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
经营范围:塑料橡胶制品、五金配件及工具、化工产品(不含危化品)销售;新型建材技术研发、转让及推广服务;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制禁止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
旭业新材先后研发成功生产氯化聚乙烯、氯化聚氯乙烯、三单体、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5-磺酸锂等产品的先进工艺并取得相应的专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293,667.69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054,485.24元,增加比率为15.26%,营业成本107,014,027.7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42,432.78元,增加比率为24.91%,净利润为-3,105,572.5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444,736.76元,减少比率为137.2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00,306.23元,同比减少26,476,726.00元。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80,760,226.77元,较上年末减少10,021,493.09元,减少比率为5.25%,负债总额为33,308,882.82元,较上年末减少6,915,920.53元,减少比率为17.19%,净资产为147,451,343.95元,较上年末减少3,105,572.56元,减少比率为2.06%。
公司货币资金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减少51.76%,主要系公司2017年归还银行贷款所致。
公司其他流动资产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减少72.73%,主要系公司2017年上半年抵扣进项发票所致。
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增加147.02%,主要系公司2017年上半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致。
公司短期借款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减少32%,主要系公司2017年归还银行贷款所致。
公司预收账款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减少81.72%,主要系公司2017年销售货物已经发给购货方所致。
公司其他应付款2017年上半年较2016年末增加41.56%,主要系公司2017年欠海运费和保险费所致。
由于国内经济总体景气度下行影响,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主要产品三单体因为2017年5月母公司工厂停产,2017年上半年销量4,450.97吨,同比减少1,006.86吨,氯化聚合物销量3,560.47吨,同比增加884.88吨,因为三单体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3.62%,氯化聚合物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41%,使公司2017年上半年度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涨15.26%。
氯化聚合物及三单体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利润空间持续变薄,于2017年5月母公司工厂停产,公司向威海海大塑胶有限公司租赁生产场地及设备用于生产氯化聚氯乙烯,该产品成本上涨0.16%;三单体价格有所上涨,但由于原材料甲酸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该产品成本上涨49.60%,成本上涨大于销售收入上涨幅度,毛利率有所降低;公司对闲置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4,251,596.56元;受这些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了137.24%。
山东旭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由东营旭业化工有限公司改制而成,总部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有股本4500万股,总资产2亿元。
全资拥有潍坊德润化学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50000吨/年氯化聚乙烯(CPE)及氯化聚乙烯橡胶(CM)、15000吨/氯化聚氯乙烯(CPVC)、15000吨/年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和3000吨/年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四大系列。
是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环境ISO14001及职业健康GB/T28001认证企业,拥有省级氯化聚乙烯橡胶工程技术中心和十数项专利技术,主要产品服务于塑料、建材、特种橡胶、电线电缆、聚酯等产品及行业。
公司秉承以信誉和质量为宗旨,以人才和管理为基础,以科技和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引进人才、技术,强化管理,完善机制,始终以向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
在近10年的发展中快速成长壮大,现已成为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务实、求进,是企业精神,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山东旭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以信誉和质量为宗旨,不断研发新材料、新产品,拓宽产品产业链,向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一流服务,更好的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旭业人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