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铂科新材
- 企业英文名: POCO Hold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杜江华
- 上市代码: 300811.SZ
- 注册资本: 28840.598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12-30
- 大股东: 深圳市摩码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2.6%
- 董秘: 阮佳林
- 董秘电话: 0755-26654881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巩启春、卢勇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曙光社区智谷研发楼B栋1301
- 概念板块: 小金属 广东板块 专精特新 深股通 融资融券 英伟达概念 基金重仓 AI芯片 华为汽车 被动元件 华为概念 新能源车 充电桩 高送转 深圳特区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9-09-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9395982X0
- 法定代表人: 杜江华
- 董事长: 杜江华
- 电话: 0755-26654881
- 传真: 0755-29574277
- 企业官网: www.pocomagnetic.com
- 企业邮箱: poco@pocomagnetic.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西路3157号南山智谷产业园B座13F
- 邮编: 518055
- 主营业务: 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电能变换各环节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提供高性能软磁材料、电感以及整体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磁性材料、电感器、贴片电感、线圈、磁性电子元器件及相关设备的研发与销售;不锈钢粉末、钢合金粉末、铁粉、铜粉、铝粉、特殊金属合金粉末、硬质合金粉末的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机械设备租赁;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磁性材料、电感器、贴片电感、线圈、磁性电子元器件及相关设备、不锈钢粉末、钢合金粉末、铁粉、铜粉、铝粉、特殊金属合金粉末、硬质合金粉末的生产。
- 企业简介: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于2019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811),是一家聚焦于软磁粉末、金属磁粉芯,以及电感应用解决方案开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铂科新材完全掌握了铁硅、铁硅铝等从粉末研发、制造、绝缘、到成型的整个金属磁粉芯全制程体系及核心技术。基于对金属软磁材料特性的深度研究,通过与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变频空调、不间断电源、信息通讯等电力电子行业知名企业的深度应用合作,已完美架构从金属磁粉芯生产、销售、到磁元件设计的一站式金属磁粉芯服务平台,为电力电子客户解决电感元件成本、效率、空间等多方面的技术问题。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电能变换各环节电力电子设备或系统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提供高性能软磁材料、电感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解决方案服务促进产品预研与销售,满足客户在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和电感元件上的产品需求。(二)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磁元件。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UPS、服务器电源、GPU芯片电源)、AI、智能驾驶、储能、通讯电源、变频空调、消费电子、电能质量整治(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轨道交通等领域,属于碳中和和AI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公司主要产品的具体情况如下:1、金属软磁粉芯金属软磁粉芯是指将符合性能指标的金属软磁粉采用绝缘包覆、压制、退火、浸润、喷涂等工艺技术所制成的磁芯,是电感元件的核心部件之一。电感元件是用绝缘导线绕制成一定圈数的线圈,线圈内插入磁性材料所构成的电子元件。电感在电路中主要起到储能、滤波、振荡、延迟、限波等作用,此外还有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公司始终以终端应用需求为产品开发导向,以精密制造工艺为支撑,从“铁硅1代”金属磁粉芯开始,不断迭代升级至“铁硅5代”,建立了一套全球领先的可覆盖5kHz~10MHz频率段应用的金属磁粉芯体系,可满足众多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牢牢抓住终端用户。2、芯片电感基于公司在金属软磁材料产品的持续迭代和性能领先,公司针对芯片电感开发出适用开关频率可达5khz~10MHz的金属软磁复合材料,为金属软磁材料进入更高频率段的半导体应用领域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公司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结合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制造出了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高可靠性和大功率的芯片电感产品,从而为芯片供电模块向小型化、高功率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也为公司开启了一条更加广阔的服务半导体供电领域的新赛道,并最终完成了公司从发电端到负载端电能变换(包括DC/AC,AC/AC,AC/DC,DC/DC)全覆盖的产品线布局,现已发展为公司的第二条增长曲线,对公司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芯片电感起到为GPU、CPU、ASIC、FPGA等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而金属软磁材料制成的芯片电感由于具有小型化、耐大电流的特性,更加适用于GPU、人工智能、自动驾驶、AI服务器、AI笔记本、通讯电源、矿机等大算力应用场景,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微型化并开始向3纳米迈进,芯片电压越来越低,对芯片供电模块的核心元件芯片电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期主流的芯片电感主要采用铁氧体材质,但随着电源模块的小型化、低电压、大电流的发展趋势,铁氧体材料受限于其饱和磁通密度低等条件制约,已经很难满足后续发展需求,而基于金属软磁材料开发的芯片电感具有低电压、大电流、小体积的优势,更加符合未来大算力的应用需求。(2)随着AI、5G和IOT时代的到来,仅靠云计算中心集中存储、统一计算或集中式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终端设备对于时效、容量、算力的需求。云边端协同方案的出现,即将AI算力下沉到边缘,在靠近终端用户的边缘集群进行数据本地处理,减少数据传输成本和存储成本,提高本地算力和边缘智能,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需求,同时边缘侧和云端数据保持同步,云端集群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撑。在这样的算力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算力需求下沉到边缘和终端,意味着会需要更多的大算力芯片,以及更多的芯片电感等元件提供算力支撑。