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明胶空心胶囊和肠溶明胶空心胶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药用空心胶囊制造、销售,企业自产药用空心胶囊出口、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配件进口。
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是一家专业生产空心胶囊和肠溶空心胶囊的大型胶囊生产制造商。
公司位于世界风景名胜黄山东麓,占地面积246000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41600平方米,洁净区净化级别符合GMP标准,公司可生产00#、0#加长、0#、1#加长、1#、2#、3#、4#、5#等多种型号的胶囊,年生产能力达300亿粒以上。
2016年10月25日,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以空心胶囊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在医药健康产业有着良好的品牌声誉。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研发平台,完善研发创新管理体系。
是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拥有“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研发平台;公司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致力于空心胶囊新品种、新工艺的研发。
公司一直以“引领行业,回报股东,造福员工,康健百姓”为企业使命,致力把公司打造成胶囊定制化服务专家,成为国内领先的医药科技服务型企业,以求“容百药,德众生”。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过去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会议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2024年2月1日,国家发改委新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提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制造新技术,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转变。”并将高端药用辅料列入鼓励类的医药板块。
公司持续提升生产车间智能化水平,不断打磨肠溶胶囊、植物胶囊等高端药用辅料生产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指导方向。
2024年11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巴西、中国、印度和越南的硬质空心胶囊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25年上半年反倾销、反补贴初裁结果相继落地,其中对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反补贴税率为3.45%-8.53%,反倾销率为5.40%-172.24%,美国作为空心胶囊需求大国,该税率的执行,将直接影响国内空心胶囊出口,短期内加剧行业竞争。
我公司目前对美出口适用的综合税率为136.14%,在国内处于平均水平。
2025年1月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用辅料附录的公告,对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正式实施前,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应当及时改进设施设备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该办法的实施将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随着医药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用辅料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新政密集出台规范行业鼓励创新,胶囊行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行业内的竞争将逐渐回归本源,拥有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的企业会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
公司是行业内大型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之一,有着三十多年高品质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历史,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设备更新改造及产品研发升级工作,打造了国内技术领先的空心胶囊智能制造车间,能够生产各种规格、品种的药用空心胶囊,并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定制服务。
未来,公司将紧抓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持续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业务为明胶空心胶囊和肠溶明胶空心胶囊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根据营业执照,公司的经营范围:药用空心胶囊制造、销售,企业自产药用空心胶囊出口、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配件进口。
1.主要产品及其功能或用途2.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体系,具体如下:采购模式:公司设立采购部,采用集中采购模式,负责统筹生产性物料、大宗设备及物资、基建工程的采购,围绕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年度采购预算,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实施采购作业和供应商管理。
对于原料根据生产量的需求结合市场价格走势判断,分批次集中采购;对于辅料主要根据库存量制订采购策略,以保障生产供应、持续降低成本为宗旨。
生产模式:公司设立生产管理中心,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采取以销定产并保留适当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出的各产品年度预测的销售计划确定年度生产计划,每月通过产销协调,结合各车间的生产能力及产品库存情况利用ERP系统下达生产计划。
通过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影响力。
销售模式:公司设立有专业的销售部门和与服务商建立居间服务的销售模式,采取现场洽谈、展会交流、网络推介等多种营销方式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销售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创新营销方案,推行以商务交流与技术推广结合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
立足公司发展战略,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服务商建立互利共赢为目标的运营模式,目前形成了诚信、专业、规范、高效的营销网络,为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有力保障。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2025年上半年,空心胶囊行业延续了激烈的竞争态势,美国反补贴、反倾销税的落地,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坚定贯彻董事会战略部署,聚焦经营根本,主动突围,一是抓好成本管控“总开关”,通过优化采购方式,推动原材料采购成本降至合理区间,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加强内部管理,有效压降三费;二是继续发力高端市场,产品结构升级成效显著,肠溶明胶空心胶囊与植物空心胶囊的营收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6.17%提升至35.46%。
