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鼎信通讯
- 企业英文名: Qingdao Topscomm Communication INC.
- 实际控制人: 曾繁忆,王建华
- 上市代码: 603421.SH
- 注册资本: 65219.051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10-11
- 大股东: 曾繁忆
- 持股比例: 27.02%
- 董秘: 胡四祥
- 董秘电话: 0532-55523120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徐世欣、徐克峰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8号6号楼5楼B区
- 概念板块: 通信服务 山东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预亏预减 鸿蒙概念 国产芯片 充电桩 智能电网 沪股通 物联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8-03-2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200671775202M
- 法定代表人: 曾繁忆
- 董事长: 王建华
- 电话: 0532-55523102,0532-55523120
- 传真: 0532-80970021
- 企业官网: www.topscomm.com
- 企业邮箱: zhqb@topscomm.com
- 办公地址: 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8号6号楼5层
- 邮编: 266024
- 主营业务: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及消防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模具和注塑件的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职业中介活动;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限分支机构经营);集成电路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集成电路制造(限分支机构经营);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限分支机构经营);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限分支机构经营);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企业管理咨询;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电工仪器仪表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终端计量设备制造;终端计量设备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输变配电监测控制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研发;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新型膜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力设施器材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节能管理服务;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智慧水务系统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数字技术服务;计量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等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安防设备销售;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模具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电气设备修理;企业管理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8年,2016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421),总部位于青岛,拥有上海芯片、西安算法、青岛研发三大基地,是以自主研发平台、自主IC设计、自主嵌入式软件、自主工程设计和自主自动化生产为基础的集团化企业。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8万㎡,其中总建筑面积36万㎡(22万㎡自动化生产基地、3.7万㎡研发中心、2.2万㎡CNAS认可实验室)。公司依托电力电子和信号处理的2项原创技术,构建自主原创芯片、全价值链智能制造平台和CNAS认证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3大基础平台,支撑营销计量、智慧配网、新能源、智慧水务、智慧路灯、智慧消防、铁塔业务7大业务板块,提供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全系列解决方案,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公司秉持“生态合作,开放创新”理念,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构建业务生态,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商业规划: 1、经营情况概述2024年度,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团队(EMT)针对电力业务的突变,加强战略规划指引,进一步优化固化流程,持续深化电力行业配用电应用领域的投入,强化智慧消防业务的技术服务能力,同时加速布局光伏、液流储能、智慧微网等新兴板块,形成多元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司在更多业务层面的商业突破,使整体经营结果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在智能电网领域长期耕耘,在电能量采集、电能计量、配电自动化以及中低压电网数智化应用等方面研发出了众多的优质产品,中低压载波通信产品、各类电能量测设备、配用电监测终端、电网营配业务支持系统、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设备、中低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等系统及设备,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积极研发光伏四可、逆变器、智慧微网、液流储能等多种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布局智慧水务、智慧路灯等公共事业领域,研发超声波水表、智慧水务系统、智慧路灯控制器等产品方案,与各级水司、交通管理部门达成合作,积极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公司已成为产品涵盖配用电领域、新能源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一直重视研发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2024年公司荣获6项国家、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成果广泛覆盖分布式光伏接入、节能降碳等行业前沿领域。