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金石亚药 - 300434.SZ

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5-04-24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ichuan Goldstone Asia Pharmaceutical Inc.
成立日期
2004-07-15
注册地
四川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金石亚药
股票代码
300434.SZ
上市日期
2015-04-24
大股东
高雅萍
持股比例
25.11 %
董秘
林强
董秘电话
028-87086807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包梅庭;李茗薇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天驰君泰(杭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510100762295001Q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四川
成立日期
2004-07-15
法定代表人
马益平
董事长
马益平
企业电话
028-85628208,028-87086807
企业传真
028-85628208
邮编
610200,310053
企业邮箱
goldstone@gsap-group.com
办公地址
成都市双流区双兴大道99号,杭州市滨江区江南大道4760号亚科中心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药品(包括化学药、中药饮片等)和保健食品(包括稀有人参皂苷产品和维生素矿物质补益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药品生产【分支机构经营】;药品批发;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特种设备制造【分支机构经营】;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药品委托生产【分支机构经营】;药品零售;保健食品生产【分支机构经营】;食品生产【分支机构经营】;食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真空镀膜加工【分支机构经营】;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分支机构经营】;机械设备研发;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分支机构经营】;塑料加工专用设备销售【分支机构经营】;模具制造【分支机构经营】;模具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金石亚药”,证券代码“300434”)于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通过数十年的行业积累和外延式发展,目前已成为覆盖研、产、销的医药健康和新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综合性上市公司。

金石亚药有着逾60年的发展历史。

金石亚药医药板块,其前身海南亚洲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端于1962年。

历经数十年积累,已成为经营范围全方位覆盖医药健康及食品保健等领域的研、产、销综合性企业。

公司在浙江和海南两省建有总占地面积超300亩的生产基地。

旗下拥有18家各类子公司。

包括多家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制药生产公司、多家通过国家GSP认证的医药销售公司、多家通过GSP认证并取得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品销售连锁终端、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原料药碳酸钙生产注册批件的原料药制造公司、通过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和运营认证的杭州市级孵化器平台、零缺陷通过美国FDA、国家GMP核查的研发创新中心等实体;医药主营品种覆盖化学药制剂和原料药、中间体;中药制剂及药材;植物提取类及钙维矿类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

其中化学药制剂方面,公司在呼吸、消化、骨科、儿科等方向积极布局品种。

公司是国内感冒药一线产品“快克”和“小快克”的品牌缔造者和拥有者,多年来,公司着力打造的产品线覆盖感冒清热、胃肠消化、清咽止咳、抗菌消炎和营养补充等领域。

原料药、中间体方面,公司在盐酸金刚烷胺、原料药碳酸钙等领域拥有国家认证的资质和研发、生产与销售能力。

其中原料药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复配食品添加剂碳酸钙颗粒等三大主营品种广泛用于钙制剂产品和药用辅料生产制剂产品。

植物提取保健食品端,公司在人参皂苷RH2提取领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生产和销售今幸系列优质的保健食品。

综上,目前公司的主营品种,包含快克、小快克系列化学药、今幸系列人参提取类和钙维矿补益类保健食品,快克本草系列中药饮片等三大系列共73个品种。

其中核心品种快克感冒药系列多年占据国内感冒类化学药最受欢迎和排名第一品种的位置,在感冒药赛道处于比较稳定的领先地位。

金石亚药新材料及机械设备板块,业务起步于2004年,拥有三家新材料机械子公司。

近20年来,始终秉持以科技促发展的理念,通过深度研发,已经成为新材料机械设备专项细分领域的绝对技术领先者和服务提供商。

主营产品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真空镀膜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和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库市场前景可观。

公司崇尚和追求自由、健康、快乐的人生状态,希望以孜孜不倦的科技探索,创造大众生活的温馨与快乐。

为此,公司始终秉持开放、开拓、开创的蓬勃精神,专注于满足客户需求,拥抱行业变革和抓住发展机会,不断开拓创新和进步。

商业规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27医药制造业”。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非处方药(OTC)业务、处方药(RX)业务、保健食品业务、中药饮片业务及原料药业务。

医药制造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医药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医药卫生体系改革持续推进,国家相继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重大的产业支持政策,鼓励医药工业领域的创新转型,推动医药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2,275.2亿元,同比下降1.2%,营业成本7,153.7亿元,同比下降0.1%,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

