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晶瑞电材 - 300655.SZ

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5-2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Crystal Clear Electronic Material Co.,Ltd
成立日期
2001-11-29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晶瑞电材
股票代码
300655.SZ
上市日期
2017-05-23
大股东
新银国际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5.39 %
董秘
袁峥
董秘电话
0512-66037938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边珊姗;王建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0732526198B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1-11-29
法定代表人
胡建康
董事长
李勍
企业电话
0512-66037938
企业传真
0512-65287111
邮编
215124
企业邮箱
ir@jingrui-chem.com.cn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善丰路16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围绕泛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主导产品包括高纯化学品、光刻胶、锂电池材料、工业化学品及能源等,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锂电池、显示面板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等行业,主要应用到下游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光刻、显影、蚀刻、清洗、去膜、浆料制备等工艺环节

经营范围:生产电子工业用超纯化学材料(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乙酸[含量>80%]、2-丙醇、氟化铵、过氧化氢[20%≤含量≤60%]、氨溶液[10%<含氨≤35%])及液体消毒剂【过氧乙酸(含餐具洗涤剂)[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有稳定剂]、过氧化氢】,开发生产电子工业用超纯化学材料,销售公司自产产品;从事一般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按有效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所列项目及方式经营)的批发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咨询和技术转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55)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新材料公司,为国内外新兴科技领域提供关键材料和技术服务。

主要产品包括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锂电池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面板显示、LED等泛半导体领域及锂电池、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行业。

公司是一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了一支专业、高效的研发队伍,建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应用平台,持续开发具有技术前瞻性的产品,不断巩固和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

公司先后承担国家“863”、“02”等重大专项,为微电子材料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的晶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将持续秉承“绿色化学的时代发展理念”,“严格坚守安全管理体系”,以全新的格局努力向“中国智造2025”的方向迈进,继续创造晶瑞奇迹。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公司是国内电子材料龙头企业,深耕半导体和新能源两个应用领域。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锂电池、显示面板和光伏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光刻、显影、蚀刻、清洗、去膜、浆料制备等工艺环节。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1、高纯湿化学品公司高纯湿化学品主要用于半导体晶圆厂前道工序中的蚀刻、清洗、去膜等环节。

公司拥有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高纯NMP等高纯产品。

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二十多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

2、光刻胶公司光刻胶产品主要用于半导体晶圆厂前道工序中光刻和显影等环节,由子公司瑞红苏州生产。

瑞红苏州是国内光刻胶领域的先驱,拥有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g线系列光刻胶、i线系列光刻胶等近百种型号光刻胶量产供应市场。

在DUV高端光刻胶方面,已有多款KrF光刻胶量产,ArF光刻胶已小批量出货,同时多款产品已向客户送样。

3、锂电池材料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级NMP、锂电池粘结剂(SBR、CMCLi、PAA等),主要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中的浆料制备和负极粘结等环节。

NMP产品稳定供应市场近十年,拥有稳定的优质客户。

CMCLi系列产品完成迭代,重新供应市场。

4、工业化学品及能源公司工业化学品主要系电子化学品的原材料或副产品,主要包括α-吡咯烷酮2-P和高品质工业硫酸、工业双氧水,公司能源主要包括蒸汽和氢气等产品。

α-吡咯烷酮(2-P)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及中间体,主要应用医药和精细化工产品;工业硫酸、工业双氧水和蒸汽多用于氧化、加热和消杀等一般工业用途。

(三)行业发展情况1、半导体领域(1)全球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普及、智能驾驶渗透、数据中心与AI算力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继续呈现复苏迹象。

从销售额上看,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6%;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1,79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环比增长7.8%,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12.2%。

世界半导体贸易组织(WSTS)6月发布的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到2026年将增长8.5%,达到7,607亿美元,其中存储器预计将再次引领增长,逻辑和模拟器件也将有所贡献。

从产能上看,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发布的预测报告称,因应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加速扩产,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达到1,110万片规模,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7%。

这一增长的一个关键驱动力是7nm及以下先进工艺产能的持续扩张,月产能将自2024年的85万片,扩增至2028年的14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达14%,为半导体业平均水准的2倍。

从细分领域来看,调研机构TECHCET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将达到约700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约6%。

受AI相关需求推动,晶圆投片量将持续增加,从而带动半导体材料市场成长。

预计今后市场将以年均4.5%的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70亿美元。

虽然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个人电脑、汽车等领域略显低迷,但预计下半年将迎来增长,相关材料市场全年也有望实现8~10%的增长。

预计2025年用于半导体基板的湿法清洗化学品市场将同比增长约5%,并将以5.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持续增长,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

