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史丹利 - 002588.SZ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6-1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TANLEY AGRICULTURE GROUP CO.,LTD.
成立日期
1998-07-15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史丹利
股票代码
002588.SZ
上市日期
2011-06-10
大股东
高进华
持股比例
33.77 %
董秘
胡照顺
董秘电话
0539-6263620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胡乃忠;刘民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1300706066335J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1998-07-15
法定代表人
高进华
董事长
高进华
企业电话
0539-6263620
企业传真
0539-6263620
邮编
276700
企业邮箱
002588@shidanli.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史丹利路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复合肥料的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肥料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农药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肥料销售;化肥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园艺产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复合肥生产及销售、粮食收储、农业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农资贸易等在内的综合性农业服务商。

公司以“创造美好农业”为企业使命,立足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强农,以“成为国际知名的植物生长方案服务商”为企业愿景。

2004年高塔生产线一次性投产成功,总养分54%三安复合肥诞生。

2011年,史丹利A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2016年,史丹利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

2017年参与全球复合肥国际标准制定,成为复合肥国际标准起草单位。

2019年史丹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司分别在山东省临沭县、吉林省扶余市、山东省平原县、河南省遂平县、河南省宁陵县、湖北省当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江西省丰城市、甘肃省定西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河北省隆化县、湖北省松滋市设立了生产基地。

产能562万吨/年。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000多家一级经销商、10万多个销售服务网点,实现了在全国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的总体布局。

史丹利公司助力现代农业发展,重视科技研发与国际合作,先后与国家杂交水稻、国家玉米、国家小麦、国家蔬菜、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30余家国内外高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60余项,拥有有效专利372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

同时,不断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相继与美国普渡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史丹利重视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形成了科学、完善的现代农业研发体系。

公司建设了"功能性生物肥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复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

2016年,公司与恒基利马格兰种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种植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模式战略转型。

2018年,公司与美国农业综合检测服务领先者AgSource联合建立蚯蚓测土实验室,为用户提供测土施肥、植物检测等农业检测一体化服务。

蚯蚓测土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集检测能力强、检测周期短、技术先进、效率高为一体的测土实验室,已通过CMA认证。

蚯蚓测土实验室的运营,标志着史丹利引领植物营养领域从粗放走向精准,并形成了体系竞争力。

在产品品类方面,史丹利聚焦专用肥的专业化生产,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研制出包括史丹利三安、第四元素、劲素等专用性产品。

史丹利三安是总养分量达到54%的复合肥产品;第四元素主要针对国内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补充中微量元素营养成分;劲素主要针对高端经济作物。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史丹利通过配方与配比的调整,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专用肥系列产品。

史丹利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管理理念。

2019年,总裁高进华提出史丹利“363”经营方法论,即3个重点:关键点、关注度、管得住;6项措施:顶层设计、固化、优化、硬约束、强绩效、复盘;3个保证:快、好、低。

这是史丹利管理理念的又一次升级,同时也是史丹利决胜市场的“三板斧”,“快、好、低”是检验公司运营效率的基本准则,将公司的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同时,公司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引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SA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事流的“四流合一”,达到了企业运营最优化。

作为行业领军品牌,史丹利连续十九年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宣传。

史丹利“三安”、“第四元素”等产品广告强势登陆CCTV-1黄金资源时间段《天气预报》。

史丹利连续七年独家冠名央视王牌综艺栏目《星光大道》。

连续四年独家冠名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

“黄土地黑土地,施肥就用史丹利”等品牌广告语深入人心。

史丹利强大的品牌优势、持续的创新能力、精细的管理经验,将助推史丹利公司再攀高峰、再续辉煌,我们将继续用真诚铸就品牌,用创新开创未来,用卓越创造美好农业!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3.39亿亩,较上年增加5.7万亩,实现持平微增。

在25个夏粮生产省区市中,有20个省区市播种面积实现增加,其中安徽、河北、山西、四川分别增加17.5万亩、15.1万亩、11.2万亩和10.8万亩。

全国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国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及产量亦呈现稳中有增态势。

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化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政策引导方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化肥行业在“保供稳价”政策框架下保持稳定运行。

国家持续强化“粮食安全”和“保供稳价”政策导向,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多方面保障化肥供应。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5月全国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产量达2133.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9.2%。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国内复合肥产量3116万吨(实物量),高于去年同期140万吨,增幅达4.7%。

原料价格波动仍是影响复合肥行业经营的核心因素。

上半年,受供需矛盾、出口政策博弈及国际能源波动等因素影响,尿素价格呈现“先涨后跌”的剧烈波动行情;磷酸一铵和钾肥价格则持续上涨,主要受硫磺价格攀升、磷肥出口政策调整、国内钾肥减产、钾肥进口货源紧张及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

原料价格波动对复合肥企业经营产生了多维度影响:成本端,原料价格高企推升了复合肥成本,原料价格波动加剧了原料采购难度和库存管理压力,复合肥企业采购趋于谨慎以避免高位囤货;需求端,原料价格波动叠加天气因素影响,导致下游需求释放延迟、销售发货滞后,复合肥企业承担了更多的“蓄水池”功能。

