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ST逸飞 - 688646.SH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07-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
吴轩
企业英文名
Wuhan Yifi Laser Corporation Limited
成立日期
2005-12-30
董事长
吴轩
注册地
湖北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逸飞
股票代码
688646.SH
上市日期
2023-07-28
大股东
吴轩
持股比例
25.9 %
董秘
曹卫斌
董秘电话
027-87592246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顺利;陈清松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20100781982958N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湖北
成立日期
2005-12-30
法定代表人
吴轩
董事长
吴轩
企业电话
027-87592246
企业传真
027-87592246
邮编
436030
企业邮箱
ir@yifilaser.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开发区高新四路逸飞激光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激光设备、机电一体化、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租赁、批发兼零售;软件开发及批发兼零售;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及技术)。(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在武汉中国光谷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电芯自动装配线、模组/PACK自动装配线等自动化产线及各类精密激光加工智能化专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动力、储能、消费电池的电芯、模组、PACK制造领域,同时也应用于家电厨卫、装配式建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公司深耕新能源锂电池装备领域,服务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国轩、亿纬、鹏辉、比亚迪、LG、中创新航、远景、蜂巢、派能、海辰、ATL、珠海冠宇等国内外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广汽、长安、蔚来、小鹏、印度TATA等新能源汽车厂家。

公司率先突破了圆柱全极耳电池制造工艺技术难题,攻克了全极耳集流体无损成型、集流体焊接、壳盖自动化装配、高速精密传送、智能产线信息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发出圆柱全极耳电芯装配系列设备。

2022年10月,公司“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全自动组装生产”入选由工业和信息部、中国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第七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在技术、工艺、产品、市场占有率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策略,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等三大省级创新平台,形成了以精密激光加工技术为核心、以智能制造装备为载体的技术和产品体系,实现了从激光器、激光单机、自动工作站、自动产线到智能产线的研发突破与升级。

截至2023年2月,公司已授权知识产权共计356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软件著作权60项,并荣获“中国科协2021年先导技术榜”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湖北省高价值专利大赛金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营。

未来,逸飞激光将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后盾,持续巩固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并不断拓展激光与智能装备的更多应用领域,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

商业规划

(一)整体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始终围绕“激光+智能装备”平台化发展战略,持续聚焦主业,拓展新兴业务,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努力提升经营效率,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升级与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海内外市场拓展力度,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海外订单实现稳步增长。

随着公司工艺、技术的持续提升、产品矩阵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认可度的逐步增强,营业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

同时,公司通过资本与业务的协同发展,积极布局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1,942,704.68元,同比增长23.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48,507.89元,同比下降55.06%。

公司将持续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保证、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后盾”的经营理念,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综合采取提高研发转化与产品交付效率、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期间费用、加快核心装备的产品化与系列化升级、加大重点客户和海外重点市场的拓展力度、加速落实事业部制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客户回款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提高公司经营质量,提升公司盈利和发展能力。

(二)聚焦主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聚焦主业,对现有工艺、技术优化改进,对前瞻性技术开展系统性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公司推出了智能激光系统、新一代密封钉高速装配站、新一代高速氦检机等创新产品,并发布电池封装、储能集装箱系统装配等全系列解决方案。

在圆柱电池领域,公司全新推出“云轨”“星轮”“飞梭”三大系列组装线,覆盖直径18mm至60mm全系列圆柱全极耳电池,效率达25-360PPM,并已实现行业首条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超充宽温电池量产线、新一代圆柱电池高速智能装配线等46系列大圆柱设备的批量交付,订单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大圆柱电池量产线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公司将高动态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质量闭环监测系统、精准定制激光调质系统及激光极片快速干燥工艺等新技术应用到固态电池极片制片环节,开发激光超快加工设备、激光刻槽设备,并与多家行业知名研究机构、客户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固态电池设备研发与市场应用,现已逐步实现部分产品的销售与交付;子公司新聚力通过材料应用优化、核心器件创新设计以及与AI及数字孪生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了AMHS系列装备的稳定性与运维便利性,推动国产智慧物流系统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动力电池、储能、智慧物流、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应用场景,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品矩阵,为公司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技术迭代,持续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激光技术+智能装备技术+工艺应用”三维一体的滚动创新体系,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持续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保证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能够快速攻坚新技术、新产品。

在设备组装段环节,通过优化激光调质系统,利用光场分布的优化调控,有效保证熔池稳定性,抑制飞溅产生,解决了新能源电池焊接飞溅问题;持续扩充焊中检测系统,新增熔池高速监测及熔深检测系统,进一步保障焊接过程稳定性;创新3D振镜注液孔清洗技术,显著提升激光对电解液残留的清除能力,保障密封钉的稳定焊接;在设备前道工序上,通过研发大幅面高均匀激光能场极片涂层热处理装备,能够在保证材料温升及有效性前提下,快速实现极片涂层水分及溶剂的去除,以及通过突破极片涂层高速表面处理技术,极大提升激光装备对卷绕机速度的适配能力,助力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公共验证测试平台建设,配备了先进的验证测试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检测业务,包含微观晶体结构、材料成分、光学器件系统分析、电性能等多项测试,覆盖领域包含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电子、汽车以及五金等领域。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CNAS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筹备工作,并同步规划CMA、TUV等权威资质能力建设。

未来将服务链上企业验证测试需求,为产业链研发创新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技术与产品支持。

