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巴比食品 - 605338.SH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10-1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ZHONGYIN BABI FOOD CO.,LTD.
成立日期
2010-07-08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食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巴比食品
股票代码
605338.SH
上市日期
2020-10-12
大股东
刘会平
持股比例
42.24 %
董秘
苏爽
董秘电话
021-57797068
所在行业
食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孔令莉;孙茂藩;张勉楼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558762442G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2010-07-08
法定代表人
刘会平
董事长
刘会平
企业电话
021-57797068
企业传真
021-57797552
邮编
201611
企业邮箱
ir@babifood.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茸江路785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食品流通,食品生产,食品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餐饮企业管理,食用农产品、厨房设备、电器设备、电子产品、百货、服装鞋帽、广告灯箱、包装材料的销售,粮食收购,投资管理,实业投资,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自有房屋租赁,自有设备租赁,道路货物运输,广告设计、制作,展览展示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茸江路785号,公司围绕成为“中华包点领导品牌”的战略目标,坚持“顾客满意、员工愉悦”的经营理念,采取品牌化经营、产品工业化生产、连锁化门店销售、团体供餐、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的商业模式,满足消费者在家消费、到店消费、到食堂消费的消费场景。

公司于2020年10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包子第一股”。

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巴比”由刘会平先生创立于2003年。

目前已开设3000多家巴比早餐连锁门店,业务范围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及华中地区的重要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武汉市等,每天为数百万顾客提供安全、放心、健康的早餐食品,同时帮助了几千个小微人群创业,提供了上万个就业岗位。

商业规划

2025年以来,政策积极发力推动生产与需求协同前行,中国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特征,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展现强大韧性,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质价比”消费决策的转变和线上外卖服务平台的进一步渗透,餐饮业呈现复苏与挑战并存的特征,行业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连锁品牌门店规模扩张与门店关停并存,品牌分化日益明显,门店结构优化与区域渗透和高线、中低线市场的协同发展成为更多连锁品牌的发展策略。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牢牢把握提质增效的发展主线,坚定落实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对内精细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加快数智化转型,整合优化供应链体系,持续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效能;对外扎实推进全国化业务布局战略和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统筹兼顾加盟门店拓展与单店模型改善,全面发力大客户及零售业务各渠道的拓展和深耕,切实推动高质量行业并购整合平稳落地、再谱新篇,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和业务布局,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收入利润增速季度环比提升、经营效益持续向好的稳固态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9.3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8.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15.29%。

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13.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45.53万元,同比增长3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30.57万元,同比增长24.28%。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单店修复回升彰显成效,行业整合落地再续新篇报告期内,公司以“提效拓量”为核心目标,秉持内生门店发展与外延并购协同共进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实现基本盘业务稳步扩容、收入增速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

一方面,公司聚焦扩大加盟门店数量规模和单店模型改善。

报告期末公司加盟门店数量5,685家,较年初净增542家,基本符合年初制定的开店计划。

同时公司围绕“提升加盟商收入”的核心目标,通过门店改造、外卖运营赋能、培训扶持等多重举措,多点发力单店模型改善,并取得显著成效:在门店改造方面,公司针对不同业态门店实施分级改造,不断优化完善小型外带门店和大中型堂食门店布局和配套设施,提升店面烟火氛围,强化消费场景体验,带动了门店经营效益的改善。

在外卖统管运营方面,公司运营团队通过升级线上门店形象、优化配套营销活动、打造差异化套餐组合、一对一专项扶持指导、积极联动三大外卖平台的补贴资源等一系列技术及资源支持,为加盟商持续赋能,报告期内公司加盟门店外卖实际到账平均单店收入实现同比近40%的显著增长。

在加盟商培训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培训体系,已构建起涵盖新店培训、新品培训、技术专员驻店扶持与巡检督导及面点学院系统化培育的综合培训体系,通过分层教学、实战演练强化赋能,助力加盟商提升运营效能与产品竞争力。

此外,公司为加盟商打造全面扶持矩阵,覆盖春节营业保障、品质达标激励、节日营销产品专项让利等场景的货款折扣与加盟政策优惠,同时通过优化供应商大幅降低装修成本,切实为加盟商减负增效。

得益于上述举措,报告期内公司加盟门店单店收入在第二季度已实现同比企稳回升,且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另一方面,公司推动行业整合并购项目平稳落地,再谱新篇。

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动2024年底启动的南京“青露”和江西“浔味来”“浔早”并购项目圆满收官。

同时,公司继续依托生产要素等核心经营优势加速推进行业整合,报告期内成功与浙江知名包点连锁品牌“馒乡人”达成战略投资合作,并于2025年7月1日圆满完成馒乡人旗下约250家加盟门店的供应链切换事宜,股权收购正有序推进中。