(2)中国半导体市场发展情况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2025年发布的Factbook白皮书,亚太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国家市场是中国,占亚太市场的近46%,占全球市场总额的24%。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市场逐渐复苏,行业已逐步去库存,主要晶圆厂商稼动率稳步提升、资本开支维持高位,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额连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依然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2025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额同比有所下滑,美国政府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和出口管制预计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从进出口端来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品进口数量2,819亿个,同比增加8.9%;上半年进口总额为1,914亿美元,同比增加7.0%。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产品1,678亿块,同比增长20.6%;出口总额为905亿美元,同比上升18.9%。

从制造端来看,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今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为2,395亿块,同比增长8.7%。

从产能端看,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在其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预计中国芯片制造商在2024年开始运营18个新晶圆厂项目,2024年产能同比增加15%,达到每月885万片晶圆(以8英寸当量计算),2025年将增长14%至每月1,010万片晶圆(以8英寸当量计算),几乎占行业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包括华虹集团、晶合集成、青岛芯恩、中芯国际和长鑫存储在内的主要厂商正在大力投资提高产能。

预计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有18个新的晶圆厂项目开始建设,其中中国大陆有3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随着国内主要晶圆厂商近几年将陆续迎来密集投产期、国家对半导体材料行业扶持力度正不断加强,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快,有望持续带动公司半导体光刻胶及高纯电子级硫酸、双氧水、氨水、异丙醇、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等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

湿电子化学品方面,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统计,2024年度我国湿化学品市场需求量达450.97万吨,同比增长22.3%,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用湿化学品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25.35万吨、10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0.23%、18.71%。

预计到2025年国内湿化学品市场需求量将增长至468.52万吨,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分别增长至154.31万吨、11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10%、10.12%。

市场规模上,2024年度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223.6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分别为79.3亿元、7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9%、8.67%,预计2025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总体市场规模同比微幅下降至222.40亿元,但集成电路与显示面板领域市场规模都将保持增长,预计将分别增长至86.0亿元、80.1亿元。

光刻胶方面,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CEMIA)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包括TFT-LCD、OLED、Mini/MicroLED等,下同)、PCB三大领域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分别为65.10亿元、65.12亿元、37.39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PCB用光刻胶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8.02亿元、67.13亿元、43.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9%、3.09%、17.25%。

2、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领域为提振汽车市场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2025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

2025年1月,商务部等8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和标准,并对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上限做出明确规定。

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明确提出要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倡议,呼吁全行业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

6月,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旨在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5年1-6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4.3%。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1,600万辆。

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同时主要锂电池材料如正极、负极、电解液等产品价格继续回落。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77GWh、265GWh,同比分别增长49%、12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期现价格整体呈下降态势,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年初下降17.5%,氢氧化锂价格较年初下降17.0%。

(四)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主要分为原材料、包装材料、机械设备等的采购。

公司产品生产用原材料、包装材料主要由资材部负责,采用“以产定购”的原则,按照生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2、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组织主要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根据订单情况和产品库存情况按照作业计划组织生产。

公司相应在生产管理上采用了柔性制造系统,通过加强设备的模块化配置等方法,优化了产品生产周期。

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模式,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主要产业集群地区和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

公司产品导入客户供应链的验证周期较长,需要经历现场考察、送样检验、技术研讨、需求回馈、技术改进、小批试做、批量生产、售后服务评价等环节,因此公司与客户之间粘性强,合作关系长期稳定。

(五)市场地位(1)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产能最大、市场份额前列的半导体高纯湿化学品供应商,产品从品质到成本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技术方面,公司掌握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等产品技术;产能方面,公司已布局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近三十万吨产能,位居同行业第一;市场份额方面,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二十多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成为较多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供应商,市占率超四成。

(2)公司作为国内光刻胶领域的先驱,规模化生产光刻胶超30年,是国内最具研发潜力和量产能力的光刻胶供应商。

公司拥有紫外宽谱、g线、i线、KrF、ArF全系列光刻机以及配套测试实验设备,研发团队经验丰富且人员充足;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多年来稳居国内市占率第一;i线光刻胶系列产品在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02专项项目后规模化向中芯国际、长鑫存储、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等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供货;在DUV光刻胶方面和中国石化集团全面合作,多款KrF光刻胶已量产出货;ArF高端光刻胶已小批量出货,同时多款产品已向客户送样并开展验证。

(3)公司NMP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工艺,已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已向市场规模化供应长达十年,拥有一批合作关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如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同时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规模化生产高纯NMP的少数厂商之一,近年来已陆续取得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鑫存储、维信诺等多个逻辑、存储、显示面板大客户的持续订单,每年的出货量已达到数千吨,且多个客户正在验证测试中。

为进一步推动业务发展、巩固市场地位,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万吨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N-甲基吡咯烷酮、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锂电池级NMP及半导体级NMP产能大幅提升。

锂电池粘结剂产品CMCLi完成产品迭代,产品性能已经得到动力电池核心企业认可。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技术和产能双驱动电子材料行业是一个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门槛高。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大对研发和人才的投入,注重技术的积累和创新。

