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鼎科技 - 000409.SZ

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6-27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山东省人民政府
企业英文名
Yunding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1993-03-02
董事长
刘健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云鼎科技
股票代码
000409.SZ
上市日期
1996-06-27
大股东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5.2 %
董秘
向瑛
董秘电话
0531-88550409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兆春;李晓艳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济南)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0000617780406F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1993-03-02
法定代表人
刘波
董事长
刘健
企业电话
0531-88550409
企业传真
0531-88190331
邮编
250014
企业邮箱
stock000409@126.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工业南路57-1号济南高新万达广场J3写字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网络技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及发展,通信设备制造、销售,网络设备制造、销售,卫星通信、导航服务,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开发、咨询、转让、推广等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软件开发;网络技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卫星通信服务;卫星导航服务;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导航终端制造;导航终端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卫星移动通信终端销售;终端测试设备制造;终端测试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销售代理;金属矿石销售;选矿;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工业工程设计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电气安装服务;施工专业作业;建筑劳务分包;建设工程监理;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为准)。

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是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信息技术服务和工业智能化应用的高科技A股上市企业(证券代码“SZ000409”)。

公司着力构造矿山、化工、电力、新能源、园区等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形成数字科技服务生态体系,打造一流的数字化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

作为煤炭行业信息技术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公司结合全球智能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势业务特点,聚焦工业互联网服务领域,自主研发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及工业智能装备、智能应用、智能穿戴、云计算、大数据等系列产品,是盘古矿山大模型首次商用的承接单位,其中,“5G+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二等奖,“智慧矿山5G专网应用项目”获第四届“绽放杯”一等奖。

公司拥有并推广“基于5G音频传输的智能远程搬运机器人”“定位终端及控制方法”等156项专利技术,为客户提供集系统研发、设计、集成、运维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共创工业互联、价值共享的民族工业品牌。

权属公司有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北斗天地”)、山东能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山能数科”)、天津德通电气有限公司(“德通电气”)、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新能源(化工)事业部、智能测控事业部。

北斗天地作为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平台,是以北斗为特色的信息技术服务商和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企业,围绕“北斗+”、矿山工业智能、信息系统集成及运维提供军民两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规划、设计、集成到运维,为矿山、化工、应急通信、园区、社区、军营、教育智慧化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闭环服务,具备参与军工项目及要害部门信息系统集成必备的管理和研发等能力,致力于打造天地一体智慧化综合服务商。

业务遍布北京、陕西、内蒙、山东、新疆、拉美、非洲、澳洲等地。

山能数科深耕ERP实施运维、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应用咨询领域,拥有煤炭、煤化工、煤电、高端制造多套行业解决方案和众多行业应用系统著作权,可提供数字化创新服务、套装软件咨询、IT开发管理三大核心解决方案和服务,并满足客户从咨询、技术实施到运维完整的端到端需求。

德通电气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耕选煤厂自动化、智能化领域十余年,形成以工业自动化集成为基础、以智能化软件开发为龙头的六大产品体系,产品业务包括:DTCC智选平台及网络建设、生产过程智能控制、智能选煤生产管理系统DTiCMES、智能型高低压开关设备、智能识别和检测仪器、智能化咨询运维服务等。

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淮河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等矿业巨头旗下的数百家煤矿、选煤厂有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在国内外拥有500余项成功案例,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方案和系统集成维保服务。

工业互联网事业部组建于我国工业互联网元年,汇集百余名头部企业技术专家人才,旨在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支撑和服务煤矿、化工、电力、新能源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整体规划数据集成中心、数据管控中心、数据服务中心三大能力中心,成功研发并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AI服务平台、“电子封条”管控平台等,为打造以煤为基、多能耦合的新格局加持赋能。

与华为公司合作建成煤炭行业首个AI大模型训练中心,联合发布矿山行业首个AI大模型,模型精度比传统小模型提高10%、训练效率提高85%,构建“算力+算法+平台”一体化服务平台,形成煤矿人工智能产业化能力。

新能源(化工)事业部专注于电力新能源、化工产业的智能化应用和解决方案,目前已打造电力生产管理、智慧工程管控、光伏智能运维、风电智能运维、火电智能监盘、输煤廊道智能巡检、化工智能安全等多款专业化产品,并在山东能源集团盛鲁电厂、灵台电厂、西北新能源、鲁南化工、陕西未来能源等单位落地应用,服务于安全管理、生产协同、新能源运维、工程管控等多个领域,持续帮助客户提升管理效益。

