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晶珠藏药 - 838410.NQ

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08-12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企业英文名
Qinghai Jingzhu Tibetan Medicine High and New Tech Co.,Ltd
成立日期
1998-05-08
注册地
青海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晶珠藏药
股票代码
838410.NQ
上市日期
2016-08-12
大股东
李方瑞
持股比例
66.27 %
董秘
陈兆初
董秘电话
010-67091265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鹏盛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付玉武、张明星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策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63310071042246X3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青海
成立日期
1998-05-08
法定代表人
赵丽娟
董事长
赵丽娟
企业电话
010-67091265
企业传真
010-67083032
邮编
100062
企业邮箱
ir@jingzhuzangyao.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门外大街5号新世界太华写字楼503室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藏药、中药、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业务。

经营范围:散剂(含外用)、口服液、糖浆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片剂的生产销售,中药材收购及销售;五金、建材、化妆品的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生产、销售;互联网信息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除外)(以上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较大的现代医药产业集团之一。

被业界称为多民族医药整合结合疗法的领军企业,因为中医药界认为药材种植污染、耐药性的原因,使过去伤寒论记载的3克-5克的药方,现在改用30克-50克都还不如从前的疗效。

原因是化肥种植环境污染,还有全国中医药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太多,竞相竞价,价低质次的危害导致中医药发展滞缓。

晶珠藏药集团总部立足北京,从内地到青海投资组建晶珠藏药集团时已是国内较知名的医药生产和经销集团,集团生产的药品、保健品多是采用了青藏高原野生药材,强阳光,强紫外线照射,日夜温差大的环境造就了具有高活性,高含量、低污染特质的药材。

晶珠藏药集团多年来发挥在民族医药产业群中的优势不断博采众多少数民族医药之长带动西部多民族医药企业共同发展,独树一帜。

经过二十余年摸索整合多种民族医药的精华优势,辩证施治形成多民族医药整合结合疗法的临床实践和应用发展,使中药典籍中没有的特殊珍稀药材得到了扩大应用了1000多种,使很多高危难治性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和改善。

正是为了完成人类健康事业,回归本源,晶珠人本着共修仁德,服务健康,让更多的人生活的更美好的愿景。

晶珠藏药集团,下设了青海省、吉林省、山西省三家制药厂,一家饮片加工厂;一家现代医药物流基地,两家珍稀药材引种驯化培育繁育基地,三家医药研究院(青海省晶珠中藏医药研究院、吉林晶珠中藏医药研究院、北京市东城区中藏医药研究院),一家干细胞生物工程研究院,一家药研所,一家省级科研中心,和地处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北门的北京晶珠医院,以及遍布全国的60多个分公司、办事处,形成了“七院两所一中心四厂两基地”的医药全产业链。

晶珠藏药系列产品及5A级虫草系列保健品药品供不应求。

目前,集团已形成以医药为核心,集文化旅游、金融地产、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集团企业。

晶珠藏药集团重视科技引领产业。

有200多种新型药品、保健品;15种独家专利医药产品;14个品种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其中晶珠藏药集团经多年科研,由北京晶珠医院(天坛北门往西900米)推出了独创的多民族医药整合疗法——又称“晶珠整合医学疗法”,它融合了中、西、藏、蒙、维、壮、苗、傣等多民族医药学理论,并结合食疗和干细胞疗法。

在白血病、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疑难病症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2002年5月25日,主席亲临青海晶珠藏药集团考察,考察时说,“你们在现代藏药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希望你们更好的发展企业,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带动农牧民致富,更好的发展民族医药事业”。

为回报社会,晶珠人谨记“共修仁德,服务健康。

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企业愿景,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事业。

1、为了保护珍稀藏药材,保证药材品质。

晶珠藏药集团在青藏高原原生态地理环境,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和湟中县南佛山建立了珍稀药材引种驯化繁育科研基地。

2、为了保证藏药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多民族医药整合疗法的科研成果。

晶珠藏药集团组建了“七院两所一中心”庞大的科研医疗机构。

3、为了立足几大药源基地,从源头保证药材地道品质。

晶珠藏药集团在青海省、吉林省、中华药都安徽亳州分别建了两家GMP药品生产企业和两家GMP饮片生产厂。

4、为了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物联网建设严把产品流通环节,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晶珠藏药集团建设了青海省一家现代医药物流基地,并在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

5、为了顺应电子商务时代,方便各药企和消费者快速获取药品销售和应用信息。

晶珠藏药集团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取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发布资格证书,由晶珠健捷网(www.jj009.com);选择国内外优质特效药品信息给予发布,晶珠医院配合网站为社区百姓做好线上咨询远程诊疗服务。

6、为了让晶珠多年以来总结应用的民族医药应用经验服务更多消费者。

晶珠藏药集团将多民族医药整合疗法,以北京晶珠医院(北京城市核心区东城区天坛北门向西900米)作为窗口,向全社会进行开放、推广、应用。

专门防治肿瘤、白血病、高血压、糖尿病、骨病、肝病、皮肤病等各种疑难病和难治性疾病。

7、为了组建中国精品企业和世界精品企业商品流通的桥梁。

晶珠藏药集团牵头成立了龙腾经合联盟,联盟是晶珠藏药集团以及众多企业家在比利时考察时动意发起,回国后成立龙腾经合(北京)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已形成抱团国际化贸易之势,龙腾经合联盟,陆续成立了异业联盟、国际化联盟、医药保健品营销联盟、全球分时度假养生养老产业联盟,金融投资联盟等多个产业联盟。

