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赛摩智能
- 企业英文名: Saimo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洛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466.SZ
- 注册资本: 53552.99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5-28
- 大股东: 洛阳国宏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99%
- 董秘: 朱伟峰
- 董秘电话: 0516-87885998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汪军、李鹏程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螺山2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QFII重仓 机构重仓 新型工业化 机器人概念 数据安全 C2M概念 数据中心 数字孪生 工业互联 工业4.0 人工智能 无人机 超级电容 央国企改革 燃料电池 网络安全 智能机器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6-12-02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300608014945G
- 法定代表人: 杨景卓
- 董事长: 杨景卓
- 电话: 400-109-9595,0516-87885998
- 传真: 0516-87885858
- 企业官网: www.saimo.cn
- 企业邮箱: dshoffice@saimo.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螺山2号
- 邮编: 221000
- 主营业务: 智能装备业务板块,自动化业务板块,信息业务板块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物联网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云计算设备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智能仪器仪表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衡器制造;物料搬运装备制造;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对外承包工程(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466)创建于1996年,是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理事单位、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江苏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服务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双软认定企业。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整合了数字化和自动化领域15家公司,建立了赛摩智能制造生态圈。赛摩先后起草了国家标准8项,拥有上百项国内外知识产权证书;赛摩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工信部双创平台示范项目,是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电子皮带秤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机器人全自动制样系统荣获中国工业优秀设计奖和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赛摩项目多次荣获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企业被授予部级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公司围绕“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目标,利用赛摩智能制造生态圈资源优势,规划形成了智能装备业务、自动化业务、信息业务三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数字化工厂整体建设、物流仓储系统建设、自动化产线建设、信息管控系统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与物联网应用等相关领域,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赋能。公司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市场,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加大研发力度,迅速打造数字工厂全面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公司致力于为流程行业的发电、钢铁、建材、化工、食品等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扩大汽车、机械、电子等离散制造业的数字化工厂业务;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寻求企业快速发展;促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加快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为股东赢得价值。
-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财务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目标,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形成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资源优势,拓展优化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三大业务板块的市场及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数字化工厂整体建设、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建设、自动化产线建设、信息管控系统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与物联网应用等,利用AI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新一代技术,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赋能。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661.74万元。主要原因为:自动化板块自动化仓储及物流业务收入较同期相比下降较多,在此基础上部分产品/集成项目单价承压,导致公司盈利空间进一步收窄;其次本报告期参股公司经营业绩不达预期,投资收益亦出现下滑;为此公司在管理上积极应对,开展降本增效、减亏止损等相关工作,但部分成本费用为刚性支出,导致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同期下降,业绩亏损。截至目前,公司尚未确认的销售订单金额约5亿元。(二)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及产品1、智能装备业务板块智能装备业务板块包括计量检测、包装码垛和智能物流仓储装备三大类产品。计量检测产品用于散状物料在工业生产过程的重量与品质检测,以获取工厂生产经营过程所需的重量和质量数据,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皮带秤、称重给料机/配料秤、称重给煤机、自动采样机、机器人制样机等;包装物流产品用于食品、药品及各粉粒物料的自动计量、填充、封装,自动整理、装箱、码垛和二次包装转运作业;智能物流仓储产品用于企业在原料端的自动存储、自动配送和投料、配料,以及成品端的物流转运,自动存储和自动装车作业,产品包括AI多维智能整理机、机器人包装码垛系统、AGV移动搬运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装车机等。主要工作开展情况:燃料智能化方面:公司通过内部协同,签订了中煤通州湾电厂、淮北国安电厂、《甘肃能化兰州新区2×350MW热电项目》、《黄陵矿业店头电厂二期》等多个项目,其中与开滦集团签订的全自动制样系统项目是公司与大型煤炭集团合作的首套全自动制样产品,为公司后续在煤炭行业开展煤质管控智能化业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提高产品品质,对燃料智能化系统的核心设备机器人制样系统进行了迭代升级,通过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仓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设备工艺流程、控制系统以及关键设备进行优化升级,大幅提高机器人制样系统效率,同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计量产品研发方面:利用AI+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公司计量产品进行了数字化升级,研发了赛摩计量设备诊断管理系统,在边缘侧利用AI算法+物联网对皮带秤的核心部件称重传感器和关键运行指标进行监测诊断,构建了“基于零点值偏差对称重计量准确性”的算法诊断模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智能化程度和差异化程度,进一步强化公司皮带秤等计量产品的竞争优势。智能包装产品方面:公司针对食品医药行业开发了AI多维整理系统,对软包产品进行高速智能整理,自动装箱,实现了软包装产品后端包装的智能化。该产品的市场拓展取得显著成效,中标了涪陵榨菜集团“乌江榨菜白鹤梁工厂整理装箱线”等项目,发展了多家渠道合作伙伴,与日本NASA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行海外推广,为AI多维整理系统市场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自动化业务板块自动化业务板块主要为新能源、半导体、工程机械以其他选定行业建设自动化产线、自动化物流系统以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其中装备制造行业业务包括自动化装配线、喷涂自动化线、焊接自动化线软硬件系统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包括自动化仓储及物流系统,半导体行业视觉检测自动化线,其他行业包括乳品的原料生乳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医院和检验中心等行业的局域物流自动化和智能化业务。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新能源动力电池方面:巩固了与亿纬锂能的长期合作,再度与亿纬动力荆门、亿纬曲靖工厂合作建设锂电池产线自动化物流仓储环节;同期公司入围比亚迪低值易耗品以及新能源电池生产设备采购合格供应商。