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极光 - 300940.SZ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02-0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HEN ZHEN AUSTRALI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9-01-04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南极光
股票代码
300940.SZ
上市日期
2021-02-03
大股东
姜发明
持股比例
21.52 %
董秘
姜丽群
董秘电话
0755-29691606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邓登峰,张子健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683778347J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9-01-04
法定代表人
潘连兴
董事长
潘连兴
企业电话
0755-29691606
企业传真
0755-29691606
邮编
518105
企业邮箱
njgzq@cnnj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芙蓉路5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背光源、塑胶产品、电子产品的销售,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规定禁止及决定需前置审批的项目)显示器件制造;显示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国内贸易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背光源、塑胶产品、电子产品的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4日,是一家以背光显示模组为核心的手机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有员工约2000人,并拥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技工等技术人才约200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和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工控设备显示器、家电显示器、其他消费电子显示器等各种专业显示领域。

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经营场地总面积约20634.46平方米。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及行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以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不断开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新产品,相关核心技术均已申请获得国家专利近百项。

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QC080000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IATF16949汽车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并先后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及颁发相关证书。

公司自主研发的BLU系列产品均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商会会员单位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LED背光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企业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深圳市宝安区创新百强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用专业成就价值,用创新开拓未来,南极光紧盯前方赶路,不陶醉于脚下的方寸之地,是南极光一直以来进步的指引,南极光人将继续着眼未来,鞭策自己持续改进,在市场、研发、工艺、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继续书写南极光新的传奇故事。

商业规划

(一)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行业现状公司的主要产品为LED背光显示模组,LED背光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屏幕(LCD)显示器产品中的背面光源组件。

液晶显示屏幕的成像原理是靠面板中的电极通电后,液晶分子发生扭转,从而让背光显示模组的光线能够通过并实现发光,而液晶自身不会发光,因而背光显示模组是液晶显示屏幕可以正常显示的重要组件,背光显示模组行业的发展与液晶显示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在政策方面,液晶显示行业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而公司所处的背光显示模组行业是液晶显示行业下的重要细分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本行业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促进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技术发展方面,显示行业呈现新技术涌现的趋势,但显示市场规模巨大,可以同时容纳LCD、Mini-LED、Micro-LED及OLED等多种技术;显示产品使用场景丰富,各种显示技术在色彩对比度、亮度、可靠性、使用寿命、功耗、生产成本等各方面各有所长,预计未来将长期共存。

在终端需求方面,背光显示模组应用终端需求旺盛,涵盖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电竞、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工控设备显示器、家电显示器及其他消费电子显示器。

以平板电脑为例,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达3680万台,同比增长8.5%。

这种多元且持续的下游需求,为背光显示模组厂商奠定了坚实市场基础。

同时,全球液晶显示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5G普及、物联网与工业4.0推进、新兴市场崛起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也为我国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并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2、行业发展趋势(1)背光显示模组正向轻薄化、超窄边框、异形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兴消费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电子产品“外型时尚、轻便可携”的超薄设计需求愈发强烈,促使人们对屏幕显示要求越来越高,屏幕亦越来越轻薄,背光显示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面临着轻薄化的趋势要求。

同时,随着全面屏手机快速渗透智能手机市场,显示出市场向超窄边框屏幕手机的发展方向,全面屏手机相比普通手机拥有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以及更窄的边框,从而有着比普通手机更高的屏占比,其具备外形美观、高像素、大视野以及支持分屏多任务操作等优势。

这也相应决定了背光显示模组朝超窄边框发展的趋势。

全面屏在要求屏幕占比增大的情况下,需要在非异形屏的基础上进行切割或者挖孔等,用来安放摄像头、听筒等零部件,在保证前摄、听筒等零部件空间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可视区域,因此异形化成为背光显示模组的发展方向之一。

(2)背光显示模组正向大尺寸方向发展在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消费者往往需要外形更加轻薄,画面更大且更加清晰、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的产品,液晶显示技术将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展。

单从显示界面来看,由于大屏化可以在视频、游戏体验上带来更佳的用户体验,显示屏尺寸逐年增大。

伴随着液晶显示屏的增大,背光显示模组的尺寸也相应增大。

(3)背光显示模组向高亮度、高均匀度方向发展背光显示模组的性能主要考查标准为其发光的亮度和均匀度,在相同的光源条件下,可以将更多的光投向屏幕以提升亮度和提升照射的均匀度从而提升屏幕显示的质量,进而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决定背光显示模组亮度和均匀度的主要环节为导光板的微结构光学设计、导光板工艺制作能力,以及各种膜材的反射、扩散性能。

随着背光显示模组对高亮度和均匀度的更高要求,对背光显示模组光学结构设计、导光板制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背光显示模组向节能、低耗方向发展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越来越高、显示界面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伴随着的是能耗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电子产品的续航能力也将大幅下降。