作为公司2025年行业整合的最新成果,馒乡人并购项目是对公司近年来持续深耕行业整合所积淀的实力与经验的再次有力验证,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连锁门店业务的供应链核心优势,更能借助其在浙江门店网络的深度布局助力公司实现华东市场渗透的加速突破。

后续公司将深化资源协同,统筹优化品牌体系,为全年整合攻坚任务注入动力,推动规模与效益的同步跃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特许加盟销售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7.00%;其中第二季度实现特许加盟销售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10.49%,公司基本盘业务稳步扩容,收入增速持续攀升,充分体现了公司在特许加盟领域的深厚积淀与运营韧性,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变革创新的显著成效。

下半年,公司将紧扣“提效拓量”的核心目标,按照既定经营计划有序推动门店拓展,确保投资并购项目的平稳落地,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单店修复的成果,深耕门店提质增效工作,推动公司特许加盟业务销售收入增长持续提速!

(二)客户渠道开发深耕广拓,双轮齐驱带动业绩跃升报告期内,公司坚定践行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持续巩固门店业务基本盘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以“优化产品,深耕客户、双线拓量”为核心抓手,推动大客户与零售业务实现协同突破。

在大客户业务方面,公司聚焦产品体系优化与分渠道布局深耕。

一方面,通过系统性梳理规划产品体系,每月定期分析销售数据以动态调整产品上下市计划,使渠道投放更趋精细化、精准化,从而精准契合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场景需求。

其中,自去年新开拓的定制馅料销售渠道表现亮眼,已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销售额约3,000万元,同比增幅约90%。

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清晰划分直销与经销两大渠道,实施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策略。

在直销渠道,依托丰富的产品矩阵、深厚的生产技术积淀及强大的研发服务能力,深度挖掘客户的现有及潜在需求,精准匹配个性化销售场景搭建需求,成功完成一系列重点大客户的新品定制开发与上市推广;不仅与美团快驴达成全国配仓直签合作,还持续深化与永辉超市、大润发、部分商超及教育培训平台等重点客户的合作,推动销售规模稳步扩大。

在经销渠道布局上,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构建全国化经销网络,积极筹备并成功在杭州、苏州等地举办大型品鉴会,系统传递中饮巴比央厨的品牌核心价值与产品理念,深化经销商对品牌的认知与认同,为市场深耕筑牢基础。

在零售业务方面,公司依托敏捷柔性的供应链体系,精准把握并快速响应多元客群的需求变化,通过灵活调控供应节奏与规模,推出一系列新鲜短保的高品质冷藏产品,在同类产品竞争中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力,不仅赢得目标客群的深度认可,更推动核心客户合作持续深化。

报告期内,公司对盒马的销售额同比激增超187%,对美团小象超市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近90%,对天猫的同比增幅亦超20%,同时在其他高势能客户拓展上也取得一定进展。

依托上述多维举措,公司零售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攀升55%,成为撬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潜力引擎。

总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公司大客户与零售业务多点突破、协同发展,合计达成销售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18.99%,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其中,第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26.20%,收入增速呈现逐季上扬的向好态势。

下半年,公司将持续聚焦渠道拓展与营销深化,通过直播带货、强化客户定制服务、开发优质单品及爆品等举措培育增长极,同时加码出海业务开拓国际市场,逐步构建全域布局,推动业务实现结构化升级。

(三)研发攻坚再拓行业首创,品牌生态建设蓄势布局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各区域设专属研发部门,高效开发新品并推进工艺革新,强化核心竞争力,以支撑全国化布局与门店扩张。

报告期内,公司各地研发团队探索开发包括半成品菜在内的93款产品,其中39款新品上市试销,另有40款新品储备排期后续上市,产品出新率、成功率达到了较高水平。

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工艺革新,报告期内完成对45款产品改良升级,在冷冻生胚包子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不断优化青菜馅保鲜工艺、鲜肉馅保汤技术,持续夯实产品生产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精准聚焦儿童、青少年等年轻群体,依托一系列精准化、创意化的营销活动,持续深化“新鲜好品质”的品牌认知,推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与市场影响力实现同步跃升。

面向儿童群体,报告期内公司联动全国加盟门店开展“给全国儿童送小猪包”活动,活动当天线下直接触达超30万小消费者,线上同步联动达人扩散,总曝光量突破1500万。

活动将“新鲜好食材,安全好味道”的品牌理念自然融入其中,在传递温暖关怀的同时,让品牌价值认同在亲子群体中悄然扎根。

针对青少年群体,公司携新品系列空降Dreamland电音节等潮流活动,不仅将“现包现蒸”的品质标准深植于年轻受众心智,更成功吸引一批自发传播的年轻代言人,使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持续升温。

此外,为夯实“新鲜好品质”的核心认知,公司在南京、上海、武汉等核心城市多次组织达人探厂活动,通过直观展示中央厨房硬实力,结合达人真实体验分享形成双重信任背书,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认同感与美誉度。