3、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是指含有铁、硅及其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粉末,其成分、纯度、形貌等关键指标决定了软磁材料的性能,并最终决定功率电感元件的转换效率与可靠性。公司通过十余年技术积累,已建立完整的金属软磁粉研发制造体系。在材料端,通过多组分合金设计实现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1.5T)与低矫顽力(Hc≤100A/m)的优化组合;在工艺端,依托真空熔炼、气雾化、水雾化及高能球磨等核心技术,精准控制粉末粒径和含氧量;在应用端,形成了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多场景的产品矩阵,包括低损耗铁硅粉、耐大电流铁硅铬粉以及高频特性优异的非晶纳米晶粉。其中,铁硅铬粉凭借高球形度、高饱和及优异的防锈性能,已通过头部客户认证并实现进口替代,非晶纳米晶粉末的研发突破更为拓展高频应用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AI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通信设备加速迭代升级,对电子元器件提出了小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密度等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一体成型电感凭借其高感量、耐大电流、低漏磁等优势,成为满足现代电子设备高性能需求的关键元件。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饱和防锈铁硅铬粉末,实现了比进口产品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1.5T)和优异防锈性能,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正加速推进进口替代进程。同时,公司开发的非晶纳米晶粉末凭借其独特的高频低损耗特性,已进入量产导入阶段,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高端软磁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公司管理团队始终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持续着力打造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末三条增长曲线,经营工作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增长43.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46.90%,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具体如下:1、报告期内,金属软磁粉芯实现较快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2.34亿元,同比增长20.2%,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金属软磁粉芯行业中的市场领先地位。其中,数据中心领域,得益于新基建的深入推进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销售收入同比取得高速增长,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高度认可,更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持续取得了比亚迪、华为等品牌的认可,海外市场也取得了较大突破,销售收入同比取得高速增长;光伏及储能领域由于2024年全球装机总量继续保持较大增长,且公司在终端的市场占比取得较大提升,销售收入同比取得较高增长;空调应用领域,公司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且充分发挥河源生产基地的自动化优势,使其在品质、交付、成本方面都得到大幅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取得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电感元件实现超高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75.76%,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并爆发出强劲增长的潜力,已成长为公司业务发展规划中的主力军。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芯片电感产品除了与现有客户不断深化合作外,报告期内还新增进入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及更多应用领域(比如ASIC等),同时还交付了大量的样品,为后续的项目量产成功孵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基础材料的研发力度,实现了金属软磁材料性能上的巨大突破,为公司芯片电感在更多的应用场景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打下坚实基础。在产能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扩充产能,为GPU的市场增长以及AIPC等应用领域的大批量供货做好准备。3、报告期内,金属软磁粉末持续取得高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3,99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7.31%,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领域对高性能软磁材料的旺盛需求,以及公司在产品性能提升和客户拓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持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并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公司在报告期内启动筹建年产能达6,000吨的现代化粉体生产基地,该项目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策略:首期工程已于2024年建成,可新增产能2,000吨;全部工程计划于2025年竣工,最终实现产能6,000吨/年。该生产基地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当前产能紧张的局面,还将为公司开拓高端应用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公司金属软磁粉芯的稳步发展,芯片电感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金属软磁粉末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日趋成熟,公司有信心和能力实现更大的增长目标。(四)“梧桐树”业务发展规划公司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成为金属软磁材料及应用专家为发展目标。在上述目标指引之下,公司逐步打造和落实“梧桐树”业务发展规划,即以材料技术(气雾化、水雾化和高能球磨)、预处理技术(新树脂、绝缘包覆)和成型技术(流延工艺、模压成型、热等静压)等技术和工艺为“组分”打造综合性的“沃土”——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平台;在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平台的基础上,将“沃土”的不同“组分”进行有机组合,并结合特定的自有或引进工艺,滋养出金属软磁粉芯、芯片电感、金属软磁粉末等业务条线的“梧桐树”;在业务条线的“梧桐树”上,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应用场景和客用户需求,开发设计生产出多种性能、规格和型号的特定产品“果实”,以此更好地吸引和服务客户及用户,并实现与客户及用户的协同发展,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