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陆股份 - 430663.NQ

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4-03-13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实际控制人
荆书典
企业英文名
Jinan Dalu Mechanism and Electron Co.,Ltd.
成立日期
1993-12-20
董事长
荆书典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大陆股份
股票代码
430663.NQ
上市日期
2014-03-13
大股东
荆书典
持股比例
36.9148 %
董秘
刘宗臣
董秘电话
0531-88871096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吴强、孙翔
律师事务所
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01002644602033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1993-12-20
法定代表人
荆书典
董事长
荆书典
企业电话
0531-88875658,0531-88875605,0531-88871096
企业传真
0531-88870171
邮编
250101
企业邮箱
xuzhaohua@china-dalu.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济南市高新开发区新泺大街786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基于工业互联网和大陆通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开展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与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仪器仪表标识注册与标识解析服务、计量器具管理与计量测量能源消耗数据和碳达峰碳中和数据应用服务、工业互联网域名注册解析服务。

经营范围:工业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仪表的软硬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系统集成及其技术咨询服务、转让;机电设备、环保工程、安防工程的设计、安装、施工;环保技术的研发、污染物深度处理后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自有房屋、设备的租赁业务;物业管理;空调及配件的销售、安装、维修与技术服务;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施工及技术服务;节能技术开发、服务;热力生产及供应;新能源技术开发;售电;停车场服务;电子与智能化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663)成立于1993年,专业从事工业领域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为用户提供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可追溯大数据服务,范围涉及热能电力、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客户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服务世界近30个国家。

自成立以来,大陆股份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重点支持)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大陆股份建设了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软件工程中心和省级一企一技术中心,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仪表平台、山洪灾害监测运维管理系统、智慧计量监管平台、能源管控平台等产品均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赞誉,有效降低企业用人成本和管理成本,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大陆股份从事的流程性行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服务,技术含量高,可靠性、安全性高,测量与控制的数据来源于仪器仪表。

大陆股份自2009年起就开始了计量器具识别编码的研究,探索计量器具管理的新方法。

2018年6月主导编制的国家标准GB/T36377-2018《计量器具识别编码》正式发布,基于标准建设的计量器具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仪表使用、检定、监管等用户超过5000多家。

在此基础上,大陆股份2019年成功中标承担了国家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仪表行业服务平台),面向仪器仪表制造、使用、检定、监管等用户提供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服务。

作为国家重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为仪器仪表行业消除信息孤岛,基于工业互联网重塑行业新生态,开启各类应用场景并创造数字经济价值,成为点燃行业经济增长新引擎,对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数字经济新时代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完成了基于标识解析的污水处理厂数字化运营管理、水资源监测数字化管理应用、仪表制造网络化协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区域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监控管理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建设,实现了仪表信息精准化及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互通。

从最初单一的智能化仪表,到复杂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再到现在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一路走来,大陆股份把握时代机遇,紧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引领工业互联网新航向,与行业伙伴共同携手,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生态,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大和国内外自动化厂商合作力度,凭借在自动化行业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以管控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为支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开拓新领域、新行业自动化控制业务,以期突破热电行业发展瓶颈,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业务方面,公司与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济南东汇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山东高新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这将有利于公司智慧能源业务的开拓。

另外,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自主研发的计量器具公共服务平台等软件产品,并借助社会各方资源,加大智慧计量业务市场推广力度。

报告期内,公司自动化控制业务有所增长,智慧能源业务取得新进展,首个中标项目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智慧计量处于产品完善和市场推广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80.47万元,同比增加14.52%,实现净利润569.96万元,同比增加13.25%。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851.11万元,同比增加9.52%,净资产11,479.01万元,同比增加5.22%。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传统工业企业客户对自动化控制方面产生了新的需求,从单纯的自动化控制向能耗数据提取、预警监督、分析管理等管控一体化方面延伸,公司自动化控制业务市场出现新的需求。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有利于公司智慧能源业务的拓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2018年9月发布的《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山东省地热能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同时,热泵产业是山东省具有良好优势的新能源产业。

在该规划的重点任务部分提到,绿色热力是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场所和新型社区,优先选用空气源、污水源、地源、海水源等热泵取暖,提升电能取暖效率。

良好的地热资源禀赋和新能源产业基础是公司拓展智慧能源业务的基础。

另外,该规划明确要大力开发浅层地热能取暖(制冷),到2022年,山东省地热能取暖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左右。

仅从山东省内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来看,公司所切入的智慧能源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的智慧计量业务除可为公司管控一体化、能源管理、智慧能源业务提供模块化产品和服务之外,智慧计量业务本身也极具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所专注的智慧计量旨在打通监管部门、检定机构、使用单位和生产单位间的信息“孤岛”,全面推进“数字计量”建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符合国家《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和《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智慧计量对于优化能源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助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升级,整合利用水电气热能源资源管理现有数据资源,完善能耗在线监测、能源计量、能源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促进能源计量数据在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碳交易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进程

江苏省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江苏沂淮地方铁路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系1989年4月14日经淮阴市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同年5月18日办理了工商登记注册。

1989年6月经淮阴市体改委批准,江苏沂淮地方铁路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试点,1989年和1990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批准发行股票。

1990年11月23日,淮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办理股份公司的登记手续,经重新登记的股份公司成立日期为1990年8月7日,营业执照注册号13943515-6,法定代表人蒋晓华,注册资金为860万元,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经营范围为铁路营建。

1993年2月5日,经国家体改委批复,同意继续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并更名为“江苏新淮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4月16日,在淮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

1999年7月28日江苏新淮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次股东会决议,同意江苏省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受让徐州市政府、淮阴市政府和宿迁市政府合计持有的本公司国家股5,882.4532万股,并于1999年10月25日经江苏省国有资产管理局苏国资企[1999]131号文批复。

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总股本为9,955.9732万股,其中:江苏省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5,882.4532万股,占股本总额的59.09%;19家法人持有社会法人股911.2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9.15%;社会公众股3,162.32万股,占股本总额的31.76%。

2000年6月30日,经江苏新淮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江苏新淮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江苏省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江苏铁发”)。

同年7月28日,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

2000年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了《江苏省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置换方案》,根据公司与江苏新淮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淮有限公司)签订的资产置换协议及补充协议,将公司截止2000年10月31日经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净资产177,510,209.80元置换给新淮有限公司;新淮有限公司则以截止2000年10月31日经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全部资产150,670,048.97元(包括新淮有限公司拥有的江苏省铁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83%的股权,江苏省铁路物资供应有限公司75%的股权)置换给公司,资产置换价差由新淮有限公司以现金补足。

2008年5月江苏省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省铁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59.08%和2.25%股权转让给了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控股公司)。

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总股本为9,955.9732万股,其中:交通控股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6,106.6470万股,占股本总额的61.34%;19家法人持有社会法人股687.0062万股,占股本总额的6.9%;社会公众股3,162.32万股,占股本总额的31.76%。

同月,公司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

2009年10月9日江苏铁发与交通控股公司签订《增资扩股协议》,交通控股公司将持有的新陆桥(连云港)码头公司20%股权(以2009年9月31日为基准日)注入公司,作价102,105,018元,增加股本47,183,400股,溢价部分增加资本公积54,921,618元。

公司住所:南京市高新技术开发区28幢228室,注册资金:14,674.31万元人民币,注册号:320000000011853,法定代表人: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