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可瑞 - 300713.SZ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11-01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Increase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2-04-24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英可瑞
股票代码
300713.SZ
上市日期
2017-11-01
大股东
尹伟
持股比例
43.65 %
董秘
邓琥
董秘电话
0755-26580610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杨运辉;邓瑞飞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736294056Q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2-04-24
法定代表人
尹伟
董事长
尹伟
企业电话
0755-26580610
企业传真
0755-26580620
邮编
518116
企业邮箱
zjb@szincreas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宝龙二路60号英可瑞工业园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件及信息技术的技术开发、咨询和销售;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不含限制项目)。(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凭批准文件、证件经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咨询和销售;新能源汽车配套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咨询和销售;电力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咨询和销售;铁路电气化设备和相关软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咨询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点设计开发、建设、运营与维护;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站系统设计开发、建设、运营与维护;自动化系统、装备和相关软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咨询与维护;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站工程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智能输变电、智能配用电及控制技术与设备制造;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房屋租赁。(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凭批准文件、证件经营。)

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11月1日在创业板顺利上市(股票代码:300713)。

专注于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中高端直流电源系统制造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在经营过程中坚持走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道路,为客户提供设备配套及其服务,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公司成立十多年来,英可瑞一直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研发团队,积极担当电源行业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

同时我们坚持制造符合国标和欧美标准的高品质产品,锻造专业化的营销服务精英。

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力、铁路、冶金、通信等领域,业绩案例遍布国内及世界各地。

为了致力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市场开拓,公司自2011年开始汽车直流充电模块的开发,目前有3.5KW、7.5KW、10KW、15KW、20KW系列共计40余款型号的产品;充电桩标准系统从21KW到450KW多个功率等级的覆盖。

目前参与典型的项目有北京APEC会议中心充电站,首都国际机场充电站,上海交投公交充电站,南京公交充电站,苏州大型充电站等项目,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享有很高的美誉度。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背景、前景及地位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大类—“C38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中类—“C3824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小类的“智能高频开关电源”。

电源是给电子设备提供电力的装置,由半导体功率器件、磁性材料、电阻电容、电池等元器件构成。

中国电源学会根据功能效果,将电源分为开关电源、UPS电源(不间断电源)、线性电源、逆变器、变频器及其他电源。

其中,开关电源是市场的主流电源产品。

据中国电源协会、国金证券研究所、亿渡数据统计及预测,中国电源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5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90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9%,2025年预计达到4887亿元。

开关电源作为电源产品中占比最高的大类产品,其市场规模伴随着电源行业的增长而取得快速成长,中国开关电源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250亿增长至2022年的1854亿。

随着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的低碳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趋向于小型化、轻薄化、节能化,进一步推动开关电源市场规模增长,2025年预计达到2532亿元。

图:2020-2025年中国开关电源市场规模公司主要从事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电力、通信、冶金、化工、石油以及直流照明、激光设备等行业。

1、新能源汽车领域①行业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截止2025年6月底,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据中汽协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290万辆,同比增长4.7%。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24.4%。

图:2021-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率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需求,结合政策支持,近年来充电桩的建设情况持续改善,新能源充电桩的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2025年1-6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2万个,同比上升99.2%。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量为51.7万个,同比增长30.6%,私人充电设施增量为276.5万个,同比上升120.8%。

截止2025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10.0万个,同比上升55.6%。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610万个,同比增长55.6%。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09.6万个,同比增长36.7%;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同比增长63.3%。

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预计2025年新增361.9万台随车配建充电桩,随车配建充电保有量达到1285.8万台。

预计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52.2万台、公共交流充电桩51.6万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461.7万台,其中公共直流充电桩216.5万台、公共交流充电桩245.2万台。

预计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场站7.3万座,公共充电场站保有量达30.3万座。

图:2024-2025年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万台)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②行业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2025年上半年,国家陆续新增出台了多项政策。

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指南》明确了2025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的重点方向,氢能、电动汽车方面涉及如下:1)电力领域,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专业方向中,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列入重点方向。

2)新型储能和氢能领域,在氢能专业方向中,基础与通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燃料电池等氢能应用等列入重点方向。

同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1)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交通运输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2)全面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在公路沿线、城市周边区域、分拨中心等建设充(换)电站、加气站、加氢站。

推动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开展新能源汽车绿电就地直充,提升新能源汽车绿电消费比例。

3)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货运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推动国四及以下标准营运车辆淘汰更新,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发展零排放货运。

4)加强标准规范支撑: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车网互动、动力电池、充(换)电站、加氢站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等。

2、电力操作电源领域电力操作电源模块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磁性器件(变压器、电感、磁芯)、结构件、蓄电池等。

下游主要为电力操作电源系统集成商,电力操作电源系统集成商面向终端用户进行销售,终端用户主要为电网、电厂等电力企业以及钢铁冶金、水泥、石化和煤矿等非电力企业。

①行业数据:2024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2.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

2025年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635亿元,同比增长5.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图:2022—2024年我国电力投资情况(单位:亿元)"十四五"期间,国网计划电网投资额2.4万亿元、南网计划电网投资额6700亿元,合计3万亿元以上。

2025年国家电网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加快建设特高压和超高压等骨干网架,预计2025年全年电网建设投资超过6500亿元。

南方电网预计2025年电网投资规模达1750亿元。

②行业政策:2025年1月,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推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