8、为了让晶珠多年医药经验服务更多消费者。

晶珠藏药集团打造了以医药产业为主,集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中、西、藏药生产基地、藏医药科研医疗展示平台、及旅游、文化、地产、投资等为一体的上下游产业链。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2018年,在面临医药行业监管政策环境趋严、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发展,通过内部深化管理,外抓市场销售,整合企业优势资源,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1、2018年度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025,575.98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6.90%;实现净利润41,363,697.09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6.72%;期末负债余额29,860,230.65元,与上年同比下降31.3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6,363.86元,与上年同比增长93.37%。

2、不断完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保障药品质量安全2018年,公司通过持续开展全员、全方位自查,深化新版GMP长效检查机制,严格按照药品GMP要求,不断完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3、优化销售渠道和产品销售策略随着“两票制”等医药改革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医药流通行业洗牌,公司通过优化药品销售渠道,调整产品销售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4、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公司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体系,创新绿色发展观念,快速完善了内控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了自动化办公系统(OA)和ERP供应链系统,并获得了由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赛宝认证中心颁发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

5、公司资本市场运作报告期内,公司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完成了挂牌以来的第二次股票发行,以10元/股的价格增发5,000,000股普通股。

(二)行业情况1、我国医药制造行业仍保持较高增长模式随着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内制药企业分化加速的趋势已进入常态化。

从行业整体发展环境来看,医药行业仍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长期看来,医药工业销售额将稳步扩大,医药总产值以及医药行业利润水平将持续增长,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水平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全民医保完善等大环境下,未来医药制造业仍将实现持续性增长。

与此同时,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扶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创新,大健康产业关系国计民生,长期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国家改善民生的政策。

2、国家政策支持中成药和民族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13部委局于2018年8月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提出,要在民族地区建立较为完善的少数民族医药健康服务网络,提高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全面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医药。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藏医药资源和技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藏医药产业。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从产业布局、产业体系、产业文化等方面综合施策,大力促进中藏药产业发展。

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抓手,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当前,青海正处于产业发展动力转换、结构升级的关键期,中藏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019年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全省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中藏西医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藏医药在推进“健康青海”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扶持和促进青海省中藏医药发展。

3、医改进入深水区2018年是医改继续深入推进的一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指出要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大力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等。

新一轮医改以来,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度,努力降低虚高药价、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本医保和分级诊疗制度、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在医疗政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已开始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转变。

发展进程

1998年4月16日,西宁市商业局下发“宁商综办字[1998]第08号”《关于同意西宁市医药总公司与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复:同意西宁市医药总公司与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合资组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

1998年4月17日,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青)名称预核内字[98]第75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同意预先核准名称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

该名称保留期自1998年4月17日至1998年10月17日。

1998年4月17日,青海省医药管理局下发“青药局综经字(1998)028号”《关于同意对青海昆仑制药厂进行改制组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的批复》,批示:同意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对青海昆仑制药厂股份制改造,组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

1998年4月15日,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与西宁市医药总公司签订《合资成立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约定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与西宁市医药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998年5月6日,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与西宁市医药总公司在签订《合资成立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同》的基础上,签订《补充合同》,约定: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与西宁市医药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以金额为285万元的生产工艺设备出资,西宁市医药总公司以所属的金额为190万元的青海昆仑制药厂片剂大楼三楼出资。

1998年5月8日,西宁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98)市会师验字195号”《验资报告》,审验:截止1998年5月6日,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75万元,实缴资本为475万元,全部为实物出资。

1998年5月18日,西宁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西评报字【1998】第55号”《评估报告书》,确认:在评估基准日1998年5月6日持续使用前提下,拟用于出资的实物资产评估值为485万元。

1998年6月5日,西宁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出具《关于西宁市医药总公司与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共组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评估结果的证明》,证明:“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与我省企业共同出资组建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85万元,注册资金已经全部到位,经西宁会计师事务所评估,依据合理,评估符合规定”。

1998年5月8日,青海省西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并核发了注册号为630100220186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根据该营业执照,有限公司的住所为城西区西川南路,法定代表人为李方瑞,注册资本为475万元,经营范围为“化学原料药,中西药品,生化制品,本企业使用藏药原料的收购”。

2001年3月24日,有限公司取得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的“(青)名称预核内字[2001]第334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同意核准名称为“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名称保留期自2001年3月24日至2001年9月24日。

2001年3月19日,李方瑞、陈渌祚、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大连黛丽雅内衣有限公司、青海昆仑药物研究所、应国良签订《出资转让合同》,约定:李方瑞将其持有的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230万元的股权转让给大连黛丽雅内衣有限公司,陈渌祚将其持有的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180万元的股权转让给青海昆仑药物研究所,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50万元的股权转让给应国良。

2001年3月18日,吉林柳河博士乐制药有限公司、大连黛丽雅内衣有限公司、青海昆仑药物研究所、李方瑞、陈渌祚、应国良作为发起人,签订《协议》,约定共同发起设立股份公司。

2001年3月30日,五联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五联青审字(2001)第212号”《审计报告》,经审计,截止2000年12月31日,有限公司的净资产34,193,429.63元。

2001年4月10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以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经审计后净资产值34,193,429.63元为依据,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01年4月1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下发“青股审(2001)第05号”《关于同意以变更方式设立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复:同意在青海晶珠藏药药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以转让股份的形式,吸纳大连黛丽雅内衣有限公司、青海昆仑药物研究所、应国良为公司股东,整体变更成立“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19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全体发起人一致同意,决定设立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21日,五联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五联青验字(2001)第62号”《验资报告》,审验:截止2001年4月20日止,已收到发起股东投入的资本34,193,429.63元,其中:股本34,193,429.00元,资本公积0.63元。

2001年4月20日,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6300001201694”的营业执照。

2001年5月5日,西宁大正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大正会所评字(2001)56号”《资产评估报告书》,确认:在评估基准日2000年12月31日持续经营前提下,净资产为34,193,429.6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