根据2024《中国医药工业统计年报》显示,前100位企业入围门槛降至30.2亿元,前100位企业的总体收入已连续三年出现下滑,从2022年同比下降4%,到2023年降幅收窄至0.3%,2024年降幅增大至2.5%;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实现双增长的企业有42家,而两项指标双下降的企业达31家。

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的结构性调整过程。

医药工业头部企业正面临深度调整压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零售药店、网上药店的高速发展,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大。

中国非处方药全渠道市场规模及增速(2018-2024)说明:中国非处方药全渠道市场:仅包含中成药、西药类非处方药。

医院含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第三终端含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诊所。

线上零售包含B2C京东淘系拼多多和社交电商。

线下零售含药店及O2O。

来源:《IQVIA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2024版》,艾昆纬咨询分析据智研瞻数据预测,2024年至2030年,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974.1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098.93亿元。

具体到公司所处细分市场——感冒药OTC市场。

根据中康CMH数据-零售药店、B2C、O2O放大数据显示:感冒用药/清热类在零售药店端在常用药品中(包括但不仅限于肠胃道疾病用药、皮肤用药、高血压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肌肉骨骼系统用药、糖尿病用药、妇产科用药、泌尿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等)2024年销售份额占比排名第2位,为销售总额的8%;在O2O(直送店+快递店)端2024年销售份额占比排名第1位,为销售总额的13%;在B2C端2024年销售份额占比排名第12位,为销售总额的4%。

其中,O2O(直送店+快递店)端2024年增速明显,增长率达36%。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435种药品;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

2024年底,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医药集采工作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参与支持医药集采工作,让更多患者受益。

2025年,国家层面还将组织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能调节人体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慢性病管理需求升级推动老年保健品的需求增长;功能性食品、运动营养品、药食同源产品等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购买需求显著增加;同时,新生代父母科学养育观念的变化也促进了婴幼儿生长补益类保健食品的需求增长。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全景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冲刺8,000亿元,2030年将有望突破1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05%。

中药产业作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现代经济产业,中药材行业的生产模式正逐步转变为规模化、规范化,中药材市场供应能力和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从而有利于中成药制造企业的稳定经营。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政策——《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进一步激发中药产业创新活力,也为行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政策助力。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分为医药健康和新材料与机械两个板块。

(一)医药健康领域公司是国内感冒药一线产品“快克®”和“小快克®”的品牌缔造者和拥有者。

公司秉持“质量至上、科技引领、品牌卓越、人才汇聚”的治企理念,在主营业务所处的医药健康领域,着力打造药品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等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公司将“诚、勤、学、创”作为企业文化内核,致力于成为消费者值得信赖、乐于选择的专业医药健康提供者。

报告期内,“快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获2025西鼎会“2024-2025年度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畅销产品奖”,“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获2025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暨第10届双品汇“家庭常备产品双品荣耀奖”。

1、非处方药(OTC)业务在非处方药领域,公司重点产品为“快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以及“快克露”愈美甲麻敏糖浆、“快克啉”多潘立酮片、“快克本草”蒲地蓝消炎片等快克系列产品。

“快克”、“小快克”产品经过二十多年的品牌积累,已经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感冒药品牌,在健康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知名度,产品及品牌竞争优势显著。

在OTC领域,公司直营优势明显,具有近千人的成熟销售团队,销售渠道覆盖单体药店、第三终端、商销连锁等,累计覆盖门店68,000余家,构成全国性的细密销售网络,销售业务人员可以直达终端市场,为终端赋能促销完成销售转化,具有极强的市场掌控力度。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馥康宁”制霉素阴道栓、“金叶”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参与省际联盟或省级集采并中标。

2、处方药(RX)业务在处方药领域,公司重点产品为“快克欣”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迪耳”西洛他唑片和“快克清”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产品。

公司重点发展等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市场。

在销售模式方面,除继续发挥自身擅长的直营模式外,还积极拓展了学术推广、代理招商等多元化模式,以此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毕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参与省际联盟集采并中标。