因此,除了电池方面的改进外,液晶显示器行业也需要向节能、低耗方向改进。

背光显示模组作为主要的耗能部件,需要进行一定改进,从而在保证能耗不会升高的同时增强显示功能,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更加节能的LED背光源,已在背光显示模组中应用,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

节能、低耗已成为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5)高端游戏电竞驱动行业增长新引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游戏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玩家对高品质游戏体验的追求也日益增强,这直接推动了游戏主机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游戏主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游戏的设备,如NintendoSwitch、PlayStation、Xbox等。

据全球知名数据统计机构Statista公布的“2024年全球游戏主机销量榜单”,任天堂(Nintendo)成为当之无愧的“游戏主机之王”。

任天堂(Nintendo)以总销量8.52亿台的成绩领跑全球市场,其中,销量最为突出的三款主机分别是NDS(1.55亿台)、Switch(1.54亿台)和GameBoy(1.43亿台)。

近期新推出的Switch2有望延续这一势头,仅四天就售出了350万台。

目前,公司作为任天堂Switch2主机背光显示模组独供厂商,相关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稳定交付,后续销售将随Switch2主机销量增长逐步放量。

展望未来,游戏机行业前景广阔,正处于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的交汇点。

硬件性能、内容生态与商业模式的协同进化将持续驱动市场扩张。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主机游戏市场调查报告》,2024年中国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44.88亿元,同比上升55.13%;2024年中国主机游戏用户规模达1,154.63万人,同比上升14.05%。

随着用户需求多样化,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6)AI+新兴智能硬件领域产业化加速带来新机遇2024年以来,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核心智能硬件产品注入强劲驱动力。

以人形机器人、AI眼镜、VR/MR/XR头显及AR显示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级硬件市场正经历深度产业化变革,其搭载的视觉AI辅助、语音交互等功能,通过软件生态协同革新了人机交互方式,在2024年迅速崛起并引发全市场高度关注。

同时,生成式AI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设备以及游戏主机等内容驱动型智能硬件的发展开辟了广阔想象空间。

其中,AIPC的兴起正有效拉动下游笔记本电脑市场需求增长,笔记本电脑行业有望迎来重要发展拐点,本公司将因此受益。

根据英特尔“AIPC加速计划”,预计2025年前将推出超1亿台AIPC,客户端AI应用落地将显著提速。

AIPC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针对工作、学习及生活等多种场景,为用户提供通用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其到来标志着PC产业的重大转折。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AIPC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40%;Gartner更是预计2025年全球AIPC出货量将达到1.14亿台,较2024年增长165.5%。

这一系列数据清晰地表明,AIPC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全球PC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

鉴于公司长期深耕于笔记本电脑背光显示模组领域,看好公司将受益于这一明确的AIPC行业发展机遇。

(7)汽车智能化带动全球车载显示产业创新浪潮目前,车载显示行业逐步向大屏化、高清化、分屏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根据盖世汽车预计,汽车仪表盘/中控屏/HUD/后座娱乐等屏幕数量持续增长,单车屏数将从2021年1.9块增至2025年2.7块。

近几年车载显示中控屏尺寸普遍使用大屏,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中控大屏为12-15英寸,部分车企出现27寸、32寸等超大尺寸显示屏的配置规划。

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将推动HUD、液晶中控等汽车电子显示面板市场持续增长。

根据GlobalMarketInsights预计,2025年车载显示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增速达12%。

中控屏、双联屏、车载娱乐屏等新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车载屏幕的发展为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3、行业的周期性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需求量主要与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紧密相关。

在宏观经济向好时,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电竞、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工控设备显示器、家电显示器、其他消费电子显示器等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企业的投资意愿增强,带动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销量增长;反之,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显示模组产品的销量也会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1)在游戏电竞领域,游戏主机市场是关键因素,直接影响背光显示模组等配件的销量。

一方面,游戏主机市场为相关配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新一代游戏主机的发布往往会带来较大的配件市场革新需求。

同时,游戏主机主要面向全球市场,在圣诞节等境外传统节日及黑色星期五等电商促销季期间,市场需求相对较大。

一般而言,每年下半年为游戏主机的销售旺季。

(2)在其他领域,随着全球液晶面板显示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以及在智能化背景下,液晶显示模组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工控设备显示器、家电显示器、其他消费电子显示器等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显示模组的需求量,削弱了市场的周期波动性。

(二)主要业务公司专业从事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电竞、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工控设备显示器、家电显示器、其他消费电子显示器等各种显示领域。

目前,公司的背光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游戏电竞、智能手机等领域。

其中,智能手机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中的占比已不足10%,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有限。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位于LED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主要产品是LED背光显示模组,该产品为液晶显示屏幕(LCD)显示器产品中的背面光源组件。