事业部智慧电厂解决方案获得华为官方授权的认证级开发伙伴,自主研发的智慧工程管控系统通过煤炭协会国际先进的成果鉴定。

智能测控事业部专注于研发和创新多领域的智能测控系统及应用,拥有“快速煤质在线监测系统”“智能机器人取制样系统”“放射源在线监测与管理系统”“汽轮机振动专家辅助系统”等多种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工业自动化、智能生产、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其自主研发的“SRA-815型快速灰分监测系统”入选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商业规划

(一)行业发展情况公司深耕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融合的细分领域,结合能源行业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及自身优势业务特点,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专注于为煤炭、化工、电力、新能源等能源企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综合解决方案与服务。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驱动下,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加速,传统能源行业面临降本增效、安全生产与环保合规等多重压力,数字化转型需求尤为迫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30年,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对能源行业提质增效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的支撑作用全面显现。

矿山智能化作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环节,是国家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煤矿智能化是矿山智能化领域的重点,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

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发布的《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智能化煤矿907处,投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806个,智能开采产能占比突破50%,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带动了煤矿物联网、煤机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中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根据《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分析,煤矿智能化建设市场容量将于2025年突破3,200亿元,2035年将累计达到万亿级。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发布的《2024智能矿山与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显示,预计2030年非煤矿山智能化市场规模达9,107亿元。

化工行业具有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安全生产要求高等特点,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化工工艺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等政策出台也为化工行业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提出深化赋能应用方向,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化工产业技术的融合,探索人工智能新场景、新业态的应用,助力化工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和高效化发展。

《2025—2031年中国化工数字化市场深度调查与市场年度调研报告》提出,2025年中国化工数字化市场规模将增至2.65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跨越式增长至4.53万亿元,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在电力新能源行业,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0.8亿千瓦,同比增长56.9%;风电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同比增长23.1%,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张,该领域对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要求大力推动新能源数字化转型,支持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和新能源智能化管理建设。

随着数字经济和产业政策不断助力,围绕矿山、化工、电厂、新能源等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将不断增长。

(二)主要业务及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工业互联网业务、智能矿山业务、智能洗选业务、智慧电力新能源业务、ERP实施及运维服务。

相关业务和主要产品如下:1.工业互联网业务公司工业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专注于能源、化工、油气、电力新能源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公司自主研发“云-网-边-端”一体化工业技术底座,构建涵盖视觉、预测、NLP、多模态等核心能力的工业大模型,并为客户提供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及全栈式网络安全防护服务。

以“平台+场景+生态”为核心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实现设备智能互联与数据深度赋能,从而全面提升生产安全管控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主要产品与服务如下:2.智能矿山业务公司的智能矿山业务是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传统的矿山生产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矿山生产环境的全域感知、数据实时互联与智能决策协同,赋能矿山安全生产、高效运营与精益管理。

主要产品如下:3.智能洗选业务智能洗选业务在传统工业自动化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帮助选煤厂在煤炭洗选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监测、智能控制、智能管理与决策等功能,提高选煤厂的精煤回收率、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主要产品和服务如下:4.智慧电力新能源业务智慧电力新能源结合火电、风电、光伏等电力行业自身特点,通过融合数字技术和产业需要,实现能源系统、智慧工厂的数字化感知、数字化控制、数字化管理。

主要产品如下:5.ERP实施及运维服务业务ERP实施及运维服务业务主要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化创新服务、套装软件咨询及实施、IT开发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满足客户从咨询、技术实施到运维完整的全流程需求。

公司开发的集团级一体化经营管控平台,全面覆盖人、财、物、产、供、销、项目、设备等核心业务,统一数据和应用标准,与周边各业务系统无缝集成。

(三)经营模式1.业务模式:公司为矿山、化工、电力新能源等能源行业客户提供集系统研发、设计、实施、运营、维护于一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系统开发及项目实施,确保解决方案与客户需求高度适配。

2.采购模式:公司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按照“物资全链条总成本最优”的采购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采购需求、招采作业、交付进度全流程管控,严格执行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线上管理,保障采购质量,控制采购成本。

3.营销模式: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直销策略,构建“总部-区域”两级联动营销体系,通过“直销网络+属地服务+行业深耕”模式,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实现需求快速响应与资源高效配置。

4.研发模式:公司构建“自主创新为主体、协同攻关为支撑”的立体化研发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化落地”的完整创新链,通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双轨驱动,不断增强公司研发创新能力。