3、保健食品业务在保健食品领域,除优势品种今幸胶囊(今幸胶囊是CFDA审批的第一个人参皂苷Rh2单方产品,人参皂苷Rh2含量达到16.2%)外,还增加了“小快克”小儿补益类、“快克康”三七氨糖软骨素胶囊等产品。

公司积极布局新零售领域,成功开拓了京东自营、阿里自营、京东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以及抖音直播等多元化销售渠道。

在推广方式上,除延续传统线上推广模式外,还创新性地引入直播带货、达人合作等新型营销手段。

通过这种多渠道协同、多形式并举的复合型运营策略,有效助力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

4、中药业务在中药领域,公司借助“快克”品牌影响力,开发了“快克本草”系列中药饮片罐装产品。

公司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深入挖掘并开发畲药特色品种。

同时,高度重视药食同源产品的战略布局,尤其聚焦于药食同源领域黄金单品的重点研发与培育。

在夯实中药饮片业务根基的基础上,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大力开展中药材收购业务,并推进与相关方的合作种植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玄参”参与省际联盟集采并中标。

5、原料药业务在原料药领域,公司以“盐酸金刚烷胺”和“碳酸钙”为核心产品。

盐酸金刚烷胺生产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厂区占地约60亩,迪耳药业为目前国内拥有盐酸金刚烷胺原料药批准文号的五家药企之一,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不仅能充分满足自身产品对原料药的需求,而且该品种的年销售规模在行业内处于第一梯队水平。

碳酸钙生产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厂区占地50余亩,正发药业可提供优质原料药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钙(轻质/重质)及复配食品添加剂碳酸钙颗粒,为不同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定制产品。

表1:公司主要产品表表2:公司在研项目进度表(二)新材料与机械领域1、增强塑料复合管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公司一直致力于增强塑料复合管道全套生产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及成套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为客户提供整厂方案规划、优质的设备和服务,共同推动细分行业有序、健康、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重点推广石油天然气工业用带式增强柔性复合管成套设备,以先进稳定的制造工艺和设备铆定国际市场并带动国内的应用试点。

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国内外的销售订单明显上升,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2、真空镀膜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公司真空镀膜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及新能源等理念的真空镀膜设备,致力于帮助客户制定解决方案,成套工艺和设备交付的理念。

在接受客户定制化磁控溅射真空镀膜设备的研发和销售的同时,专注车用内外装饰件、车灯、车用显示屏等装饰膜和功能膜行业应用需求,利用现有洁净间和新建的UV工艺试制平台,研发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技术结合UV工艺的成套表面处理工艺,为行业提供一套较为环保的、全面的、易接入现有工艺的装饰膜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技术解决方案、成套工艺和设备。

表3:公司在研项目进度表。

发展进程

是由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设备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

金石东方有限由自然人蒯一希、姬昱川、陈绍江、傅海鹰、林强、赖星凤及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以货币出资方式设立,于2004年7月15日在成都双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设立,领取了注册号为510122280158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万元,四川武达会计师事务所于2004年7月10日出具了川武会验[2004]第504号《验资报告》(已由利安达复核并出具利安达专字[2012]第1600号《验资事项专项复核报告》)。

2011年5月20日,金石东方有限股东会做出决议,同意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本次变更以2011年3月31日为基准日,经利安达出具的《审计报告》(利安达审字[2011]第1263号)确认的账面净资产61,957,161.43元,按1.2148:1的比例折股,变更后股份公司股本为51,000,000股,超出股本部分的净资产10,957,161.43元计入资本公积。

上述整体变更经利安达审验并出具了利安达验字[2011]第1019号《验资报告》。

2011年6月30日,发行人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登记号为510122000083030,注册资本5,100万元,实收资本5,100万元。

公司近日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公司名称已由“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四川金石亚洲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证券简称自2019年10月25日起由“金石东方”变更为“金石亚药”。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林强 2025-07-24 -20000 10.52 元 4728600 董秘、董事、高管
林强 2025-07-23 -50000 10.33 元 4748600 董秘、董事、高管
林强 2025-07-22 -106200 10.5 元 4798600 董秘、董事、高管
林强 2025-07-21 -860000 10.78 元 4904800 董秘、董事、高管
林强 2025-07-16 -400000 10.46 元 5764800 董秘、董事、高管
林强 2025-07-15 -100000 10.07 元 6164800 董秘、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