背光显示模组按照尺寸可以划分为中小尺寸和大尺寸的产品,其中大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电视、大型显示器等,中小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电竞、智能手机、车载显示器、医疗显示仪、工控设备显示器、家电显示器、其他消费电子显示器等显示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中小尺寸LED背光显示模组。

(四)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产品系背光显示模组,为液晶显示模组提供光源,系终端电子设备产业链的中间产品。

公司向液晶显示模组厂提供背光显示模组产品,从而实现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公司主要的原材料有FPC、LED灯珠、胶铁一体、铁框、增光膜、扩散膜、反射膜、遮光膜、塑胶粒等。

公司执行“以产定购”的采购制度,根据生产需求,采购对应的原材料,同时对于通用性较强的塑胶粒等材料,公司根据原材料采购周期、自身需求用量等因素少量合理备料,在满足生产销售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风险。

3、生产或服务模式由于公司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应用终端对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要求有所不同,呈现出“定制化”的特性,因此公司采取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

销售部门接到客户采购订单后,在ERP系统内部形成订单需求,运营中心的PMC部根据订单需求结合产品BOM(物料清单)由系统直接计算物料需求,同时制定生产计划、生成具体工单。

在确认所需材料齐备后运营中心的生产部门及品质管理部门将根据PMC部制定的生产计划按质按量完成产品生产。

PMC部会根据工单在ERP系统中的状态进行动态跟踪,及时了解每个工单对应的入库数量,排查是否存在延期交付的风险。

公司具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和品质保障措施,品质控制从产品设计开始,涵盖物料采购、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中品质检测及出货检测等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4、营销及管理模式公司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客户以液晶显示模组厂商为主。

公司销售的产品多为满足客户定制化的需求,依据客户对产品的材料、工艺的要求,通过产品成本加合理毛利并结合市场行情确定销售价格。

对于定制化需求,客户会提供产品的具体技术参数,公司研发中心进行相应设计,并结合产品应用的终端品牌定位、产品配置、材料及人工成本等进行报价。

客户进行审核并确认后,公司进行模具开发、样品制作、送样,经客户审核通过后进行试产和整机实验(客户将以整个液晶显示模组进行实验),通过后客户正式下达订单。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下游液晶显示模组厂商,液晶显示模组厂商通常组织研发、采购、品质等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并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的标准包括市场占有率、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生产规模、交付的及时性、制程能力等,通过审核后将成为客户的合格供应商。

由于电子产品行业技术变化较快,客户对供货的及时性和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而一旦进入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将会与客户形成稳定而长期的合作关系,不会轻易进行更换。

(五)市场地位公司自成立以来专业从事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在产品研发、品质控制、供货能力等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和客户积累,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是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内领先的企业之一。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业绩主要驱动因素如下:1、政策持续推动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明确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型显示器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到新型显示产业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之一,鼓励和培育新兴显示产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2、公司竞争力提升公司重视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紧贴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式研发,确保可持续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注重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满足客户技术工艺要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拥有专利320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281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

公司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先进性,借助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和销售网络,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积极开拓下游客户。

3、产品结构调整公司致力于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积极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

通过持续的研发与创新,公司业务重心从高度依赖手机供应链向游戏电竞、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业控制、车载显示器等多场景应用转变,并实现市场结构从相对单一的内销向内销与外销并举转型。

其中,凭借前瞻性研发能力及与任天堂的多年技术磨合,公司率先攻克0.3x毫米超薄导光板量产工艺,同步实现客户25%功耗优化与6000次微跌落测试极限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任天堂订单快速上升并持续放量,该业务是公司重点项目,对公司的战略发展及业绩形成积极作用。

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率,进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七)同行业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同行业公司包括境内外背光显示模组企业,具体情况如下:1、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主营业务为从事背光显示模组的设计、制造、组装和销售,其已于2002年4月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日本美蓓亚集团日本美蓓亚集团创立于1951年,主营业务为从事机械加工、电子设备加工等领域,其已在日本证券市场挂牌上市。

3、伟志控股有限公司伟志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集团之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其包括LED背光产品及LED照明产品,其已于2014年11月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4、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主营业务为从事生产高亮度背光显示模组产品。

5、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宝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主营业务为从事LED背光源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容式触摸屏主要工序深加工,其已于2020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6、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主营业务为从事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智能穿戴、工控显示器等领域,其已于2018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7、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2月,主营业务为背光显示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其已于2022年6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概述2025年上半年,终端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叠加智能化和生成式AI普及、创新产品发布等因素,全球中小尺寸显示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液晶显示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但仍受行业竞争激烈、OLED技术渗透等因素影响。

在董事会及管理层的领导下,公司聚焦LED背光显示模组主业,紧跟行业趋势积极实施战略转型:推动业务重心从高度依赖手机供应链向游戏电竞、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工业控制、车载显示器等多场景应用转变,并实现市场结构从相对单一的内销向内销与外销并举转型。

