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农联合
-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Sino-Agri United Bio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上市代码: 003042.SZ
- 注册资本: 1424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4-06
- 大股东: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上海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0.57%
- 董秘: 颜世进
- 董秘电话: 0531-88977160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健、郭冬梅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济南)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A座14层
- 概念板块: 农药兽药 山东板块 预盈预增 预亏预减 微盘股 供销社概念 中字头 央企改革 农业种植 草甘膦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6-12-19
- 组织形式: 集体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00079731011X2
- 法定代表人: 许辉
- 董事长: 许辉
- 电话: 0531-88977160
- 传真: 0531-88977160
- 企业官网: www.sdznlh.com
- 企业邮箱: dongban@sdznlh.com
- 办公地址: 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9999号黄金时代广场A座14层
- 邮编: 250014
- 主营业务: 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物、化学农药、化工产品及仪器仪表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农药(不含化学危险品)销售;备案范围内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农联合)隶属于供销总社,是专业从事农药中间体、原药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农药生产企业。公司于2021年4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3042,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后首批主板上市企业。作为原药制剂一体化的农药生产企业,公司充分利用产业链协同优势,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准确定位细分市场,在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等新烟碱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品牌、技术服务、田间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吡虫啉原药、啶虫脒原药、烯啶虫胺原药、哒螨灵原药产销量均居国内前列。建立了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营销网络和聚焦32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战略布局,形成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公司以为人类生产绿色农药为己任,坚持“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吡虫啉、啶虫脒原药先后荣获山东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亮粒、小懒猪、伏魔、兑现、蒙托亚、土秀等制剂产品荣获“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农民心目中的好产品”、“植保产品贡献奖”等荣誉称号,深得用户的喜爱和农民的欢迎。公司始终坚守“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命线”的信念,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公司遵循“企业发展环保先行”的理念,关注环保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环保体系建设,让天更蓝,让水更清。公司坚信“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组建高标准的研发中心,具备从化合物结构设计、化合物活性评价、质量控制、合成工艺开发及安全研究、工程设计、化合物注册登记等全流程研发功能。公司现有两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实验室获得了CNAS认可。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取得46项发明专利,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创制产品“氟醚菌酰胺”并推向市场,创制化合物三氟杀线酯、苯醚唑酰胺正在开展农药登记工作;“三氟杀线酯”已获得6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并在8个国家取得专利授权,为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技术支撑。中农联合将继续开拓创新,呵护作物健康成长,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做中国农化领域的典范!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报告期内,受上游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原材料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1、公司产品介绍公司主要从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原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及用途、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情况如下:注:上述市场占有率为公司市场部门内部预测。2、公司主要原药产品国内登记情况3、公司主要原药产品国外自主登记情况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本报告期,农药原药市场价格持续低位盘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坚决贯彻执行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全力以赴推动减亏增盈工作。公司不断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加速技术研发创新步伐,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入实施降本增效,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产品产销量及营业收入均实现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3,624,015.3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453,099.06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6.38%。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安全筑基与绿色转型并重推进。公司坚持“安全为先,质量至上”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作,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年安全生产平稳运行。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强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产品合格率不断提高。公司秉持低碳、循环、绿色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环保投入,优化生产流程,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山东联合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复核,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2)市场攻坚与品牌深耕同步突破。公司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深入研判市场走势,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不断增强客户粘性,巩固核心客户基础,积极抢抓市场订单。公司对销售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有效激发了销售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公司不断强化品牌建设,聚焦自产优势产品与自主创制产品,推进品牌“扎根”行动,打造样板示范市场,进一步扩大农资销售网络。报告期内,公司农药产品销量较上年同比增长32.98%,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提升。(3)降本增效与合规风控协同并进。公司深入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全方位落实降本增效措施,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调整产品配方、生产环节错峰用电、设备设施升级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节能降耗与高效生产的双重目标。同时,通过优化用工管理,合理调整采购策略等多项措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公司结合依法治企与合规运营的要求,不断完善QHSE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借助信息化管理工具,逐步推进实现经营管理全过程信息化管控,进一步完善购销管理、合同管理、人事行政管理等方面制度,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作用,落实费用支出管控,不断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确保公司经营合规,资产安全。(4)产能升级驱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高效统筹推动规划项目落地实施,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产品布局逐步完善,企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报告期内,山东联合5,000t/a啶虫脒原药项目建成投产,10,000t/a二氯五氯甲基吡啶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科技转化中心项目设备安装有序推进;潍坊中农戊炔草胺项目和威百亩项目生产稳定运行,吡氟草胺项目通过试生产验收。(5)研发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公司持续加大科技赋能,聚焦化合物创制、工艺技术优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3项发明专利获得11个国家的授权,创制化合物三氟杀线酯等产品登记工作有序推进。公司牵头并联合多家高校和单位共同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开展,公司主持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参与的农业农村部“卡脖子”专项攻关课题研究顺利推进;积极参与中农集团柑桔黄龙病工作站建设,深度探索黄龙病的防治研究;子公司智荟检测取得CMA与CNAS双重认证,为公司拓展化工检测领域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6)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党建统领全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党的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升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强化群团组织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