2024年7月,凭借在智能量测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能力,公司获认定为“智能量测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消防系统产品研发与运营。2024年消防业务基本摆脱房地产行业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各项业绩指标均完成既定目标。公司产品线不断完善,已全面覆盖消防报警民用市场和工业消防领域,目前正加速化工类等专业消防领域的产品开发,通过“工业+民用+特殊领域”产品布局,满足行业客户对不同系统的产品需求。公司更新火灾报警、电气火灾、防火门监控产品等100余款产品,以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消防业务在民用市场重点拓展央国企地产、地方优质城建城投公司的战略合作,新签约金茂、泰康集团、中建五局、中铁建设等优质房企、总包单位,行业占比位居行业前列。工业渠道加速布局,2024年石化渠道实现“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零的突破,签约多个精细化工园区项目,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销售框架。2024年公司消防产品荣获多项荣誉,彰显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及良好的业界口碑:获评“中国房建供应链500强首选供应商”,位居消防设施类、智慧消防系统榜首;荣获消防行业品牌盛会“十大报警品牌”,石化联合会“石化行业合格供应商”等荣誉,反映出市场对鼎信消防产品及服务的高度认可。2、注重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成果显著市场需求驱动的研发模式使得产品更加贴近真实需求,公司前瞻性规划和布局,构建技术发展机制,从组织与制度上确保开发与创新的先进性。注重数据管理和知识积累,完善以产品为核心,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PLM系统。IPD+CMMI研发流程进入全面运用阶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固化IPD及管理体系成为主旋律。公司定义产品开发为投资管理,重点追求商业成功,IPMT组织通过XDCP决策项目是否继续投资,果断放弃不具备商业价值的产品开发项目。研发将成熟的研发技术封装成CBB,固化产业化模板,在设计中构筑质量和成本优势,快速高效地推出应用产品。MTL+LTC营销端到端流程动态优化,适配新客户新模式和新业务场景,支撑公司新生态战略。公司坚持技术专家和行业专家一起深入行业一线具体场景,通过联合创新解决客户痛点和迫切应用,积极参与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主导或参与多项标准的制定。基于对能源互联网和智能电网的深刻理解,公司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源互联、储能等相关业务保持研发投入,可提供从芯片、软件、模组到系统的低压台区柔性互联、中压柔性互联、台区内柔性直流互联等成套解决方案。直通直控型光伏逆变器、叠光控制器、交直流微网变流器、能量路由器以及光储充业务配套产品等进入商业化销售,液流电池储能、AI算法等已完成基础研究,进入商用试点。2024年,公司消防类产品进行结构化调整,民用市场维持正常产品迭代速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发力工业消防渠道,工业产品加速产品更新。面向工业应用领域,完善了工业级火灾报警系统、火焰探测系统、图像型火焰探测系统、光纤测温系统、工商业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探测系统等多种工业级产品,为石油化工、轨道交通、制药、轻纺、军工、煤炭、综合管廊等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高等级的安全保障,基本实现了工业消防场景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申请发明专利694个,其中获得授权307个;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89个,其中公取得169个;申请软件著作权640个,其中已取证635个;申请集成电路布图49个,已取证47个;申请商标78个,已取证54个(含马德里商标1个、美国商标3个、欧盟商标4个、英国商标4个、澳门商标4个、香港商标1个)。公司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电测量数据交换DLMS/COSEM组件第82部分:社区网络Mesh通信配置》《电测量数据交换DLMS/COSEM组件第86部分:社区网络高速PLCISO/IEC12139-1配置》《交流标准电能表》《非介入式负荷监测(NILM)系统用感知装置》等国家标准的制定等。3、践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智能制造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积极投身绿色工厂建设。公司通过顶层统筹的总体设计,系统性运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雨污分流系统、水蓄冷系统、光伏项目等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切实落地节能减排计划。从生命周期的角度优化资源分配和调度,降低损耗和设备维修率,实现节能降碳。打造制造“3456+N”的独特管理模式,以N个(6S、设备管理、物流、绿色理念、项目管理等)管理模式为基础,6个作战单元协同(1个工程技术本部主导和策划+5个事业部负责执行和承接),通过5个路径(智能技术、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组织能力),以4个经营主旨理念(品质、交付、成本、创新)关注外部客户需求,拉通内部协同生产;持续建设3个流程体系(ISC、IPD、CMMM),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创“芯”“智”造。公司整合物联感知、射频识别、传感设备等前沿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TSS(物流运输调度系统)与WMS、MES系统深度协同,结合自动化料箱立库(Miniload)、AGV智能搬运车、高速提升机等先进物流设备,构建覆盖仓储全场景的智能技术体系,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的联动,精准识别物料,“立体库+AGV+高速提升机”立体化智能与线体工位的自动对接,全面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仓储与供应。公司通过开展智能化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的节能减排,向低碳化转型,致力打造成为绿色低碳的示范工厂。2024年4月,公司获得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碳排放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4年12月,公司通过国家级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证;2025年1月,正式获批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