5.服务模式:公司注重客户服务,构建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并通过数字化运维平台实现客户问题收集、诊断与闭环处理,降低使用成本与风险。

此外,公司建立7×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加强与客户良性互动,跟踪客户对产品使用体验,促进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改进。

概述报告期内,云鼎科技紧扣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深化科技创新与管理革新,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产品迭代、市场开拓、运营管控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效。

2025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0.30%;受煤炭行业市场变化和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88.89万元,同比降低42.36%。

(一)产品能力迭代升级,核心技术持续领跑。

公司深耕多领域技术研发,产品矩阵竞争力全面提升。

人工智能领域加速领跑,累计完成人工智能场景170余类,涵盖矿山、电力、化工、油气、钢铁等行业。

工业视觉智能一体机实现“硬件+平台+模型”一体化集成,支持天级部署;仓颉智能体平台集成前沿大模型,构建统一的多模态知识库,通过低代码工作流引擎快速编排、部署智能体应用,赋能企业高效打造专属智能体生态;神农数字化平台v2.0入选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完成全栈信创适配,实现安全治理模式转型。

智慧矿山领域走在前列,国内首个“全业务切片网络”项目投入运营,关键指令时延压缩至10毫秒内,深井通信技术实现新突破,并纳入国家能源局技术规范;以GIS系统为基础,持续优化地质保障等核心应用,建立产品生态圈;人员定位产品研发取得新进展,创新研发规划高频定位基站、高频定位终端等11项产品。

智慧洗选领域持续优化,选煤自动化系统提前实现国产替代,在线灰分监测平台完成小型化样机开发,实现产品商业化应用;研发零代码流式数据处理与物联网(IoT)集成平台,开发周期缩短60%,客户需求响应效率提升300%;国家级及天津科技计划专项研发项目稳步推进。

智慧新能源化工领域破局起势,承接“陇电入鲁”配套项目,研发风光储一体化集控系统,智慧工程管控系统形成标准化产品,在新泰电厂树立标杆示范;推动电力塔杆防外破监测系统、光伏支架形变监测系统落地天津滨海。

数字科技领域提级扩能,云南能投、国电投等业财一体化项目成功上线,助力客户财务数字化升级。

(二)市场开拓稳中求进,内外并举成效显著。

营销体系重构增效。

整合市场资源,构建“大营销”市场格局,形成四大区(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大客户部+非煤矿山突击队营销体系,全面解决营销痛点难点问题,夯实市场开拓基础。

内外市场双向突破。

通过大数据驱动精准营销,提升客户转化率。

成功中标铁矿客户融合IP网络建设与人员定位项目,实现非煤矿山领域零突破。

新开拓甘肃、贵州等地区客户,全力攻坚国电投、延长石油、华电数智外部市场战略级大客户。

生态合作与品牌建设升级。

深化与行业头部战略伙伴合作,联合发布工业视觉智能一体机、资源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等各类成果方案;与腾讯联合发布《矿业数据治理白皮书》,为矿业行业数据治理提供实践案例,助力矿业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协办“2025智能矿山发展大会”“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等矿山行业大型展会,获评“软件行业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智慧矿山科技(技术)创新成果奖”等荣誉奖项,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管控体系提质增效,运营能力全面增强。

成本管理精准发力。

16项产品实现设计降本,读卡分站等核心产品降本率超30%;采购成本较预算压降8%,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3.18%,有效提升盈利空间。

项目管控高效推进。

建立标准化交付体系,完善项目经理认证机制;建成统一客户服务中心,开通400客服热线,优化运维平台,实现资源协同共享。

管理体系数字化升级。

“云智平台”上线运行,实现项目管控、市场营销等业务全流程管理,提升业务协同与决策效率;神农低代码平台支撑项目21个,私有化Gitee平台统一托管代码仓库2,388个,构建国产化开发适配环境,实现研发技术架构一致性和资源集中纳管。

育才引智夯实梯队。

以人才年轻化、专业化、复合型为导向,深入推进“云雀”校招熔炼计划,引进45名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培养孵化,搭建高质量人才队伍。

以发展需要和岗位需求为目的,扎实推进常态化教育培训,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授课”等方式,举办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产品解决方案等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发展进程

公司名称由泰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东地矿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5月18日,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000617780406F)。

本次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公司中文名称正式变更为“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王立才 2025-03-05 -19100 12.95 元 573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