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零售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两大类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服装服饰批发;服装服饰零售;鞋帽零售;鞋帽批发;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塑料制品销售;美发饰品销售;茶具销售;箱包销售;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日用品批发;日用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家具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通信设备销售;移动通信设备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食品进出口;珠宝首饰批发;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回收修理服务;金银制品销售;服装制造;服饰制造;鞋制造;塑料制品制造;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玩具、动漫及游艺用品销售;停车场服务;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物业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柜台、摊位出租;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采购代理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酒类经营;烟草制品零售;药品零售;城市配送运输服务(不含危险货物);餐饮服务;出版物批发;出版物零售;出版物互联网销售;基础电信业务;游艺娱乐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大集团”)是合肥市属国有企业,前身系合肥百货大楼,于1959年8月建成开业,1993年改制,1996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0417),是安徽省首家商业零售上市公司。
经过65年的创新变革,合肥百大集团已由当年的一家单体百货店,发展成为安徽省综合型商贸流通龙头企业。
目前合肥百大集团产业覆盖零售业及农产品流通两大主业,旗下共有子公司51家,参股公司9家,拥有24家百货购物中心、25家百大电器门店、21家百大易购跨境直销中心、199家合家福超市、5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家加工配送中心、33家标准化菜市场等300余家连锁经营网点,品牌分销代理覆盖8000多个商店,连锁及批发分销机构遍布安徽14个地市。
同时参股徽商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拓展小贷业务,涉足电子商务、跨境直销领域,运营合肥空港进境口岸,形成了多业态、全品类、全渠道和线上与线下融合、内贸与外贸结合的产业体系。
2023年,百大集团实现销售规模633.01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净增50亿元,社会贡献额超过20亿元,在百大业务范围内就业的销售、保安、保洁、加工配送等各类人员超过5万人。
企业位居中国零售百强第10位、中国连锁百强第46位、安徽省百强企业第14位、安徽省服务业第2位、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企业30强、合肥企业50强第3位、跻身长三角服务业百强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单位”、“中华老字号”、“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连锁企业长青奖”、“全国商业服务业十佳企业”、“全国和谐商业企业”以及安徽省第三届政府质量奖、“安徽省诚信企业”、合肥市第二届政府质量奖、合肥市最具品牌价值影响力等众多省市荣誉称号。
近年来,面对行业加速变革、竞争加剧的新形势,百大集团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以质量和效益为先,以调结构促转型、以改革促升级、以创新促发展,全力提升经营质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百大集团将以转型升级为抓手,以创新变革为动力,持续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不断稳固区域性商业龙头地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百年百大梦!
(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1.主要业务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零售业、农产品交易市场两大类主业。
公司零售业包括百货、家电、超市连锁、电子商务、商贸批发等细分业态。
公司百货、家电、超市三业态共有240家实体经营门店,均占据安徽省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次商圈的有利位置,作为安徽区域市场的零售龙头企业,公司已经初步构建形成立足省会、辐射全省的连锁网络体系。
公司农产品交易市场业务主要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合肥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宿州百大农产品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及合肥百大肥西农产品物流园有限责任公司经营。
周谷堆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为综合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定点市场之一。
目前,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公司旗下各门店的商品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70,047.90万元,同比上升0.02%,其中各业态销售占比结构中,零售业营业收入占比90.89%,农产品交易市场营业收入占比7.85%,房地产营业收入占比1.26%。
2.主要经营模式(1)公司百货零售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联销、经销和物业出租,公司目前采用联销方式经营所涉及的商品品类主要有:男女服装、饰品、珠宝、钟表眼镜、鞋帽、箱包、床上用品、部分化妆品等。
目前采用经销模式经营的商品主要为烟酒、化妆品及其他著名品牌商品。
物业出租是在公司经营场所里进行的租赁经营,其利润来源于租金收入扣除物业成本后的余额。
根据租赁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配合百货门店零售业务,满足顾客其他消费需求的服务补充,例如银行、通信、餐厅、快餐店、娱乐项目等;另一类以百货公司为主营业态,运用购物中心理念,按公司统一规划租赁给其他品牌供应商或代理商用于商品零售服务,以满足各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此外,还包括广告位租赁等。
(2)公司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业务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摊位出租、交易佣金。
摊位出租是交易市场的主要经营模式,即在各类商品批发区域内,公司根据各租户租赁的摊位面积每年收取固定的租金收入。
