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研发与制造智能仓储物流设备、开发智能仓储物流软件,为下游客户提供智能仓储物流系统
经营范围:机器人与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自动化装备、大型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物流分拣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制造、销售、安装及技术服务;控制系统软件、光电技术及产品、信息技术与网络系统设计、研发、销售、技术咨询及服务;机械设备设计、加工、销售、安装;自动化系统维护、咨询、销售、安装;计算机、机械电子设备及配件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低压成套开关和控制设备开发、制造、销售与安装;建筑机电安装;智能化机电工程设计、安装;智能机电及信息产品设计、制造、租赁及销售。
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井松智能)2007年注册成立,公司占地面积6万平米,是国内较早引进、吸纳国外先进物流装备制造技术及研发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与专精特新”企业、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88251SH)。
井松智能作为行业头部智能工厂系统设计与建造综合服务商,专注于绿色智能物流机器人产品、智能工厂系统设计与建造、孪生系统平台等核心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家级定制化软硬一体的方案咨询与规划设计、软件研发与设备制造、项目实施与售后服务、先进技术融合与赋能等系统集成应用综合服务。
井松智能基于18年智能物流行业技术沉淀,700+大型集成系统项目的成功案例落地,已在冶金铸造、石油化工、新能源、医药冷链、食品家具、汽车等多个行业打造多个标杆项目以及国家示范试点项目。
井松智能作为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与制造提供商,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智能仓储、智能搬运、智能配送、智能工厂、系统平台等核心业务的全方位服务。
秉承“我们井井有条、客户轻轻松松”的市场理念,彰显了公司对于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的承诺。
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通过专家级的定制化软硬一体的方案咨询与规划设计、软件研发与设备制造、项目实施与售后服务以及先进技术融合与赋能等综合服务。
井松智能不断加强产品技术创新和品牌推广,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持续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井松智能将继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设备和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仓储机器人、穿梭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拣选机器人、包装机器人和装卸车机器人为代表的物流机器人逐渐成熟。
数字孪生技术与物流机器人、设备的融合日益深入,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应用领域也从纯物流逐步拓展到生产领域,物流设备与生产设备的融合度不断提高。
井松智能的整体战略布局涵盖智能工厂系统设计与建造、智能物流机器人产品和孪生化系统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发挥竞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致力于实现工业搬运的智能化。
(一)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指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37.5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4,637.80万元增长了3.18%。
在营业利润方面,公司实现了114.2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797.79万元减少了95.92%,主要系本报告期内,智能仓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招标价格下行压力凸显。
为巩固市场份额,公司战略性承接部分毛利率承压项目,叠加项目实施周期刚性成本影响,导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利润减少。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为171,945.38万元,相较于上年末的172,228.59万元下降0.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719.55万元,较上年末的84,096.10万元下降了1.64%。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管理工作1.智能绿色机器人业务实现突破与创新引领井松智能基于对海外战略的深度思考,于2025年初正式推出XGENROBOT下一代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全称NEXTGENERATIONROBOT),并通过技术攻关与场景深度适配,成功实现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商业落地的重要跨越。
同期发布的2.5T室外平衡重无人叉车,作为平衡重系列的首款室外专用车型,进一步补齐了公司户外复杂场景下的智能物流装备矩阵。
XGENROBOT专注于“高效、灵活、专业化”三大核心能力,凭借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感知导航系统(融合激光SLAM与视觉定位)及自适应控制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仓储机器人在场景适配性、复杂环境稳定性以及人机协同效率方面的诸多痛点。
其2.5T室外平衡重无人叉车作为平衡重系列的室外专用车型,配备适用范围更广的橡胶轮,能够实现6-8米重载堆垛。
该车型搭载了业内领先的RTK卫星定位技术,即便在高温、严寒等复杂环境下,也能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定位。
在产品标准化进程上,本报告期内已完成5大系列机型标准化设计,覆盖全场景需求:甲壳虫系列、1T/1.5T小精灵、1T/1.5T窄巷道、小前移系列和堆高车系列;完成充电系统、反光柱和二维码、配电柜等附件的标准化设计。
同时完成了平衡重AGV和大前移AGV核心部件驱动器的国产化替代。
2.深化行业聚焦,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化工、冶金、新能源等核心优势行业,聚焦打造产业链级智能工厂物流解决方案。
通过解决全球数十个行业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关键瓶颈,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大型复杂项目落地经验,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特别是重载领域,公司深化与产业链内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为把握该领域高速增长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内石化巨头旗下机械公司,携手井松智能,成功引入了石化智能仓与室外FMR组合方案,完成老厂智能化升级,一改传统人工加机械的作业模式,实现库容管理、运营成本与整厂效率的全面优化。
井松一体化管控系统直连客户ERP系统,根据订单与生产要求,通过对全厂物料的出入库赋码与核验,实时追踪货物、货位和设备信息,系统自动下达入库、出库、分拣、盘点等指令,调度各库区的堆垛机、输送线与分拣装置,完成库内自动化作业。
智能化项目取代了人工找货、分拣和录入的模式,不仅实现了库存管理99%的精准率,还带来出入库效率960托/天的实绩。
室外FMR与库区中转装置的联用,使人工重复作业减少67%,大大提升了综合效率。
依托于公司在国内外成功实施的标杆项目经验以及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例如自主开发的多融合控制器、井松智能工厂一体化平台、数字孪生平台等,以及国内外标杆项目的成功经验,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业务拓展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在持续深化泰国、越南等东南亚既有市场布局的同时,成功开拓西班牙、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为支撑全球业务发展,公司积极亮相国际知名行业展会(如:韩国最大物流展KOREAMAT、2025WEPACK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世界包装工业博览会),向全球客户展示井松智能在仓储自动化与智能工厂物流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前沿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了国际品牌影响力,并为后续海外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夯实产能基础与优化公司治理,支撑未来战略发展重大产能项目启动,奠定增长基石。
报告期内,公司重要子公司“年产10000台套智能物流装备生产线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位于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淮南路与珠城东路交口东南角),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7.28亩,总建筑面积约62,834平方米。
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00台套智能物流装备的生产规模,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6亿元人民币。
公司致力于在此打造一座集“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于一体的全球领先智能物流装备中心。
该项目的建设高度契合区域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机器人产业新赛道的发展目标,是公司夯实核心竞争力、满足全球市场快速增长需求的关键战略举措,为未来业务拓展提供了坚实的产能保障。
顺应法规要求,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年修订)》、《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25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审慎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依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精神及配套规则,公司取消了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并行使原监事会相关职权,进一步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为确保治理结构优化依法合规、有效运行,公司对《公司章程》及25项相关内部制度与工作细则进行了系统性修订。