转型过程中,公司国际龙头高端客户比重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加,驱动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9,750.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4.67%;营业成本28,474.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60%;期间费用发生额为4,407.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89.10万元。

公司整体业绩持续向好,季度环比逐步改善。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并积极拓展国际头部客户资源,推动产品结构从低毛利率的手机产品为主,转向掌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规显示等高毛利率产品;(2)报告期内,公司配套的电竞产品Switch2背光源模组出货量稳步提升;(3)高端产品销售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日益显现,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使得产品毛利率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南极光有限成立于2009年1月4日,由自然人姜发明和潘连兴以现金出资的方式设立,注册资本为200万元。

2008年12月30日,南极光有限全体股东签订了《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章程》,决定以注册资本200万元设立南极光有限,姜发明和潘连兴各以货币出资100万元,分别占出资比例的50%。

根据《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公司注册资本应于公司注册登记之日起两年内分期缴足,首期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

2008年12月30日,深圳友联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深友联验字[2008]1359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8年12月30日止,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首期出资额5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出资,占注册资本的25%。

2009年1月4日,南极光有限办理完毕工商设立登记,并领取了注册号为440306103795190的营业执照。

2018年6月26日,南极光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截至2018年1月31日(变更基准日)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净资产值192,825,266.40元为基础,按照2.62:1的比例折合股本73,720,000股(每股1元),剩余119,105,266.40元计入资本公积,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6月8日,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大学评估评报字[2018]820021号”《评估报告》,经评估,截至2018年1月31日,南极光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215,086,227.16元。

2018年7月11日,全体发起人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并签署了《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决议》。

2018年7月11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南极光注册资本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致同验字[2018]第350ZA0030号”《验资报告》确认。

2018年7月23日,南极光已就上述事宜办理完毕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683778347J”的《营业执照》。

2017年8月24日,南极光有限召开股东会并做出决议,同意新增注册资本1,572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5,800万元增加至7,372万元。

股东具体增资情况如下:股东姜发明增资233.100万元、股东潘连兴增资233.100万元、股东南极光管理增资342.798万元、股东奥斯曼增资342.798万元。

同时,公司为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长远发展,公司决定对部分核心员工的历史贡献进行股权奖励,具体如下:公司员工梁荣勋增资191.672万元、公司员工徐贤强增资110.580万元、公司员工毛崇文增资73.720万元、公司员工潘景泉增资22.116万元、公司员工张少漩增资22.116万元,以上增资价格均为2.5元/出资额。

2017年9月1日,南极光有限已就上述事宜办理完毕工商变更登记。

2017年9月10日,深圳中企华南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中企会验字[2017]010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7年9月5日止,南极光有限公司已收到新股东缴纳的出资3,930万元,其中1,572计入注册资本万元,剩余部分2,35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上述增资均以货币出资。

因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扩张期,资金需求较大。

2018年12年13日,公司召开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修改公司章程并新增注册资本1,509.9269万元,公司注册资本由7,372万元增加至8,881.9269万元。

新增注册资本由12名股东以货币形式认缴,各方最终协商确定以6.755元/股作为本次增资价格。

2018年12月24日,南极光已就上述事宜办理完毕工商变更登记。

2018年12月29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致同验字【2018】第350ZA0068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8年12月27日止,南极光已收到新股东缴纳的出资10,200万元,其中1,509.9269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剩余部分8,690.07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上述增资均以货币出资。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姜发明 2025-01-09 -200 13.11 元 479040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5-01-08 -300 13.05 元 479042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5-01-07 -400 12.7 元 479045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5-01-06 -500 12.7 元 479049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5-01-03 -700 13.06 元 47905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5-01-02 -900 13.46 元 479061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31 -1300 14.02 元 479070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30 -1700 14.2 元 479083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27 -2300 14.05 元 479100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26 -3100 13.7 元 479123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25 -4200 13.48 元 47915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24 -5600 14.05 元 47919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20 -7600 14.64 元 479252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9 -10300 14.13 元 479328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8 -13900 14.23 元 479431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7 -18800 14.18 元 479570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6 -25300 15.39 元 479758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3 -34300 15.46 元 480011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2 -46300 15.63 元 48035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1 -62700 15.32 元 480817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10 -85000 15.17 元 48144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09 -50000 15.09 元 48229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06 -133700 15 元 48279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05 -182500 14.86 元 484131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2-02 -249000 15.24 元 48595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29 -100000 14.91 元 48844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28 -110000 14.85 元 48944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27 -200000 14.64 元 49054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22 -35000 15.27 元 49254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20 -350000 15.4 元 49289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19 -185800 15.1 元 496396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13 -9200 17.32 元 49825400 董事、高管
姜发明 2024-11-12 -295000 17.83 元 498346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