提升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水平。

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推出《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指出修订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优化许可管理,提升许可工作服务水平,推动承装(修、试)企业提质增效。

制定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研究推进电力二次系统技术监督市场化改革,促进技术监督服务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

制定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低压办电"零投资"服务对象拓展至160千瓦及以下民营用电企业,进一步降低办电成本等。

3、所处行业地位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电力电子产品的技术革新和自主研发,积极担当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主动参与轨道交通中国高铁的自主研发和产品配套。

20多年来,英可瑞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储能、轨道交通、工业4.0项目等科技发展和创新领域。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成熟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兼具质量优良和种类齐全等特点的高性价比产品、渠道多元且覆盖面广的营销网络、灵活高效且稳定可靠的售后服务体系、较高的业内认可度和行业知名度。

公司的产品已长期稳定应用于各类项目,深受客户认可,在行业内有一定口碑,公司处于同行业前列。

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互惠、共赢”的企业价值观和“技术领先、团队合作、一流服务、客户满意”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成为电力电子行业领先的供应商及方案解决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行业领域中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业务定位于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核心部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前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电源模块及系统以及其他电源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新能源汽车、通信、冶金、化工、石油以及直流照明、激光设备等行业。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如下:(1)电动汽车充电电源产品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电源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电源模块、电动汽车充电监控模块、电动汽车充电电源系统等。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通常划分为交流充电系统和直流充电系统。

公司主要提供直流充电的核心部件及成套系统。

直流充电系统,俗称“快充”,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大功率电源的供电装置。

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电源产品营业收入103,039,732.65元,占本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2.21%,同比上期增长91.05%。

(2)电力操作电源产品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产品主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充电模块、监控模块等核心部件及电力操作电源系统。

电力操作电源产品主要应用在:电力、通信、冶金、化工、石油等行业,作为变、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向控制、信号设备、测量、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以及事故照明及断路器分、合闸操作等动力负荷,不间断提供直流电源的设备。

报告期内,公司电力操作电源产品营业收入20,105,518.20元,占本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0.19%,同比上期增长0.30%。

(3)其他电源产品公司其它电源产品主要包括通信电源、电动汽车车载电源模块、逆变器电源、直流照明产品等。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信行业、电力行业等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电源产品营业收入74,212,606.30元,占本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7.60%,同比上期增长77.36%。

3、经营模式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及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一直专注于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及相关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技术领先、团队合作、客户满意、服务一流”的经营方针,坚持技术营销、品质营销,行业营销,为细分行业市场提供核心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公司产品分为标准品及定制化产品:标准化产品使得采购、处理、检查等工作流程常规化,实现产品长期自动化生产,促进管理的统一、协调和高效率;定制化产品是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差异分析,并集中现有资源条件进行的产品定制,使得资源配置更合理,客户与公司均可获得最大效益。

公司实施产品开发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概念及需求分析阶段、项目立项及计划阶段、产品设计及开发阶段、中试阶段。

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并形成及掌握业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推动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

(2)采购模式公司的采购流程主要是竞争性谈判的形式,采购部发出采购信息文件、供应商按采购文件要求编制初步应答文件,随后采购部与供应商进行一轮或者多轮谈判磋商直至最后签订采购合同。

公司建立了供应链体系,主要依据公司生产计划、市场预测、客户订单等情况进行合理预计,下达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经供应商确认后组织生产、送货。

仓库根据采购订单及送货单对进料进行检验并对检验问题进行反馈处理。

对进料组织检验合格后办理正式入库;针对进料不合格,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经与供应商沟通后,办理退换货等手续。

(3)生产模式公司自主组织生产,主要采取客户订单与预测需求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客户订单、往期销售数据分析,围绕客户需求,以订单为导向,按照客户要求的性能、管理特性、产品规格、数量和交货期组织生产。

目前,软件烧录、整机装配、产品测试、老化及检测等环节均为自主完成,PCBA等工序采用部分外协加工的方式生产。

品质部对产品品质进行全面管控。

(4)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方式。

直销模式可以减少公司与用户沟通的中间环节,与订单式生产形成配套,使公司及时、客观地了解市场动态;同时,直销模式也有利于客户资源管理、技术交流、订单执行、交付实施、货款回收等业务的开展。

在客户开发与维护方面,公司根据产品应用领域对该领域里的潜在客户实施专业跟踪,公司销售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跟进,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提供公司产品和服务;同时,销售人员定期向客户了解并反馈产品的使用情况,持续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并及时提供新产品信息。

公司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销售覆盖体系,与原有客户形成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新开拓客户持续增长。

公司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发展进程

英可瑞有限成立于2002年4月24日,由自然人尹伟、邓琥、刘贵辉、刘庆伟、刘文锋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均为货币资金出资。

首期出资额为100.00万元,已经深圳中胜会计师事务所于2002年4月15日出具的深胜验字(2002)第N0053号《验资报告》验证。

第二期出资额为100.00万元,已于2004年3月15日出资完毕并经深圳中胜会计师事务所于2004年3月30日出具的深胜验内字(2004)36号《验资报告》验证。

2002年4月24日,英可瑞有限取得了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40301208731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2年4月24日,公司前身深圳市英可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2015年11月22日,英可瑞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英可瑞有限以截至2015年9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16,904,356.35元,按2.75:1的比例折为42,500,000.00股,即4,250万股,每股面值1元,整体变更为深圳市英可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22日,公司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736294056Q,注册资本为4,250.00万元,股份公司正式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