凭借优质的业务发展与出色的品牌价值传播,报告期内公司斩获多项殊荣:荣膺中国烹饪协会“2024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入选2025中国连锁餐饮产业峰会“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荣获“2024年上海市首发经济引领性本土品牌”称号,在国内餐饮头部媒体红餐网评选出的“2025年度包点十大品牌”中,巴比品牌连续五年蝉联榜首。

(四)精益管理落实提质增效,数智转型推动赋能升级在精益管理方面,公司高度重视业务风险预防控制,多措并举推动产品的产供销、物流配送、食安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精益化方向迈进。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精益改善项目53个,其中31个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另有24个各类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其中,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攻克冷冻面皮连续流生产项目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从手工到全自动化连续流生产的突破,消除大量工序浪费,产能提升60%,年降本数百万元,生产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此外,公司在节能减排领域亦斩获重要成果,锅炉烟温再利用项目成功落地,通过换热器高效回收烟温热能,实现年节约天然气8万立方米、降本30万元。

该项目不仅大幅降低生产能耗,更有力推动工厂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号召。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坚持科技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报告期内完成对计划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TMS系统、车间计薪系统、OA系统、SAP系统、CRM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WMS系统、SRM系统和E-HR系统等系列信息系统的持续优化升级;成功上线子公司SRM系统、子公司档案管理系统和新并购子公司的系列信息系统,在强化业务风险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外,公司在已有高水平信息化管理系统体系基础上,持续开发数智化管理系统,报告期内计划管理系统的销售预测、自动排产、生鲜外采需求、生产原料需求四大业务算法和车间计薪系统自动排班的开发稳步推进,有望加快建成全流程、多层次、可追溯的管理系统体系。

发展进程

2010年6月,刘会平、洒海滨、金汪明、潘和杰、秦红艳5名自然人和中饮餐饮共同签署了《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章程》,由中饮餐饮和刘会平、洒海滨、金汪明、潘和杰、秦红艳5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上海中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5,800万元,其中中饮餐饮出资8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3.79%;刘会平出资4,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4.14%;洒海滨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5%;金汪明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72%;潘和杰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5%;秦红艳出资2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45%。

根据前述公司章程,注册资本由上述各方以货币形式分两期缴纳。

出资为2,088万元,于2010年6月出资完毕,其中中饮餐饮应缴纳288万元,刘会平应缴纳1,548万元,洒海滨应缴纳72万元,潘和杰应缴纳72万元,秦红艳应缴纳72万元,金汪明应缴纳36万元。

第二期出资为3,712万元,于2012年6月前缴足,其中中饮餐饮应缴纳512万元,刘会平应缴纳2,752万元,洒海滨应缴纳128万元,潘和杰应缴纳128万元,秦红艳应缴纳128万元,金汪明应缴纳64万元。

根据上海新高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13日出具的新高信财审验字(2010)第1095号《设立验资报告》,截至2010年6月13日,中饮投资已收到全体股东以货币形式缴纳的注册资本期出资合计人民币2,088万元。

2010年7月8日,中饮投资取得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闵行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112000994159)。

2010年8月18日,中饮投资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中饮餐饮将其持有的中饮投资11.86%、0.55%、0.55%、0.55%和0.28%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刘会平、洒海滨、潘和杰、秦红艳和金汪明,转让价格为1元/实际出资额。

同日,中饮餐饮就上述股权转让事宜分别与刘会平、洒海滨、潘和杰、秦红艳和金汪明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16年12月13日,中饮集团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根据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会审字[2016]4906号),中饮集团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27,404.01万元;根据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上海中饮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水致远评报字[2016]第2790号),中饮集团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评估的净资产为33,659.90万元;同意以全体11名股东为发起人,将中饮集团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各发起人将在中饮集团的权益(截至2016年9月30日)所对应的净资产投入股份公司,并按1:0.678733的比例折合为其所持有的股份公司股份,共折合股份公司股本18,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超过折股部分8,804.01万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饮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29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会验字[2016]5223号),对中饮集团整体变更股份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验证。

2017年4月21日,中饮食品取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2017年9月1日,中饮食品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7日,中饮股份取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苏爽 2025-10-14 10000 24.85 元 1025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5-10-09 10000 22.62 元 925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5-09-26 10000 22.92 元 825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5-09-25 10000 23.18 元 725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5-09-24 9900 23.63 元 62500 高级管理人员
李俊 2025-07-29 52700 18.66 元 527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5-07-18 26600 18.69 元 526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5-07-04 26000 18.66 元 260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4-10-25 -24500 14.79 元 0 高级管理人员
李俊 2024-10-25 -21000 14.79 元 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苏爽 2024-07-30 -10500 14.79 元 24500 高级管理人员
李俊 2024-07-30 -9000 14.79 元 21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