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新星 - 603978.SH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8-07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SUNXING LIGHT ALLOYS MATERIALS CO.,LTD.
成立日期
1992-07-23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深圳新星
股票代码
603978.SH
上市日期
2017-08-07
大股东
陈学敏
持股比例
17.46 %
董秘
周志
董秘电话
0755-29891365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聂勇;郭春林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618888515F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2-07-23
法定代表人
陈学敏
董事长
陈学敏
企业电话
0755-29891365
企业传真
0755-29891364
邮编
518106
企业邮箱
ir@stalloys.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观光路公明镇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星厂区A栋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铝晶粒细化剂、电池铝箔坯料、六氟磷酸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生产经营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及铝型材处理剂(不含易燃、易爆、剧毒危险化学物品);机电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普通货运。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特种轻质合金材料(铝、镁、钛)、铝电解节能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全球最大的母铝合金制造商,于2017年8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简称:深圳新星,股票代码:603978)。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母铝合金是改变铝材组织结构、提升待加工铝材塑性和强度的母体合金,是目前世界上改变和提升铝合金材料性能最好的母体合金。

公司生产的钛基合金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航海、轨道交通等高尖端领域,是我国大型军工企业必须的轻质合金材料。

公司生产的铝电解节能新材料是一种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降低电解温度、降低铝电解电耗的新型节能材料。

在科研方面,公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新型铝镁钛特种轻质合金材料技术研究,目前所研究和生产的铝镁钛轻质合金材料技术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截止目前已获得250件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主导制订了3项行业标准、参与制订了1项国家标准;承担了近20项国家省、市、重大科研课题;建立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广东省铝镁钛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铝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深圳铝镁钛轻合金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奖2项、深圳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全国有色轻标委技术标准二等奖1项、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1项、深圳市专利奖1项。

商业规划

报告期,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铝晶粒细化剂、电池铝箔坯料和六氟磷酸锂三大业务,具体情况如下:铝晶粒细化剂业务板块:铝晶粒细化剂作为铝材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通过添加细化铝坯锭结晶颗粒,可以确保加工成型后的铝材具有良好的塑性、强度和韧性。

2025年上半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空前加剧,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及贸易摩擦等多重挑战。

在此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下,我国通过一系列宏观政策举措持续发力,经济在有效顶住外部压力、逐步消化累积风险的同时,呈现出稳中有进、好于预期的发展态势。

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新三样”产业持续发展,有效带动了铝加工产品需求增长。

在此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我国铝材产量达3,276.8万吨,同比小幅增长1.3%。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及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通过实施降本增效、技术改造、加强采购和运输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紧跟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保持了铝晶粒细化剂业务的稳健运营和市占率。

报告期,公司铝晶粒细化剂销量为21,068.33吨,实现销售收入50,272.71万元,销量、收入同比基本持平;毛利总额为4,386.32万元,毛利率为8.73%。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推进降本增效,加强销售管理提高高端产品销量,提高产品毛利率,保持铝晶粒细化剂业务的稳健经营及市占率。

电池铝箔坯料业务板块:电池铝箔坯料主要用于生产电池铝箔,电池铝箔作为电池正负极集流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2024年底,子公司洛阳新星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10条铸轧生产线,每条产能1万吨和配套2条冷轧生产线,每条产能5万吨)已全部投产,其中第一条冷轧生产线于2024年7月试产,第二条冷精轧生产线于2024年12月试产。

2025年上半年电池铝箔坯料冷精轧生产线处于调试过程中,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未能完全稳定放量,成材率未达预期。

截至报告期末,铝箔坯料冷精轧生产线已调试完成,处于稳定生产状态。

铸轧坯料既可用于对外销售,也可用于生产冷轧坯料,当冷轧坯料(主要用于电池铝箔,毛利率较高)市场需求旺盛时,铸轧坯料将优先用于生产冷轧坯料。

随着冷轧生产线的稳定生产,2025年公司逐步将铝箔坯料产品的销售重心由铸轧坯料转向冷轧坯料,电池铝箔坯料将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冷轧坯料产品获得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产品质量稳定,可提高下游电池铝箔客户产品良率达70%。

同时为了提高产品毛利率及行业竞争力,公司持续推进高附加值、高抗拉强度及高延伸率的电池铝箔坯料产品研发及客户验证,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能力。

报告期,铝箔坯料铸轧卷产量为51,400.15吨【公司铸轧卷产量为5.14万吨,其中3.77万吨自用于生产冷轧卷(形成冷轧卷产成品用于出售的为2.94万吨,研发领用9.84吨,剩余0.83万吨仍需进行继续加工),1.37万吨直接对外销售】,销量为14,533.38吨,实现销售收入21,336.31万元,毛利总额590.88万元;铝箔坯料冷轧卷产量为29,387.20吨,销量为29,391.51吨,实现销售收入59,573.24万元,毛利总额1,308.61万元。