(四)全球化提速,海外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积极拥抱全球化战略,全力推动海外业务迈向新高度。

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列产品持续创新,为海外客户交付全自动储能集装箱装配线,覆盖从电芯处理、到PACK装配、再到集装箱装配和检测等全流程工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打造高效智能产线标杆,标志着公司全球业务拓展再上新台阶。

在海外拓展方面,公司携圆柱/方形电芯组装线系列解决方案、电池模组/PACK组装线系列解决方案、电池整厂物流及仓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智能激光系统等产品亮相欧洲电池展(TheBatteryShow)、2025韩国电池展览会(InterBattery),系统呈现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锂电设备与前沿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中国智造”的技术韧性,持续提升品牌能见度与客户黏性,吸引全球客户关注,通过精准对接客户个性化需求,与欧洲、亚洲、东南亚地区等客户建立合作,并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提升海外业务市场占比。

未来,公司将加速完善全球服务体系,实现设备安装调试、售后响应的本地化高效覆盖,以尖端技术和本地化解决方案助力全球客户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在全球市场树立中国智造的新标杆,助力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五)产业链协同,拓展新兴领域布局公司联合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简称“武创院”)发布“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聚焦新一代电池智能装备产业、工业人形机器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高端装备、半导体先进封测及智慧物流等四大领域,打造“产业定义需求-技术响应需求-资本保障需求”可持续发展模式,致力于以国家级标准推动产业链、技术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合作新标杆。

同时,公司与武创院携手成立合资公司湖北武逸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布局新一代激光与柔性智造技术,并与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合作,成立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将荆楚人形机器人项目作为创新枢纽首个示范项目,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公司不断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以战略合作与创新枢纽为纽带,通过构建多链融合的发展模式和落地具体项目,强化了产业链协同的深度与广度,并在新兴领域实现了精准布局与实质性推进,为公司及行业在前沿赛道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进程

2005年12月18日,吴轩与吴建春签署《武汉逸飞科技有限公司章程》,共同出资组建逸飞有限,系发行人前身。

逸飞有限成立时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吴轩以货币形式出资人民币24.5万元,吴建春以货币形式出资25.5万元。

2005年12月23日,湖北敬业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出具了“鄂敬验字(2005)第163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截至2005年12月23日止,公司已收到吴建春缴纳的注册资本人民币5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

2005年12月30日,逸飞有限完成了工商注册登记并领取了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10月15日,逸飞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由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逸飞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与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截至2020年4月30日,逸飞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6,397.75万元,净资产评估值为36,784.82万元。

2020年10月15日,逸飞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同意以2020年4月30日为改制审计基准日,将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26,397.75万元折股成股份公司股份6,000万股,由各发起人按照其所持有的逸飞有限股权比例相应持有,其余20,397.7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20年10月15日,逸飞激光召开创立大会,会议通过了股份公司章程,选举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成员。

2020年10月15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0】第ZE10579号”《验资报告》,确认发起人出资额已按时足额缴纳。

2020年10月20日,公司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工商登记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0100781982958N。

2019年6月26日,吴轩与吴建春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吴建春将其所持有的公司2.362%的股权以61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吴轩;2019年8月10日,吴轩与李庆伟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李庆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2.362%的股权以61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吴轩。

2019年8月15日,逸飞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股权转让事项。

2021年8月31日,逸飞激光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增资872.6956万元的事项。

同日,博力威、湖州潺智、合肥轩一、中珈资本与公司及其全体股东签署了《增资协议》,约定博力威以货币资金3,000万元认购163.6304万股、湖州潺智以货币资金5,000万元认购272.7174万股、合肥轩一以货币资金4,000万元认购218.1739万股、中珈资本以货币资金4,000万元认购218.1739万股。

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变为6,872.6956万元。

2021年10月1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1】第ZE50195号”《验资报告》。

2021年9月16日,逸飞激光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本次增资的变更登记手续。

2021年12月13日,逸飞激光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增资及股权转让事项。

其中,共青城逸扬以货币资金3,967.50万元认购公司264.50万股;共青城逸兴受让公司实际控制人吴轩31万股,对应转让金额为465万元。

同日,共青城逸扬、共青城逸兴分别与公司及吴轩签署了《增资协议》及《股权转让协议》。

此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后公司注册资本变为7,137.1956万元。

2022年4月1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2】第ZE50103号”《验资报告》。

2021年12月29日,逸飞激光在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本次增资的变更登记手续。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吴轩 2025-07-29 50000 28.98 元 24651093 董事
吴轩 2025-07-15 50000 28.98 元 24601093 董事
吴轩 2025-05-30 30000 25.89 元 24551093 董事
吴轩 2025-05-16 40000 26.32 元 24521093 董事
吴轩 2025-05-09 52013 26.67 元 24481093 董事
赵来根 2025-05-08 67252 26.6 元 453536 董事
赵来根 2025-05-07 7883 26.43 元 386284 董事
赵来根 2024-10-08 43201 35.09 元 378401 董事
赵来根 2024-09-30 90000 27.45 元 335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27 40000 25.55 元 245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18 15000 23.48 元 205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13 85000 24.28 元 190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12 20000 24.96 元 105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09 30000 23.65 元 85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06 35000 24.62 元 55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9-04 20000 24.97 元 20200 董事
赵来根 2024-08-28 200 25.4 元 2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