本次治理结构调整旨在提升公司决策效率与治理效能,更好地适应法律法规变化,保障公司规范运作和长期健康发展。
4.人才队伍建设,驱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技术驱动与需求引导”的研发理念,将人才视为核心战略资源,多维度推进人才体系建设:①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公司已组建并持续优化一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具备丰富大型复杂项目实施经验的专业化研发与技术团队,为业务拓展与项目交付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②完善研发体系与布局,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体系的系统性建设与优化。
公司以上海、杭州、合肥三大创新研发中心为核心节点,积极实施长三角科研一体化战略,着力打破地域壁垒,高效整合区域科创资源,构建协同高效的研发网络。
该布局旨在汇聚全球顶尖科创人才,形成强大的技术攻坚合力;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坚定投入研发资源,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同比增长3.77%),为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与前沿探索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5.升级优化数字化建设为构建公司核心制造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优化成本效益,适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依既定战略和业务需求,系统推进数字化工作:公司启动数字化平台规划建设,涵盖工程设计、客户与供应商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RP)等环节,提升运营与管理水平。
公司升级产品模块化和标准化程度,推进产品平台数字化管理,增强市场适应性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通过产线规划建设、系统集成应用(含ERP、SRM、CRM、PLM、APS、MES、WMS、WCS、PMS等系统)、智能制造平台构建(以OA为纽带,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整体制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发行人前身井松有限系由孔建华、姚志坚、李凌三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其中孔建华认缴43.00万元、姚志坚认缴42.00万元、李凌认缴15.00万元,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出资。
2007年3月13日,井松有限取得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5月5日,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容诚审字[2020]230Z2879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井松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07,203,411.84元。
2020年5月8日,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中水致远评报字[2020]第020208号”《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井松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11,525.84万元。
2020年5月8日,井松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井松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原公司股东作为拟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签署了《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
2020年5月28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同意以截至2020年2月29日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净资产107,203,411.84元为基础,按照1:0.4158的比例折合股本44,571,348.00股,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为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5月28日,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容诚验字[2020]230Z0120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20年5月28日止,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净资产出资107,203,411.84元,其中44,571,348.00元作为注册资本,其余62,632,063.84元计入资本公积。
2020年6月9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并领取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401007998066372的《营业执照》。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安元基金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719.199万元出资以4,098.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安元基金。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周利华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47.385万元出资以270.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周利华。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刘振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14.04万元出资以80.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刘振。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樊晓宏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5.265万元出资以30.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樊晓宏。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吴睿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1.755万元出资以10.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吴睿。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黎敏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0.8775万元出资以5.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黎敏。
2017年11月22日,音飞储存与张静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音飞储存将所持井松有限0.8775万元出资以5.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张静。
2017年11月22日,徐伟与郭君丽签订《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徐伟将所持井松有限60.372万元出资以344.00万元(每一元注册资本5.698元)的价格转让给郭君丽。
2018年12月20日,井松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4,457.1348万元,其中原股东凌志投资以103.5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41.40万元(认购每一元注册资本2.50元);吸收新股东犇智投资,以738.25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295.30万元(认购每一元注册资本2.50元),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出资。
2018年12月29日,井松有限取得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2019年8月7日,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本次增资出具了“会验字[2019]7087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9年8月6日止,公司已收到犇智投资、凌志投资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336.70万元,均以货币出资。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高汉富 | 2025-07-04 | 4800 | 0 元 | 34800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快 | 2025-07-04 | 4800 | 0 元 | 34800 | 核心技术人员 |
汪中曾 | 2025-07-04 | 6400 | 0 元 | 46400 | 核心技术人员 |
李凌 | 2025-07-04 | 880280 | 0 元 | 638203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朱祥芝 | 2025-07-04 | 7276 | 0 元 | 5275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姚志坚 | 2025-07-04 | 2758101 | 0 元 | 1999623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高汉富 | 2024-10-22 | 30000 | 6.75 元 | 3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快 | 2024-10-22 | 30000 | 6.75 元 | 3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汪中曾 | 2024-10-22 | 40000 | 6.75 元 | 4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朱祥芝 | 2024-10-22 | 45474 | 6.75 元 | 4547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李凌 | 2024-06-28 | 1707440 | 0 元 | 5501750 | 董事 |
姚志坚 | 2024-06-28 | 5349766 | 0 元 | 17238136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