在此背景下,复合肥行业经营压力显著增加,中小企业因抗风险能力较弱加速出清,头部企业凭借渠道、品牌及产业链等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政策驱动下的化肥绿色转型成为化肥行业核心发展方向。

从政策环境看,“化肥零增长”政策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部“减肥增效”行动持续推进,推动行业向高效、低碳方向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千万工程”经验的推广,农业科技装备条件持续改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施肥环节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推动复合肥产品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升级,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

化肥出口政策的审慎调整对磷肥行业经营形成积极支撑。

2025年上半年,国家对化肥进出口政策的审慎调整,有效缓解了磷肥企业成本高的压力,同时减轻了库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磷肥企业盈利能力,促进磷肥企业上半年经营业绩改善。

(二)报告期内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市场地位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的变化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市场地位、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情况1.业绩呈现量利双增,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复合肥核心业务优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91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7亿元,同比增长18.9%。

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20.45%,为股东创造了良好的回报。

产品销量的持续增长是业绩提升的核心动力。

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持续通过渠道下沉和终端网络建设,实现市场份额稳步扩大。

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上半年新型肥料销量增加,进一步优化了公司产品结构,带动了利润增长。

2.渠道网络深度下沉,终端营销效能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渠道下沉战略,上半年终端网点数量稳步新增,市场覆盖广度与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上半年公司继续积极开展新客户开发工作,新客户数量持续增加,有效扩大了市场份额。

上半年公司“万吨县”建设成果丰硕,“万吨县”数量持续增加带动了销量增长,充分彰显了重点市场的强大增长潜力,渠道网络的规模化效应逐步显现。

在终端营销方面,公司上半年加大推动力度,农技会议召开场次持续增加,其中示范田观摩会占比不断提升。

通过示范田观摩会的直观效果展示与专业技术讲解,有效增强了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打造丰收节IP,借助国家级平台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在终端网点开展终端亮化竞赛,显著提升了终端形象与品牌辨识度,为产品销售搭建了优质的展示与推广平台。

3.产供销协同持续深化,原料采购供应链不断优化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上半年继续深化产供销协同模式,以灵活应对原料采购节奏、销售发货周期和生产排单计划的动态变化,不断提升经营效率。

在原料采购环节,公司通过不断优化采购渠道、创新采购模式,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保障了原料稳定供应和生产连续性,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4.磷化工新项目经营转好,园艺肥业务持续增长松滋新材料公司在第二季度迎来经营转机,上半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磷肥、复合肥、精制磷酸等装置保持高位开工,产销量稳步增长。

受益于磷肥出口政策调整,松滋新材料公司第二季度经营业绩显著改善。

上半年,公司园艺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网零售额达1.25亿元,同比激增88.9%。

在园艺肥产品持续升级迭代的同时,业务领域拓展至苗木花卉等新赛道。

此外,上半年公司设立了农产品全资子公司,采用“严选”模式,通过自营平台、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销售优质农产品,持续丰富线上产品线,全力打造“史丹利严选”新IP。

5.数字化升级加速推进,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上半年,公司精准营销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农化服务成功实现AI化转型。

精准营销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对客户的精准服务与管理,农化服务利用AI技术为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技术支持,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持续提升。

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数字化和AI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深度应用,让数字化与AI成为提升管理效能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发展进程

(一)公司历史沿革1、1995年,临沭县华丰化肥厂成立1994年12月11日,临沭县乡镇企业局出具“关于临沭镇供销公司新上化肥厂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23的批复”((94)沭乡企批字第27号),批准由临沭镇供销公司出资组建临沭县华丰化肥厂,注册资本13.00万元,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临沭县审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沭审事验字(1995)5号”沭审事验字(1995)5号《验资证明》,对临沭镇供销公司出资进行验证。

临沭县华丰化肥厂于1995年1月20日在临沭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注册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16881927-1-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为高文班。

2、1998年,临沭县华丰化肥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6月26日,临沭县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出具“关于临沭县华丰化肥厂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沭改字(1998)4号),同意临沭县华丰化肥厂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其全部产权均转让给新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出资总额为52.00万元,全部由内部职工持股。

1998年6月26日,高文班、高文安、高英、高斌、曹允胜、井沛花、李汇溪、密守洪等8位临沭县华丰化肥厂职工签署《发起人出资协议书》,约定共同现金出资52.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临沭县华丰化肥有限公司。

1998年7月7日,山东临沂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98)沭会审验字22号”《验资报告》,对股东出资进行验证。

临沭县华丰化肥有限公司于1998年7月15日在临沭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注册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3713291800139-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化肥、复混肥生产和销售。

公司名称由“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tanleyFertilizerCo.,Ltd变更为StanleyGroupCo.,Ltd 自2019年12月31日起公司英文名称由"StanleyAgriculturalGroupCo.,Ltd."变更为"STANLEYAGRICULTUREGROUPCO.,LTD."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唐有运 2024-02-01 52000 5.65 元 52000 高管