六氟磷酸锂业务板块: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他日用电池。

报告期,公司六氟磷酸锂年产能为5,800吨,受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支撑不足等因素影响,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区间,未能覆盖生产成本,导致产品毛利出现亏损。

2025年半年度,六氟磷酸锂的销量为1,286.11吨,同比增长40.01%;实现销售收入为6,274.91万元,同比增长18.69%;毛利总额为-262.52万元,同比增长45.96%。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人工成本、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及通过采购碳酸锂自产氟化锂等方式,实现六氟磷酸锂盈亏平衡。

(一)报告期公司产品产销情况(二)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情况分析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930.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91%;营业成本143,760.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6.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11.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63.36%。

(三)报告期公司主要开展工作情况1、各板块产品产销情况(1)铝晶粒细化剂报告期,公司继续开展铝晶粒细化剂产品生产工艺改进和降本增效工作,公司铝晶粒细化剂市场占有率维持在40%左右;铝晶粒细化剂产量21,715.10吨,销量为21,068.33吨,实现销售收入50,272.71万元,销量、收入同比持平;毛利总额为4,386.32万元,毛利率8.73%。

(2)电池铝箔坯料2024年底,公司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10万吨铸轧生产线及配套10万吨冷轧生产线)已全部投产。

报告期内,电池铝箔坯料冷精轧生产线处于调试过程中,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冷精轧生产线产能未能完全稳定放量,成材率未达预期,目前冷精轧生产线现已达到了稳定生产状态。

公司生产的铸轧坯料主要自用用于生产冷轧坯料,也会根据客户需求对外销售少量的高附加值铸轧坯料。

公司冷轧坯料产品获得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产品质量稳定,可提高下游电池铝箔的成材率达70%。

报告期,铝箔坯料铸轧卷产量为51,400.15吨【公司铸轧卷产量为5.14万吨,其中3.77万吨自用于生产冷轧卷(形成冷轧卷产成品用于出售的为2.94万吨,研发领用9.84吨,剩余0.83万吨仍需进行继续加工),1.37万吨直接对外销售】,销量为14,533.38吨,实现销售收入21,336.31万元,毛利总额590.88万元;铝箔坯料冷轧卷产量为29,387.20吨,销量为29,391.51吨,实现销售收入59,573.24万元,毛利总额1,308.61万元。

(3)六氟磷酸锂报告期,公司六氟磷酸锂年产能为5,800吨,实现产量1,693.31吨,同比上升72.66%;实现销量1,286.11吨,同比上升40.01%;实现销售收入6,274.91万元,同比上升18.69%;毛利总额-262.52万元,毛利亏损主要系受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区间,未能覆盖生产成本,导致产品毛利出现亏损。

(4)铝中间合金、颗粒精炼剂铝中间合金(铝锰及其他中间合金)、颗粒精炼剂生产线建设地点位于洛阳偃师洛阳新星工业园区,铝中间合金、颗粒精炼剂年产能各达30,000吨。

报告期,公司铝中间合金销量1,974.98吨,同比上升12.29%,颗粒精炼剂销量564.23吨,同比上升24.97%。

(5)铝焊丝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成了两条年产能达15,000吨的铝合金杆(直径9.5mm)生产线及配套铝焊丝(直径1.2-6.0mm)生产线,项目处于产能爬坡及市场推广阶段。

2025年1-6月,铝焊丝产品产量1,426.49吨,销量1,361.22吨,销售收入2,701.59万元。

(6)四氟铝酸钾报告期,公司四氟铝酸钾实现销量7,904.60吨,实现销售收入2,662.32万元。

2、新项目建设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电池铝箔坯料项目、六氟磷酸锂项目三期、三氟化硼等项目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如下:(1)洛阳新星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10条铸轧生产线,每条产能1万吨和配套2条冷轧生产线,每条产能5万吨),截至2024年末,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产。

报告期,电池铝箔坯料冷精轧生产线处于调试过程中,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能未能完全稳定放量,成材率未达预期。

截至报告期末,铝箔坯料冷精轧生产线已完成调试,处于稳定生产状态。

(2)子公司松岩新能源年产1.5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目前已投产产能为5,800吨,三期7,000吨已完成厂房建设和生产线主要设备安装。

报告期受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三期生产线投产节奏较原计划有所放缓,目前尚未投产。

(3)公司原计划在全资子公司赣州松辉生产的年产5,000吨聚偏氟乙烯(PVDF)项目,由于项目产品市场出现成本倒挂的情况及实行配额管理,公司终止了本项目投资,及时将原厂房及设备进行技术调整,将原PVDF-R152a项目变更为三氟化硼项目(年产2万吨三氟化硼气体及年产2万吨三氟化硼络合物),原PVDF-R152a生产设备技术改造为三氟化硼项目设备。

三氟化硼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取得安评、环评及能评批复,取得造气车间、精炼充装车间、原料及成品仓建筑施工许可证、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批复;完成2万吨三氟化硼络合物生产线及1万吨三氟化硼气体生产线建设,设备安装已进入尾声,预计2025年10月试产。

