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辰欣药业
  • 企业英文名: Cisen Pharmaceutic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杜振新
  • 上市代码: 603367.SH
  • 注册资本: 45275.412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9-29
  • 大股东: 辰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6.26%
  • 董秘: 续新兵
  • 董秘电话: 0537-2989906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钟本庆、王坤
  • 律师事务所: 山东国曜琴岛(济南)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济宁高新区同济科技工业园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山东板块 标准普尔 破净股 养老金 沪股通 肝素概念 生物医药 流感 病毒防治 婴童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1998-11-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800706117999P
  • 法定代表人: 杜振新
  • 董事长: 杜振新
  • 电话: 0537-2989906
  • 传真: 0537-2215851-002
  • 企业官网: www.cisen-pharma.com
  • 企业邮箱: cxyy@cisenyy.com
  • 办公地址: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同济路16号
  • 邮编: 272073
  • 主营业务: 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食品生产;保健食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药品进出口;兽药生产;兽药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为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股票简称:辰欣药业,股票代码:603367),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企业,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公司成立于1970年,其前身为济宁市第三制药厂,1998年更名成立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为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4-2015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位,拥有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射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山东省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射剂工程实验室,并获得国家认可评定委员会(CNAS)认可证书。辰欣药业以保障和提高病患者生命健康质量为己任,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用于科技研发投入,致力于自主研发、生产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的药品。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医科院、山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产、学、研联合创新”的路子,其中,由辰欣药业自主研制的阿德福韦酯(原料及片剂)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科技部、省、市科技创新基金扶持。该药物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在自主研发乙肝药物治疗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于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我国医药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辰欣品牌再次提升的发动机。未来,辰欣药业将借助资本市场的翅膀,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提高产品质量,以卓越的产品品质和综合高效的配套服务,为客户、股东、员工及社会创造超值回报,以更加优异的经营业绩来回报各位投资者!
  • 发展进程: 1998年11月,三药厂联合鲁抗集团等其它6家法人股东以及孔德运、王保东、江书华3名自然人出资设立辰欣有限,注册资本1,107万元。1998年11月2日,济宁市市中区审计师事务所对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济中审事验字[98]第94号)。1998年11月6日,济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70800180074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生产、销售。 2011年6月6日,经辰欣有限股东会决议同意,以2011年5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基数,将辰欣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21日,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同意以辰欣有限截至2011年5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1,224,679,731.95元为基数,全体股东出资同比例折为股本32,123万元,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11年6月21日,大信出具了大信验字[2011]第3-0035号《验资报告》,对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了验证。2011年6月30日,公司取得济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70833018004046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抓住机遇、促进发展、谋划未来,在公司董事会的坚强领导和监事会的有效监督下,公司全体员工团结奋斗,坚定贯彻公司发展战略要求,坚持文化引领发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通过内部结构优化、控制体系升级、市场业务拓展、产研突破、管理革新、品牌提升,持续打造行业核心竞争优势,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及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内部成本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经营,务实高效推进各项经营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综合运营能力,努力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公司2024年度完成营业收入39.8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0.77%,2024年度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7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37%。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0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38%。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63%。1、营销方面在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决策下,公司结合市场变化,公司坚持挖掘和释放高效营销组织架构的潜力,继续调整优化人力配置、职责分工、绩效激励政策,持续推动人才、市场和品种的优化组合,以提高营销人员综合素质管理、不断提升营销策略方式方法、加强落实产品知识理解与掌握,同步提升产品学术推广能力和开发能力,逐步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深入落实。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应对政策的变化,优化产品结构,注重学术推广,严格落实过程管理,坚持“公司抓长期品种+销售部门抓权重产品+地方省区抓特色产品”三层次结合的“四轮驱动”营销模式,逐步补强完善覆盖全国的等级医院和第三终端销售网络,并培育有一定规模的OTC和特医食品销售网络,借助全方位渠道将公司特医产品和吉林辰欣中药特色产品全面铺设市场。2、安全生产方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实际需求,科学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持续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和安全隐患排查,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优化安全管理流程。加强生产过程安全监控,推行公司内部安全体系评审,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步加强“安全、稳定、供应”等方面工作,建立月度重点工作计划,按期召开内部安全生产调度会议,安排相关管理人员层层分解落实,同时建立周期性审核评估机制,循环跟踪。要求各部门建立月度生产成本、生产效率、能源分析机制,控制成本,确保生产合理化,产品质量稳定、运行安全,成本可控。对标学习优质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安全生产部门按期在公司内部系统内实时发布安全管理培训文件,力争做到全员懂安全、落实安全、实施安全的理念。公司注重持续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通过安全评比等活动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实行全员辨识安全风险、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根据年度安全目标责任制,全面落实科学、周密的安全工作计划,确保安全持续稳定。3、研发方面公司研发模式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在印度、天津、济南设立的研发子公司全面运行,药物研究院承担科技成果在内部转化的重要任务,通过内外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可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科技人才与研发平台建设方面,公司药物研究院构建了“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的流程化人才管理体系和绩效激励制度,吸纳培养了一批专业从事新药研发、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新药研发人才。公司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静脉营养大容量注射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岗位、山东省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省级研发创新平台。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克服国内研发资源的不足,提高仿制药技术转化效率,公司在人才比较充裕的天津增设子公司与原料药小试研究实验室,与公司药物研究院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原料药研发。2024年度,公司在研项目100余项,产品方向围绕复杂注射剂、缓控释口服固体制剂、眼用制剂、外用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制剂国际化、临床重大需求新药等,旨在临床营养、肿瘤、麻醉、精神、心血管、眼科、皮肤科等治疗领域构建优势互补的产品组合,为满足临床的重大需求提供更多选择。4、质量方面针对《药品管理法》持续落实,配套的相关规章、指南等陆续出台,公司积极践行高标准合规的质量体系管理,持续加强质量和GVP能力建设,不断提升质量体系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业务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了覆盖产品研发、安全生产及高质量运行等模块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进行全方位管控。GVP的实施,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制度上规定了药物警戒的重要地位,对MAH药物警戒管理在药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进行了明确。同时,为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加强公司质量文化建设,公司通过开展质量月活动、相关专业法规培训、公司内部文件培训等方式宣传质量知识,营造全员懂质量、重合规的质量意识,为公司各领域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有效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建立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优化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公司持续加强源头减排和废水、废气、固废预处理工艺工程开发和建设,持续推进三废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同时,公司继续围绕自主创新提质增效,开展自动化升级改造、流程优化、节能降耗等实际行动,助力公司安全、高效生产,加速产能释放,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健康发展。5、人力资源方面人力资源职能管理重点围绕“选、育、用、留”四个方面展开,形成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聚焦人才核心竞争力,强化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践行公司五条职业发展规划路径,将培训培养与员工发展相结合,以培训效果为重点,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员工稳定、积极、努力工作,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从以下五方面开展工作:(1)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增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2)加强规章制度对企业员工的执行力和约束力。(3)加强人文关怀,增加困难救助。(4)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多层面多手段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5)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员工工作舒适度。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