工程机械自动化业务方面:公司的工程机械行业自动化产线系列产品,继续得到了中联重科、徐工集团、太原重工、潍柴集团等工程机械企业的认可,为客户建设挖机、起重机、高机、叉车等产品自动化产线;其中两个项目已经联合央企申报了两项国家级项目,并储备了约5,000万元的项目资源,为未来该系统在行业内业务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期还拓展了石油机械装备行业自动化业务,参与了某石油装备产业园的规划与设计,为新市场的开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乳业方面:蒙牛乳业宁夏工厂打造的生乳进厂机器人智能检测系统通过验收,该系统是蒙牛数智化工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蒙牛宁夏工厂成功认证“灯塔工厂”称号,成为中国乳业首家获批的灯塔工厂,也是全球首家获批的液态奶工厂。3、信息业务板块信息业务板块包括智能工厂、智慧电厂建设所需要的工业互联网及其SaaS应用,工业软件、工业物联网、AI大模型应用等产品和服务。工业互联网方面:赛摩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需求,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产品体系,即赛摩云工业应用管理平台、赛摩协同制造平台、赛摩云工业应用市场、赛摩云IOT智能平台。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升级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教育培训、承包商模块,新增工艺报警优化模块,并成功签约河北省宁晋盐化工园区和辛集化工园区升级改造项目,湖北宜昌化工园区升级改造项目。工业软件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系统MOM、制造执行系统MES、物流自动化管控系统LES、设备管理系统EMS等系列产品,涵盖了制造、生产、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全厂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运营的透明化和数字化。公司还基于AI大模型对此类工业软件进行了重构以及迭代升级,升级后产品具备了统一设计规范和新功能扩展的标准,实现了产品开发集中管理,可减少出差时长,降低实施成本。在发电领域,公司的工业软件专注火电厂的燃料智能管理系统。通过软硬件融合创新将系统升级至8.0版本,系统集成了燃料智能验收系统的燃煤入厂验收管理,数字化煤场系统的存煤管理,配煤掺烧及掺配寻优的燃煤耗用管理,基于AI+大数据技术优化配煤掺烧算法,重构燃料信息管控系统,实现低代码开发,完全符合国产化完全替代的要求;牵头起草了《电厂碳排放核算燃煤计量系统》团体标准,为发电企业的碳排放核算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为发电企业提供精准的碳排放计量手段,助力企业的绿色化发展。同时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开发了光伏等发电智能化运维系统等工业软件,签约多个风电、光伏场站的运维平台及车辆管理系统,在江苏徐州成功建设了涵盖多种新能源电站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在AI大模型应用方面公司为工业企业提供基于AI算法应用的数字化产品,该业务已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突破,包括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散料行业的称重计量检测、石油化工行业的危化品装卸车以及企业6S管理等。同时,推出赛摩标准的AI算法推理盒子,结合垂直行业的安全、工艺管控、质量管控等场景,应用AI大模型进行推理训练,推出算法+推理盒子的一体化产品,赋能企业的数智化升级。公司被授予“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合体会员单位”称号,公司拟通过该联合体探索通用人工智能应用新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数字化。(三)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公司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主要以公开招标方式获取订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针对性方案设计,并通过客户确认后组织设计、生产、交付。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主要采用招投标式的采购制度,根据生产计划将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分类,供应商评定小组依据供应商资质、以前年度供货质量、供货的速度、运输便利程度等筛选供应商。2、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根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采购,并组织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公司主要生产过程包括制定生产计划、机械加工、机体组装、仪器仪表组装、软件写入、整机集成调试(包括内置软件测试)、整机检验、产品入库等过程。3、销售模式根据行业发展及特性,公司主要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通过与客户协商或参与招投标的方式获取合同订单。(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发展前景行业政策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一变革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此过程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于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在2024年的政策环境中,多部门连续发布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为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产业全方位转型,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意见》要求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支持大型企业全流程改造,鼓励园区整体升级。同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方案》强调了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的目标,并明确了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和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等重点任务。此外,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和新上煤电机组的低碳化改造及建设。该方案提出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三种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技术路线,旨在降低度电碳排放,推动低碳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进行全面系统部署。该《意见》强调了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并大力推动了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同时,《意见》还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实现数字技术对绿色转型的赋能。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的通知》,构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标准体系“三位一体”工作体系。该《通知》按照不同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在智能工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和快速普及。此外,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综上所述,公司所在行业的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国家对于新型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视和支持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聚焦优势行业,细化过程管控,促进业绩增长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散状物料(煤炭、矿石、化工原料、粮食等)等优势行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全流程应用提供称重、采样、检测、包装、物流的一体化综合智能解决方案。公司一方面拥有极具竞争力的系列化智能装备,包括高精度电子皮带秤、给煤机、给料机、采样设备、制样系统、机器人化验系统、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产品;另一方面,公司还可以为散状物料的全流程应用提供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本整合优势形成的智能装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三大业务形成的特有技术生态,抓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迅速扩大的难得机遇,聚焦公司优势行业,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自动化解决方案,促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3、公司内部协同加强驱动公司进一步强化投资后的整合融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步做好管理、技术、市场资源等整合协同,切实发挥协同效益,释放投资红利,实现“1+1〉2”的投资目标。其中,内部市场协同方面,完善和推广市场信息协同平台在公司内落地,完善内部跨团队沟通机制,以分配为导向促进各团队协同的持续性和积极性。供应链协同方面,进一步完善采购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利用规模采购优势,逐步缩小供应商区域限制的价格差距,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采购成本。财务管理协同方面,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切实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梳理各子公司核心盈利模式,加强关键控制点管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