续研发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核心传动部件的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导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公司建立健全了研发创新机制,包括人才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风险容忍机制等,为研发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为研发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9,591,168.30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2.80%;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为研发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18占公司总人数14.34%,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力重比一体化直线伺服关节项目”并设立了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市高性能数控转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公司持续不断探索行业前沿技术领域,持续迭代谐波减速器产品,丰富公司产品线,突破技术壁垒,研制自主可控的行星滚柱丝杠及一体化直线伺服关节;并研发新一代机电、电液一体化产品,为丰富、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1)紧跟智能机器人发展步伐,优化迭代产品谐波减速器向轻量化、小型化、高传动比、高扭矩密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其关键性能已成为智能设备实现高效、自动化和柔性化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公司聚焦精密传动领域,围绕材料、工艺、结构等难点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行技术攻关。

首先,针对人形机器人等行业的新兴需求,聚焦谐波减速器的轻量小型化技术突破,同等出力情况下减重30%以上。

同时开发出灵巧手适用微型谐波减速器,颠覆了传统谐波的加工工艺路线。

针对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行业技术要求,进一步提升减速器精度、增强减速器刚性、延长减速器寿命,开发系列化产品,拓展了智能装备行业的应用。

针对半导体核心装备等进入门槛较高的行业,突破低振动、高动态性、高可靠性以及真空或洁净环境下的严苛要求,开发针对性产品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多家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

公司重视并加大对减速器智能化制造工艺开发,在减速器前道加工工序、后道加工工序、精密装配作业、性能测试等方面,自动化能力位居行业领先水平,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出厂产品可以做到全流程追溯。

(2)持续产品创新,加码布局精密传动领域,丰富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应用场景目前机器人市场火热,其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行星滚柱丝杠作为智能机器人传动系统的核心功能部件,直接影响了机器人的运动精度、负载重量和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

然而,我国在该领域仍面临产品型号相对单一、技术含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与国际领先企业存在明显差距。

具体表现为:批量制造精度一致性不足,虽然单件产品精度可达国际水平,但规模化生产时出现噪音增大、精度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在产品精度保持方面,其精度仅为国外高端产品的2/3,且存在磨损、精度退化快等缺陷;此外,在产品新结构研发方面进展缓慢,特别是在高速静音产品和新型替代产品等领域。

针对上述技术瓶颈,公司通过构建跨尺度、多物理场、全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模型,成功突破了高精度大承载长寿命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的设计难题。

在制造工艺方面,系统研发了外螺纹符合磨削技术、大长径比内螺纹高效磨削等关键技术,并优化了批量产品的高一致性快速装配工艺,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势。

经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高精度数控机床等装备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公司围绕机电一体化趋势,从理论基础、结构设计、制造与驱控出发,将市场与技术相结合,优化直线伺服关节集成与轻量化设计构型,攻克了一体化直线伺服关节的技术壁垒。

公司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多场耦合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多传感融合的高精度高频响力位混合控制算法保障精度,以高速重载摩擦副耐磨-抗疲劳-自润滑高可靠制造技术保障承载能力和寿命。

同时,基于先进制造与模拟仿真技术,提高关节复杂结构件的成型精度和装配效率,实现了制造、测试的标准化和最优化。

在此基础上,公司开发了超10款直线伺服关节,并具有大力重比、高精度、长寿命、低成本等特性。

目前公司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已覆盖多系列智能机器人直线模组的相关需求。

二、产能提升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年产50万台精密减速器的扩产项目的相关智能化产线的建设调试工作和达产工作,并计划于2025年实现产能的稳步爬坡,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全面达产阶段,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均达到预期目标。

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定向增发的发行工作,新募投项目“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也在2025年启动建设,募投项目的顺利落地及产能的持续释放,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供应链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应对行业需求变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化市场开拓,建立全球化服务能力市场开拓与国际化战略是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通过有效地扩展市场范围,获得更大的客户群,加强绿的谐波品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公司积极把握国际市场机遇,通过海外收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业务扩张。

公司通过在新加坡、德国等地销售研发平台的运营,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增加销售了服务覆盖的深度与广度。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德国Haux公司的资产收购,实现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打通从装备到工艺到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要素。

从技术层面来看,公司吸收Haux在细分领域内技术优势,实现对中国本土产品结构优化设计,同时将公司多年积累的相关经验反哺到收购企业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精度、可靠性与寿命,双方实现优势技术互补。

从产业角度来看,公司保留了收购企业优势品牌,获得其在欧洲的生产基地和本地化服务团队,实现公司精密传动部件在欧洲本土化投产,进一步缩短客户交货周期,双方产品线形成差异化矩阵,覆盖更广泛客户群体。