依靠多年的技术积淀,公司开发了一批技术领先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

公司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实现了产能建设相关资本支出的高效投入,建成了上下游、各品类加总近百万吨产能。

上述两个驱动因素叠加,将在下游市场需求回升阶段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2、多产品协同助力市场开拓电子化学品具有产品种类多、发展快、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客户更倾向于能够提供多产品系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公司电子化学品种类丰富,能发挥多产品系列解决方案的优势。

通过提供高纯湿化学品、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叠加销售,可以为客户提供完备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帮助公司更好地开拓市场。

目前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超过二十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商,成为许多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主要供应商,改变了国际大厂多年主导的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七)公司经营情况分析随着公司在半导体高纯湿化学品四个基地的投资建设基本完成,经营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全系列突破国际大厂长期以来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已达成国内技术领先、产能最大、市场份额前列的三重目标,高纯产品从品质到成本均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在技术领先方面,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同时掌握半导体G5级高纯双氧水、高纯硫酸、高纯氨水、高纯异丙醇、高纯盐酸、高纯硝酸等高纯产品技术的少数领导者之一,其中高纯双氧水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ppt,达到了最先进的分析仪器的检测极限;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建成了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等四个生产基地,布局近三十万吨的本土最大产能,从上游工业级原材料开始上下游一体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成本优势和供应链安全;在市场份额方面,主要产品全面实现国产替代,供应国内超过二十家行业头部半导体芯片制造厂,成为多数重要客户的一供伙伴,其中高纯双氧水已成为国内第一大供应商,市占率超四成,改变了国际大厂多年主导的市场格局,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报告期内,公司客户订单交付稳定增长,营业收入增长10.68%,达到约7.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75.35万元,同比增长1,50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68.85万元,同比增长1,434.7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7,297.82万元,同比增长44.48%。

公司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同比扭亏,现金流健康。

(1)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纯湿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45,071.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49%,主要系公司高纯双氧水、高纯氨水、高纯硫酸、高纯硝酸、高纯异丙醇等高纯湿化学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公司布局的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四个生产基地近三十万吨的本土最大产能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纯双氧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55%;高纯氨水、高纯硫酸、高纯硝酸产品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45%、86.20%、48.44%;公司高纯异丙醇上半年实现批量出货。

受益于部分产品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高纯双氧水原材料2025年实现自供等因素,公司高纯湿化学品整体毛利率上升了13.43个百分点。

(2)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刻胶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586.56万元,同比增长12.36%。

受益于下游行业复苏、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025年上半年公司正性光刻胶产品销量增长超过12%,销售额增长超过18%,其中公司i线光刻胶销量及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22%,KrF光刻胶销量及销售额均实现了数倍增长(24年同期基数相对较小),ArF光刻胶实现小批量出货;紫外宽谱系列光刻胶产品出货量增长显著。

(3)2025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502.27万元,同比下降15.71%,锂电池材料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5.15个百分点,主要受核心产品NMP价格同比下降超过12%影响(主要受其原材料BDO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影响)。

NMP产品销量同比基本持平。

(4)2025年上半年公司工业化学品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382.08万元,同比增长1.07%,毛利率降低了11.2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系工业双氧水、2-P产品价格下降所致。

发展进程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1月29日,系由苏州瑞晶化学有限公司和新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

2001年11月16日,经苏州市吴中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即现苏州市商务局吴中分局,以下简称“吴中外经局”)吴外资(2001)字第128号《关于港商合资企业“苏州晶瑞化学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的批复》批准,同意瑞晶有限和新侨投资共同设立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135万美元,注册资本为96.38万美元,其中瑞晶公司出资72.29万美元,全部以等值人民币投入,占注册资本的75%;新侨投资出资24.09万美元,全部以现汇投入,占注册资本的25%,注册资本于营业执照签发之日三个月内先缴付15%,余额在一年内缴清。

同日,有限公司取得了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外经贸苏府资字[2001]38224号《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01年11月29日,有限公司取得了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是由苏州晶瑞化学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折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6,618.7435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

2016年9月27日,公司取得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500732526198B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经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生产电子工业用超纯化学材料(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乙酸[含量>80%]、2-丙醇、氟化铵、过氧化氢[20%≤含量≤60%]、氨溶液[10%<含量≤35%]及液体消毒剂【过氧乙酸(含餐具洗涤剂)[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有稳定剂]、过氧化氢】,开发生产电子工业用超纯化学材料,销售公司自产产品;从事一般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按有效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所列项目及方式经营)的批发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咨询和技术转让。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将中文名称由“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晶瑞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uzhouCrystalClearChemicalCo.,Ltd.”变更为“CrystalClearElectronicMaterialCo.,Ltd.”,中文简称保持不变,仍为“晶瑞股份”,英文简称由“SCCC”变更为“CC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