项目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半导体、火箭高能燃料的生产及高端芯片蚀刻、军民核工业(核电站同位素产品原材料)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三氟化硼主要原材料氟硼酸钾由子公司松岩新能源提供,而生产过程产生的硫酸氢钾与硫酸的混合物无需处理,返回松岩新能源又可作为生产氟硼酸钾的原料,实现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发挥产业协同优势。

3、公司研发情况公司以科技创新发展为企业经营战略,巩固主营产品铝晶粒细化剂的市场地位,利用产业链环节副产物进一步开发衍生出各类先进的新材料产品。

2025年1-6月,公司研发投入为4,768.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05%。

报告期,公司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4件。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73件、实用新型专利27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1件。

报告期,公司产品研发情况如下:(1)高端铝焊丝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造船、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铝合金材焊接领域。

报告期,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改造铝焊丝连铸连轧生产线设备,持续开发多种型号的高端铝焊丝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建成了两条年产能达15,000吨的铝合金杆(直径9.5mm)生产线及配套铝焊丝(直径1.2-6mm)拉丝生产线,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

(2)三氟化硼广泛应用于医药、半导体、火箭高能燃料的生产及高端芯片蚀刻、军民核工业(核电站同位素产品原材料)等领域。

公司研发出采用氟硼酸盐高温热分解与浓硫酸共热法结合的新工艺技术路线(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件,目前该工艺技术国内尚未规模化生产),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保。

目前公司已试验出合格的三氟化硼产品。

(3)三氯化硼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气体,在电子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半导体制造领域。

报告期公司进行了三氯化硼的制备方法研究,目前处于研发小试阶段,公司将继续推进三氯化硼小试、中试研究,样品送客户试用合格后,建设中试生产线,并实现三氯化硼批量生产。

(4)报告期,公司进行了电池铝箔坯料替代热轧料产品研发,试制出的新产品经客户试用,试用效果良好并已通过客户验证,本研发将为公司在电池铝箔坯料领域带来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

同时,公司进行了1100合金中强高延产品、1060合金高延伸产品、3003合金高强高延产品研发,目前已在客户进行试用,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

4、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增强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洛阳新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洛阳工控新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工控新星基金”),工控新星基金以人民币20,000万元认购洛阳新星新增注册资本18,380万元,超出新增出资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截至目前,洛阳新星已完成了本次增资扩股事项的工商变更手续。

本次子公司洛阳新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有助于优化洛阳新星资本结构,为其日常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可促进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与洛阳新星的长期发展战略。

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仍直接持有洛阳新星84.47%的股权,洛阳新星仍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5、加强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治理。

公司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对自身及子公司、参股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内部审计,重点聚焦采购招投标、物流运输、采购付款、仓库管理等关键环节,确保业务流程规范、透明。

公司每月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子公司负责人召开信息披露与内部治理沟通会议,及时传达最新监管动态、监管案例及信息披露要求,持续提升管理人员的合规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

同时,公司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的内部报送流程,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确保重大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报送与披露,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6、加强经营管理,实施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以总经理办公会为核心抓手,全面强化经营管理,全力推进降本增效战略。

在生产、采购、物流运输等多个关键环节,公司精准施策,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同时,公司持续优化工艺流程,通过升级生产工艺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强化产品质量管控等措施,不仅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还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为深圳新星化工有限公司。

1992年5月5日,深圳深豫贸易总公司和香港华威贸易行签署《合资经营深圳新星化工有限公司合同书》,拟合资经营“深圳新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总额150万元,注册资本110万元;其中,深圳深豫贸易总公司出资27.5万元,占25%股权,香港华威贸易行出资82.5万元,占75%股权。

同日,香港华威贸易行和深圳深豫贸易总公司签署《合资经营深圳新星化工有限公司章程》。

1992年6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下发“深府外复[1992]851号”《关于合资经营深圳新星化工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批准,同意设立新星化工。

同日,新星化工领取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外经贸深府资字[1992]3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批准证书》。

1992年7月23日,新星化工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9月7日,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深圳)有限公司31名股东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11年9月8日,全体发起人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并签署了《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决议》,一致通过了《关于创立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新星化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根据天职国际出具的天职深ZH[2011]678号审计报告,新星化工以截至2011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8,902.26万元为基数以10.31742231的比例折为股本6,000万元,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8日,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44030150113361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人民币6,000万元。

天职国际于2011年9月10日出具的天职深ZH[2011]693号《验资报告》已对上述出资进行了验证。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陈学敏 2024-12-31 322500 15.47 元 368649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25 27700 11.02 元 365424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24 47500 10.67 元 365147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19 436900 10.61 元 364672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18 111600 10.52 元 360303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12 121900 10.75 元 359187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11 42500 10.86 元 35796874 董事
陈学敏 2024-09-09 642600 10.28 元 35754374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