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天能重工
- 企业英文名: Qingdao Tianneng Heavy Industrie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569.SZ
- 注册资本: 102270.205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11-25
- 大股东: 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2.62%
- 董秘: 李春梅
- 董秘电话: 0532-58829955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廖慕桃、蒋洁纯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李哥庄镇大沽河工业园
- 概念板块: 风电设备 山东板块 创业板综 破净股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转债标的 机构重仓 绿色电力 央国企改革 风能 太阳能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6-03-0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200783729243W
- 法定代表人: 黄文峰
- 董事长: 黄文峰
- 电话: 0532-58829955
- 传真: 0532-58829955
- 企业官网: www.qdtnp.com
- 企业邮箱: tnp@qdtnp.com
- 办公地址: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三里河街道东方理想家2栋
- 邮编: 266300
- 主营业务: 风机塔架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新能源(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业务
- 经营范围: 金属结构、风力发电设备、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以上不含特种设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电能销售;风力发电场、光伏发电站、生物质能源电站建设、运行和维护;海上风电基础管桩、塔筒和海外出口海工装备、安装、销售,风力发电设备辅件、零件销售;无运输工具承运陆路、海路运输业务;经营本企业自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专业从事陆上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基础(单桩、套笼、高桩承台)、陆上风电锚栓等风电设备的制造和销售,在风电设备制造细分行业排名前列。2020年12月,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为珠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珠海港集团为公司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将通过各种渠道,发挥珠海港控股集团金融优势、集中采购优势为企业赋能,帮助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公司于2006年注册成立,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大沽河工业园。自成立至今一直专业从事陆上风电塔筒、海上风电塔筒及基础管桩、陆上风电锚栓等类型设备制造,凭借合理的生产基地布局、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产品售后服务、良好的客户满意度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具规模的风电设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2016年11月25日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天能重工,股票代码为:300569。自上市后,公司产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从陆上转到海上加快实现公司的“两海”(海上风电和海外风电)发展战略,同时,公司逐渐向下游新能源产业进行延伸。公司已在山东青岛胶州、吉林白城大安、湖南郴州临武、云南玉溪华宁、新疆哈密、内蒙古兴安盟、吉林白城通榆等地分别建有7个陆上塔筒制造基地,在江苏响水、辽宁大连、广东汕尾建有3个海工设备制造基地,在青岛胶州建有1个风电锚栓制造基地。顺应国家三北地区平价大基地的趋势需要,公司将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内蒙古包头新建2个大兆瓦风机塔筒制造基地。已构建10个陆上风电设备基地+3个海上风电设备基地的战略布局。公司已在山东、江苏、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青海等地投资、开发、建设、运营诸如风电场、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未来将构建制造板块+新能源板块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风机塔架及其相关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新能源(风力、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和建设运营,公司主营业务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一)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304.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50.6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4.00%。公司实现风机塔架产量约44.69万吨,实现销售约43.51万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持有新能源发电业务规模约681.3MW,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约60,028.80万元。其中持有并网光伏电站约118MW,实现营业收入约11,427.60万元;持有并网风力发电场约563.3MW,实现营业收入约48,601.2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2,413小时,实现上网电量16.03亿千瓦时。(二)主要产品及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风力发电用风机塔架(含混塔及海上风机塔架、单桩)、海上光伏支架、海上油气管桩、锚栓以及新能源发电业务。风力发电设备通常包含风电机组、风电支撑基础以及输电控制系统三大部分,公司所生产风机塔筒及单桩为风电设备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为风力发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运营,其工作原理是将风能、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升压变电站升压后输送至电网,完成发电销售。(三)经营模式风机塔架(含海上风机塔架及单桩)等的制造和销售业务1、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采购采取“以产定采”的模式,原材料采购基本与销售合同相对应。公司通常在与下游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根据客户确定的交货计划、公司资金情况和原材料价格走势情况,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数量及采购时间,降低钢板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盈利造成的影响。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即根据销售合同及客户提供的技术图纸进行原材料采购,然后根据客户的供货计划组织生产。公司与客户沟通各项目的供货计划后,制定排产计划,由技术中心进行技术准备,通过审核后下发给生产管理部,同时,生产部门按照合同要求填写领料申请,通过审批后开始组织生产。3、销售模式。公司风机塔架销售订单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且生产及销售采取“属地就近”原则,降低运输费用,提升保供交付效率,增强客户服务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国共有13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山东、新疆、吉林、云南、湖南、江苏、内蒙古、广东等地,具体年产能情况如下:(1)山东青岛工厂:80,000吨;(2)吉林通榆工厂:40,000吨;(3)吉林大安工厂:50,000吨;(4)新疆哈密工厂:34,000吨;(5)内蒙古兴安盟工厂:40,000吨;(6)内蒙古商都工厂:40,000吨;(7)内蒙古包头工厂:40,000吨;(8)云南玉溪工厂:25,500吨;(9)湖南郴州工厂:34,000吨;(10)甘肃民勤工厂:50,000吨;(11)江苏盐城工厂(海工):100,000吨;(12)广东汕尾工厂(海工):100,000吨;(13)东营工厂(海工):200,000吨;上述基地合计产能约为83.35万吨。同时,公司将对江苏盐城工厂进行技改及扩建,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增加年产能8万吨,主要目标产品包括大型单桩、塔筒、导管架、吸力桶及油气管桩等海工产品。(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风电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持续加码攻关海塔基础导管架、大直径单桩产品、漂浮式浮体制造等新产品新工艺,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持续推进质量管控体系建设,获得中国钢结构特级资质和API美国石油学会认证。首次承接钢板材质为Q500的批量陆上塔筒项目,首次承接直径达12米的25MW的海上样机塔筒项目,创造了国内海上风电塔筒单机容量最大的制造纪录。2、优化产能布局深化落实“两海”战略,推动海工基地江苏天能技改及扩建,逐渐关停效益低的工厂,动态优化制造板块产能布局。3、多措并举加强精细化成本管理引入数智化平台,公司从采购、生产、销售等多环节强化成本管控,多管齐下推动降本增效,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4、加强现金流管理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成本管控和费用支出管理能力,加强现金流管理,重点推动应收账款清收,经营现金流自2020年后首次实现正流入。5、高质量推进新能源电站开发运营积极参与海上风电、源网荷储、新型增量配电网等项目;坚持实施新能源项目滚动开发战略,做好现有项目运维管理,开展绿电、绿证交易等新业态。主要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售电业务情况2024年,本公司累计完成售电量16.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4%,其中风电售电量14.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6%。风电售电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武川150MW项目于2023年3月并网、百伦49.5MW项目于2023年10月并购,2023年售电量非全年数据。相关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