交易佣金即根据买卖双方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交易量或交易额按一定比例收取相应的佣金。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以及所处行业地位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国内生产总值为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市场供给不断优化,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0%,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各项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强劲,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线上线下零售深度融合,各类商贸企业积极触网转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网络消费占比持续提高。
但是消费市场回升基础仍需巩固,居民消费信心依然不强,性价比导向成新趋势,全渠道竞争加剧,中国零售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零售企业在新零售时代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策略。
未来,随着消费场景的碎片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以及技术迭代的加速,零售行业竞争逻辑彻底改变,线上线下融合成为零售企业打破增长瓶颈、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答题”。
报告期内,公司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9位、中国连锁百强第49位,旗下周谷堆、百大电器、合家福、合鑫商贸等多家子公司荣获首批“合肥老字号”“以旧换新先锋奖”“年度川酒销售功勋酒商”等,公司先后荣获“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全国文明单位”“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三)报告期内实体门店的经营情况报告期,公司全力以赴“深改革、精管理、促转型、大提升”,在消费市场复苏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收入增长信心不足、线上消费不断分流传统实体消费等形势下,坚持扩大总量与优化质量并举、转型升级与优治增效并重,实现营业收入370,047.90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86.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93%。
报告期内,公司实体门店经营情况如下:1、公司门店分布情况2、营业收入前10名门店信息百货:家电:超市:3、报告期内门店的变动情况4、直营门店店效信息1)报告期内,百货业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主要系当前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公司虽积极应对行业环境变化,加强百货业调改转型,但需要一定过渡周期,当前百货业态承压仍较为明显,毛利额较同期减少较大。
2)报告期内,合家福净利润下降较大主要系受市场渠道分流等因素影响,毛利额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推进新开门店建设,相关费用支出增加;此外报告期以来公司持续推进经营优化举措,包括对老店调改升级、在成熟商圈布局新开门店、关闭扭亏无望亏损门店,以及整合供应链体系等,上述举措的积极效应预计将在后期逐步显现。
(四)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情况报告期内,公司自建线上销售平台的交易额(GMV)为10,667.74万元,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交易额为39,066.05万元。
(五)报告期内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1)商品采购与存货情况公司经销商品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化妆品、生鲜、日配、食品、超市百货等品类。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根据各店所在市场的调研结果,确定适合当地市场的行业领头品牌;同时选取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客户,以确保货品的及时供应及合理的商品结构,以满足顾客需求,创造最大效益,实现双方共赢。
公司实行总部-区域-分店的管理模式。
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能进行分工协作。
总部设置百货采购本部、超市采购本部及电器采销中心,下设各品类部及区域采购部,对相应品类进行分类管理和补充性采购地区性产品。
在经销品招商工作中,总部、区域、门店合理分工,密切配合,确保招商及进货工作及时有效。
各区域、门店定期分析经销商品销售,及时关注双方合作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按照自采商品订货管理流程订货,以保证货源稳定。
公司在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要求供应商保证货源稳定,并定期对自营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情况进行监督跟进。
根据营运本部制定的年节促销活动,门店会提前做好备货工作,对于正常商品、促销商品或畅销商品,根据销售、库存情况结合订货周期提前做好备货工作,确保货源充足、库存合理。
经销商品的库存管理由门店负责,门店按照商品进、销、存系列流程进行管理。
商品进退货均需通过公司业务系统完成,并定期组织商品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对于滞销或临期商品,根据合同约定,合同可退的以退货处理;合同不可退的滞销及过季商品,各门店会采取促销方式集中进行清理,并将毛利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保证公司利益。
经销模式下各商品类别的前5大供应商采购情况(2)公司向关联方采购的金额90.69万元,占2025年采购额的0.02%。
(3)存货管理政策,对滞销及过期商品的处理政策公司对存货管理,对滞销及过期商品的处理等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同时结合自身商品属性和特点,拟定各自业态库存商品风控机制,预防和降低库存损失风险,提升商品周转速度,减少资金占压,对滞销及临期商品及时进行换货、退货处理,保障存货商品质量。
(4)报告期内仓储及物流情况公司拥有多个自建物流中心与租赁仓库,综合运用ERP、GPS、TMS、WMS系统,对公司的物流、人员、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仓储和运输车辆进行统一管理,构建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物流平台,为公司商超、百货自营、线上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竞争保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安徽省、江苏省内共有19家物流仓储网点,其中自有网点2家,面积约6.80万平方米,租赁网点17家,面积约6.21万平方米,共计约13.01万平方米,分布于合肥、蚌埠、六安、淮安、南通等公司业务进驻的各个地市。
报告期,公司仓储支出1376.3万元,物流支出2747.11万元,其中自有物流支出1520.6万元,占比55.35%,外包物流支出1226.51万元,占比44.65%。
公司始建于1959年。
1993年10月经安徽省体改委皖体改函字(1993)070号文批准,由合肥市百货大楼实业总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华侨友谊供应公司共同组建为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6]122、123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800万股,当年8月实现股票上市交易,发行后公司股本为60,652,490.00元,并领取了14897295--7号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