同时,通过加入行业协会,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参加海外展会,深度推广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于2024年海外展会参与了美国自动化及机器人展、日本工厂创新周和德国纽伦堡国际工业自动化及元器件展览会等国际工业领域主流展会。

上述一系列举措,有助于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公司通过国际化扩展吸引全球顶尖人才,为企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并通过在多元化国际市场中磨炼本领,积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未来国际化是公司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和借鉴全球先进技术和经验,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网络,增强企业全球视野,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四、全面优化运营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了运营管理及业务流程,旨在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公司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针对相关问题制定和实施了改进方案,并明确改进目标和效果评估指标,通过技术、工艺、流程、人员等方面的改进,确保各项改进效果符合预期,同时,运营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公司将不断地寻求提升空间,保持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营造了积极、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员工创新、沟通和协作,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员工培训中。

同时也注重建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评估机制,并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不断学习进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股份登记工作,共计归属153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18.59%。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数字信息化建设,通过控股子公司麻雀智能对公司全业务流程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源,实现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基于定制化开发的MES、ERP、WMS、SCADA系统,采集公司运营管理中的关键指标管理,尤其在生产管理、材料管理、客户技术支持和设备运行表现方面设定了一系列的关键追踪指标,覆盖了质量、效率、成本和安全等众多方面,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企业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洞察趋势、辅助决策,公司定期跟踪分析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并根据情况动态调整各项考核指标,制定出关键指标的改进要求。

运营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是提高公司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决策水平的有效手段。

五、坚持战略方向不动摇坚持围绕智能机器人、工业智能装备及自动化不动摇是公司长期的战略决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绿的谐波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

2010年11月29日,左昱昱、董益民、吴龙妹及李谦共同签署《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共同出资设立绿的有限。

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元,其中,左昱昱认缴78.4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9.20%;董益民(系左晶配偶,左昱昱之嫂)认缴78.4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9.20%;吴龙妹认缴39.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9.60%;李谦认缴4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0%。

以上出资均为货币出资。

2011年1月10日,苏州日鑫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对绿的有限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苏鑫会验字(2011)第005号《验资报告》。

经审验,截至2011年1月7日,绿的有限已收到股东以货币形式投入的资本200.00万元。

2011年1月13日,苏州市吴中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绿的有限《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20506000225089)。

2018年8月31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衡审字(2018)02140号《审计报告》,对绿的有限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整体资产与负债进行了审计,截至2018年4月30日,绿的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80,387,602.96元。

2018年9月3日,绿的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按照绿的有限经审计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绿的有限以经审计的净资产280,387,602.96元按照1:0.303152的比例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总额85,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折股溢价部分195,387,602.96元计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

2018年9月18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事宜。

同日,天衡会计师对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天衡验字(2018)00083号《验资报告》,确认各发起人的出资均已全部到位。

2018年10月29日,公司取得了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506567813635P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左昱昱 2025-07-24 -10000 130.7 元 33903064 董事
左晶 2025-07-23 -30000 128.75 元 3390309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23 -22500 130.37 元 33913064 董事
左晶 2025-07-22 -12400 131.04 元 3393309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22 -7243 131.07 元 33935564 董事
左晶 2025-07-21 -60000 134.72 元 3394549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21 -30008 134.64 元 33942807 董事
左晶 2025-07-18 -16266 128.92 元 3400549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18 -11975 128.96 元 33972815 董事
左晶 2025-07-17 -50874 129.59 元 34021760 董事
左昱昱 2025-07-17 -71478 129.73 元 33984790 董事
左晶 2025-07-16 -40000 126.85 元 3407263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16 -80000 126.81 元 34056268 董事
左晶 2025-07-14 -80000 124.37 元 3411263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14 -80000 124.39 元 34136268 董事
左晶 2025-07-11 -40000 122.12 元 3419263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11 -16368 122.24 元 34216268 董事
左晶 2025-07-04 -30003 121.03 元 34232634 董事
左昱昱 2025-07-04 -20000 121.09 元 34232636 董事
左晶 2025-06-27 -31961 125.07 元 34262637 董事
左昱昱 2025-06-27 -32872 125.13 元 34252636 董事
左晶 2025-06-26 -38039 127.29 元 34294598 董事
左昱昱 2025-06-26 -47128 127.34 元 34285508 董事
左晶 2025-06-25 -120000 125.86 元 34332637 董事
左昱昱 2025-06-25 -120000 125.79 元 34332636 董事
李谦 2025-03-21 -37649 173.97 元 1550044 董事
李谦 2025-03-19 -219074 170.1 元 1587693 董事
左晶 2024-09-04 70000 64.58 元 34452637 董事
左昱昱 2024-09-04 70000 64.28 元 34452636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