三是持续提升运营效率,通过建立应收账款动态跟踪与库存预警机制,降低坏账风险,避免库存大量积压和缺货情况的发生,运营效率得到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88.15万元,较去年上涨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5.25万元,较去年增长19.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39.88万元,较去年增长23.53%。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发行人前身胶囊有限可追溯至1989年创建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安徽省旌德黄山胶囊厂。
经核查,自1989年黄山胶囊厂设立至1996年胶囊有限设立时发行人股本变化情况如下:1989年5月,黄山胶囊厂由中国传统医学黄山旅游保健中心(以下简称“旅游保健中心”)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0万元,并办理工商设立登记。
1990年9月,根据旌德县人民政府《关于黄山胶囊厂隶属关系变更的通知》(政办[1990]113号),黄山胶囊厂从旅游保健中心划出,归属县经委主管。
1992年5月,经旌德县财政局确认,黄山胶囊厂注册资本增加至240万元,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此后直至1996年改制设立胶囊有限,黄山胶囊厂注册资本未发生变动。
黄山胶囊厂改制设立胶囊有限的情况如下:黄山胶囊厂作为地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1995年7月26日,旌德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具《关于准予立项的通知》(国资字[95]第09号),批准黄山胶囊厂资产评估改制立项,评估范围为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基准日为1995年7月31日。
1995年9月15日,安徽东南资产评估公司对黄山胶囊厂截至1995年7月31日的整体资产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资产评估结果报告书》(皖东南资评字[1995]033号)。
1995年11月6日,旌德县国有资产管理局出具《关于<关于要求确认资产评估结果的报告>的批复》(国资字[95]第74号),对黄山胶囊厂上述整体资产评估结果予以确认:黄山胶囊厂经评估的资产总额为7,711,708.39元,流动负债为5,210,996.17元,长期负债为650,000.00元,所有者权益为1,850,712.22元。
1995年12月2日和12月22日,黄山胶囊厂向旌德县人民政府分别上报《关于安徽省旌德县黄山胶囊厂改制为“安徽省黄山胶囊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方案的请示》(字[95]031号)及《关于改建安徽省旌德黄山胶囊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请示》(旌囊[95]35号)。
为深化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呈报经1995年11月8日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改制实施方案,请求旌德县人民政府予以批复,同时请求对改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批复确认。
1996年6月19日,旌德县人民政府出具《关于旌德黄山胶囊厂改制若干问题的批复》(旌政秘[1996]5号),确认:(1)黄山胶囊厂拥有国有资产185.1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60.8万元,土地48.2万元,非经营性资产76.1万元);(2)同意土地48.2万元改制时不进入股本,按现行办法专项管理;(3)非经营性资产76.1万元改制后不进入股本,按原管理办法委托管理;(4)同意经营性资产60.8万元中的58.8万元全部出售给职工;另2万元单列(终极所有权属国有),其股本红利用于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本企业);(5)出售国有资本所得的58.8万元资金借贷给公司有偿使用。
1996年6月20日,旌德县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出具《关于改建安徽旌德黄山胶囊有限公司的批复》(旌体改字[1996]3号),同意黄山胶囊厂改建设立“安徽旌德黄山胶囊有限公司”。
1996年6月28日,胶囊有限召开第一次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章程、选举公司董事、监事等。
1996年7月15日,胶囊有限召开第一次董事会,选举余春明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996年7月29日,安徽省宣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验字[1996]第41号),对截至1995年12月31日止的实收资本进行审验:胶囊有限收到其股东投入的资本6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63万元,实物资产2万元。
1996年8月12日,胶囊有限在旌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码为15350565-9,名称为安徽旌德黄山胶囊有限公司,住所为旌德县白地洪川,法定代表人为余春明,注册资本为65万元,经营范围为“药用空心胶囊制造、销售”。
2000年3月,胶囊有限更名并以未分配利润转增实收资本,公司注册资本由124万元增加至240万元。
本次增资未经胶囊有限股东会审议,也未进行验资。
2000年3月24日,胶囊有限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425301000037),胶囊有限名称由“安徽旌德黄山胶囊有限公司”更名为“安徽黄山胶囊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0万元。
2010年12月6日,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安徽黄山胶囊有限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价值评估报告书》(开元(京)评报字[2010]第073号),评估结果为:以2010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胶囊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21,065.89万元。
公司未依据该评估报告的评估值进行账务调整。
2010年12月8日,胶囊有限召开股东会并通过决议,同意胶囊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出具的“天健皖审[2010]75号”《审计报告》,以截至2010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118,561,086.36元人民币折为6,500万股普通股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净资产值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同日,胶囊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
2010年12月10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分所出具《验资报告》(天健皖验[2010]45号),验证:截至2010年12月10日止,安徽黄山胶囊股份有限公司(筹)已收到全体出资者以其所拥有的截至2010年11月30日止胶囊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118,561,086.36元,上述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65,000,000.00元,资本公积53,561,086.36元。
2010年12月28日,公司在宣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42530000001338)。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叶松林 | 2025-06-30 | -430000 | 7.38 元 | 1295500 | 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